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Neoverse数据中心芯片

搜索文档
【ARM(ARM.O)】FY26Q2指引相对平淡,自主芯片设计挑战和机遇并存——FY2026Q1业绩点评(付天姿/董馨悦)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04 07:06
业绩表现 - FY26Q1营收10.53亿美元,YoY+12%,QoQ-15%,符合公司10-11亿美元指引区间,市场预期10.54亿美元 [3] - FY26Q1 Non-GAAP EPS 0.35美元,YoY-12.50%,符合公司0.30~0.38美元指引区间,市场预期0.351美元 [3] - FY26Q2营收指引10.1~11.1亿美元,中值YoY+25.6%,QoQ+0.7%,市场预期10.59亿美元 [3] - FY26Q2 Non-GAAP EPS指引0.29~0.37美元,中值较市场预期的0.349美元低5.4% [3] 授权业务 - FY26Q1授权收入4.68亿美元,YoY-0.8%,受高价值授权协议交付时点及积压订单节奏波动影响 [4] - 新签署1项ATA协议,累计达45家,前30大客户ATA渗透率超50% [4] - AFA协议累计313家,环比减少1家 [4] - 年化合同价值(ACV)15.28亿美元,YoY+28%,剩余履约义务(RPO)22.32亿美元,环比持平 [4] 版税业务 - FY26Q1版税收入5.85亿美元,YoY+25%,位于公司25–30%增长指引下限,系智能手机行业增速弱于预期 [5] - Arm v9架构产品版税费率均高于前代,CSS平台手机版税费率约10%,为Armv9的两倍 [5] - 累计签署16份CSS协议,FY26Q1新增3份(两份数据中心客户,一份PC客户),已有5家客户实现芯片出货 [5] - Zena CSS获得首个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设计订单,与全球超1/3车企合作 [5] - 超7万企业在Arm Neoverse数据中心芯片上运行AI负载,较2021年提升14倍 [5] - Arm Neoverse在超大规模云厂商市场份额有望从去年不足20%提升至今年接近50% [5] 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聚焦CSS、AI计算和chiplets [3] - 考虑基于Arm IP生态拓展到CSS、chiplets和完整芯片解决方案,可能提升客单价但面临与客户利益冲突及高研发投入的挑战 [6] 地缘政治影响 - 关税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FY26Q1中国营收占比21%,QoQ+6pct,YoY+7pct [3]
反转,Arm承认下场自研芯片
36氪· 2025-08-01 15:28
公司战略转型 - Arm首席执行官明确表态公司正开发自有芯片 标志着从向其他企业授权芯片设计蓝图的核心模式发生重大转变 [1] - 自研芯片是计算子系统(CSS)产品的物理体现 公司有意识地决定投入更多资金超越设计并构建小芯片甚至可能的解决方案 [2] - 自研芯片项目已启动 首款产品最快于2025年夏天推出 由台积电代工 Meta可能成为首批客户之一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0.5亿美元 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0.6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35美分与预期持平 [3] - 第二财季预测调整后每股利润在29美分至37美分之间 区间中值33美分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6美分 [3] - 第二财季营收预期为10.1亿美元至11.1亿美元 与市场预期的10.6亿美元一致 [3] 技术合作与生态布局 - 与软银扩大业务关系以实现人工智能愿景 星际之门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扩大到10千兆瓦 所有项目都使用Arm作为核心CPU [4] - Arm是唯一在从毫瓦到兆瓦全功率范围内提供AI性能的计算平台 拥有超过2200万开发人员占全球80%以上 [5] - 超过7万企业在Arm Neoverse数据中心芯片上运行AI工作负载 同比增长40% 自2021年以来激增14倍 [5] 计算子系统(CSS)进展 - 第一代CSS现已上市且有5个客户 提供的版税是Armv9的两倍 [6] - 已与10家公司签署16份CSS授权 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逾一倍 其中五家公司已开始出货基于CSS的芯片 [6] - 本季度与现有CSS客户签署3个额外许可证 其中2个用于数据中心1个用于PC 是一年前的两倍多 [6] 小芯片(Chiplets)发展 - 许多正在开发的小芯片基于Arm IP 并通过Arm Total Design生态系统支持开发 包括多供应商计划Project Leapfrog [9] - Arm的小芯片系统架构(CSA)已得到70多家合作伙伴支持 支持模块化设计并允许独立扩展计算或内存 [9] - 通过Arm KleidiAI 开发者能够在从云端到树莓派的统一AI软件堆栈上跨不同硬件运行推理任务 [9] 市场影响与竞争格局 - 自研芯片将打破Arm与现有客户之间的中立与信任基石 使公司从纯粹合作伙伴转变为英伟达、高通等重要客户的直接竞争对手 [10] - 此举是追求更高利润增长的必然选择 直接销售高性能芯片能获取比授权费和版税收入更高的利润 [10] - 通过设计和推出自己的示范性芯片 Arm能向市场展示其最新架构在性能和能效上的极致表现 推动技术在高端市场的普及 [10] 商业模式与产业定位 - Arm采用Fabless模式 像苹果、英伟达一样不建立自己的Fab 但从设计到流片再到推向市场是对能力的全面考验 [11] - AI数据中心领域非常火热 Arm拥有非常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子系统领域探索多年 抢占市场无可厚非 [11] - 先进的子系统方案通过芯片的硅验证更具备说服力 商业模式并非个例 例如比亚迪在造车同时提供电池、芯片等解决方案 [11]
ARM(ARM.US)2026财年Q1电话会:预计今年ARM芯片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份额接近50%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6:15
云计算与AI工作负载 - 超7万家企业使用Arm Neoverse数据中心芯片运行AI工作负载 同比增长40% 自2021年激增14倍[1] -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份额从去年约18%提升至今年预计接近50%[1][4] - 份额增长源于通用工作负载持续从x86夺取份额及AI工作负载转向集成Arm设计的Grace Blackwell平台[4] 小芯片与解决方案战略 - 多数正在开发的小芯片基于Arm知识产权 并通过Arm Total Design生态系统提供支持[1][2] - 评估向子系统和小芯片领域拓展或推出完整解决方案的可行性[1][2] - 具备设计、实现和制造小芯片产品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术[1][2] 财务表现与预期 - 特许权使用费同比增长25% 接近上季度预期区间下限[3] - 预计今年第三、四季度特许权使用费环比增长10%-15%[3] - 汇率对每股收益影响为每季度约0.01美元 全年合计约0.04美元[5] 技术架构与费率演进 - 第二代计算子系统特许权使用费率超10% 高于初代约10%的水平[8] - Armv9采用率上年底略超30% 特许权使用费同比增长25%[14] - 新架构费率增长速度快于普及率 每代费率均高于前代[14]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业务收入占比21% 较上一季度15%和去年同期14%均有提升[1][13] - 在智能手机、自动驾驶和数据中心领域发展势头与全球一致[1][12] - GPU出口管制对业务无显著影响[13] 合作伙伴与交易动态 - ACV增长28% 主要来自三笔重大CSS交易及与软银合作深化[7] - 软银与OpenAI合作的Stargate项目以Arm为核心CPU 涉及未来数年算力规模扩至10GW[9] - 汽车领域已有客户签约 主要面向L2-L4级ADAS应用[16] 市场竞争与定位 - Arm架构具备高度定制化能力 可优化总拥有成本并最大化性能[6] - 采用单一CPU架构及统一软件栈能简化数据中心软件管理[6] - 作为唯一覆盖从最小设备到最大数据中心的计算平台处于独特位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