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铁运输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最低四折,高铁票价动态调整值得鼓励
南方都市报· 2025-11-08 00:30
高铁票价调整概述 - 相关铁路运输企业对沈佳、京哈、渝厦等130余条高铁线路的1300余趟动车组列车票价进行打折优惠让利 [1] - 学生、儿童、残疾军人等特殊群体旅客继续享受“折上折”最低4折优惠 [1] - 此次票价优化调整是基于对当前客流规律和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 [1] 具体票价优惠幅度 - 长沙至广州的二等座最低票价较原执行票价优惠66元 [1] - 广州至南宁的14趟动车组列车二等座最低票价较原执行票价优惠42元 [1] - 广州至长沙高铁二等座票价原价近350元,优惠后性价比提升 [1] 票价调整的市场背景与策略 - 高铁在长距离出行中面临价格高和体验不佳的竞争劣势,与机票相比性价比不明显 [2] - 票价调整主要基于市场供需,热门线路、时刻较好的车次折扣幅度很小或不打折 [2] - 折扣较高的线路往往集中在时刻较差的车次,例如早上6点多出发 [2] - 享受较低票价通常需要满足部分线路、特殊时刻以及淡季出行的要求 [2] 票价调整的影响与意义 - 价格动态调整为价格敏感的旅客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有助于降低出行成本 [3] - 动态调整票价是行业趋势,铁路部门在2024年6月对部分高铁线路票价实行动态调整,最低折扣达5.5折 [3] - 高铁自主定价权早在2016年2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下放给国铁集团前身 [3] - 铁路部门通过动态调整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同时需平衡自身利益和社会公益 [3]
京沪高铁前三季度净利103亿元 四季度部分车次实施票价下浮
中国经营报· 2025-11-03 19:32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28.05亿元,同比增长1.39%,扣非净利润103.03亿元,同比增长2.91%,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2]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17.92亿元,同比增长2.60%,扣非净利润39.86亿元,同比增长8.97%,为今年截至目前业绩最好的季度 [2] - 第三季度业绩扭转了上半年净利润63.16亿元,同比减少0.64%的趋势 [2] 运营与市场策略 - 公司通过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匹配旅客出行需求,春暑运效果均好于同期,带动客运收入增长 [2] - 四季度将增开停站少、速度快、旅时短的标杆列车,并自11月1日起下调57趟列车票价,最大折扣为原票价的9折 [3] - 公司已形成市场为导向的票价机制,在客流高峰期有七档票价浮动方案,并增加了优质标杆车的开行密度 [4] 行业背景与客运数据 - 2025年三季度国内铁路客运市场形势平稳向好,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3.01亿人次,同比增长4.7% [2]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37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四季度铁路客运淡季,国铁上海局将对担当的500余趟动车组列车实施票价下浮政策,覆盖沪昆、杭深等多条高铁及城际线路,如杭温高铁票价最高打6折 [3] 服务创新与未来发展 - 公司挖掘沿线运输潜力,提升服务品质,例如自今年4月8日起推出高铁宠物托运服务,未来有望推出车站家庭休息室、行李寄送到家等增值服务 [4] - 下一步将编制京沪高铁智能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制订智能综合运维系统2.0总体技术方案,包括推进10个重点项目 [5] - 京沪高铁线路全长1318公里,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是贯通东北、华北、华东的高铁大动脉 [5]
雄商石济“牵手”,济南1.5小时到雄安
齐鲁晚报· 2025-11-03 02:04
高铁线路互通工程概述 - 京港高铁雄商段与石济客专实现互通,880名建设者历时9小时完成[2] - 雄商高铁北起雄安站,正线全长552.5公里,石济客专正线全长298公里,已于2019年通车[3] - 此次互通使河北衡水从“过路站”跃升为区域枢纽,并为济南带来路网格局突破[2] 对济南交通网络的直接影响 - 为济南编织更具韧性的“米字型”高铁网络,改变其南北向交通的“单轴依赖”现状[4] - 为济南新增一条直达北京的“快车道”,通行时间约1小时50分钟,与京沪高铁接近[4] - 有效分流京沪高铁高峰时段客流,使济南北上路径形成“双轴并行”格局[4] 跨区域联动与网络效应 - 通过石济客专与石太客专衔接,形成济南-石家庄-太原快速通道[5] - 依托雄商高铁与济郑高铁协同,强化与冀南、豫北地区的联系[5] - 使济南成为华北与华东、中原地区的交通转换枢纽[5] 对济南至雄安新区通勤的改善 - 济南至雄安直达时间压缩至1.5小时,无需绕行北京或天津换向,较以往节省1个多小时[6] - 大幅提升通行效率,促进济南与雄安新区产业联系更紧密[6] 区域经济与产业协同机遇 - 高铁互通使济南可更好地对接雄安新区承接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及央企总部资源[7] - 济南在卫星制造、空天产业、机器人等领域的产业基础与雄安布局的产业链互补性强[7] - 1.5小时通勤圈为两地企业合作创造更大市场空间[7] 济南城市战略定位提升 - 交通路网升级催化济南从“省内中心”向“跨区域引擎”转变,辐射力覆盖冀鲁豫交界区域[9] - 济南的高校及科研平台科创力量可通过高铁直达周边工业区,支撑产业升级[9] - 济南成为京港通道与沿黄通道重要节点,衔接黄河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10]
动车行驶过程中“抖”得厉害!12306回复:山路轨道或存石子,不影响安全
齐鲁晚报· 2025-10-16 11:21
事件概述 - 10月14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其乘坐的高铁在行驶过程中突然无征兆地出现较大幅度抖动,车内冠名广告语为“中国德乡·幸福怀仁”,经查询该列车或为清河站开往运城北站的D1039次列车 [3] 原因分析 - 12306客服回应表示,列车行驶区域山路较多,轨道上可能存在小石子,这是导致车体出现抖动的主要原因 [6] 安全评估 - 针对乘客关心的安全问题,客服明确强调车体抖动不会对车辆安全造成影响 [6] - 所有高铁列车在出发前都会按照规定经过全面检查,确保各项运行条件达标后才会发车 [6]
“2小时重庆”交通圈已基本建成,将于2027年全面建成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08:36
交通圈建设现状 - “2小时重庆”交通圈已基本建成 指重庆中心城区到29个远郊区县依托铁路或“铁路+高速公路”组合方式通行时间在2小时以内 [1] - 目前重庆中心城区到渝西各区及万州、涪陵、黔江等27个远郊区县已实现2小时通达 [1] - 2022年6月郑渝高铁通车使渝东北云阳、奉节、巫山进入高铁时代 中心城区到巫山高铁运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 [1] - 2025年6月27日渝厦高铁重庆东到黔江段通车使南川、武隆、彭水、黔江进入高铁时代 重庆东站到黔江站时间在1小时内 比开通前缩短约2小时 [1] 交通改善的经济社会影响 - 高铁开通深刻改变民众生产生活方式 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远郊区县居民到中心城区办事、访友、购物、就医可实现“当日往返” [1] - 高铁开通激发旅游活力 “一日游”“周边游”“坐着高铁游三峡”“坐着高铁游渝东南”盛行 有力支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1] 未来规划与展望 - 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黔江至吉首高铁开工建设 谋划安恩黔铁路等项目 [2] - 预计到2027年建成通车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4条高铁线路 [2] - 通过渝西高铁 重庆中心城区到城口将实现2小时可达 通过渝西高铁衔接巫云开高速或渝万高铁衔接郑渝高铁再衔接奉巫高速 可实现中心城区到巫溪2小时可达 [2] - 到2027年“2小时重庆”交通圈将全面建成 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再助力 [2]
西延高铁启动时速385公里提速试验
新华社· 2025-10-01 21:44
项目进展 - 西延高铁联调联试工作正式启动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 [1] - 列车在试验中顺利开出时速385公里的目标速度值 [1] 项目意义 - 试验结果为线路后续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1]
连续8天,免费通行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13:12
出行总量预测 - 中秋国庆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 [1][2] - 铁路旅客发送人数预计将超过2.1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 [6] - 民航市场旅客运输量预计将达到1920万人次,同比增长3.6%,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6] 自驾出行分析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预计达到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 [1][2] - 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可能突破日均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可能达到1400万辆 [2] - 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时段为10月1日0时至10月8日24时 [1] 交通运输保障措施 - 推动异地还车免费或降费,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和热门旅游线路沿线城市实施 [2] - 保障车辆供应,优化一线城市、热门自驾线路及机场、高铁站的车辆投放,并提供儿童座椅等服务 [3] - 拓展“高铁/民航+落地租车”服务范围,力争在主要机场和高铁站提供落地取车服务 [3] - 提供免押金租车、上门取送车、全天候取还车、轻微划痕免赔、“无车免费升级”等便民服务 [3] - 确保租车出行安全,要求企业严格把关车辆技术性能,并加强应急救援合作 [3] 铁路运输安排 - 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通过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加开临时旅客列车等方式增加运力 [6] - 在假期前后半段的高峰时段将加开夜间高铁,并开好跨境旅客列车、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 [6] - 加强铁路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协同联动,畅通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6]
“双节”将至 深圳铁路客流预计再创同期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4:16
"双节"将至 深圳铁路客流预计再创同期新高 中新网深圳9月25日电 (索有为 郭成海 岳千琳)深圳铁路部门25日发布消息称,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自 9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为期12天,深圳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52.5万人次,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在 9月30日至10月2日。 深圳北站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待发。田恬 摄 "客流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深圳车站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国庆和中秋假期重叠,客流主要由探 亲流、旅游流和学生流构成。假期首尾以长途客流为主,中间时段以中短途客流为主,整体客流持续高 位运行。" 据介绍,在为期12天的国庆中秋假期铁路运输期限内,深圳铁路预计到发旅客864.5万人次,客流再创 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深圳北站到发旅客600.8万人次、深圳站到发旅客128.3万人次、深圳东站到发旅 客63.5万人次、福田站到发旅客38.1万人次。 经深圳铁路出行的旅客。田恬 摄 针对旅客夜间出行需求,在深圳至广州、长沙、岳阳、武汉、潮汕方向等热门区段增开夜间高铁,全方 位提升运输保障能力,精准匹配旅客出行需求。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坐高铁到香港仍然是许多旅客的首选。假期期间,广深港高铁跨境出行也持续 ...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 深圳铁路客流预计再创同期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1:22
假期运输总体情况 - 国庆中秋假期铁路运输为期12天,自9月29日至10月10日,深圳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52.5万人次,预计到发旅客总量为864.5万人次 [1] - 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出现在9月30日至10月2日,整体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1] - 客流结构呈现多样化特点,主要由探亲流、旅游流和学生流构成,假期首尾以长途客流为主,中间时段以中短途客流为主 [1] 各主要车站客流分布 - 深圳北站预计到发旅客量最高,达600.8万人次 [1] - 深圳站预计到发旅客128.3万人次,深圳东站预计到发旅客63.5万人次,福田站预计到发旅客38.1万人次 [1] 客流方向与运力安排 - 省内客流集中在深圳至广州、韶关、清远、普宁、潮汕、汕头等地,长途客流主要集中在长沙、武汉、厦门、南宁、贵阳等方向 [2] - 为应对旺盛出行需求,铁路部门通过实施高峰运行图、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旅客列车等方式加大运力投放,并精准实行"一日一图" [2] - 在深圳至广州、长沙、岳阳、武汉、潮汕等热门区段增开夜间高铁,以匹配旅客夜间出行需求 [2] 跨境高铁运输情况 - 广深港高铁跨境出行持续火爆,假期期间深圳铁路组织日均开行210余列跨境高铁 [2] - 预计运送跨境旅客106.7万人次,坐高铁到香港是许多旅客的首选 [2] 旅客服务与体验优化 - 各大火车站对客服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并根据客流情况动态调整验证安检通道和售票窗口,设置"急客"通道为开车前15分钟内的旅客提供快速进站服务 [3] - 联合义工和志愿者在关键岗位进行咨询指引,发挥"迎春花"服务品牌效应,为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最大限度服务 [3] - 积极加强与公交部门沟通协作,通过"点对点"合理调度公共交通,做好路地接驳工作,打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 [3]
合杭高铁湖杭段开通三周年客流量突破2100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8:36
合杭高铁湖杭段开通三周年客流量突破2100万人次 中新网杭州9月22日电(奚金燕 张保 周蕊)9月22日,杭州亚运会重要配套工程——合杭高铁湖杭段迎来 开通运营三周年。这条全长13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三年来,累计运送旅客超 2100万人次,其中,2025年暑运期间,合杭高铁湖杭段累计发送旅客314.9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大幅 增长149%,这项数据创造了线路开通运营以来的新纪录,也成为这条铁路三年发展历程的最佳注脚。 "黄金通道"激活区域经济新引擎 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高效循环的"黄金通道"。合杭高铁湖杭 段作为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联起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湖州西 塞科学谷等多个科创平台,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杭州,杭州西站所在的杭州云城地处城西科创大走廊腹地,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 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杭州科创CBD。其中,杭州西站枢纽犹如"心脏",借助高铁、地铁、快速路 网"穿针引线",激荡发展新动能。 针对电力巡检、地下管廊等复杂场景,今年位于杭州云城的浙江飞航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