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076型两栖攻击舰
icon
搜索文档
“夺岛利器”——中国两栖攻击舰再进化
央视新闻· 2025-08-14 10:50
中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发展 - 过去四年多时间已有四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服役 包括海南舰 广西舰 安徽舰和湖北舰 [1][4][6] - 2025年8月1日075型湖北舰首次公开亮相 舷号为34 [3] - 2025年建军节076型首舰四川舰再次亮相 该舰于2024年12月下水 [31][32][34] 075型两栖攻击舰作战能力 - 配备直通甲板 坞舱 车辆舱 机库及人员居住舱 飞行甲板拥有多个大型直升机起降点 [10] - 坞舱可容纳多艘高速气垫登陆艇 每艘气垫艇可装载一辆主战坦克 车辆舱可携带数十辆两栖装甲车辆 [10] - 采用直通式飞行甲板设计 能够搭载多架不同型号直升机 实现大批量作战力量投送 [19] - 可执行垂直登陆 超越式登陆和平面登陆三种作战方式 能够快速跨越浅滩打入敌方纵深 [12][27] 076型两栖攻击舰技术创新 - 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 设置双舰岛式上层建筑和全纵通飞行甲板 [34] - 创新应用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 可搭载固定翼飞机 直升机和两栖装备等 [34] - 成为全球首艘配备电磁弹射器的两栖攻击舰 可不受限制搭载多型固定翼战机和无人机 [36] - 电磁弹射技术可实现无人机弹射能量可调 避免结构损坏 使其成为全球第一艘无人机航母 [38] 两栖攻击舰战略价值 - 是世界范围内地位仅次于航空母舰的舰种 集多种两栖运输舰功能于一身 [8] - 可作为指挥舰使用 与航母搭配组成混合编队 具备攻击和投送双重能力 [12] - 单一艘舰即可具备制空 制海和突击能力 可独立攻占孤岛或小岛 [29] - 是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发展 提升远海作战能力的关键装备 [34]
076舰引领中国海军动力革命,综合电力系统或登顶世界之巅
搜狐财经· 2025-08-13 19:23
核心观点 - 076型两栖攻击舰成为全球首款采用全舰综合电力推进系统(IEP)的大型两栖攻击舰 标志着中国海军动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 - 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在能源利用率、隐身性、空间布局和未来武器集成方面实现多重突破 为远海作战和未来海战模式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3][5][7][9] 动力系统配置 - 采用"2台燃气轮机+6台柴油发电机组"的混合动力配置 总功率达80兆瓦级别 介于052D驱逐舰(35兆瓦)与055万吨大驱(100兆瓦)之间 [3] - 全球首次在大型两栖攻击舰上实现全电推进 动力布局节省舰体空间15% 维护需求降低30% 显著提升舰艇自持力 [5] 技术性能优势 - 能源利用率从传统机械传动的30%-40%提升至50%以上 同等燃油储备下续航力显著增加 [3] - 水下噪声降低15-20分贝 红外信号特征大幅减小 有效提升隐蔽性和战场生存能力 [3][5] - 电动机能量转化效率超90% 通过储能模块缓冲脉冲负载 确保高能武器稳定运行 [5][7] 技术路线领先性 - 采用中压直流技术路线 突破英美中压交流系统的电网稳定性难题 比西方技术领先一代 [5][7] - 实现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与工程应用全面领先 是目前全球唯一掌握该完整技术体系的国家 [7] 作战能力提升 - 为电磁弹射系统提供稳定能源 大幅提升舰载机及无人机出动效率 [3] - 预留高能激光武器和电磁轨道炮接口 具备应对未来海战的技术潜力 [3][9] - 推动海战模式向"电力驱动"转型 支撑舰队在远海持续执行任务 [7][9] 战略意义 - 为10万吨级航母全电推进奠定技术基础 验证复杂舰船动力系统的工程化能力 [7] - 开启全球海军装备竞争新赛道 中国处于技术最前沿位置 [9]
军工早参|中国新型装备亮相引关注,航空航天ETF(159227)连续15日净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10:53
市场表现 - 7月16日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上证指数下跌0.03%,深证成指下跌0.22%,创业板指下跌0.22% [1] - 军工板块延续回调,国证航天指数下跌0.38%,成分股20涨29跌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下跌0.37%至1.087元,成交额7475万元,规模5.89亿元居同类榜首 [1] - 该ETF连续15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金额超3.51亿元 [1] 行业催化剂 - 中国军事科技突破:新一代"彩虹T1"无人机首飞,采用地效飞行原理可打击航母战斗群 [2] - 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完成电磁弹射测试,可搭载27架战机并控制200架无人机实施分布式打击 [2] - SpaceX估值或达4000亿美元,若落地将创美国私营企业纪录,较2023年12月3500亿美元估值提升14.3% [2] 机构研判 - 军工板块当前估值59.04x,与20年中枢持平仍具提升空间 [3] - 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或催生Q3行业催化剂,叠加Q2部分公司财报预期向好 [3] - 长期看军贸需求打开,2027年建军百年将延续三年高景气周期 [3] 产品特征 -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国证航天指数,军工行业占比98.2%为全市场最高 [4] - 指数成分股中航空航天装备权重达66.5%,显著超越中证军工与中证国防指数 [4] - 该ETF是目前跟踪国证航天指数规模最大的产品,定位"战斗机龙头股"投资工具 [4]
印巴冲突专题:中国军工的DEEPSEEK时刻,关注军贸投资机遇
国金证券· 2025-05-16 08: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次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使用中械装备战果显著,凸显中械装备优势,利好中国军工装备对外军贸出口,或引发市场对中国军工板块价值重估,建议关注航空装备等七大方向军贸相关标的 [5][67][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印巴冲突事件复盘:巴方中械装备表现亮眼 - 本次印巴冲突始于 4 月 22 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恐怖袭击枪击事件,印度指责巴基斯坦,采取关闭边境口岸等措施,5 月 7 日印军发起“朱砂行动”,巴方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回击,冲突全面升级 [13][20] - 冲突中巴基斯坦使用中械装备作战效果显著,击落多架印方战机、无人机,摧毁印方 S - 400 防空系统,截至 5 月 9 日共摧毁印方 77 架无人机 [2][18] - 过去五年巴基斯坦进口装备中 81% 来自中国,本次冲突使用的中械装备包括歼 - 10CE 战斗机等多种装备 [2][21] 印巴事件对于军工板块的影响 全球武器装备需求增加,军贸或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 全球地缘局势紧张,主要国家大幅增加军费开支/国防预算,2000 - 2009 年合计军费支出 CAGR 为 5.2%,2022 - 2023 年因俄乌冲突增长率分别达 3.2%、6.7%,2024 年全球军费支出 2.72 万亿美元(+9.4%),美国军费支出 0.97 万亿美元(占全球 36%),德日 2024 年军费支出分别 +28.3%、+21.2%,中国 2025 年国防预算 1.78 万亿元(+7.2%) [23] - 地缘冲突对全球军贸出口额拉动效应比军费开支更显著,2022 年全球军贸交易额显著攀升(+29%),同期全球军费开支增速仅 3.2%,2023 年起回落,2024 年全球军贸出口额为 289.38 亿 TIV;出口格局上美国为主,俄罗斯份额萎缩,中国以高性价比装备拓展市场;进口格局受地缘冲突等因素共同影响 [3][26][27] 中国装备在未来军贸市场有望提升份额 - 技术突破叠加地缘优势,我国军贸出口市场逐渐扩大,2009 年前依赖价格优势,2010 - 2016 年军贸出口 CAGR 为 8.5%,2017 - 2020 年部分国家推迟采购计划,2021 - 2023 年出口额从 2021 年的 13.58 亿 TIV 激增至 2023 年的 29.82 亿 TIV,2020 - 2024 年 45% 出口到巴基斯坦,其次为孟加拉(10%) [33] - 从出口武器类别看,飞机总量大,导弹与防空增速快,飞机出口绝对量大、占比高,防空系统按五年平均量计算 CAGR 达到 6.5% [40] 中械装备迈入 DEEPSEEK 时代,军工板块或迎价值重估 - 我国航空装备全面进入“20 时代”,下一代战机研制或已开启,2024 珠海航展歼 - 35 重磅亮相,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拥有两款隐身飞机的国家 [42] - 消耗类弹药高精尖与低成本齐头并进,导弹型号谱系完整,低成本弹药在区域性冲突中重要性凸显 [45][50] - 地面武器装备成建制亮相,无人装备成趋势,“机器狼群”首次动态展示 [53] - 海军实力不断增强,福建舰等新装备不断跨越,055 型驱逐舰、076 型两栖攻击舰等装备性能先进 [57][62] - 我国军用无人机起步晚,经历“进口 - 仿制 - 自主研发”阶段,“翼龙”无人机部分性能参数优于美国无人机 [60][63] 投资建议与相关标的 - 投资建议关注军贸相关标的,因印巴冲突中中械装备优势利好中国军工装备对外军贸出口,或引发市场对中国军工板块价值重估 [67][69] - 相关标的建议关注航空装备(中航成飞等)、导弹装备(国博电子等)、雷达系统(国睿科技等)、无人机(中无人机等)、低成本弹药(中兵红箭等)、地面装备(内蒙一机等)、通信数据链(新劲刚等)七大方向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