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旅游

搜索文档
“观光客”变“体验官” 游客市集里寻“烟火气”
中国新闻网· 2025-10-07 08:08
随着"市集游"愈受欢迎,多地推出了相应的市集地图,供游客参考。如"银川好玩局"推出宁夏各地的特 色市集信息,包含"大集名称""开集时间""大集地点"等;山东则推出了国庆、中秋特别版的临沂大集地 图,涵盖10月1日至8日的当地市集信息。 中新网银川10月7日电 (记者 杨迪)从景点观光向生活体验转变,正成为旅游市场新的发展趋势。 10月7日,来自浙江的"90后"游客李雅楠特意起了个大早,来到宁夏银川市海宝早市,在街边店铺品尝 当地特色羊杂碎。 由于工作原因,李雅楠经常前往外地出差,遍览各地的她,这个"十一"假期特地选择避开热门景点,走 进市集小巷。"比起过去的'浅尝辄止',现在我更倾向于来到早市这类生活氛围浓厚的地方,感受当地 的'烟火气'。" 像李雅楠这样,把市集当作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不在少数。在海宝早市经营一家点心铺的马女士告诉记 者,"十一"期间,她遇到了不少操着南方口音的游客,"我这里的油香、馓子都很受他们欢迎。"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前半月,"早市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70%,吉林集安早市、天津西北 角早市、西安小南门早市等,成为"早市附近酒店"热门搜索目的地。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塔桥镇,北 ...
红色游、文化游、“沉浸游”……全国各地节日氛围浓 多场景尽享文旅“盛宴”
央视网· 2025-10-05 06:50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在安徽合肥,重新开放后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成为众多游客的出行选择。 在采用声光电技术再现的战斗场景前,现场观众驻足凝视,通过这些生动的展示感受当年参加渡江战役先烈们的大无畏精神。 今年8月,闭馆改造近两个月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馆内更新了超过150套设备,通过"光影沉浸叙事+AR观景技术"展现人民解 放军在巢湖练兵的细节,运用全幕光影剧场再现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弘场面,为观众带来更立体丰富的参观体验。国庆中秋假期,纪念 馆每天接待游客达8000人。 新疆双河:节日氛围渐浓 多亮点丰富假期生活 在新疆双河市,大批大学生假期里走进双河市红星耀双河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这两天,五百多名大学生在假日期间来到红星耀双河陈列馆,进行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听着感人戍边故事,让他们深刻体会 到"边疆无小事,事事关国防"的责任与担当。 为保障国庆期间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双河市提前部署、多方联动,守护游客出行安全。据当地文旅部门统计,假期前三天双河市景区接待 游客总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陕西:推出特色活动 解锁出游新体验 这个假期,陕西各地热闹非凡,以科技赋能历史、以 ...
假日文旅新玩法激活消费“新”热潮 活力过节、文化过节乐趣满满
央视网· 2025-10-02 09:47
沈阳国际泵道公园 - 公园占地面积近4.6万平方米,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的泵道公园,也是东北地区首个通过国际自行车联盟认证的泵道场地[3][4] - 公园设置初级道、标准道、腾跃道等9种不同类型赛道,满足从入门级到专业级的梯度运动需求[4] - 自2023年5月开园以来,已承办中国泵道自行车联赛等多场国家级赛事,累计接待运动爱好者及国内外游客近20万人次[8][14] 泵道运动行业 - 泵道运动是一种由波浪形赛道及弯墙组成的特殊赛道,适合轮滑、滑板、小轮车等轮式驱动项目,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运动项目之一[4] - 该运动通过下坡压和上坡抬完成动势能转换,实现无动力骑行,要求全身协调发力[6] - 该运动以其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特别是青少年,有10多名沈阳战队小队员接受6个月到2年不等的专业训练[10][12] 三河古镇文旅 - 三河古镇是千年古镇,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首日接待游客3.27万人,次日预计达4.1万人[15][17] - 古镇推出传统非遗民俗表演,包括闹花船和花挑舞,由本地村民表演,深受游客喜爱[19][21] - 假期期间集中展示20多款不同造型的花灯,如鱼灯、荷花影灯等,每盏灯代表不同美好寓意[22][24][26] 文旅产品创新 - 三河古镇推出沉浸式古镇剧本游,将整个古镇变为大舞台,游客通过解谜题、找线索增强体验感[27][29][32] - 创新方式以年轻人喜好为导向,让他们在漫步古镇的同时沉浸式感受风貌,提升乐趣[32]
这个“十一”假期建德邀您来场沉浸之旅
每日商报· 2025-09-30 02:03
假期出游想寻新意?各大景区早已铆足劲头"放大招"!这不,小长假期间,建德市灵栖洞景区摇身 一变成了西游的欢乐派对场,大慈岩景区则另辟蹊径,以"慈岩禅境・修心之旅"解锁山岳游玩新姿势, 红墙映柿、古杏伴禅,治愈感拉满。 溶洞探月寻踪 此外,景区还将一个巨型月球搬进了霭云洞的深处,称之为"溶洞探月"。当灯光亮起,光影交织 间,仿佛让人闯入广寒宫仙境,浪漫至极。结合溶洞营造出神秘而浪漫的氛围,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浩瀚 宇宙。 由于曾拍摄86版《西游记》,因此景区特别推出"探秘寻踪"活动。在景区里藏着多个打卡点,游客 跟着线索打卡找印章,收集印章就可免费领取专属月亮精美礼品。 "希望游客在感受灵栖洞独特的溶洞景观的同时,也能触摸西游文化的浪漫细节。"祝应梅表示。 "趣"游大慈岩 多元体验解锁山岳新玩法 西游盛宴奇幻来袭 这个假期,建德市灵栖洞景区将情景短剧、特色场景、沉浸互动等多种元素巧妙融合,精心筹备了 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游盛宴,为游客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 在暑期热门项目"莫奈花园""绿野仙踪""花溪水阶"三大主题场景的基础上,景区新增"瀑布花海"特 色区域。"瀑布花海"中,潺潺瀑布与缤纷花海相映成趣,宛如仙境。 ...
“中国游”悄然升级:搭建民间交流桥梁 让外国游客“零距离”感受中国魅力
央视网· 2025-08-20 03:56
行业趋势 - 暑期"中国游"持续升温 传统旅游团模式正被沉浸式体验替代 [1] - 入境旅游策划师带领外国游客"零距离"融入中国日常生活场景 [1][2] - 城市漫步等新型旅游方式兴起 游客可随意驻足体验胡同文化 [4][6] 商业模式创新 - 入境旅游策划师开发特色路线 如北京胡同踢毽子体验+小吃品尝 [6][8] - 个性化路线覆盖北京上海 团队规模9人 创业结合语言优势与旅游热爱 [8] - 四川线路差异化设计 欧美游客偏好熊猫基地 东南亚游客青睐川西雪山 [13] 典型案例 - 北京案例: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游客参与胡同citywalk 首次来华占比高 [4][6] - 四川案例:意大利游客体验武馆功夫表演 工作室年营业额翻番 [11][13] - 上海案例:德国游客骑行复兴公园 观察市民晨练成特色项目 [14][16] 从业者画像 - "90后"创业者主导 孙姝俐团队开发京沪路线 秦茂工作室年营收倍增 [8][13] - 转型案例:金融从业者刘礼超转全职入境游 收入稳定且获得感强 [16] - 创业路径:海外经历+语言技能+本土洞察构成核心竞争力 [8][13][16]
ChinaTravel持续升温 外国游客解锁沉浸式中国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0 01:26
入境旅游市场趋势 - 今年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数量达3800万人次 同比增长30.2% [1] - 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同比增长53.9% [1] - 旅游方式从传统观光团转向个性化深度文化体验 [4][33] 新兴旅游模式特征 - CityWalk模式通过无特定目的地漫游让游客感受城市文化脉搏 [11] - 沉浸式体验涵盖胡同生活、民间游戏、地方美食等本土化场景 [4][7][16] - 骑行游览结合历史建筑讲解与生活化体验 如现切水果、小吃品尝 [16][20] 从业者发展状况 - 北京策划师团队开发覆盖京沪的多元路线 团队规模达9人 [11] - 上海策划师周订单量达3-4单 含跨省高铁两日游等产品 [24] - 成都工作室年营业额实现翻倍增长 产品线超数十款 [28][33] 客群需求特点 - 欧美游客偏好熊猫基地、乐山大佛等独特人文体验 [33] - 东南亚游客青睐川西雪山等差异化自然景观 [33] - 游客普遍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而非标准化景点 [15][17] 行业价值体现 - 策划师通过语言优势结合旅游创新搭建民间交流桥梁 [13][26] - 深度游使外国游客了解城市历史与当代生活的融合 [19][31] - 个性化方案涵盖非遗文化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等独家资源 [31]
这个暑期,新玩法带动新消费
新华网· 2025-08-12 06:24
文旅消费 - 沉浸式旅游成为文旅市场新亮点 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运用96处异形投影面打造沉浸式场景[2] 浙江横店影视城清明上河图景区还原北宋市井生活并配备300多名古装演员互动[3] - 暑期文旅政策刺激消费 浙江东阳市推出"乘高铁免费游东阳"活动 凭火车票可享三日免费游览[3] 青岛啤酒博物馆旺季日均客流量达1.4万-1.5万人[3] - 年轻游客成为消费主力 美团数据显示青岛啤酒博物馆95后游客占比超60% 其中00后达37%[4] 线上预订景区门票用户数和订单总额同比均增50%以上[4] - 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25亿人次[4]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1.5小时延长至2-2.5小时[4] 夜间消费 - 夜间经济业态多元化 江西萍乡安源区形成夜食、夜游、夜演等消费市场[6] 推出"夜购满减"活动并通过"政府补贴+商家让利"模式上半年带动消费超1500万元[6] - 沉浸式夜游提升消费潜力 安源凯光新天地景区灯光秀活动周末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7] 全区开展40余场大型活动和近200场特色活动[7] - 夜间消费时段占比提升 支付平台数据显示6月份18-24时消费金额占比达49.3% 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7] 影视消费 - 线上购票成为主流 中影星美银丰影城95%观众通过线上购票[8] 暑期档观影人次超5000人[8] - 票根经济带动二次消费 万达影城凭票根兑换文创周边活动吸引1.1万观众 实现票房49万元[8] 新开业影院通过"购票送饮品"优惠吸引年轻观众[9] - 跨领域消费联动 四川遂宁整合景区、餐饮、住宿等六大领域推出优惠活动[9] 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达34.12亿元[9] 体育消费 - 户外运动带动关联消费 银川马拉松吸引7万人报名 带动住宿餐饮等消费近亿元[10] 银川去年体育产业总产值21.24亿元 夏季消费占比超70%[10] - 运动装备需求激增 宁夏夏季防晒衣、防滑鞋等产品销量显著上升[11] 城市骑行自行车出现供不应求现象[11] - 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银川规划新增体育用地近百公顷 每年夏季组织体育活动超80项次[10] 今年1-6月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2%[12]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旅市场供需两旺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各地推出丰富旅游产品并加强文旅融合与科技赋能[1] - 长线游预订呈现爆发式增长,县域旅游持续火热,乡村、露营、美食等主题游需求旺盛[1] 消费热度与订单数据 - 浙江海宁盐官古城假期客房预订量接近满房,游客体验文化主题音浪派对等活动[2] - 美团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异地游客贡献的景区门票交易额同比增长15%[2] - 携程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国内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跨市旅游订单占比达90%[2][4] - 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乡村游订单增长超40%,县域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0%[4] 入境游与科技应用 - 携程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入境游订单量同比上涨141%[3] - AI技术应用于行程规划、实时翻译、景区讲解等场景,提升游客体验[3] 文化体验与非遗融合 - 山东济宁举办书法博士作品展,结合历史遗存深化文旅体验[4] - 甘肃兰州展示国家级非遗太平鼓表演,安徽黄山融合徽派古建与非遗鱼灯吸引游客[5] 沉浸式旅游与创新项目 - 浙江绍兴推出沉浸式水上游项目,结合光影科技与文化实景演绎,部分时段预约紧张[6] - 浙江临海台州府城运用AR技术打造古城墙光影秀,再现历史场景[6] 景区管理与服务优化 - 湖南博物院每日延长开放至晚8点并增加5000预约名额,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夜场每日增发1.5万张门票[8]
在夜游中体验另一种精彩(文旅新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1 21:34
夜游行业发展趋势 - 夜游具备光影重塑时空、文化沉浸叙事、舒适社交场景等多重特征,成为文旅消费热点[2] - 暑期全国多家景区推出创新夜游项目,满足中外游客多元化需求[2] - 夜游项目显著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餐饮、住宿、交通及文创等周边消费[4] 中越德天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 - 合作区自2024年10月运营以来吸引大量游客,暑期推出亚洲首个沉浸式跨国夜游"奇妙·夜德天"[3] - 项目挖掘古壮族骆越文化,融合花山岩画"蛙"元素创作神话故事,采用行进式观演模式[3] - 同步推出"观瀑稻田音乐会"活动,引入多类型乐队演出,提升年轻游客参与度[4] 宁夏沙坡头景区创新实践 - 暑期推出"文旅融合+场景创新"夜游矩阵,包括音乐节、烟花秀、无人机表演等沙漠特色活动[5] - 沙漠星星酒店配套提供天文观测体验,建有阵列式天文观测站和圆顶天文台[6] - "青春漠漠搭"音乐节使用千架无人机编队表演,"焰遇·沙坡头"烟花秀融合天幕科技[5][6]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文化输出 - 暑期夜游"盛市梦华仲夏夜"包含90余场演艺,设置10组中式美学场景及非遗技艺体验区[8][9] - 创新民族风情活动如彝族火把巡游、傣族电音泼水派对,国风演艺《东方霓裳》获国际游客高度评价[8] - 引入剧情NPC角色,游客可参与换装体验并解锁沉浸式互动玩法[9]
八成受访消费企业今年拟引入或加大AI技术应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23:10
行业赛道分布 - 候选品牌集中在九大赛道 其中颜值经济占比最高达23.6% 包含时尚珠宝 美妆护肤 医美等细分领域 [1] - 食品康养赛道占比18.1% 涵盖保健品 餐饮连锁等 运动户外与服饰占比13.1% 智能消电占比12.7% [1] - 体验经济占比12.2% 消费科技10.5% 兴趣消费7.2% 宠物经济占比最低仅2.5% [1] - 近300家入围品牌覆盖28个细分领域 包括AI服务 谷子经济等新兴方向 [10] 品牌成立时间 - 成立10年以内的品牌占比最高达36.86% 10-30年品牌占比40.25% 合计超七成品牌属于"00后品牌" [13] - 成立50年以上的品牌仅占8.47% 其中百年品牌仅3.39% 海外品牌在50年以上区间占主导地位 [13] - AI服务和AI硬件领域的新锐品牌表现突出 成立时间普遍在3年以内 [13] 区域分布特征 - 上海以30%的占比成为品牌总部最集中城市 其次是北京18.5% 广东16.4% 浙江12.2% [6] - 上海外资品牌占比达31% 在美妆 酒店文旅等赛道领先 杭州以AI服务 宠物用品见长 [14] - 北京消费科技品牌占比超50% 深圳智能消电品牌占比20% 厦门户外运动品牌占比近70% [14][15] 四大核心趋势 - 健康生活意识驱动养生与运动消费 户外运动和保健品领域品牌占比最高 [11] - AI技术深度赋能产品升级 智能家电实现康养功能 AI玩具具备情感交互能力 [11] - 体验经济中酒店文旅品牌最集中 文旅消费形成"旅行+"跨界新场景 [12] - 情绪价值推动兴趣消费 谷子经济 IP周边等品类因社交需求扩大市场空间 [12] 七大细分趋势 - 美妆行业功效导向显著 医研共创模式兴起 防晒和洗护垂类增速突出 [16] - 户外运动消费细分加剧 传统服饰品牌加速布局 社群运营成关键要素 [18] - 新中式养生受90后追捧 药食同源理念普及 即食型养生零食受青睐 [19][20] - 沉浸式旅游结合体育赛事 1元门票带动7-8元综合消费 AI技术赋能景区服务 [21] - 潮玩经济价格带上移 300元以上大娃受宠 包挂饰拓展消费场景 [22][23] - 企业出海呈现品牌 文化 服务三维度 泡泡玛特等潮玩品牌海外收入年增超100% [25][26] - 87%企业看好AI+消费前景 个性化推荐和智能客服成为最普及应用场景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