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8 Gen 3芯片

搜索文档
消费级芯片“上车”引争议:成本较车规级芯片下探至少1/3,无强制安全认证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9:30
每经记者|段思瑶 每经编辑|裴健如 "消费级和车规级芯片差别很大,汽车不是快消品……"日前,一条由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出镜的视频,将"消费级芯片和车规级 芯片差别"这个隐秘的知识点推向了公众视野。 在这条视频中,李凤刚以消费级芯片和车规级芯片的安全余量举例称,"汽车在高速行驶中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往往是致命的。消费级芯片的缺陷率允许达 到500PPM(即每100万件中允许有500件出现故障),而车规级芯片的缺陷率通常要求低于百万分之一"。 相较车规级芯片的高标准、严要求,消费级芯片的准入门槛要低得多。"目前消费级芯片还没有强制的安全认证要求。"上述某芯片企业研发人员告诉记者, 消费级芯片主要以性能与成本优先,缺陷率允许≤500 DPPM。 另外,在工作适应环境方面,消费级芯片一般工作在室内舒适环境,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0℃到70℃,而车规级芯片则需适应汽车所处的复杂环境,其工作 温度要求更为宽泛,一般为-40℃到150℃。 "从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消费级芯片的确不如车规级芯片。"上述某芯片企业研发人员认为,应用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关键芯片,必须采用车 规级芯片,以确保车辆安全。 消 ...
小米YU7搭载红米手机同款芯片,消费级芯片上车,能否保障安全?
华夏时报· 2025-07-09 17:36
消费级芯片上车现象 - 小米YU7智能座舱搭载消费级芯片高通骁龙8 Gen 3,替换车规级芯片高通8295或8155,与红米手机同款芯片 [2] - 特斯拉、问界早期车型及部分老款新能源车也曾使用消费级芯片(如AMD、华为芯片及高通骁龙625/665) [2] - 小米汽车因网红体质引发行业对消费级芯片上车的关注 [3] 消费级与车规级芯片差异 - **技术标准**:车规级需满足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缺陷率≤10 DPPM,消费级缺陷率允许≤500 DPPM且无强制安全认证 [4] - **工作环境**:车规级适应-40℃至150℃,消费级仅支持0℃至70℃ [4] - **应用场景**:车规级用于动力控制/自动驾驶(安全关键),消费级用于娱乐/导航(非安全关键) [4] - **性能侧重**:车规级算力大,消费级生态整合能力强 [5] 消费级芯片上车原因 - 智能座舱需求爆发初期,车规级芯片产能不足,消费级芯片开发快、迭代快且生态成熟 [6] - 娱乐系统对安全性要求低,故障不影响生命安全 [6] - 消费级芯片成本优势显著(如小米YU8 Gen3成本比高通8295低50%) [7] 行业观点与趋势 - **短期利弊**:消费级芯片可快速满足需求,但寿命仅5-7年,无法匹配车辆15年设计周期 [8] - **长期趋势**:舱驾一体融合方案需ASIL D级安全认证,仅车规级芯片可满足 [9] - **技术升级**:小鹏自研车规级图灵芯片(2200+ TOPS算力),高通/华为等头部企业加速布局车规级市场 [9][10] - **未来方向**:行业将回归全车规级零部件路线,芯片企业已完成车规认证流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