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tlas图谱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看新股】海致科技港股IPO: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 2024年亏损收窄至0.9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6-26 07:17
公司概况 - 海致科技提交港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中银国际、申万宏源香港 [1] - 公司专注于图模融合技术开发产业级智能体及AI解决方案,2024年在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中排名第五 [1] - 2024年收入5.03亿元,亏损0.94亿元,2025年6月E-2轮融资后估值33亿元人民币 [1] 业务与技术 - 提供两大AI解决方案:Atlas图谱解决方案(含DMC数据智能平台、Atlas知识图谱平台、AtlasGraph图数据库)和Atlas智能体 [2][3] - 解决方案应用于反欺诈、智能营销、智能运营、风险识别、数据治理及智能制造等多场景 [2][3] - AtlasGraph图数据库可实时存储数万亿数据记录,实现毫秒级多跳查询 [3] - Atlas智能体具备复杂推理能力和准确AI生成输出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13亿元、3.76亿元、5.03亿元,2024年增速加快 [4][5]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30.9%、2023年35.2%、2024年36.3% [8][9]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1693.2万元(剔除股份支付等影响),实现扭亏 [7][9] -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76亿元、2.66亿元、0.94亿元,亏损幅度收窄 [5][7] 融资与股权 - 成立至今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BAI、高瓴等知名机构 [9][10] - 最新E-2轮融资后估值33亿元人民币 [1][9] - 最大股东集团持股29.46%,创始人任旭阳曾任百度副总裁 [9] 发展战略 - IPO募资拟用于研发图模融合技术、优化Atlas智能体、拓展客户合作及海外市场 [12]
海致科技港股IPO:自称技术实力全球领先 研发费用及费用率连续下降且低于同行
新浪证券· 2025-06-20 15:39
公司概况 - 海致科技于2025年6月1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中银国际和申万宏源香港 [1] - 公司自称是中国首家通过知识图谱有效减少大模型幻觉的AI企业,但AI智能体业务收入占比仅为17.2%(2024年)[1]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国内市占率仅1.11%,AI智能体业务市占率为2.8%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3亿元、3.76亿元、5.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7% [4]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76亿元、2.66亿元、0.94亿元,呈现亏损收窄趋势 [4] - Atlas图谱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100%(2022年)降至82.8%(2024年),AI智能体收入占比从0升至17.2% [3][4] 市场地位 - 2024年中国产业级AI服务市场规模453亿元,公司对应市盈率1.11% [4] - 在以图为核心的AI解决方案细分市场(规模100亿元)中占据5%份额 [4] - 在集成知识图谱的产业级AI智能体市场(规模31亿元)排名第五,份额2.8% [5] - 跨行业产业级AI智能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按收入排名第一(收入0.87亿元)[5]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8694万元→2023年7271万元→2024年6068万元 [6][8] - 研发费用率从27.8%(2022年)降至12.1%(2024年),显著低于同行明略科技(25.56%)和星环科技(61.19%)[6][9] - 员工福利费用从6629.5万元(2022年)降至5225.2万元(2024年)[7][8] 技术优势 - 采用图模融合技术减少大模型幻觉,该技术将知识图谱与大语言模型协同 [10] - 中国集成知识图谱的产业级AI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亿元(2024年)增至132亿元(2029年),CAGR达140% [10] - 2025年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33亿元,估值逻辑基于减少大模型幻觉的技术叙事 [10] 行业竞争 - 互联网巨头正布局类似技术,可能引发价格战 [11] - 大模型自身推理能力突破可能弱化知识图谱的"补丁"价值 [11]
百度元老创业12年,IPO来了
金融界· 2025-06-19 18:41
公司概况 - 海致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图模融合技术的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中银国际和申万宏源[1] - 公司由百度前副总裁任旭阳于2013年联合创立,目前由杨再飞担任CEO,任旭阳担任董事长[2][5] - 公司最新一轮融资为2024年6月完成的3.5亿元E-2系列融资,投后估值达33亿元[1][7] 核心技术与产品 - 公司核心技术为图模融合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图计算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推出国内首个图模融合应用平台[11][12] - 主要产品包括Atlas图谱解决方案和Atlas智能体,前者包含数据智能平台、知识图谱平台和图数据库,后者是基于图模融合技术的智能体解决方案[15] - 公司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反欺诈、智能营销、风险识别等100多个场景,服务300多家客户[1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3亿、3.76亿和5.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6.8%[16] - 同期毛利分别为9686.4万、1.32亿和1.82亿元,毛利率从30.9%提升至36.3%[16] - 2024年实现营业利润333.6万元,经调整净利润1693.2万元,成为AI领域少数盈利企业[17] 市场地位与增长潜力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中排名第五,在以图为核心的AI智能体市场占有率超50%[13] - 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1亿元增长至2029年450亿元,复合增长率71.3%[18] - 公司计划将IPO募资用于技术研发、产品优化、客户合作拓展及海外市场开拓[1] 股东结构 - 任旭阳直接持股5.79%,杨再飞持股4.78%,两人通过控股平台合计控制24.39%股份[8] - 主要机构股东包括君联资本(13.62%)、BAI(6.5%)、IDG(4.86%)、高瓴(2.55%)等[10]
任旭阳创办的海致科技冲刺港交所:专注产业级AI智能体,已实现扭亏为盈
IPO早知道· 2025-06-18 09:26
公司概况 - 海致科技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通过图模融合技术开发产业级智能体并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4] - 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为百度元老任旭阳,曾牵头创立爱奇艺和一点资讯,现任真知创投董事长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与300多家客户合作,覆盖超100个应用场景 [6] 技术优势 - 公司是中国首家通过知识图谱减少大模型幻觉的AI企业,技术突破在于融合大语言模型推理能力与知识图谱精确性 [5] - 核心技术包括图计算能力和图模融合技术,其中AtlasGraph图数据库支持实时分析数万亿数据点,2023年打破世界纪录 [8] - 通过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融入预训练、推理等阶段,显著提高输出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8] 产品与市场 - 主要提供两大解决方案:Atlas图谱解决方案(含DMC平台、知识图谱平台和图数据库)和Atlas智能体 [6] - 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反欺诈、智能营销、智能制造等场景,2024年在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中排名第五,在以图为核心的细分领域市占率超50% [7] - Atlas智能体2024年收入达8660万元,较2023年的890万元增长872.2% [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13亿元、3.76亿元和5.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6.8% [9] - 同期毛利率从30.9%提升至36.3% [10] -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1693万元,净利润率3.4% [11] 资本运作 - 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IDG资本、高瓴等知名机构,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33亿元 [11][12] - IPO募资将用于强化图模融合技术、优化智能体、拓展海外市场及战略并购等 [12]
新股消息 | 海致科技递表港交所 在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中位列第五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06:42
公司上市申请 - 北京海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中银国际、申万宏源香港 [1]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通过图模融合技术开发产业级智能体并提供产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4] - 按2024年营业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中位列第五,在以图为核心的AI智能体提供商中位列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 [4] - 2023年9月推出Atlas智能体,解决大语言模型幻觉问题,提升行业场景中的精准推理能力 [4] - 主要产品包括Atlas图谱解决方案(含DMC数据智能平台、Atlas知识图谱平台及AtlasGraph图数据库)和Atlas智能体 [4] - 解决方案已在反欺诈、智能营销等100多个应用场景落地,合作客户超过300家 [4] 行业前景 - 中国产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654亿元增长至2029年286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4.6%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13亿元、3.76亿元、5.03亿元 [5] - 2022-2024年年度亏损分别为1.76亿元、2.66亿元、9373.3万元 [5] - 2024年营业利润转正为333.6万元,较2023年营业亏损2.02亿元大幅改善 [7] - 毛利率从2022年30.9%提升至2024年36.3% [7] - 销售及营销费用从2022年1.15亿元降至2024年6779.6万元 [7] - 研发费用从2022年8694.2万元降至2024年6068.1万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