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米级水下应急封井装置
搜索文档
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在琼启用
海南日报· 2025-10-22 09:20
此次投入运行的海南基地由应急管理部、海南省政府和中国海油三方联合建设,选址海南中海石油码头 有限公司园区,总占地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配套应急车间和实训演练场,装备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00米 级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和水下溢油回收系统,具备快速封井、高效回收溢油能力,并可与园区内已经建成的船 用码头、智能仓储中心、深海深层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共享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资源。 "目前,国内海上钻完井作业的最大水深已经达到2700米,还要应对地层高温高压等极端情况,井控风险 高、难度大。海南基地建成投用前,国内深水油气井控应急救援,基本就只能依靠外援。"国家海上油气应急 救援海南队大队长陈浩东介绍,国外资源从最近的井控应急基地出发,综合考虑海运条件和天气因素,一般 响应时间约为30天;海南基地启用后,国内应急力量在48小时内就能抵达我国南部海域相关海区。 未来,海南基地将加大海上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持续完善"一专多能"的海上应急救援体系,深度融入海 南自贸港风险防控体系,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关键支撑。 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基地暨中国海油井控应急救援海南基地内存放的应急装备。(中国海油供图) 海南日报讯(海 ...
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启用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1:07
近年来,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心逐步从陆地转向海洋。而能够有效应对海上油气井井喷失控等灾 难性事故的应急资源存量较少,具备深水应急救援能力的设施更为稀缺。 中化新网讯 10月16日从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传来消息,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基地在海南省澄迈 县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我国南部海域海上油气应急 救援响应时间将大幅缩短。 海南基地由应急管理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海油三方联合建设,总占地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配 套应急车间和实训演练场,装备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00米级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和水下溢油回收系统, 具备快速封井、高效回收溢油能力。 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队大队长陈浩东表示,目前国内海上钻完井作业的最大水深已经达到2700 米,部分作业还要应对地层高温高压等极端情况,井控风险高、难度大。依靠国外团队入境开展深水油 气井控应急救援,一般响应时间约为30天。海南基地启用后,国内应急救援力量能在48小时内抵达我国 南部海域相关海区。 未来,海南基地将依托"深海一号"等深水重大工程和海上救援任务,加大海上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持续 完善"一专多能"的海上应急救援体 ...
首堆、首个……中国能源领域迎来多个新突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8 06:05
核能创新 -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首堆冷态性能试验成功 为后续装料及商业运营奠定基础 [1][2]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 位于海南昌江 [2] - 项目投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10亿度 可满足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8万吨 [4] 电力系统优化 - 西北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调峰火电工程全面投产 甘肃常乐电厂6台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营 [1][5] - 项目总投资205亿元 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能源建设项目 [7] - 项目可支撑甘肃河西地区新能源基地每年外送电量330亿千瓦时 助力火电和新能源稳定送出 [7] 应急保障升级 - 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在海南澄迈正式启用 配套应急车间和实训演练场占地超11000平方米 [1][8] - 基地装备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00米级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和水下溢油回收系统 [8] - 基地启用后国内应急力量可在48小时内抵达现场 相比依赖国外团队约30天的响应时间大幅缩短 [11]
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在海南启用
新浪财经· 2025-10-16 19:25
今天(10月16日),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基地在海南省澄迈县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 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我国南部海域海上油气应急救援响应时间大幅缩短。此次投用的 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基地由应急管理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海油三方联合建设,总占地面积 超过11000平方米,配套应急车间和实训演练场,装备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00米级水下应急封井装置 和水下溢油回收系统,具备快速封井、高效回收溢油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