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反诈助手
icon
搜索文档
2025智博会:金融安全如何构建新生态 专家、企业共同支招
新浪证券· 2025-09-08 09:32
金融黑灰产市场规模与挑战 - 2025年一季度金融黑灰产市场规模突破2800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40% [1][6] - 2024年中国黑灰产从业人员估算超800万人 [6] - 黑灰产隐蔽性、链条化特征日益凸显,严重扰乱金融秩序 [3] 治理困境与监管挑战 - 金融黑灰产治理存在监管困境,受制于监管标准差异大、法律法规滞后、跨区域执法难等因素 [8] - 现行法规滞后于犯罪迭代,缺乏对金融黑灰产明确的法律定性,法律适用存在空白 [8] - 金融黑灰产在互联网平台泛滥,从获客端到交易端均依赖平台 [6] 技术赋能与AI反制措施 - 腾讯以混元大模型为技术底座,将AI深度集成至全线产品反诈体系,推出“AI反诈助手” [10] - 腾讯云天御覆盖金融业务全流程治理诈骗,AI模型可随诈骗黑产自适应进化 [11] - 马上消费打造天星信息平台、星辰反诈系统等能力平台,建立立体式全链条AI欺诈治理体系 [15][16] 行业协同与平台治理实践 - 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联盟)成员已突破161家,打造协同共治新样本 [26] - AIF联盟爱马平台累计导入超过17万条黑灰产数据,协助警方受理非法代理维权案件757起 [28] - 美团金融通过内部反催收黑产打击机制建设、警企合作、行业联合等举措联动治理 [13] 创新系统发布与未来倡议 - 活动中发布一站式智能决策平台“天星洞察系统”,建立全链条联动机制,覆盖事前预警、事中拦截、事后处置 [18][20] - 与会各方共同启动联合倡议,推动在严守合规准则、深化协同联动、强化技术赋能等方面的协作 [22] - AIF联盟计划2025年推动制定《网络金融黑灰产识别标准》团体标准,2026年推出“金融安全体验馆” [30]
2025智博会聚焦金融安全新生态 多方倡议合力共治金融黑灰产
搜狐财经· 2025-09-06 18:03
研讨会核心事件 - 金融安全生态创新发展研讨会于2025年9月5日举行,由多个行业联盟主办,马上消费承办,聚焦黑灰产洞察与治理创新实践 [1] - 活动中正式发布一站式智能决策平台“天星洞察系统”,旨在建立全链条联动机制,形成多维度、系统化的风险防控网络 [1] - 会议发布《关于共同开展涉金融黑灰产内容治理的联合倡议书》,推动行业在合规、协同、技术、教育、举报机制等方面的协作 [5] 天星洞察系统技术细节 - 天星洞察系统应用图片伪造检测、语料分析、客户投诉挖掘、舆情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黑灰产信息的精准自动拦截和风险预警 [3] - 系统通过反诈弹窗、智能外呼、短信等反诈提醒方式,实现风险分级处置 [3] AIF联盟进展与成效 - AIF联盟作为首个金融黑灰产治理的行业内共享互动组织,成员已突破161家,通过迭代升级AIF系统平台(爱马平台)等方式形成立体共治网络 [5] - 截至2025年9月,爱马平台累计导入超过17万条黑灰产数据,联盟协助警方受理非法代理维权案件757起,采取刑事强制、行政处罚措施704人 [5] - AIF联盟计划在2025年推动制定《网络金融黑灰产识别标准》团体标准,2026年推出“金融安全体验馆”利用VR技术提升公众防范意识 [7] 金融黑灰产市场规模与挑战 - 金融黑灰产市场规模持续攀升,2025年一季度突破2800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40% [7] - 2024年中国黑灰产从业人员估算超800万人 [7] - 金融黑灰产具有隐蔽性、链条化特征,严重扰乱金融秩序 [8] 行业协同治理倡议 - 建议构建“网信管平台、金融管机构、公安管犯罪、多方协同”的综合治理体系,互联网平台需成为治理“关键一环” [10] - 提出从技术探索与机制匹配、治理生态优化等方面着手,构建以信息和认知为对象的长效治理机制 [12] - 倡议进一步强化协同共治、聚焦科技共赢、做清静金融的构建者 [8] 科技公司反诈实践 - 腾讯以混元大模型为技术底座,将AI深度集成至全线产品反诈体系,推出“AI反诈助手”,并打造产品技术防御圈、用户防范教育圈、行业协同共治圈 [14] - 美团金融针对反催收、仿冒APP、电诈洗钱等高发场景,通过内部反催收黑产打击机制建设、警企合作、行业联合等举措进行联动治理 [16] - 马上消费打造天星信息平台、星辰反诈系统等能力平台,建立立体式全链条AI欺诈治理体系,已识别出可疑账号超10万个,黑声纹超50万个 [18] - 马上消费黑名单库日均新增疑似黑灰产账号超200个,累计协助各地警方受理非法代理维权案件554起 [18]
智能体打开自主智能新天地 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共绘数字中国新篇章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30 15:28
行业概况 -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9.7%,网民规模超过11亿,多项发展指标全球领先 [2] - 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和千兆光网,累计建成5G基站448.6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78%,千兆用户超2亿 [2] -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3] 大会数据 - 参展企业与机构近两百家,涉及科技、通信、安全等多领域 [1] - 线下参会观众累计近2万人次,线上观看人数累计超380万人次 [1] - 大会期间共举办活动33场,包括20场论坛会议、2场闭门研讨、5大类展览及6项特色活动,呈现报告16个 [1] 技术趋势 - 互联网已进入智能体时代,智能体是大模型进化的新阶段,中国市场具有丰富的智能体应用场景 [2][3] - 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向学习、创作、社交等场景渗透,AI反诈助手、足球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开发平台等技术应用亮相大会 [3] - 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驱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转型升级 [2] 行业展望 - 智能体作为互联网演进的核心标志,正深刻重塑科研、生产与生活的底层逻辑 [3] - 2025"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将推进跨行业跨领域合作,助力产业生态构建,促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3] - 互联网行业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把"创新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1]
多项发展指标全球领先 “互联网+人工智能”让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央视网· 2025-07-24 13:47
互联网普及与发展 -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9.7%,网民规模超过11亿,多项发展指标全球领先 [1] - 电信和互联网经营主体从9.4万家增加至18.7万家,市值排名前10的互联网企业总营收从2.4万亿元增长至超4万亿元 [1] - "独角兽"企业超400家,"十四五"期间增长超80% [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和千兆光网,累计建成5G基站448.6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78%,千兆用户超2亿 [3] - 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867亿GB,同比增长16.4% [3] - 加快推进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深化数网融合、算网融合,促进算力互联互通 [3]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12] - 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2.49亿,占全国人口的17.7% [12] - 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向学习、创作、社交等场景渗透 [1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AI反诈助手可检测应用环境,推送预警提醒并鉴定诈骗风险 [4] - 人形机器人组合"海派兄弟"搭载陀螺仪实现自平衡,应用于足球赛等场景 [4][6] - 人工智能物联网开发平台集成智能门锁、安防监控、灯光控制等功能模块,用于高校教学 [8] 教育与人才培养 - 人工智能物联网开发平台已合作100所高校,累计培养1000多名学生 [10] - 未来五年计划累计培养5万人,持续加大投入与高校合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