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打印鞋
icon
搜索文档
张津剑对话王文斌:AI时代,3D打印激活智造生命力
36氪· 2025-06-19 18:18
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 - 3D打印技术已从"元年轮回"走入日常应用阶段,技术问题逐步解决但仍有较大成长空间[4][9] - 3D打印学名为增材制造,1984年发明,改变了传统减材和等材制造方式[9] - 早期3D打印存在速度慢、材料性能差、造价成本高等缺陷,十年前国内高分子材料易碎[11] - 目前3D打印产品已开始走向生活,如3D打印鞋子可承受每天2万步行走[11] 3D打印行业未来前景 - 3D打印能让材料应用不再成为阻碍,使消费者变为创造者,定制想象中的物品[13] - 在AI时代,3D打印将成为虚拟数字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的连接器[16] - 3D打印可能成为未来AI时代的唯一制造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16] - 未来每个家庭或社区可能有3D打印站,实现按需制造[17] 博理新材料公司发展 - 博理新材料成立于2017年2月,是以材料为核心的3D打印全产业链公司[4][20]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3D打印材料的研发,实现超高速打印[20] - 目前与LV、Dior、Prada、斯凯奇等品牌合作,全球出货量大[23][26] - 在3D打印一体鞋领域,全球仅两家供应商,博理是其中之一[26] 材料科学与制造技术 - 高分子学科自1920年创立以来加工方式变化不大,仍依赖传统模具[12] - 3D打印极大缩减研发到加工步骤,通过数字模型直接制造[13] - 博理解决了材料重量与支撑平衡、双脚受力均衡等技术难题[25] - 通过大量实验将产品良率从70%提升至95%以上[25] 中国制造业创新 - 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各行业引领创新,如博理打破美国技术垄断[26] - 中国制造的生命力源于热爱与长期坚持,如博理七八年磨一剑[26][27] - 科研与企业的成功逻辑不同,科研重理论创新,企业重需求满足[21] - 科学家转型企业家需从个人认知突破转向社会需求满足[21]
张津剑对话王文斌:AI时代,3D打印激活智造生命力
暗涌Waves· 2025-06-19 17:21
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 - 3D打印技术已从概念阶段进入日常应用阶段 目前可生产功能性产品如3D打印鞋 日行走2万步仍舒适[3][10] - 行业学名为增材制造 1984年由查克·赫尔发明 突破传统减材(如CNC)和等材(如注塑)制造方式[8][9] - 早期技术存在速度慢 材料性能差(十年前高分子材料易碎) 成本高等缺陷 现通过材料科学突破逐步解决[10] 3D打印与AI时代结合 - AI显著降低设计门槛 激发个性化需求 传统模具制造体系难以满足 3D打印按需定制优势凸显[16][17] - 3D打印被视为虚拟数字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的连接器 可能成为AI时代唯一制造方式[17] - 案例显示AI生成设计+3D打印供应链可快速实现创意落地 如某机器人公司采用3D打印柔性半月板部件[20] 材料科学突破与商业化 - 博理新材料以高分子材料(Polymer)为核心 实现高性能材料超高速打印 解决传统3D打印材料性能瓶颈[14][23] - 材料良率从70%提升至95%以上 通过持续实验发现关键影响因素 类比爱迪生钨丝研发过程[27] - 已与PRADA LV Dior等奢侈品牌及斯凯奇合作 全球仅两家供应商能生产3D打印一体鞋(美国Carbon与中国博理)[29] 行业竞争格局 - 海外代表企业Carbon由三院院士创立 博理作为中国代表实现技术自主 打破美国垄断[29] - 3D打印鞋月销量达10万双 应用扩展至奢侈品鞋底(如Cole Haan百年皮鞋品牌)和具身智能领域[20][29] - 行业需要长期投入 博理成立8年 近两年才实现收入高速增长 体现技术商业化长周期特性[23][30] 制造方式变革 - 3D打印消除传统制造多环节不确定性 数字模型直接输出实物 大幅缩短研发到生产链条[14] - 突破"模具是工业之母"传统逻辑 无需规模化即可实现定制化生产 改变高分子材料百年未变的加工方式[16][24] - 未来可能形成分布式制造网络 家庭或社区配备3D打印站 即时满足个性化需求[20]
融资超2亿,苏州跑出未来独角兽:3D打印鞋子,年销200万双|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6-05 08:01
核心观点 - 3D打印材料技术突破推动行业从原型制造走向批量化生产,尤其在鞋类领域实现商业化破局 [6][7][31] - 新材料体系通过分子结构设计解决传统3D打印材料速度慢、性能差、成本高的痛点,实现性能与成型性的平衡 [17][20][21] - 3D打印鞋具备透气缓震、柔性生产、复杂结构等优势,2023年产量突破200万双,目标渗透率10%(对应24亿双市场规模) [35][42][44] 公司概况 - 苏州博理新材料成立于2017年,定位为3D打印材料及设备研发商,业务覆盖材料研发、设备制造、云工厂建设及批量生产服务 [5] - 核心产品包括3D打印一体鞋、运动装备、工业零部件及医疗健康产品,其中鞋类产品实现从鞋中底到整鞋的技术跨越 [5][30][31] - 完成4轮融资,2023年5月获超2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泸州航发集团、知来投资等 [6] 技术突破 - 历时3年研发新型光敏树脂材料,通过材料-设备同步开发实现"原子弹级"突破,打印速度提升数十倍 [17][19][21] - 材料成本降至传统3D打印的1/6,批量化生产能力使单件生产成本接近传统制造 [27][41] - 独创"一体成型"工艺,摆脱对模具和供应链的依赖,实现72小时从设计到成品的生产周期 [29][39][40] 商业化路径 - 选择鞋类作为首要商业化场景,因全球年需求240亿双且传统供应链存在柔性不足、库存压力等痛点 [35][39] - 产品差异化聚焦"透气缓震"功能特性,通过扫描数据实现个性化定制,打破传统鞋码单一维度 [37][38] - 已合作品牌覆盖高端奢侈品到大众消费领域,2023年产能达200万双,为3D打印行业最大规模量产案例 [42][43] 行业前景 - 3D打印鞋仅占全球市场0.01%,10%渗透率目标将创造超过现有3D打印行业总产值的市场规模 [43][44] - 技术可扩展至头盔、床垫、人形机器人等20+行业,核心逻辑是复用"透气缓震"功能特性 [45][46] - 长期看可能重构制造业生态,但未来20年内仍将作为传统制造的补充而非替代 [47]
融资首发|3D 打印批量化制造加速,博理新材料完成超2亿元 B 轮融资
36氪· 2025-05-26 18:18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B轮融资,金额超2亿元人民币,由泸州航发集团、知来投资领投,多家战略投资者跟投,老股东金沙江联合、绿洲资本、中鑫创新进一步增持 [1] - 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3D打印批量化制造技术的研发、工厂的投建,以及AI技术在3D打印行业的应用探索 [1] 技术与生产 - 公司研发HALS 3D打印技术,将打印速度提升至传统技术的20-100倍,为批量化制造提供基础 [2] - 公司已在苏州、芜湖、扬州等地落地工厂,构建智能云工厂体系,实现生产管理的简单化、智能化与实时化 [2] - 公司提出从AIGC到AIGT(人工智能生成终端产品)的构想,通过物联网收集数据反哺AIGC算法,形成“设计-制造-迭代”的动态闭环 [11] 产品与应用 - 3D打印鞋是公司商业组成的重要部分,涵盖鞋配件、中底、一体鞋等模块,鞋类生产连续4年实现高速增长,合作品牌包括李宁、匹克、斯凯奇等 [6] - 弹性体材料在鞋类产品中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耐弯折疲劳性能、透气缓震特性,有效减少运动对关节造成的损伤 [7] - 弹性体材料还应用于自行车坐垫、防震头盔等产品,在耐用性和环保性能上优于传统材料 [7] - 弹性体生物基材料在工业零部件制造中有效传导热量,应用于产品外壳时可迅速散热,提高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8] - 高性能材料在机器人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轻量化,提升机动性并降低能耗 [9] 行业前景 - 3D打印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彻底重塑制造业格局,未来在高端制造业和医疗健康行业具有巨大潜力 [11][12] - 在医疗健康行业,3D打印与人工智能结合可精准设计个性化植入物、医疗器械,推动医疗行业向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12]
「星世线STARAY」2025“三品”创意与3D打印产教融合赛:以科技赋能设计,让创意照进现实
金投网· 2025-05-12 11:03
行业趋势 - 3D打印技术正在重塑设计与制造的边界,数字化浪潮推动产业变革[1] - 高速光固化3D打印技术成为行业创新焦点,尤其在个性化定制和复杂结构制造领域[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高速光固化3D打印技术领军者,聚焦产教融合与商业化落地[1] - 通过冠名"三品"赛事推动"科技赋能文化,设计驱动消费"理念,挖掘创新设计人才[1] - 构建"大赛样品—教学作品—商业产品"循环转化模式,打通创意到落地的全链路[2]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成果 - 3D打印技术应用于消费品(鞋履、智能穿戴、家居)和文创领域,强调轻量化、拓扑优化等优势[3][4] - 公司实现3D打印一体鞋商品化,销量突破10万双,产品线包括「Cells3D」与「UU 3D」系列[5] - 产品获德国iF奖与红点奖,并被深圳帆船翻板运动协会指定为比赛训练用鞋[5] - 产品进入美国、日本市场,并作为中国"智造"案例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5] 赛事与人才孵化 - 赛事要求作品具备功能创新、技术赋能、业务协同和材料突破(如弹性树脂应用)[4] - 提供企业导师指导、产学研资源对接及环保理念支持,推动创意商业化[5][6] - 目标是将优秀作品转化为销量过万的产品或国际级设计作品[7] 市场拓展与社会影响 - 公司定位为创意孵化加速器,提供全流程资源支持设计市场化[6] - 强调3D打印技术对绿色制造和个性化消费的推动作用[9][10] 时间节点 - 赛事报名期为2025年4月7日至6月30日,比赛周期为5月至7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