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las 机器人

搜索文档
论坛报名已启动,速来锁定席位!解码具身智能模型革命
机器之心· 2025-05-23 14:49
具身智能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Embodied AI)正成为全球科技界焦点,涵盖机器人运动能力、视觉-语言大模型(VLM/VLA)等技术融合 [1] - 技术挑战聚焦于机器智能在物理世界的理解、规划与操作能力,涉及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领域突破 [1] - 张江集团联合机器之心举办论坛,主题为「具身·无界:智能模型的范式创新与架构革命」,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1] 技术前沿与产业方向 - 论坛探讨具身AI技术演进趋势,包括世界模型、端到端与分层架构路线选择,以及Scaling Law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应用 [3] - 重点分析具身AI模型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影响,解码产业发展风向标 [3] - 厂商与专家将分享视觉-语言大模型(VLM/VLA)等具身大模型技术的实际落地案例 [2][3] 核心专家与机构 - 清华大学赵明国团队在人形机器人足球比赛和类脑计算领域取得突破,成果发表于Nature封面 [5] - 拓元智慧王广润主导新一代AI架构、大物理模型研究,发表中科院一区/A类论文50余篇,获多项国际奖项 [6] - 联汇科技赵天成开创生成式AI智能体技术,领导全球首个多智能体平台DiaIPort项目 [7] - 智元机器人陈立梁研发首个机器人动作引导世界模型EVAC,并建立评测基准EWMBench [9] 企业动态与创新实践 - 维他动力赵哲伦曾主导理想汽车智驾产品定义,具备智能汽车与AI消费领域经验 [7] - 星际光年位德浩团队在灵巧手操作软硬件领域发表多篇顶会论文,包括ICRA和Nature系列 [8] - 智莱特邓振华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智能工厂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0] - 光轮智能甘宇飞开发全国最大自动标注平台,横跨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的合成数据应用 [11] - 灵御智能金戈孵化多家硬科技企业,如码隆科技、硕橙科技,操盘早期项目从0到2000万销售额增长 [12]
美国机器人“四小龙”:通用机器人仍需十年,专用机器人即将出现,机器人的扩展法则会在五年内被探索出来 | GTC 2025
AI科技大本营· 2025-03-26 18:20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形成以美国公司为主导的竞争格局,主要参与者包括特斯拉、Google、NVIDIA等科技巨头以及Figure、Agility Robotics等新兴企业 [5] - 行业融资规模差异显著:Figure以26亿美元融资领跑,Physical Intelligence和Skild AI分别获得24亿和15亿美元,Agility Robotics和波士顿动力融资规模在10-12亿美元区间 [5] - 日本企业Telexistence和加拿大公司Sanctuary AI分别获得5.3亿和4亿美元融资,显示全球资本在该领域的广泛布局 [5] - 挪威公司1X Technologies和美国企业Mentee Robotics融资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3.75亿和1.2亿美元 [5] 技术突破驱动力 - 模型层面突破:大型基础模型如ChatGPT的出现使系统具备推理能力,多模态模型显著提升对3D视觉世界的理解能力 [17] - 数据获取革新:GPU加速模拟技术可在3小时内生成相当于过去十年的训练数据,突破数据匮乏瓶颈 [17] - 硬件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硬件价格从2001年150万美元降至当前4万美元水平,接近汽车价格区间 [17] - 模拟技术突破:物理环境模拟速度已超越真实世界时间流逝,大幅加速算法开发效率 [18] - 零部件商品化:消费电子产业推动电池、摄像头等技术发展,使机器人组件可模块化整合 [18] 技术范式转变 - 从控制理论主导转向经验学习:行业思维模式从"编程经验"转变为"通过经验学习",更贴近生物学习方式 [19] - 硬件稳健性提升:新一代机器人硬件可靠性显著增强,能够承受真实环境中的持续互动而不易损坏 [21] - 跨具身性研究:探索通用大脑控制不同硬件平台的可行性,英伟达GR00T项目致力于构建适配多型号机器人的统一模型 [22] - 数据策略创新:采用金字塔结构整合真实机器人数据、模拟数据和神经模拟数据,通过潜在动作提取算法提升训练效率 [22] 企业技术路径 - 英伟达GR00T项目采用端到端模型设计,追求"从光子到动作"的直接映射,模型参数仅20亿但性能出色 [21][22] - Skild AI专注于构建机器人通用大脑,主张通过单一共享模型解决数据稀缺问题 [8] - Agility Robotics强调真实场景部署,其Digit机器人已应用于制造业和物流领域 [10] - 波士顿动力保持技术延续性,在采用AI新技术同时保留传统控制理论工具 [18] - 1X Technologies探索远程操作界面抽象化,通过高级指令引导机器人自主完成精细操作 [27] 行业未来展望 - 硬件多样化趋势:当前人形机器人硬件同质化严重,未来将出现更多突破传统人体结构的设计创新 [30] - 专业型机器人先行:特定场景的"任务专家型"机器人将率先普及,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36] - 技术融合加速:机器人AI与数字AI界限逐渐模糊,真实世界互动数据将提升AI系统的验证能力 [33] - 社会接受度关键:机器人技术普及速度取决于社会接受程度和生产规模扩张能力 [36] - 长期颠覆性影响:十年内机器人技术可能像电力普及一样深刻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 [36]
晚点财经丨美团多了位 CEO;ASML:中国客户买买买;日元便宜了,赴日游客数创纪录
晚点LatePost· 2024-04-18 23:48
美团组织架构调整 - 美团整合到店、到家事业群和基础研发平台成立"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未来不再设独立事业群[2] - 王莆中出任核心本地商业CEO,成为美团首位业务线CEO,权力和责任显著提升[3] - 调整后美团将更聚焦主营业务,提高运营和决策效率,到店业务开始主动发掘市场增长点而非被动应对竞争[3] - 员工反馈管理层更关注结果而非过程,业务决策效率提升[3] ASML中国市场表现 - 一季度ASML 49%收入(19亿欧元)来自中国大陆,非EUV设备占比高达91%[3] - 相比去年一季度8%和17%的占比,中国大陆份额急剧增长[3] - 中国晶圆厂因担忧禁令收紧而加速采购,DUV设备通过多重曝光可实现7纳米制程[3] - ASML预计今年10%-15%中国销售额将受出口管制影响,但需求仍将保持强劲[3] - ASML游说费用显著增加,美国从零增至125万美元,欧盟增至30万欧元[4] 日本旅游业复苏 - 3月赴日游客达308万人次,同比增长近70%,较2019年同期增长11%[4] - 一季度外国游客消费1.75万亿日元,人均20.9万日元(约9800元),较2019年增长41.6%[4] - 住宿支出占比从28.6%增至32.1%,京都酒店黄金周预订量80%来自外国游客[6] - 日元贬值提升消费力,LVMH日本销售额增长32%,J.FrontRetailing年销售额4070亿日元[8] - 游客激增导致交通拥堵,9个城市开始征收100-500日元/晚的住宿税[6][8] Temu食品类目拓展 - Temu食品类目日订单过万,件单价超30美元,启动全球招商[8] - 招商面向有出口经验的国内品牌商和具备FDA资质的商家,开放美加英站点[8] - 采取半托管模式:平台负责营销和客服,商家负责履约,目前零佣金[8] - 美国站要求FDA注册和食品生产许可证,货款在签收7天后到账[8] 其他行业动态 - 台积电一季度收入185亿美元(同比+16%),净利润70亿美元,AI相关收入预计年增50%[16] - 华为Pura 70系列起售价5499元,首批供货主要给官方渠道,Ultra版采用旋动伸缩镜头[17] - 比特币ETF上市后交易量增40%,做市商Jane Street一季度交易收入44亿美元(+100%)[19] - TikTok推出小红书式应用Notes,目前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测试[20] - Boston Dynamics推出全电动Atlas机器人,运动能力超过人类[25] - Mistral AI估值四个月内从20亿增至50亿美元,成立仅一年[27] - Google宣布裁员并将部分职位转移至印度、芝加哥等地[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