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火星救援车
icon
搜索文档
AI透视未来中小学教育的N个场景
中国青年报· 2025-06-09 08:17
AI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 AI技术迭代升级导致基础教育面临新困惑,包括学生使用AI完成作业、教师使用AI备课等伦理问题[1]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专家指出AI将深度重塑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影响远超表层应用[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强调AI推动教育创新,需转向自主式、沉浸式、跨学科学习模式[3] 跨学科学习实践案例 - 武汉神龙小学"星屿学院"建成3000平米未来学习中心,整合STEAM项目式学习与AI技术[4] - 学生通过AI学伴完成"AI火星救援车"项目,综合运用VR、编程、音乐创作等跨学科技能[5] - 新课标(2022版)明确将"跨学科""实践性"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核心路径,但实际教学存在资源整合难题[6] AI打破教育空间限制 -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联合腾讯、华为等企业共建5G实验室等11类开放式学习空间[9] - 上海制定AI教育实验室标准,遴选校外实践基地连接高校与企业前沿场景[9]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覆盖全国乡村学校,提供11万条资源解决课程覆盖问题[10] AI促进教育公平 - 甘肃"数字支教"项目组织1447名师范生为16个乡村振兴县提供远程教学[11] - 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指出AI远程教育可激活山区学生艺术潜能[12] - 泉州"5G+专递课堂"累计开课3.9万节,实现城乡学生同步授课[12] 政策与生态建设 - 教育部发布《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等文件规范AI全学段教育[7] - 基础教育司建成全球最大数字平台,上线专属AI教育板块支持教学全环节[10] - 教育部长怀进鹏提出AI时代需重构教育底层逻辑与全球合作生态[13]
人工智能赋能“未来课堂” 武汉小学生自制智能火星救援车
长江日报· 2025-05-13 08:25
数字化教育实践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湖畔校区作为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基础教育现场观摩点,展示数字教育经验 [1] - 学校"星屿学院"占地3000平方米,设有教研室、创客室等区域,采用STEAM项目式学习方式探索人工智能 [2] - 学生通过VR设备沉浸式体验火星环境,并运用3D打印、AI技术完成火星车模型设计与微电影制作 [2][3] AI技术应用 - 学生使用AI音乐软件创作歌曲,并通过直播形式展示项目成果 [3] - 学校入选2024年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 [4] - AI赋能的智慧体育设备实时采集学生体能数据,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和步数,系统可自动预警并优化教学 [5][6] 智慧校园生态 - "智趣数字社区"包含学分银行、生活超市等板块,学生可将"五育"奖章兑换为数字流通币进行消费或娱乐 [7] - 自动热干面机实现40秒出餐,与学分系统联网支持扫码消费 [8] - 学校建成"五育"评价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形成一生一档的个性化档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