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m Neoverse CSS
icon
搜索文档
为了搞芯片,Arm挖了一个老法师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9 09:24
Arm芯片自主开发计划 - Arm聘请亚马逊AI芯片总监Rami Sinno支持自主芯片开发,Sinno曾负责亚马逊Trainium和Inferentia AI芯片项目[2] - 公司计划将部分利润投入自有芯片制造,CEO Rene Haas提出超越设计、构建完整系统的可能性[2] - 作为业务扩展计划的一部分,Arm寻求从提供芯片知识产权扩展到构建完整设计[2] 人才与团队建设 - 公司近期增强芯片系统团队,聘请HPE高管Nicolas Dube(大规模系统设计经验)及英特尔/高通芯片工程师Steve Halter[3] - 新团队目标开发性能优于Nvidia GPU且成本更低的AI芯片[3] 战略合作与市场进展 - 软银与Arm扩大知识产权许可和设计服务协议,支持软银的"更大AI愿景",包括可能涉及Stargate项目(OpenAI合资,未来规模达10GW)[6] - 2026年Q1财报显示数据中心客户达7万家,较2021年增长14倍,使用Arm芯片的初创公司数量增长12倍[7] - 本季度签署3个计算子系统(CSS)许可证,含2个数据中心领域,Neoverse CSS技术帮助客户更经济高效构建专用硅片[7]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6年Q1营收10.5亿美元(同比+12%),低于预期的10.6亿美元,其中特许权使用费收入5.85亿美元(+25%),授权收入4.68亿美元(-1%)[7] - 智能手机、数据中心、汽车和物联网领域专利费收入均增长[7] 行业地位与技术基础 - Arm架构支撑全球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其服务器芯片在AMD/英特尔主导的数据中心市场取得重大进展[2] - 苹果、英伟达等公司芯片设计均采用Arm技术[2]
Arm发布《芯片新思维: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根基》行业报告
半导体芯闻· 2025-04-24 18:39
半导体产业变革 - 半导体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摩尔定律渐趋极限,AI爆发式增长对计算架构带来全新机遇与挑战 [1] - 行业转向创新替代方案如定制芯片、计算子系统(CSS)和芯粒(chiplets),以持续提升性能与能效 [2] - AI工作负载需求增加使能效成为首要考量,芯片设计整合优化内存层次结构、先进封装技术和电源管理技术 [2] AI计算底层逻辑 - AI计算底层逻辑发生质变,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到移动SoC,再到AI优化定制芯片 [1][5] - 当前芯片技术发展集中在三个方向:高效计算优化、定制芯片广泛采用、CSS和芯粒技术崛起 [5] - 芯片设计从晶体管级优化到系统级封装异构设计,再到生态层级软件协同,重塑AI计算底层逻辑 [5] 定制芯片趋势 - 定制芯片成为满足多样化AI场景需求的重要解法,全球云服务提供商积极投资定制芯片 [5] - 2024年全球云服务器采购支出中定制芯片占近半数份额 [6] - 微软Azure Cobalt和Google Cloud Axion基于Arm Neoverse平台打造,应对数据中心复杂工作负载 [6] Chiplet技术 - Chiplet成为推动定制芯片普及的关键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提升灵活性、良率和复用潜力 [7] - 系统拆分为芯粒并通过3D堆叠集成,带来设计灵活性、功能优化、良率提升和产品复用等机遇 [7] - Arm推动芯粒系统架构(CSA)标准化,确保不同供应商芯粒互操作性 [7] 算力与能效优化 - AI工作负载计算需求极大,能耗主要来自计算和数据传输,需全栈式优化路径 [7][10] - 从晶体管层到架构层、SoC设计、封装及数据中心软件层实现智能负载均衡 [10] - 行业需摆脱依赖算力堆砌的"蛮力式"发展路径,转向更高能效的芯片解决方案 [10] 芯片设计成功要素 - 芯片设计成功依赖IP提供商、晶圆代工厂与系统集成商紧密合作 [12] - 需实现计算、内存与电源传输的系统级优化,以及接口标准化支持模块化设计 [12] - 针对特定工作负载的专用架构和强大安全框架是关键 [12] Arm的行业角色 - Arm以SoC设计能力、标准化生态和开放式合作策略,为行业打造AI计算新根基 [13] - 从移动芯片到数据中心,Arm引领下一代AI计算架构演进 [14]
Arm发布《芯片新思维: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根基》行业报告
半导体芯闻· 2025-04-24 18:39
半导体产业变革 - 半导体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摩尔定律渐趋极限,AI爆发式增长对计算架构带来全新机遇与挑战 [1] - 传统通过摩尔定律实现半导体缩放的方法已达物理与经济极限,产业转向定制芯片、计算子系统(CSS)及芯粒(chiplets)等创新方案 [3] - 芯片技术演进路径: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到移动SoC,再到AI定制芯片,每次跃迁均深刻影响设计逻辑与产业策略 [2][6] AI计算底层逻辑质变 - AI工作负载需求推动能效成为首要考量,芯片设计整合优化内存结构、先进封装及电源管理技术以降低能耗 [3] - 安全威胁随AI技术演进,行业构建多层次防护体系,包括嵌入式芯片加密和AI强化安全监测系统 [3] - 芯片设计与制造关联更紧密,先进封装技术成为未来创新关键驱动力 [3] 定制芯片趋势 - 全球四大云服务商占2024年云服务器采购支出近半数份额,定制芯片成为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的核心解法 [8] - 微软Azure Cobalt和Google Cloud Axion均基于Arm Neoverse平台打造,体现定制芯片与Arm架构的紧密关联 [10] - 定制芯片设计关键在可复用性,Arm Neoverse CSS提供已验证核心功能与灵活接口配置,加速产品上市 [10] Chiplet技术发展 - Chiplet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提升定制芯片灵活性,可快速增加算力或升级现有芯粒,提高良率并减少浪费 [11] - Chiplet优势包括设计灵活性、功能优化能力、生产良率提升及产品复用潜力 [12] - 标准化是Chiplet关键挑战,Arm推动芯粒系统架构(CSA)和AMBA CHI协议实现互操作性 [12][13] 算力与能效平衡 - AI工作负载需大量电力资源,主要能耗来自计算和数据传输,需优化热量冷却处理 [15] - 行业转向"全栈式优化路径",从晶体管层到软件层实现智能负载均衡,减少数据传输 [18] 未来芯片设计要素 - 成功要素包括产业链紧密合作、系统级优化、接口标准化、专用架构及强大安全框架 [20] - 软硬件生态需整合各方专长,基于标准与复用建立正循环,AI技术成为抵御安全攻击的新工具 [20] Arm行业定位 - Arm以SoC设计能力、标准化生态及开放合作策略,引领下一代AI计算架构演进 [22] - 从移动芯片到数据中心,Arm平台化姿态推动智能计算普及与创新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