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47系列飞机
icon
搜索文档
波音“吹哨人”自杀:生前称“如果我出事,一定不是自杀”
虎嗅· 2025-09-28 09:06
和解协议核心条款 - 波音公司同意支付至少5万美元以了结约翰·巴尼特家属提起的非正常死亡诉讼 [1] - 和解协议被描述为“全面的、最终的且保密的” [2] - 协议将撤销巴尼特本人及其遗产代表提起的所有索赔 包括其去世时仍在进行的案件 [3] - 和解金中2万美元用于支付律师费和相关费用 剩余款项支付给原告 [5] - 波音公司否认其任何行为导致了巴尼特的伤害或死亡 [6] 吹哨人事件背景 - 约翰·巴尼特为波音前质量控制经理 工作32年 曾多次爆料公司生产安全问题 [9][11] - 巴尼特于2024年3月9日被发现死亡 美国警方判定为“开枪自杀” 其原定当天出庭指认波音 [9][11] - 巴尼特生前曾向好友表示“如果我出事 我一定不是自杀” [10] - 其律师公布的起诉书显示波音涉嫌对巴尼特进行报复 包括调低绩效评分、调离团队、列入黑名单等 [11] - 另一名举报人乔舒亚·迪安于2024年4月30日突发疾病去世 终年45岁 他曾指控波音供应商势必锐忽视737 MAX机型制造缺陷 [12][13][15] 公司治理与历史问题 - 分析认为波音公司乱象主因在于重股票轻质量、领导层频繁更迭、缺乏问责机制 [18] - 1997年并购麦道后 公司文化从“管好质量”转变为“盈利至上” [18] - 巴尼特生前爆料公司为赶工放松品质把控 员工从废料箱捡回零件安装 形成“隐瞒文化” [18] - 2018年和2019年两架737 MAX飞机坠毁 造成346人死亡 [19] - 波音于今年6月宣布将花费超13亿美元和解两起空难诉讼 包括罚款、赔偿及整改费用 [19] 监管环境与行业影响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将部分飞机安全认证工作外包给波音等制造商 被指监管缺失 [20] - 存在“旋转门”现象 许多美国政府前雇员成为航空公司员工或说客 [20] - 2023年美国航空运输行业游说资金总额超过1亿美元 波音是排名第一的游说企业 [21] - 波音内部通讯记录显示 部分员工早知737 MAX存在问题 并嘲讽其由“小丑设计、猴子监管” [20]
5万美元达成和解!波音“吹哨人”自杀事件最新进展 在此工作32年曾留遗言“如果出事 肯定不是自杀”
华夏时报· 2025-09-28 08:46
波音公司非正常死亡诉讼和解 - 波音同意支付至少5万美元(约35.7万元人民币)非正常死亡和解金 其中2万美元用于律师费和相关费用 剩余支付给原告[2][4] - 和解协议为全面最终且保密 撤销巴尼特本人及其遗产代表所有索赔 包括去世时仍在进行的案件[4] - 波音否认公司任何行为导致巴尼特伤害或死亡 但表示对去世感到难过并向家属慰问[4] 吹哨人事件及影响 - 吹哨人约翰·巴尼特曾工作32年并多次曝光质量控制问题 生前称因担忧质量受"骚扰、诋毁和羞辱"[2][3] - 巴尼特遗言称"如果我出事 肯定不是自杀" 其密友詹妮弗表示他热爱家庭和生活不会自残[5][7] - 事件打击波音产品口碑 股价虽于9月26日大涨至221.26美元 但较2019年高点已腰斩[3][5] 第二名吹哨人死亡事件 - 举报人乔舒亚·迪安于4月30日突发疾病去世 终年45岁 身体一向健康且生活方式健康[7][9] - 迪安因呼吸困难就医 肺部发现大量细菌且完全粘住 确诊感染MRSA后肺衰竭死亡[7][9] - 迪安曾为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质量检测员 最早指控737 MAX机型制造存在缺陷[9] 波音公司文化及历史问题 - 1997年并购麦道后企业文化从"管好质量"变为"盈利至上" 过于追求盈利导向埋下质量隐患[10][13] - 员工被曝从废料箱捡零件安装 内部滋生"隐瞒文化"把利润看得比安全更重要[13] - 2018年和2019年两架737 MAX坠毁造成346人死亡 波音于今年6月宣布花费超13亿美元和解空难诉讼[13] 监管及政商关系问题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为节省经费将部分安全认证工作外包给波音 形成"运动员兼裁判员"机制[14] - 许多美国政府前雇员成为企业说客 2023年航空运输行业游说资金超1亿美元 共有1018名说客[16] - 波音是游说资金排名第一企业 65.03%说客为前政府雇员 存在美式"旋转门"现象[14][16]
波音“吹哨人”自杀,曾在波音工作32年,生前称“如果我出事,一定不是自杀”!最新消息:波音同意付钱达成和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00:43
和解协议与法律纠纷 - 波音公司同意支付至少5万美元以了结"吹哨人"约翰·巴尼特家属提起的非正常死亡诉讼 [1] - 双方达成"全面的、最终的且保密的"和解协议 将撤销巴尼特本人及其遗产代表提起的所有索赔 [3] - 和解协议中2万美元用于支付律师费和相关费用 剩余款项支付给原告 [3] - 波音公司否认其任何行为导致了巴尼特的伤害或死亡 [3] "吹哨人"事件与背景 - 约翰·巴尼特为波音前质量控制经理 工作32年 曾多次爆料公司生产安全问题和内部乱象 [5] - 巴尼特于2024年3月9日被发现死亡 美国警方判定为自杀 其原定当天出庭指认波音诽谤 [5][7] - 巴尼特生前曾向好友表示"如果我出事 我一定不是自杀" [5] - 其律师公布的起诉书显示 波音涉嫌对巴尼特进行报复 包括调低绩效评分、调离团队、列入黑名单等 [7] - 另一名举报人乔舒亚·迪安于2024年4月30日突发疾病去世 终年45岁 他曾指控波音供应商势必锐忽视737 MAX机型制造缺陷 [8][10] 公司治理与文化问题 - 分析认为波音公司乱象主要原因在于重股票轻质量、领导层更迭频繁、缺乏问责机制 [11] - 1997年并购麦道后 公司文化从"管好质量"转变为"盈利至上" 过于追求盈利导致一味强调成本 [13] - 巴尼特生前爆料公司为赶工放松品质把控 员工从废料箱捡回零件安装 内部滋生"隐瞒文化" [13] 安全事故与财务影响 - 2018年和2019年两架波音737 MAX飞机坠毁 造成346人死亡 [13] - 波音于今年6月宣布将花费超13亿美元和解两起空难诉讼 包含罚款、赔偿及整改费用 [13] -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 波音需支付4.872亿美元刑事罚款 并向遇难者继承人支付4.445亿美元赔偿金 [13] - 截至9月26日收盘 波音股价报221.26美元 但距离其2019年高点已腰斩 [3] 监管环境与政商关系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将部分飞机安全认证工作外包给波音等飞机制造商 形成监管缺失 [14] - 存在"旋转门"现象 许多美国政府前雇员在航空业担任职务或成为说客 [14] - 2023年美国航空运输行业游说资金总额超过1亿美元 共有1018名说客 其中65.03%是前政府雇员 波音是排名第一的游说企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