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应龙小蓝湿厕纸

搜索文档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516
国海证券· 2025-05-16 09:35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积极进展标志中美经贸态势转折,建议红利底仓叠加出口链弹性应对不确定性[3][8] - 京东集团2025Q1业绩好于预期,关注外卖长期投入产出效果[9] - 毛戈平品牌势能破圈加速,成长空间大,看好其彩妆和护肤品双赛道发展[15][17] - 马应龙在治痔领域优势明显,大健康业务聚焦眼霜和湿厕纸,长期增长可期[18][21] - 万达电影与52TOYS合作强化IP衍生品业务布局,后续内容储备丰富,成长空间有望打开[21][25] - 贴标债规模可观,科创债发展进入快车道,关注一二级市场参与机会[26][28] - 信用债发行规模、净融资及成交规模有变化,本期无评级调高及调低主体[31][33] - 软通动力定增强化信创、AIPC及智算领域布局,有望受益于鸿蒙生态及机器人业务加速成长[34][40]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点评 - 事件:5月12日联合声明发布,中美双方承诺于5月14日前调整关税及相关措施[3] - 点评:关税调降幅度超预期,美方释放积极信号;未来美方谈判焦点或围绕核心关切;市场短期反应分化博弈,风险回避情绪仍存;市场或过度谨慎,进一步减免仍有可能;关税缓和预计不改国内稳增长政策节奏;建议红利类资产底仓配置,关注出口产业链细分板块[4][6][8] 京东集团-SW点评报告 - 事件:2025年5月13日发布2025Q1业绩,营收、利润等指标增长,有股份回购计划[9] - 观点:整体业绩超预期,运营表现良好,京东零售营收和利润率提升,京东物流外部客户亮眼,新业务关注外卖投入产出及协同效果;上修营收预测,下修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10][14] 毛戈平深度报告 - 公司情况:2000年创立,旗下有两大品牌,业务涵盖彩妆、护肤和化妆培训[15] - 优势:品牌势能破圈加速,产品、渠道双驱动,品牌资源壁垒深厚[16] - 预测与建议: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17] 马应龙深度报告 - 行业情况:治痔领域存量稳定且有增量空间,患者就诊率低,渗透率提升空间大[18] - 公司优势:在治痔领域有产品、品牌、消费者基础等高壁垒,满足渠道和终端需求,大健康业务聚焦眼霜和湿厕纸[18][19] - 运营举措:短期优化线下渠道,提升运营能力[20] - 预测与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21] 万达电影公司点评 - 事件:拟与关联方共同投资并持有乐自天成7%股权,开展IP玩具合作[21][22] - 要点:乐自天成产品、IP、渠道优势明显;合作有望提高非票收入和投资收益;公司后续内容储备丰富;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23][25] 贴标债研究周报 - 现状:2020年以来发行规模显著增长,存续规模超3万亿元,占信用债9.59%,科创债和绿债为核心品种,部分品种规模扩张[26] - 科创债分析:发行主体扩容等,发展进入快车道;区域、行业、主体、评级、期限、用途有特点;一级市场关注3类主体机会,二级市场关注1 - 5Y - AA / AA+存量挖掘空间[27][28][30] 信用债双周跟踪 - 要点:本期信用债发行规模、净融资、加权平均发行利率、成交规模有变化,无评级调高及调低主体[31][33] 软通动力公司点评 - 事件:2025年5月8日公告定增预案,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34] - 要点:建设两大制造基地和智算中心,强化相关领域布局;2025年5月鸿蒙PC发布,公司布局软硬全栈AI战略;投入布局机器人业务,打造通用场景机器人产品;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增持”评级[35][39][40]
马应龙(600993):深度报告:深耕肛肠药品老字号,湿厕纸延伸带来新动力
国海证券· 2025-05-15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治痔领域存量稳定且有增量成长空间,发病率超50%,复发率高,就诊率仅28%,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整体年增长达7% [7] - 马应龙在治痔领域有产品、品牌、消费者基础等高壁垒,产品配方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零售市场销售额市占率50%,有庞大用户群体 [7] - 马应龙能满足渠道和终端需求,产品性价比高,是渠道现金流产品和药房常用药,具长期良性成长潜力 [7] - 大健康业务聚焦眼霜和湿厕纸,马应龙眼霜受认可,小蓝湿厕纸排名靠前,湿厕纸市场增长快,公司有竞争优势,长期增长可期 [8] - 短期公司优化线下渠道,2023年深化营销组织调整,拓展下沉市场,加强品种管控,渠道管控能力增强 [8]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3.46/50.25/58.2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24/7.42/8.90亿元,对应PE为18.59/15.64/13.04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治痔类药品细分龙头,八宝配方衍生产品丰富 - 马应龙起源于1582年,以“八宝眼药”起家,八宝古方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世纪以来研制出系列产品 [11] - 业务板块分马应龙制药、大健康、医疗服务、医疗商业四大部分,制药含肛肠、眼科、皮肤用药;大健康有护肤品、护理品等;医疗服务有连锁医院和诊疗中心;医疗商业包括零售和物流 [18] - 公司有国药准字号药品百余个,独家药品10多个,治痔、眼药、皮肤用药均有优势,二代痔疮膏已获临床试验通知书 [21][23] - 2016年成立大健康事业部,推出湿厕纸、眼霜等产品,盈利能力增强,品牌力提升,有利于OTC产品渗透 [25] - 医疗服务助力药品市场,通过连锁医院和诊疗中心提升产品渗透率和市场下沉,线上学术交流平台影响力提升 [33] - 医药商业核心是大药房和物流公司,大药房有线上线下渠道,物流深耕湖北市场 [37] - 2024年公司营收37.28亿元,同比+18.85%,医药工业贡献89%毛利,是主要利润来源,2014 - 2024年药品业务毛利率、费用率稳定,净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39][42] - 长期来看公司收入端有增长韧性,经历调整后治痔类产品连续5年稳定增长,2024年重启恢复性业绩增长 [45] - 公司归母净利润受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有波动,2010 - 2021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2.88%,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3.91% [49] - 渠道管理持续改善,2016、2019、2023年进行不同调整,下沉市场挖掘潜力,加强终端动销,提升渠道运营能力 [53][54] - 多形式品牌推广激发品牌活力,如与凤凰卫视、央视合作,推出创意视频,活跃社交平台等 [57]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宝安,无实控人,近几年中国宝安大股东和高管团队有更换,董事长陈平奠定公司肛肠领域龙头地位 [58][62] 治痔类疾病发病率高、渗透率仍有提高空间 - 痔病确诊需结合多种检查,分为四种情形,首选保守治疗,无效后可手术 [64] - 保守治疗分饮食、坐浴、磁疗、药物四类,药物包括缓泻剂、静脉活性药物等,局部外用药物是零售市场主要治疗方式 [67] - 我国痔病发病率超50%,不健康生活方式和错误排粪习惯会增加患病风险,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72] - 25 - 54岁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最高,职业与患病率相关,痔病与生活习惯有关,治疗后常复发 [73] - 肛肠疾病患者认知率48.1%,就诊率28%,就诊率低原因包括认知不足、隐私性强、费用高和就诊不便 [79] 痔疮类中药整体增长稳健,马应龙在零售端市占率持续提升 - 中康开思端痔疮类中药销售额从2017年15.06亿元增长至2024年20.41亿元,复合增速4%,Pdb样本医院数据剔除高波动年份后保持稳健增长 [84] - 治痔类药品零售渠道占比更高,2021年零售渠道占比66%,原因是疾病有自我诊疗属性和复发特点 [87] - 院内市场口服用药占比高,马栗种子提取物片市占率最高;院外端2022年马应龙零售市场端市占率46%,是治痔领域龙头 [88] - 马应龙痔疮膏及痔疮栓市占率从2017年24%、14%提高至2024年29%、17%,部分竞品市占率下滑 [91] - 2017 - 2024年,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销售额从2.86亿元增长至5.59亿元,复合增长10%;麝香痔疮栓销售额从1.64亿元增长至3.22亿元,复合增长10% [95][100] - 马应龙治痔类产品收入端从2013年5.40亿元增长至2024年15.92亿元,11年收入复合增长10.33% [102] - 马应龙产品客单价及日服用价格低于竞品,且有医保准入优势 [108] 其他工业产品 - 报告未提及其他药品分析具体内容 - 大健康业务聚焦肛肠、眼科领域,湿厕纸和眼霜排名靠前,发展潜力较大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