Workflow
绿色港口
icon
搜索文档
出口创新高 码头焕新“绿”——探访“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太仓港
新华社· 2025-09-18 21:53
目前,太仓港已建成各类码头18座、泊位99个。去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近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 破800万标箱,在长江流域稳居前列。近年来,太仓港着力打造新能源商品出口基地,今年前8个月,新 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超50万标箱,同比增长45%。 新华财经南京9月18日电(记者何磊静、郭洁宇、李博)长江入海口,碧波荡漾。一艘远洋巨轮缓缓驶 入江苏太仓港,岸桥上巨大的机械臂精准抓取集装箱,平稳放置于电动集卡上;岸桥边,清洁电能通过 岸电系统源源不断输入停靠作业的船舶;堆场旁,一排排光伏板悄然将光能转化为码头运行的绿色动 力……记者日前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太仓港,感受这里涌动的开放活力。 9月16日上午,"礼诺运输"号在此装载2600余辆商品车离港奔赴欧洲,另一个泊位上,"玉衡先锋"号正 紧张作业,3600余辆国产新车将启程前往东南亚。 "今年1至8月,太仓港出口汽车51.3万辆,同比增长64.3%,已超去年全年出口总量,创下历史新 高。"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儿七表示,码头设计年汽车吞吐量约130万辆,从这里出 海的汽车能抵达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在太仓港集装箱四期码头,几 ...
“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系列报道 | 日照港“蝶变”:科技筑智慧标杆 绿色拓高质量新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19:58
科技创新与自动化转型 - 公司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厘米级精度装卸 依托"北斗+5G"技术和国产码头操作系统TOS [1][2] - 自动化轨道吊单机效率提升50% 一人可远程操控10台轨道吊 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2] - 无人集卡车通过"5G+北斗"精准定位与车路协同 彻底取消安全员岗位 实现完全无人化运营 [2] - 翻车机自动摘钩机器人作业成功率稳定在99%以上 作业效率提升12% 实现200余条作业流程全自动化贯通 [3] - 全员劳动生产率较改造前提高3倍 智能管控系统实现全国产全自主 实时对接前端智能理货 智能闸口等子系统 [3] 运营效率与成本优化 - 创新采用顺岸开放式方案降低改造成本 让自动化轨道吊少跑路 集卡车自由行 大幅降低新建全自动化码头成本 [2] - 通过"云港通"平台实现物流链条透明化 货主和物流伙伴可实时查询货物状态 全面感知全品类货物作业过程 [3] - 全国产自动化粮食连续卸船机核心部件100%国产化 卸船效率达国际领先水平 单位能耗大幅降低 [4] 产业协同与临港经济 - 临港产业产值占区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23年80%提升至2024年85%以上 深度服务中储粮等企业 [4] - 培育形成先进钢铁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粮油加工等临港优势产业集群 建成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4] - 通过物流整合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 推动港口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 从"前港后厂"升级为"港口+园区+集群"模式 [4]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运营 - 采用永磁直驱滚筒与全封闭负压除尘系统 有效减少碳排放 实现绿色环保作业 [4] - 通过物联网和GIS技术搭建环保管理平台 实时采集空气质量数据 远程控制高压雾炮与堆场喷淋系统 [5] - 垛位色彩管理系统结合portGIS地图 将不同状态垛位以不同颜色标注 使抑尘措施落实情况一目了然 [5] 财务表现与投资者回报 - 货物吞吐量稳步提升 铁矿石 大豆等货种吞吐量居全国前列 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7] - 现金分红占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从16.67%提升至40.39% 连续多年制定股东回报规划 [7] - 连续多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等荣誉 [7] 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责任 - 通过1-2个月培训实现员工从传统岗位向远控操作员转型 后续可发展为技术专家 数据分析师或管理岗 [6] - 优化岗位配置推动人机协同 形成多元化员工职业发展路径 实现自动化带来的岗位平稳转型 [6] - 投身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春蕾计划"等社会公益 捐赠物资和善款 援建近50间"希望小屋" [6]
江苏苏州:苏州四星“绿港”全省第一
苏州日报· 2025-09-15 11:07
近年来,苏州通过全面推进岸电设施建设与使用、系统化治理港口粉尘、规范处置船舶污染物等举 措,持续加快绿色港口建设步伐,在提升港口综合实力的同时,践行"双碳"战略,守护全域水清天蓝。 "生态大市"的港口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向绿图强?9月12日,记者随苏州市污防攻坚和太保办进行 了实地走访。 岸电全覆盖,船舶污染全收 在京杭运河苏州高新区通安段,华东材料苏州有限公司码头旁,多艘货船静静停泊,岸电设施整齐 排列,随时为靠港船舶提供清洁能源。 "成熟的河海联运体系,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助力减排。"江苏方正苏高新港相关负责人表示。水 运具备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轻的显著优势。一艘普通货轮可一次性运载120多个集装箱,相 当于逾百辆货车的运量,减污降碳效果显著。 随着苏州不断完善水运体系、推进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沿海与沿江物流节点逐渐"连点成线、连线 成网"。方正苏高新港已开通多条"公转水"特色集装箱航线,以绿色联运助推企业降本,年吞吐能力达 429万吨,可直达洋山港、外高桥港、太仓港,实现内河与沿海港口顺畅联动。 "监管+帮扶"引领绿色港口"进阶" 与传统港口不同,绿色港口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融入发展全过程 ...
苏州四星“绿港”全省第一
苏州日报· 2025-09-13 08:44
近年来,苏州通过全面推进岸电设施建设与使用、系统化治理港口粉尘、规范处置船舶污染物等举 措,持续加快绿色港口建设步伐,在提升港口综合实力的同时,践行"双碳"战略,守护全域水清天蓝。 "生态大市"的港口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向绿图强?昨天(9月12日),记者随苏州市污防攻坚和太 保办进行了实地走访。 岸电全覆盖,船舶污染全收 在京杭运河苏州高新区通安段,华东材料苏州有限公司码头旁,多艘货船静静停泊,岸电设施整齐 排列,随时为靠港船舶提供清洁能源。 智慧监测水平也在持续提升。通过构建"在线监测+闭环整改"监管体系,426家港口码头企业共建成 665套粉尘在线监测设备,全部接入江苏省港口在线监管平台,实现了扬尘数据的实时捕捉与传输。截 至今年8月,该平台监测设备在线率稳定在94.7%,异常数据闭环处理率达到98.1%。 "成熟的河海联运体系,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助力减排。"江苏方正苏高新港相关负责人表示。水 运具备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轻的显著优势。一艘普通货轮可一次性运载120多个集装箱,相 当于逾百辆货车的运量,减污降碳效果显著。 随着苏州不断完善水运体系、推进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沿海与沿江物流节点逐渐"连点成 ...
中国“智慧”助力上合合作加速向“新” 科技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央视网· 2025-08-31 14:40
央视网消息:加强科技领域合作是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合作的重要内容。作为2025年上合峰会的举办地,天津充分发挥科教资 源丰富等优势,加速布局前沿技术领域,推进与上合组织国家技术合作,共同开拓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不断凝聚科技领域创新合力。作为上合峰会举办地,天津也在积极推动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技术合作。在 哈萨克斯坦,驻津央企承建的年产50万吨聚丙烯项目,是当地首个大型化工项目。在乌兹别克斯坦,由中国能建天津电建采用先进 燃机技术建设的锡尔河二期1600兆瓦联合循环电站,预计年发电量高达120亿千瓦时。 这是世界上综合性能领先的大比尺波浪水槽,可以模拟百年一遇的风浪场景。在水槽中正在开展的是阿联酋某港口防波堤抗浪实 验,实验人员按照1:5的比例,把实际的防波堤缩小建造出来,用于研究不同海况和水位组合下的防波堤的稳定性。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汉宝介绍,在阿联酋的港口建设里,它所面临的环境跟国内有所不同,有大量的 珊瑚和海草,他们既要保证它的安全性,还要保证它的生态友好。在这儿验证它的防灾减灾功能,还要来为它的结构和材料优化提 供依据,为生态港口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022 ...
上合组织国家加强互联互通 从天津港这个智慧码头说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31 07:21
上合组织经贸合作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且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 [1] - 上合组织覆盖全球约50%人口和经济总量约占全球25% 2024年中国与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 占中国外贸总额14.4% [3] - 近五年中国与上合成员国货物贸易额连续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 2025年前7个月贸易额超2900亿美元 [17] 天津港枢纽建设 - 天津港与全球180多个国家500多个港口保持航运往来 本周有11艘上合国家集装箱船舶靠泊 成为中外开放重要枢纽 [4][15] - 港口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作业 通过自动化岸桥和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提升效率 缩短船舶停靠时间 [8][10] - 建成超220个高功率充电桩和近50套船舶岸电系统 作业码头岸电100%源自风光绿电 [14] 中欧班列与农产品贸易 - 陕西中欧(中亚)班列平均每80分钟一班 2025年前7个月中国通过陆路运输与上合成员国进出口额达6774亿元 增长7.4% [19][27] - 哈萨克斯坦面粉通过"订单农业"模式进入中国市场 西安爱菊集团在哈建成年加工20万吨面粉生产线 [21][23] - 陕西对哈萨克斯坦进出口总值28.2亿元 同比增长155.8% 上半年20多万吨粮油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运抵西安 [25][27]
上港集团上半年实现扣非净利润73.69亿元 拟每10股派0.5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1: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95.69亿元同比下降1.35% [1] - 净利润80.40亿元同比下降4.47% [1] - 扣非净利润73.69亿元同比增长2.1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2.85亿元同比增长46.75% [1] - 拟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0.5元合计11.64亿元 [3] 运营数据 - 母港集装箱吞吐量270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1% [1] - 洋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1405.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5%占比51.9% [1] - 母港货物吞吐量2.97亿吨同比增长1.2% [1] - 散杂货吞吐量4019.3万吨同比下降8.9% [1] - 海铁联运业务完成51.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4% [2] 战略发展 - 深化长江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 - 罗泾港区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开工 [2] - 小洋山北作业区分阶段有序建设 [2] - 洋山深水港区二期扩建持续推进 [2] - 推进空箱中心沿海捎带中转集拼重点项目 [2] 技术创新 - 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按计划推进 [2] - 洋山智能重卡示范运营项目优化迭代 [2][3] - 自主建设首座无人有人混行全自动化码头投产 [3] - 采用新一代Neo-TOS生产管理系统 [3] - 智慧港口技术输出到秘鲁钱凯港 [3] - 上海国际发明展览会获14金10银1铜 [2] 绿色港口 - 海通公司获评中国首座四星级绿色滚装码头 [2] - LNG加注量稳步提升 [2] - 甲醇加注进入常态化运营 [2] - 实现国产绿色甲醇批量加注 [2] 行业展望 - 上半年我国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3] - 港口吞吐量保持增长特别是外贸集装箱增长较快 [3] - 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不确定性风险加大 [3]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催生新贸易走廊 [3] - 区域内贸易重要性提升 [3]
政策护航 解锁中国港口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密码”
人民网· 2025-08-26 13:35
行业转型方向 - 港口行业从吞吐量规模扩张转向智慧化和绿色化双轮驱动 成为落实双碳目标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践行者[1] - 绿色港口建设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形成多层次全方位规划框架 包括《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文件[1] 政策与标准体系 - 持续加大绿色港口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力度 制修订《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22年)》等规范[2] - 2020年修订发布的《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大幅提升港口参与绿色转型的积极性 使绿色理念转化为可量化实践指标[2] 绿色实践案例 - 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成为全球绿色港口标杆 创新应用自动化装卸设备与清洁能源[2] - 青岛港新能源设备占比超50% 包括电动装载机和叉车等港作车船电能替代[2] - 粤港澳大湾区推动船舶清洁能源替代 开创区域协同减排新模式[2] 多式联运发展 - 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 河北港口集团2024年铁矿石绿色运输比例达82.4%[3] - 上海港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 宁波舟山港等11个国际枢纽海港的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超60%[3] 能源结构转型 - 2024年长江经济带完成3900艘港口岸电船舶受电设施改造 船舶使用岸电达1.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4%[3] - 天津港和山东省港口集团启用纯电动与氢燃料电池集卡 创新智能换电模式[3] - 福建省港口集团和宁波舟山港发展光伏发电与风电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实现全链条电动化[3] 生态污染防治 - 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搭建能源管控系统 实现全要素数据监测支撑节能降耗[4] -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和张家港港务集团港盛散货码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超30%[4] - 国能黄骅港构建生态水系统 实现雨水 压舱水和含煤污水的循环利用[4] 绿色建设成果 - 全国港口累计有65个码头和1个港区建成星级绿色港口 包括7个五星级绿色港口项目和1个五星级绿色港区[4] - 另有51家港口跻身四星级绿色港口 形成梯队化系列化的绿色港口集群[4] 国际影响力 - 中国港口为全球港口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在世界舞台展现独特魅力与担当[5]
东北港口首个大型邮轮码头岸电工程首次连船测试成功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21:19
岸电技术突破 - 辽宁港口集团成功完成东北港口首个大型邮轮码头岸电工程首次连船测试 具备向10万吨级以上大型邮轮提供高压岸电接驳能力[1] - 岸电系统通过停止船舶自备发电设备 使用陆地电源供电 每千瓦时使用成本不超过1元 较柴油发电更经济实惠[1] - 工程历时18个月建成16MVA高压变频邮轮岸电 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检测 取得检测报告和检验证书[3] 运营数据与环保效益 - 测试期间"招商伊敦"号邮轮岸电供电5小时 接电量达18,812千瓦时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3.8吨[5] - 项目投入使用后大型邮轮平均每航次可使用岸电2万千瓦时以上 按邮轮季15航次计算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吨[3] - 岸电系统完全替代辅机燃烧低硫油自发电 有效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1][3] 基础设施投资与布局 - 邮轮岸电总投资超4700万元 每个邮轮泊位设置两个岸电插座箱 满足左右舷接电需求[5] - 实现大连港大港港区8、9泊位及10、11泊位均可接驳邮轮岸电 覆盖多泊位供电能力[5] - 采用高约4米的巨型岸电电缆绞车 供电电缆5根接入船舱 电压频率稳定在6.6kV/60Hz标准范围[3]
山东港口六周年:从“一群港”到“港口群”的世界级跨越
齐鲁晚报网· 2025-08-07 14:45
公司发展成就 - 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 集装箱量超越4400万标箱 [1][3] - 航线总数达360余条 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700多个港口 [1][2] - 海铁联运操作量突破420万标箱 连续十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4] 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开工总投资超2700亿元的136项重大项目 [3] - 青岛港新开工项目总投资770亿元 包括董家口港区7-8泊位工程 [3] - 建成全国首座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和全国首个"零碳港口" [9] 业务网络拓展 - 内陆港总数达54个 覆盖中西部12省 [4] - 设立4个海外区域公司和7个海外代表处 缔结55个友好港 [4] - 与马士基等企业设立82家合资公司 签订220余份合作协议 [8] 技术创新应用 - 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 桥吊单机效率达62.62自然箱/小时 [9] - 推出全球首个港口服务类AI大模型"方舟TaaS" [7] - "云港通"平台整合200余项服务 注册用户超10万家 年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 [7] 绿色港口建设 - 2024年岸电接电量达2800万度 实现五类专业化泊位岸电全覆盖 [10] - 光伏建设面积达70万平方米 配备16座港区换电站和近800台充换电车辆 [10] - 全国首艘氢电拖轮"氢电拖1"轮实现零碳排放运营 [10] 供应链服务 - 集成15类金融牌照 经营管理30个金融业态 [7] - 创新80项物流综合业态包括原油混兑和保税贸易 [7] - 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覆盖超5000家企业 累计降低物流成本超60亿元 [5] 港产城融合 - 山东省政府出台专项意见支持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 [3] - 依托港口优势发展钢铁/石化/浆纸/汽车零部件等临港产业 [3] - 原油/铁矿石/铝矾土/粮食进口量分别占全国总量1/3、1/4、3/5、1/5 [4] 企业文化建设 - 建立128个职工创新工作室 累计转化2300余项创新成果 [11] - 职工创新创造经济效益超50亿元 [11] - 渤海湾港潍坊港区实现从"零专利"到"人均3项专利"的突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