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纳米芯片

搜索文档
订单转向中芯国际,台湾联电要搞6nm?
观察者网· 2025-07-02 18:39
联华电子战略动向 - 公司正在评估进军6纳米尖端芯片生产的可行性,该领域目前由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主导 [1] - 探索潜在合作选项,包括扩大与英特尔在12纳米芯片生产方面的合作,并可能纳入6纳米技术 [1] - 首席财务官表示公司将依赖合作伙伴关系和协作以减轻财务负担,但未确认与英特尔的进一步合作 [2] - 公司考虑采用"轻资产"模式,寻求合作伙伴分担先进制程的资本支出 [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份额:台积电(67.6%)、三星(7.7%)、中芯国际(6.0%)、联电(4.7%)、格芯(4.2%) [3][4] - 中芯国际已取代联华电子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制造商 [2] - 中国大陆预计到2030年占据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产能的30%,2024年以21%份额位居第二 [5] 技术挑战与成本 - 建设6纳米生产线起步成本可能高达50亿美元,年产量约2万片晶圆 [7] - 开发6纳米芯片需尖端EUV光刻机,每台成本1.8亿美元,或使用DUV光刻机但会降低质量效率 [8] - 联华电子2024年资本支出仅18亿美元,远低于中芯国际的70亿美元 [7] 市场环境与客户压力 - 中国大陆推动芯片生产本地化,联华电子部分客户将订单转移至大陆代工厂 [7] - 成熟节点半导体需求反弹低于预期,加剧行业竞争 [7] - 分析师指出进军先进制程的最大挑战是确保足够客户承担新增产能 [8] 潜在合作与合并 - 公司曾与格芯探讨合并事宜以应对中国大陆传统芯片生产的竞争 [8] - 与英特尔合作可使联华电子快速获得美国的生产能力、供应链和劳动力资源 [1]
联电:晶圆出货量不受关税影响
半导体芯闻· 2025-04-24 18:39
公司业绩与展望 - 联电预估本季晶圆出货量环比增长7%,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5%,显示客户订货行为未受美国关税政策显著影响[1] - 上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8.5%至77.8亿新台币(约2.394亿美元),同比降幅达25.6%,每股收益0.62新台币,为19个季度以来最低[2] - 预计本季度毛利率回升至30%(上季度26.7%),且不受年初一次性降价影响[2] - 全年收入增长预期超过3%,高于全球晶圆代工行业低个位数增幅[2] 市场需求与产能布局 - 通信、计算机和消费电子领域芯片需求增长推动本季工厂利用率提升(上季度69%),但对汽车和工业设备芯片需求持保守态度[2] - 客户因关税及地缘政治紧张加速回流,要求联电与英特尔合作推进12纳米产能扩张,目标2027年在亚利桑那州工厂量产[1] - 部分客户采取观望策略,但第二季度净需求影响有限,12纳米解决方案因客户产品发布时间紧凑而受关注[1] 合作与战略动态 - 否认与GlobalFoundries成立合资企业的传闻,强调可通过其他合作形式提升股东价值[2] - 12纳米产能扩张计划进展顺利,符合客户产品路线图需求[1]
联电:晶圆出货量不受关税影响
半导体芯闻· 2025-04-24 18:39
公司业绩与展望 - 联电预计本季晶圆出货量环比增长7%,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5% [2] - 上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8.5%至77.8亿新台币(约2.394亿美元),同比降25.6%,每股收益0.62新台币(上季0.68新台币,去年同期0.84新台币) [2] - 预计本季度毛利率回升至30%(上季度26.7%),受通信、计算机和消费电子芯片需求推动 [2][3] - 全年收入增速预期超3%,高于全球晶圆代工行业低个位数增幅 [3] 产能与技术动态 - 客户因关税及地缘政治要求加速12纳米产能扩张,联电计划2027年在英特尔亚利桑那工厂量产12纳米芯片 [2] - 否认与GlobalFoundries成立合资企业的传闻,但提及存在其他合作可能 [2] 市场需求分析 - 短期内未观察到贸易紧张导致需求变化,部分客户观望而部分逆势增加订单 [2] - 通信、计算机和消费电子领域需求增长推动产能利用率(上季度69%),但对汽车和工业芯片需求持保守态度 [2][3]
成熟芯片,顶不住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3-28 18:01
芯片制造商扩张放缓 - 台积电放缓日本熊本工厂16纳米和12纳米芯片设备投资计划 2026年前不需要相关设备 目前该厂生产28纳米和22纳米芯片 主要供应索尼、电装和瑞萨等日本客户 [1] - 英特尔推迟马来西亚先进芯片封装工厂设备安装计划 工厂建设已完成但受电脑需求疲软及财务困境影响 [2] - 日月光半导体和矽品精密暂停马来西亚扩张计划 转向台湾云林和高雄扩产以满足AI芯片需求 [2] 需求疲软影响 - 消费电子、汽车和工业应用需求不佳 台积电熊本工厂利用率远低于预期 [1] - 景硕科技停止马来西亚槟城建厂计划 因汽车、消费电子和内存芯片需求放缓 [3][4] -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师预计汽车和工业应用复苏可能推迟至2024年底或2025年 [5] 供应链调整 - 中国成熟芯片产能增加影响全球芯片供应商扩张节奏 [3] - 马来西亚数据中心供应链快速扩张 超微和Wiwynn在柔佛州增加组装生产以满足AWS、阿里云等需求 [4] - AT&S马来西亚工厂调整 优先提升第一家工厂产能 第二家为英特尔设计的工厂计划放缓 [3] 公司官方回应 - 英特尔称马来西亚仍是重要枢纽 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新厂启动时间 [5] - 台积电重申熊本工厂2024年底已量产 第二家工厂将于2024年开始建设 [5] - 景硕科技表示长期东南亚战略不变 但将更谨慎安排时间表 [5] 行业趋势 - 成熟芯片(28纳米及以上)需求疲软 但仍是智能手机、汽车等重要组件 [2] - AI芯片需求推动日月光、矽品精密等公司在台湾扩产 [2] - ASML CEO指出半导体需求复苏不均衡 仅少数客户受益于AI芯片热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