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

搜索文档
打造交通强国建设海南样板 在自贸港建设中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
海南日报· 2025-09-17 17:47
刘小明在省交通运输厅调研时指出 9月16日,省长刘小明在省交通运输厅调研,走访部分业务处室,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并主持召开座谈 会。 打造交通强国建设海南样板 在自贸港建设中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 刘小明指出,要服务大局,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更高能级的"两个枢纽",科学规划 建设交通项目,构建城际综合交通体系;要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坚持适度超 前规划建设,发展数智交通、绿色低碳交通;要多措并举,推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实现选择更多、成 本更低、效率更高、体验更好;要创新驱动,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集成创新和系统观念,深化交 通领域改革创新;要把握重点,从严抓好平安交通建设。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 捍卫者、"勇立潮头走在前"的先行者、"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者、"路桥经纬砺初心"的诠释者、"安 全生产大于天"的守护者、"勤廉立身显底色"的笃行者。 省政府党组成员杨国强,省政府秘书长符宣朝参加调研。 刘小明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把握建设交通强国、当好中国式 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战略定位,打造交通强国建设海南样板,在自贸港建设中率先实 ...
滨州交通建设全面提速,两条高铁建设进度持续保持全线领先
齐鲁晚报网· 2025-09-13 07:4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1.8亿元 累计争取中央车购税及省补资金7.46亿元 [2] - 铁路网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0.15亿元 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27亿元 津潍高铁桥梁下部工程全部完工 箱梁架设进度过半 滨州站和无棣站主体工程分别完成50%和90% 济滨高铁开展无砟轨道施工和四电工程建设 惠民站主体完工 [3] - 公路网建设庆章高速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1.9% 长深高速改扩建工程完成招标 3批共15个普通国省道养护项目总投资6.7亿元 四好农村路年内完成投资7.44亿元 [3] - 水运网建设与省港口集团签订战略协议 滨州港9号泊位改建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4] - 航空网推进运输机场选址 获批全省首个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 低空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基本完成 [4] 交通运输服务 - 上半年完成低碳运输量5051.82万吨 同比增长18.5% [5] - 公转铁方面泊港铁路实现双向物流贯通 上半年完成货运量80万吨 [5] - 公转水方面开通2条河海联运新航线 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0万吨 [5] - 多式联运方面上半年累计运行10086车 完成货运量60.5万吨 其中一单制运量58.2万吨 [5] - 国际道路运输方面12家企业具备国际资质 TIR国际公路运输实现首发 [5] - 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0.3% 高于全省平均8.2个百分点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收分别增长39.2%和31.7% [6] - 道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9.8% 高于全省平均3.3个百分点 列全省首位 [6] - 交通运输服务业新增纳统企业15家 完成年度目标187.5% 总数达220家 [6] -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收发快件2994万件 同比增长16.9% [7] - 定制公交累计完成订单75.9万单 运送乘客95.2万人 总运营里程274.51万公里 实现营收210.7万元 [7] 行业治理与监管 - 危化品运输电子运单试点新增1家企业和200辆车 累计节省物流成本200余万元 [8] - 推动巡游出租车与网约车深度融合 打造滨州新出租服务品牌 [8][9] - 完成铁路沿线环境问题整治567件 [9] - 开展联合治超专项行动36次 查处超限运输车辆4834辆 其中百吨王车辆1065辆 [9] - 上半年开展安全诊断和督导帮扶行动10次 督导企业189家 发现一般问题隐患1152个和重大事故隐患73个 全部完成整改 [10] - 298家Ⅰ类企业纳入信用平台监管 D级及以下企业实现清零 [10]
“钢铁脊梁”南钢“铸”,世界之最“钢”杠滴
南京日报· 2025-09-12 08:22
项目概况 - 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和公铁两用钢桁梁拱桥常泰长江大桥于9月9日正式通车 [2] - 大桥将泰州泰兴市与常州新北区通行时间从80分钟缩短至20分钟 [2] - 项目集高速公路、城铁和一级公路三位一体 实现多项世界首创技术突破 [2] 公司参与 - 南钢为常泰长江大桥供应高性能桥梁钢 攻克高钢级大宽度复合板技术难点 [2] - 公司成立专项服务小组全程跟踪生产 通过试轧试验确保订单如期交付 [2] - 产品获得用户高度认可 为交通强国战略提供支撑 [2] 技术能力 - 南钢具备耐候桥梁钢系列和桥梁用复合板全规格批量供货能力 [3]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开展新一代高性能桥梁钢研发应用 [3] - 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外多个标志性大型桥梁项目 [3] 行业影响 - 项目促进扬子江城市群协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2] - 桥梁钢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注重高性能材料创新 [3]
湖北公路水路投资连续两年位居中部第一 “十四五”交通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长江商报· 2025-09-04 08:03
交通投资与建设进展 - "十四五"前四年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97亿元 同比增长43% 公路水路投资连续两年中部第一 [1] - 20项规划指标中高速公路里程 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等9项指标已于2024年提前完成 [1] - 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184公里 "两纵两横"国家高速主通道改扩建工程加快启动实施 [2] 铁路网络发展 - 高铁总里程达2155公里 预计2025年底超过2500公里 跃升至全国前五 [2] - 营业里程5820公里 主要干线达19条 实现17个市州"市市通高铁" [6] - 武汉"米字型"高铁网基本成型 县市高铁覆盖率近50% [6] - 上半年铁路发送旅客8481.8万人次 同比增长4.7% [6] 水运与多式联运 - 高等级航道总里程2213公里 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超610万标箱 [2]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2020-2024年年均增长49.5% 远超国家15%指标要求 [3] - 宜昌三峡枢纽多式联运等4个国家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创建数量(8个)和命名数量(4个)全国第一 [3] - 长江沿线13个港区实现铁水联运 疏港铁路专用线增至18条 [6] 航空枢纽建设 - 鄂州花湖机场投入运营 累计开通104条货运航线 形成辐射五大洲的"123快货物流圈" [2] - 2025年1-7月花湖枢纽货邮吞吐量83.1万吨 同比增长56% 稳居全国第五 [2] - 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投用 年旅客保障能力达6800万人次 步入"三航站楼+三跑道+三千万量级"新阶段 [7] - 全省运输机场数量达8个 成功拥有4座国际机场 [6] 城乡交通与服务提升 - 综合客运枢纽建成30个 市州覆盖率100% 主要港口铁路衔接率100% [2] - 96%乡镇实现双通道通达 78.4%建制村通双车道 农村公交服务占比提升至58% [3] - 快递服务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 10个县市区纳入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名单 [3] 绿色交通与基础设施 - 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达84.67%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100% [3] - 运营绿色动力船舶145艘 数量位居长江流域第一 [3] - 完成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 改造存量危旧桥梁超6000座 [3]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武汉)辐射40个国家120个城市 连续两年开行量突破千列 [2] - 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2.82% 比全国低1.28个百分点 [3] - "十五五"时期将着力畅通大通道 构建大枢纽 强化大联运 推进铁水公空互联互通 [4] - 基本形成"双枢纽 多支线"民航发展格局 生产运输量稳居中部第一 [6] 创新经济领域 - 临空经济与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7] - 低空经济联合200余家企业组建产业联盟 率先实现"全省低空一张网" [7] - 试点打造15个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 成功获批近百条低空航线 [7]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长江日报· 2025-09-01 15:48
政治理论学习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结合武汉实际抓好贯彻落实[1] -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与前四卷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习[2] - 强化理论宣传宣讲和研究阐释工作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2] 民族与安全工作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 做好对口支援西藏乃东和新疆博乐等工作[1] - 统筹发展和安全 抓好安全生产和防范自然灾害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 党的作风建设 - 落实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部署 锲而不舍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3] - 健全问题发现和整改机制 强化监督执纪和群众监督 依法查处顶风违纪行为[3] - 完善制度建设并强化执行 做好学习教育总结评估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成效[3] 交通强国建设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 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落实[3] - 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3]
广州港: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02
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小幅增长但净利润下滑,集装箱业务表现强劲特别是外贸集装箱量大幅增长,散杂货业务呈现分化态势,物流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按计划建设中,公司通过发行债券优化债务结构并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09亿元,同比增长1.39% [2] - 利润总额8.53亿元,同比下降12.1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2亿元,同比下降9.1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17亿元,同比增长19.29% [2] - 基本每股收益0.073元/股,同比下降8.75%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1%,减少0.36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 - 完成货物吞吐量2.87亿吨,同比增长2.9% [3] -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40.4万TEU,同比增长9.5% [3] - 外贸集装箱完成689.8万标箱,同比增长21.4% [3] - 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增幅达25.5%,增速领跑全国沿海主要港区 [3] - 净增7条外贸班轮航线,现有集装箱班轮航线224条,其中外贸航线179条 [3] - 外贸煤炭同比增长18.6%,外贸钢材同比增长226.10%,外贸商品汽车同比增长4.9% [3] - 粮食同比下降4.5%,纸浆同比下降10.9%,砂石同比下降12.8% [3] 物流网络建设 - 完成海铁联运量31.5万标箱,同比增长23.0% [3] - 累计开通39条海铁联运班列,开设内陆港及办事处37个 [3] - 穿梭巴士业务累计完成106.7万标箱,同比增长5.9% [4] - 运营"穿梭巴士"航线73条,形成以南沙港区为集散中心的服务网络 [9] - 打造发布"长江经济带-广州港-东南亚"海丝电商快线、"湘粤海丝"全程物流产品 [3] 项目建设进展 - 南沙港区五期工程获得项目核准,部分工程招标工作正在推进中 [4] - 南沙国际通用码头工程已完成陆域吹填施工,正推进地基处理及水工结构施工 [4] - 南粮筒仓三期工程立筒仓进入重载调试阶段 [4] - 南沙国际港航中心正推进桩基础及基坑支护施工 [4] - 揭阳大南海通用码头推进水工结构施工,液体散货码头推进水工主体结构施工 [4] - 新沙港区1-5号泊位改扩建工程项目完成施工招标工作 [4]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1638.07万元,同比增长31.01% [11] - 获得授权专利3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5项,创历史新高 [5] - 7个项目获评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 [5] - 发布"穗港云"、"数通闸口"等服务产品 [5] - 开展70项科技项目计划,计划研发投入达6491.89万元 [5] 绿色发展 - 新建3套岸电设施,1艘纯电动拖轮完工并交付使用 [6] - 2艘纯电动内河集装箱驳船开工建造,多家码头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运营 [6] - 南沙二期通过"四星"级绿色港口现场评审 [6] - 南沙四期入选广州市十大减污降碳案例 [6] - 评选16个绿美港口亮点项目 [6] 行业背景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 [3] - 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 [3] - 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亿吨,同比增长4.0% [3] - 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亿标准箱,同比增长6.9% [3] -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9%,显示出口货物"价值密度"快速提升 [3] 资金与融资 - 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优化既有债务结构,显著降低融资成本 [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66亿元 [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96亿元,同比增长246.46% [11] - 投资收益1.39亿元,同比增长69.15% [11]
中交设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8亿元 海外业务收入持续增加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0: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8亿元,净利润5.59亿元 [1] - 新签合同额93.9亿元,超额完成上半年目标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8.22%,其中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增至33.49%,工程试验检测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18个百分点至23.3% [1] - 期间费用同比下降14.76%,研发投入强度达4.99% [1] 业务发展 - 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近40亿元,同比增长4.4%,中标广佛高速、沈阳海口高速等多个千万级改扩建项目 [2] - 城市与市政业务深度参与兰州老旧小区改造、西安高新-鄠邑复合通道、海口观澜湖基建等重点项目 [2] - 2025年全面铺开低空经济业务,中标多个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及数字化咨询项目 [2] 海外业务 - 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42%,占比提升至7.89% [3] - 承揽伊拉克巴士拉道路、马来西亚砂沙二期路改隧等传统项目,并拓展化肥厂、光伏及风电等新业务领域设计咨询 [3] - "十四五"期间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新签合同额突破32亿元 [3]
浙江交科2025年上半年营收利润稳步增长 业务多元拓展筑牢发展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5: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6.47亿元 同比增长1.12% [1] - 净利润5.45亿元 同比增长6.43% [1] - 扣非净利润5.30亿元 同比增长6.19% [1] 业务运营结构 - 形成交通基建为主 城市建设/综合养护/交通制造/关联产业为辅的多元发展格局 [2] - 新签项目以施工总承包为主(占比超50%)和EPC模式(占比约30%) [2] - 拥有4个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3个公路行业工程甲级资质 [2] 并购与子公司运营 - 以3.59亿元收购易通特基51%股权 强化特种基础工程领域布局 [3] - 核心子公司浙江交工集团实现营收186.47亿元 净利润5.55亿元 [3] - 研发投入4.59亿元 同比增长13.58% 重点推进重防腐涂料等技术应用 [3] 市场布局战略 - 浙江省内设33个营销机构 省外设20个营销机构 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 [4] - 海外业务拓展至20个国家 境外营收3.32亿元 [4] - 参与杭绍甬智慧高速/甬舟高速等国家级战略项目建设 [4] 技术发展与转型 - 推进高强回弹检测技术和自主研发重防腐涂料技术攻关 [3] - 创新"智能管控"模式 实施机器换人和自动化减人 [3] - 技术成果应用于桥梁养护涂装和新建桥梁钢结构防腐领域 [3]
康尼机电(603111):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海轨交维保+出海双线提速,新能源零部件产业化构筑新增长极
华鑫证券· 2025-08-27 21:4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康尼机电轨交维保与海外业务双轮驱动 新能源零部件业务加速成长 智能制造与原创技术构筑竞争壁垒 盈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 [4][5][6][7][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17亿元 同比增长25.27% 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同比增长41.74% 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增长57.28% [3]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8.65亿元、58.91亿元、70.10亿元 对应增长率22.6%、21.1%、19.0% [8][10]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0亿元、6.32亿元、7.84亿元 对应增长率42.5%、26.4%、24.0% [8][10]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8元、0.73元、0.90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8倍、10.2倍、8.2倍 [8][10] 轨交主业发展 - 轨道交通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39.68亿元 同比增长12.64% [4] - 海外轨交新签订单金额达10.11亿元 同比增长50.9% 带动轨交主业在手订单总额升至73.02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18.94% [4] - 中标上海18号线全寿命周期维保项目 并向厂段设备、综合试验台及PIS改造等新产业模式延伸 [4] - 海外业务实现多点突破:闸机扇门锁定波哥大1号线首单 区间车平台中标英国LNER、波兰KM等项目 安全门业务斩获多米尼加、圣保罗等新客户 内装产品进入Stadler供应链并获哈萨克斯坦卧铺车多模块订单 [4] 新能源业务布局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切入高压连接、大功率液冷超充枪及储能配套等高增长赛道 [5] - 高压线束、液冷充电枪等主要产品实现向比亚迪、奔驰、宝马等主流车企供货 全年新增新能源项目定点60个 [5] - 前瞻布局V2G充电桩、液冷插座等产品的技术预研工作 [6] 技术与制造优势 - 掌握门系统数字驱动控制、二维承载驱动机构等8大核心技术 2024年主导修编《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国家标准》 [7] - 新增贯通道、高端卧铺床等自研产品产业化落地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344件 [7] - 轨道总部智能工厂获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完成油漆生产线数字化改造 APS高级计划与排程、MES制造执行等系统实现研产销全链路贯通 [7] - 2024年计提投资者索赔损失后归母净利润达3.51亿元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7]
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发布“最美铁路人”
人民日报· 2025-08-23 06:18
行业荣誉与表彰 - 中央宣传部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10名"最美铁路人"荣誉称号 [1] - 入选者包括丁巧仁 王婷婷 孔祥配 车菲菲 李元 王超 陈永红 马万里 王中美和高明伟 [1] - 表彰仪式现场播放先进事迹短片并颁发荣誉证书 [2] 行业贡献领域 - 高寒山区铁路安全运行保障技术 [1] - 铁路现代物流改革与企业运营效率提升 [1] - 铁路装备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技术突破 [1] - 旅客服务优化与出行品质提升 [1] - 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与海外项目贡献 [1] 行业精神与影响 - 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三大核心行业精神 [1] - 铁路干部职工以获奖者为榜样 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 [2] - 通过日常实践积累推动行业进步与国家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