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广告

搜索文档
兆讯传媒(301102):高铁广告修复放缓 点位优化扩张拖累业绩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下滑8.81%,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滑47.75%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下滑10.31%,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下滑79.13% [1] - 预计2025-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和1.46亿元,对应PE分别为67.84倍和33.66倍 [3] 业务板块表现 - 高铁广告业务实现收入2.55亿元,同比下滑9.27%,主要受全国铁路客流增速放缓影响,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36亿人次,同比增长6.7% [2] - 户外裸眼3D高清大屏媒体收入0.38亿元,同比下滑5.56%,公司在广州天河路、成都春熙路、北京王府井等核心商圈布局,服务泰兰尼斯、小米、可口可乐等知名品牌 [2] - 公司签约铁路客运站531个,开通运营493个,其中高铁站487个,数码刷屏机4934块,较2024年底新增85块 [3] 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 - 公司与国内18家铁路局集团全部签署协议,建成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年触达客流量超20亿人次的自有高铁数字媒体网络 [2] - 公司深入布局杭温高铁、滇藏铁路及拉日铁路沿线重要城市门户站点,新增上海松江站、昆明南站等铁路枢纽 [3] - AI技术已全方位应用于户外裸眼3D的原画设计、场景构筑、三维工程树文件管理、三维抠像等制作环节,数字图像处理取得显著进展 [2] 成本与费用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3.26个百分点至26.96%,主要受高铁点位扩张优化和户外裸眼3D大屏开拓影响 [3] - 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4.88个百分点至11.95%,主要因广告宣传费减少 [3] - 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增加1.29个百分点和1.51个百分点,主要因员工总数增加和研发人员增加 [3]
兆讯传媒(301102):高铁广告修复放缓,点位优化扩张拖累业绩
长江证券· 2025-08-26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10] 核心观点 - 高铁广告业务因客流增速放缓承压,2025年上半年高铁广告收入2.55亿元,同比下滑9.27% [10] - 户外裸眼3D屏业务稳步推进,2025年上半年收入0.38亿元,同比下滑5.56%,但为第二增长曲线 [10] - 点位优化扩张导致毛利率下滑3.26个百分点至26.96%,拖累短期利润 [10] - 公司资源布局持续进行,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年触达客流量超20亿人次,长期业绩释放潜力看好 [2][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下滑8.81%;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滑47.75% [2][5]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下滑10.31%;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下滑79.13% [2][5]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0.72亿元/1.46亿元,对应PE 67.84X/33.66X [10] 业务进展 - 高铁网络覆盖全国531个铁路客运站(开通493个),其中高铁站487个;数码刷屏机4934块,较2024年底新增85块 [10] - 户外裸眼3D屏布局广州天河路、成都春熙路、北京王府井等核心商圈,服务泰兰尼斯、小米、可口可乐等知名品牌 [10] - AI技术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环节,包括原画设计、场景构筑、三维工程文件管理等 [10] 运营数据 - 全国铁路2025年上半年发送旅客22.36亿人次,同比增长6.7% [10] - 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4.88个百分点至11.95%,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增加1.29和1.51个百分点 [10]
兆讯传媒(301102):广告投放稳健增长,点位开拓短期拖累利润
长江证券· 2025-04-27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0亿元,同比上升12.2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76亿元,同比下滑43.64%;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下滑7.6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滑45.72%。高铁发送旅客增长带动高铁广告修复,户外裸眼3D双曲线加速推进,点位开拓新增成本前置致利润下滑,看好公司未来业绩释放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9.69元,总股本40,600万股,流通A股10,150万股,每股净资产7.54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14.85/7.26元(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 [8] 公司业务情况 - 高铁客户恢复良好,广告投放稳健增长。2024年国家累计发送旅客43.1亿人次,同比增长11.9%;公司高铁广告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4.25%,扭转23年收入下滑趋势,后续有望随客流复苏进一步修复。2024年已与18家铁路局集体签署协议,建成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年触达客流量超20亿人次的自有高铁数字网络 [11] - 户外裸眼3D高清屏收入大幅增长,深度发力AI内容制作。公司加速构建户外裸眼3D屏第二增长曲线,多地商圈亮屏,2024年户外裸眼3D高清大屏媒体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88.85%。在AI数字内容制作领域取得进展,多部裸眼3D公共艺术大片获奖 [11] 成本与利润影响因素 - 点位开拓成本前置拖累公司毛利。2024年、2025Q1营业成本分别增长28.25%和3.21%。截至2024年底,签约铁路客运站529个,开通运营495个,其中高铁站487个、较2023年底新增21个;数码刷屏机4849块,较2023年底新增42块。2024年媒体资源使用费成本3.83亿元,同比增长29.37% [11] - 租赁负债、存款利率下降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2024年租赁负债导致利息费用同比增加29.68%,存款利率下降导致存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0.38%,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加65.92%,推动利润同比下滑 [11] 盈利预期 - 考虑点位成本先行对公司业绩影响,预计2025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2/1.46亿元,对应PE分别为54.32/26.96X,维持“买入”评级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净利润等指标及变化情况,还有基本指标如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