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桃

搜索文档
陕西:“批次检验(检疫)”模式为出口农食产品通关按下“加速键”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2:05
核心观点 - 陕西首次实施"批次检验(检疫)"模式 显著提升农食产品出口通关效率并降低企业成本 [1][2][3] 新模式运作机制 - 以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为基础 运用多种合格评定方式开展批次检验检疫 [3] - 同一批次首批查检合格后 后续货物可仅通过单证审核分批通关 无需重复现场查检 [2] - 实现"即报、即验、即放" 大幅减少现场查检频次 [3] 企业效益 - 有效压缩检验周期并降低仓储成本 [2] - 企业可灵活安排船期 避免因通关延迟导致订单损失 [2] - 白水源兴果业成为陕西首家通过该模式出口鲜苹果至马来西亚的企业 [1] 行业数据表现 - 1-7月陕西水果出口量达8.4万吨 货值7亿元人民币 [3] - 出口量同比增长9.6% 货值同比增长10.7% [3] - 柑橘、葡萄、猕猴桃及鲜桃等品类增幅显著 [3] 配套支持措施 - 建立出口农食产品监管服务工作室及技贸措施工作站 [2] - 创新采用无人机辅助果园注册登记 [2] - 实施"属地+口岸"陆运联动监管模式 [2] - 叠加"云签发"、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及实验室快速检测等便利化措施 [2] 政策推广计划 - 渭南海关将持续扩大试点范围 鼓励更多企业纳入改革试点 [3] - 通过智慧海关建设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3]
【铜川】夏日“村游”释放新活力
陕西日报· 2025-08-05 07:47
文旅活动创新 - 宜君彭祖药谷举办消夏露营季活动 采用音乐加露营加民俗模式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1] - 铜川王益区孟姜塬村举办篮球公开赛暨桃BA青年篮球赛 结合体育加农业加文旅融合发展模式[2] - 照金镇推出避暑特惠房和海鲜大咖套餐等住房美食优惠 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团建项目[3] 产业融合发展 - 孟姜塬村发展4600亩鲜桃产业 年产量5600吨且年产值达650万元 通过抖音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2] - 金锁关镇开发赶海摸鱼和抓鸡套鹅等农趣体验活动 创新推出古装巡游和汉服妆造等玩法[2] - 铜川通过民宿小火锅和悬崖咖啡等特色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挖掘文旅发展潜能[2] 乡村振兴成效 - 阿里巴巴驻宜君乡村振兴特派员以活动为纽带推动文旅资源活化利用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1] - 孟姜塬村作为陕西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 通过鲜桃丰收采摘季吸引游客体验采摘乐趣[2] - 铜川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推出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 暑期照金镇游客接待量持续上升[3]
夏日经济“热”起来 “菜篮子”“果盘子”抢“鲜”上市购销两旺
央视网· 2025-06-13 11:57
高原夏菜产业 -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高原夏菜迎来丰收,品质优良的"头茬"蔬菜喜获丰收 [1] - 高原夏菜是指在气候干冷高海拔地区夏季生长的蔬菜,永昌县朱王堡镇种植的娃娃菜通过人工采摘和加工达到商品化标准 [3][5] - 河西走廊已成为优质高原夏菜产区,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份,未来几个月将有娃娃菜、莴笋等十余种蔬菜陆续上市 [8] 河南桐柏鲜桃产业 - 河南南阳桐柏县8万亩早熟鲜桃集中上市,果农忙于采摘和发往市场 [9] - 黄岗镇采用生态种植模式并更新品种,果大味美的桃子吸引大批客商收购 [11] - 桐柏县桃树种植面积达13万余亩,年产鲜桃22万吨 [14] 福建罗源鲍鱼养殖业 - 福建福州罗源湾近期迎来鲍鱼捕捞和销售旺季,碧里乡养殖的3万吨鲍鱼丰收 [17] - 部分鲍鱼采用远海养殖和错峰上市策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18] - 罗源县鲍鱼年产量达10万多吨,年产值30亿元,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助力渔民增收 [18]
让残疾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陕西日报· 2025-05-17 08:47
残疾人创业与就业 - 安康市李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电商直播销售鲜桃,打造规模化果园,为周边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计划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农场[1] - 太白县秦雪岭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创办公司、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走自立自强创业之路,计划拓宽创业之路带动更多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2] - 渭南市大荔荔宁果蔬专业合作社优先收购残疾人和困难村民农产品,提供分装打包岗位,计划加强电商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竞争力[3] 医疗康复服务 -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创新"医务社工+医务人员+志愿者"模式,开展医疗救助、社会捐赠等服务,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康复辅具、开展公益融合活动[1] 农产品销售与电商 - 安康市李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电商直播提升鲜桃销量,计划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1] - 渭南市大荔荔宁果蔬专业合作社帮助残疾人销售农产品,计划持续做好品质把控并将产品销往全国[3] 残疾人服务与支持 - 西安市新城区残疾人联合会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倾听心声了解个性化需求,把服务送到残疾人心坎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