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麦咖啡
icon
搜索文档
“童年白月光”回归,麦当劳奶昔还能收割打工人吗?
虎嗅· 2025-08-16 12:00
产品回归与市场反应 - 麦当劳奶昔于2025年8月13日至31日在中国大陆13座"麦麦岛"城市旗舰店限时回归 为1990年推出的经典产品 2014年下架 [1][3] - 产品回归后出现严重供应短缺 顾客需凌晨5点排队购买 原价15元/杯的奶昔在二手平台被炒至137元/杯 部分门店因原材料断货暂停销售 [5][6][10] - 消费者对产品口感评价分化 部分认为口感过稀、香精味重、甜度过高 与记忆中的浓稠绵密口感存在差异 [11] 品牌历史与产品演变 - 奶昔为麦当劳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时的初始产品之一 1990年售价9-10.5元/杯 具有草莓、香草、巧克力三种口味 [1] - 2011年7月曾停售并推出"优果奶昔"新系列 改用透明塑料杯包装且涨价至12元 但因质地和糖浆口味问题未能获得市场认可 [21] - 2014年9月突然全面停售 官方解释为销量不佳及亚洲市场普遍下架 坊间传闻包括设备成本高、清洗维护复杂及新品竞争等因素 [18][19] 文化影响与消费者情感 - 产品承载强烈怀旧情感 消费者关联其与童年记忆、重要生活场景(如首次约会)及特定时代背景 [12][13] - 形成独特亚文化现象 包括明星粉丝效应(陈奕迅、童漠男)及IP形象"奶昔大哥"在TikTok创造23亿次播放量的病毒式传播 [16][17] - 在全球市场存在产品定义差异 英文官网区分"milkshake"(高热量)和"shake"(无奶) 美国市场因州乳制品法规限制采用"shake"名称 [23][28] 行业定位与市场挑战 - 奶昔品类在中国饮料市场处于边缘地位 售价显著高于主流饮品 同类产品如茉酸奶均价达40元/杯 [29] - 产品本质为国外市场代餐品类 但在中国市场被重新定位为高端瘦身食材 与大众消费习惯存在错位 [29] - 跨国公司面临本地化产品策略挑战 需平衡经典产品情怀价值与当代消费者口味偏好变化 [19][29]
从Lady Gaga到长筒匡威,美国人现在看啥都像经济衰退指标
36氪· 2025-07-29 10:24
经济衰退指标 - Lady Gaga时隔八年回归科切拉音乐节主舞台被视为经济衰退信号[1] - TikTok上解释经济困境时人们更渴望Lady Gaga式强烈节奏音乐的视频获3.8万点赞[4] - 快闪族增多、脱衣舞俱乐部客流下降、热水瓶烫伤案例增加等被列为衰退指标[6] - 可乐瓶印名字、街头无聊告示、二手平台卖购物车等生活细节被视为经济恶化信号[8][9][12] - 芝士蛋糕品种减少、长筒匡威流行、2000年代电视节目复兴等消费现象被关联到衰退[15][19][21] - 经济学家发现裙子长度、男士内裤销量等传统指标不如网友创作的meme受关注[21] 消费降级现象 - 麦当劳5美元特价套餐从限时促销变为长期销售 但2025Q1同店销售额仍下降3.6%[25] - 汉堡王推出7美元3个汉堡套餐 Wendy's推7美元2个汉堡套餐 Taco Bell推5美元豪华套餐[27] - Five Below一季度同比增长19.5% 股价自4月4日上涨164% Dollar Tree新增260万顾客[28] - 仿制香水销售额同比飙升103% 仿制Lululemon因价格仅为正品1/3而流行[28] - 出现专门寻找大牌平替的网站 显示消费降级渗透到衣食住行各领域[29][31] 经济危机与商业变革 - 2008年危机期间星巴克降价 麦当劳推出低价麦咖啡并广告嘲讽星巴克[41] - Airbnb因旅行者寻求廉价住宿而成立 Uber为失业者提供临时收入机会[43] - 巧克力消费逆势增长 Cadbury利润增30% Nestlé增10.9% Hershey's年增4.7%[43] - 劳力士诞生于一战复苏期 巨无霸出现在经济高增长年代[46] - 食品制造商发明混合沙拉酱降低成本 2008年Lady Gaga音乐风格契合危机情绪[46] 快餐行业竞争 - 麦当劳CEO表示经济不确定导致消费者更节俭 顾客开始抱怨麦满分尺寸[25] - 连锁快餐展开价格战 Wendy's和汉堡王推出7美元套餐 Taco Bell推5美元套餐[27] - 麦当劳特价套餐持续销售但仍难阻同店销售额下滑3.6%的疫情后最大跌幅[25] 折扣零售业表现 - Five Below复古T恤售5.55美元 Hello Kitty耳机售10美元 一季度增长19.5%[28] - Dollar Tree新增顾客中多数来自年收入超10万美元家庭 显示高收入群体消费降级[28]
麦当劳今年近半新餐厅将开在中国
第一财经· 2025-05-24 21:21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业绩保持稳定 主要得益于外卖份额提升 超值套餐成功 以及鸡肉业务强劲表现[1] - 中国市场是麦当劳重要业务板块 已进入中国内地市场35年 目前是西式快餐头部玩家[1] 市场战略 - 从聚焦一二线城市转向下沉市场 约50%餐厅分布在三四五线城市[1] - 2017年中信资本入主后成为本土企业 进入"金拱门时代"[1] - 2025年计划将全球新开2200家餐厅 其中中国约1000家 占总数近一半[3] - 目前中国门店数超过7000家 将通过创新餐厅模式(得来速 智能取餐柜等)提升消费便利性[3] 供应链与产品 - 中国市场90%以上原材料实现本土采购 核心食材(鸡肉 土豆)均在中国完成生产加工[2] - 2025年启动"超值年"计划 推出大堡口福 随心配1+1等四大项目强化质价比优势[2] - 通过40000份问卷调研发布《年轻人餐饮消费五大趋势》 发现消费者更注重高品质体验而非单纯低价[2] 竞争环境 - 面临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需持续保持优势地位[1] - 对等关税事件未对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得益于本土化供应链体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