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F30
icon
搜索文档
本土自给率仍不足10%? 车企加码芯片自研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4:48
汽车芯片国产化进展 - 蔚来自研5纳米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已应用于ET9等车型,单颗性能相当于四颗英伟达Orin X,但乐道L90仍采用英伟达芯片因供应充足和数据复用优势 [3] - 2023年中国汽车芯片进口依赖度超90%,计算控制类芯片达99%,功率存储类达92%,本土自给率不足10%但有望提升至30%-35% [4] - 模拟芯片厂商纳芯微2024年汽车电子收入7亿元(占总收入36.7%),年销量3.62亿颗车规产品,栅极驱动芯片累计出货9亿颗 [5][6] 行业技术突破与市场增长 - 中国新能源汽车爆发推动模拟芯片需求,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71亿元增至2029年858亿元 [6] - 纳芯微在三电系统领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覆盖主驱逆变器、OBC、BMS等,建立多品类产品矩阵 [6] - 零跑汽车自研凌芯01智驾芯片累计搭载超30万颗,性能超越Mobileye Q4 [7] 车企研发路径分化 - 造车新势力倾向自研:蔚来克服供应链中断风险提前完成芯片研发,零跑因市场缺芯自主研发凌芯01 [7] - 传统车企选择合作:吉利通过芯擎科技推出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东风牵头联合体量产国产高性能MCU芯片DF30 [8] - 上汽集团投资芯驰科技等企业,其座舱SoC产品应用于荣威车型 [9] 国际厂商动态与行业挑战 - 英特尔逐步收缩汽车业务,此前投入包括150亿美元收购Mobileye、推出第二代AI增强型SDV SoC芯片(性能提升10倍) [10] - 车规芯片认证周期长达2-4年,需满足AEC-Q100等严苛标准(如2000小时测试),研发投入大且回本周期长 [11] - 蔚来自研芯片使单车成本大幅降低,2023年四颗Orin芯片成本超3亿美元,2024年换自研芯片后毛利显著提升 [11]
日媒:大量中国车企正在推出完全自研自制芯片
观察者网· 2025-06-17 19:20
中国车企芯片自主化进展 - 包括上汽、长安、长城、比亚迪、理想和吉利在内的中国车企正计划推出配备100%自制芯片的车型,最早目标2026年量产[1] - 行业目标到2027年实现汽车芯片100%自主研发和制造,但目前自主率仅约15%,较一年前有所提升[1][5] - 部分车企如吉利已明确优先考虑自主研发芯片,即使本土生产也倾向选择中国厂商而非国外供应商[3] 车企自研芯片技术突破 - 零跑汽车2020年发布凌芯01智能驾驶芯片,28nm工艺,算力4.2TOPS[3] - 吉利芯擎科技2023年量产龍鹰一号7nm智能座舱芯片,2024年发布星辰一号7nm智能驾驶芯片(512TOPS)[3] - 比亚迪2024年推出4nm工艺BYD 9000智能座舱芯片,AI算力20TOPS[4] - 蔚来2023年发布5nm神玑NX9031智能驾驶芯片,算力超1000TOPS,2024年量产[4] - 小鹏自研7nm图灵AI芯片(700TOPS)获大众采购意向[4] 行业合作与供应链变化 - 国际芯片巨头如意法半导体、恩智浦、英飞凌正加强与中国代工厂合作以提升产能[3] - 东风汽车DF30车规级MCU芯片已完成流片验证,计划2025年量产[4] - 小米宣布将很快研制汽车芯片[5] 技术应用现状 - 高端车型仍依赖英伟达/高通方案,主流市场车型正通过自研芯片减少对外依赖[5] - 自研芯片主要应用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3]
烽火通信(600498):光通信筑基,长江计算突围国产算力新航道
长江证券· 2025-06-16 09: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完成技术突围,经营质量迈入“技术转化 - 利润释放”新阶段 [4][10][101] - 子公司长江计算作为国产算力黑马,2024 年国产化算力收入规模近 60 亿,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超 100%,2025 年或突破百亿规模,且获华为鲲鹏领先级合作伙伴认证,生态排名前三 [4][8][10] - 海洋通信业务通过全产业链自主能力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全球化布局强化盈利韧性 [4][10][10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0.3、13.4、16.2 亿元,同比增长 47%、30%、21%,对应 PE 24x、19x、15x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大”到“强”:研发赋能经营质量提升 - 2010 - 2019 年公司营收与利润稳健增长,2020 年被美纳入“实体清单”,营收同比下滑 14.55%,归母净利同比下滑 89.55% [7][18] - 2020 - 2022 年公司管理层新老交替,曾军接任董事长,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7][21][24] - 2020 - 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攀升至 12.24%、13.15%及 13.27%,研发人员人均薪酬 2022 年达 32.66 万元,较 2019 年增长 38.8% [7][25][32] - 公司在光通信与 MCU 领域实现双线突破,旗下飞思灵芯片实现自主协同,二进制半导体参与车规级 MCU 芯片 DF30 流片 [27][29] - 2023 年归母净利润回升至 5.05 亿元,2024 年提升至 7.03 亿元,研发费用率优化至 10.09%,进入盈利收获期 [32] 驭算力长风,长江智涌千行 算力自主可控,中美科技竞合新局下的战略突围 - 美国对算力芯片管制持续升级,2022 年设双阈值,2023 年构建管制矩阵,2025 年要求英伟达 H20 芯片对华出口需许可证 [8][35][37] - 2025 年三大运营商算力资本开支增幅超 20%,地方智算中心加速落地,如深圳鹏城云脑三期 2024 年达 16000P 算力 [8][41] - 四部门印发计划明确新建及改扩建数据中心服务器能效要求,有望引导算力芯片方向 [44] 长江计算:国产算力中军,自主可控先锋 - 长江计算 2020 年加入鲲鹏生态,成为首批昇腾合作伙伴,资源禀赋强,运营商与金融市场拓展顺利 [45] - 长江计算为鲲鹏领先级整机硬件合作伙伴、昇腾优先级合作伙伴,产业地位高 [49][50] - 可提供 Acceler 5000 PoD 液冷集群方案,受益于 AI 算力集群化趋势 [52] - 依托 DeepSeek 大模型推出一体机解决方案,推动大模型在垂直领域落地 [57] 烽火星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国家队 多因素共振,行业景气度回暖 - 网络可视化系统可实现网络流量及数据智能化管控等目标,分为前端采集和后端分析应用两部分 [61][63] - 5G 基础设施完备,无线端流量 DOU 持续增长,有线侧千兆宽带加速渗透,带来新增网络可视化需求 [67][69] - 400G 承载网技术步入成熟期,实验室与现网均验证商用能力 [74] - AI 滥用引发监管需求,美国、欧盟出台相关监管政策 [75][86] 烽火星空,数智安全领航者 - 烽火星空是网络可视化行业领导者之一,持股 96.9%,发布“1353”品牌战略,推出“一平台三工具”产品 [89][92] - 为兼具前端与后端能力的系统集成商,在公安市场有优势 [92] - 数据网络产品板块营收 2018 - 2022 年波动,2023、2024 年负增长,毛利率稳定,2020 - 2024 年净利润下滑,有望随行业复苏释放利润弹性 [96][98]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0.3、13.4、16.2 亿元,同比增长 47%、30%、21%,维持“买入”评级 [10][101]
追梦空天牵手柘飞航空,共推AAM商业化
观察者网· 2025-05-28 11:54
合作动态 - 追梦空天与柘飞航空签署《DF3000功能验证机IVOS飞控应用软件许可使用及开发服务协议》[1] - 双方将在技术联合与低空产业链协同方面深化合作 加速先进空中交通(AAM)商业化落地[3] - 柘飞航空成为追梦空天DF3000项目核心供应商 提供飞控系统研发、集成测试与试飞验证全方位支持[3] 项目进展 - DF3000是国内进度领先的长航程低空交通运输类eVTOL 此次合作为其研制增添重要技术支持[3] - 追梦空天2024年完成国内首次吨级倾转混动eVTOL全流程试飞及首型倾转旋翼液氢混动eVTOL悬停试飞 研发进度居国内首位[3] 公司背景 - 追梦空天成立于2018年 专注于混动倾转翼eVTOL研发[3] - 柘飞航空成立于2022年 团队具备商业飞机整机、适航级飞控与新能源供应链经验 主营航空核心系统开发[4] - 柘飞航空服务对象包括商业航空器制造商和一级系统供应商 愿景为"加速可持续的先进空中交通"[4]
行进中国|6297项发明专利背后的“智造”突围
人民网· 2025-05-20 10:31
技术创新 - 马赫电混PHREV具备自动识别路况并选择最优挡位模式的功能 [2] - 行业首创双电机两挡电驱动总成iD3-400 [6] - 东风氢舟动力平台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长寿命、强环境适应性四大竞争力 [8] 新能源与电池技术 - 新一代高比能固态电池亮相 [4] - 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展示氢能领域领先布局 [11] - 东风-ID3-200油冷扁线电机高效且散热快,提升系统效率 [10] 研发实力与专利成果 - 2024年东风汽车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297件,达成率近200%,创历史新高 [10]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906件,连续三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专利创新指数稳居国内自主整车集团榜首 [10] 智能驾驶与电子架构 - 天元智驾提供T100—T1000的4个级别解决方案 [11] - 天元智舱构建视觉+语音+生物感知三位一体的智慧中枢 [11] - 国内首个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天元架构构建智能汽车的数字神经 [11] 动力系统突破 - 行业首款热效率达45.18%的混动专用发动机马赫动力刷新行业纪录 [11] - 全国产高性能车规MCU芯片DF30填补国内空白 [11] 行业地位与战略布局 - 东风汽车以硬核科技实力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引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新格局 [11] - 中国首个豪华电动越野技术解决方案猛士智能越野架构亮相 [8]
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东风汽车欲破解“缺芯少魂”困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08:26
智能化技术体系 - 公司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体系,包括企业级太极大模型为核心、天元电子电气架构和天元OS为基础、天元智驾与天元智舱为应用 [1][2] - 太极大模型实现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生产产能利用率提升30%,车辆健康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 [2] - 天元智驾提供从高速NOA到L5级无人驾驶的全栈方案,天元智舱融合千亿参数规模并接入Deepseek等AI系统,实现精准用户意图识别 [2][3] 国产化技术突破 - 公司研发中国首个完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降低对进口芯片依赖 [4] - 天元OS开源策略兼容国际主流芯片及十余款国产芯片,形成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4] - 公司与腾讯、中信科等14家合作伙伴共建创新联合体,高边驱动芯片已在新能源车型量产搭载 [4] 行业影响与定位 - 公司通过"自研+共创"双轮驱动,推动中国车企从"技术追随者"向"标准定义者"转型 [4] - "天元智能"技术品牌通过技术普惠和行业协同,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5] - 公司举措被视为重塑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格局的关键,助力行业从"制造大国"向"智能化定义者"转变 [5]
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月报:关税不阻成长趋势,持续创新动能向上
国元证券· 2025-04-14 09: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乘用车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市场表现突出,行业整体呈现业绩扩张趋势,纯电技术路线发力,智能化发展持续,人形机器人新曲线继续发力 [1][2][3][4] - 建议关注“以旧换新”及适度宽松宏观政策背景下汽车行业销量持续向上的支撑力,以及科技创新背景下纯电结构提升、智驾持续向前、人形机器人持续发力的蓬勃创新动力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前部分上市公司已发布年报,汽车产业整体增长稳健,同时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已掀起回购浪潮 - 汽车产业上市公司 2024 年度业绩同比增长占比显著高于 A 股平均水平,SW 汽车行业已有 122 家 A 股上市公司发布业绩,其中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企业 92 家,占比 75%,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企业 84 家,占比 69% [12] -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四天拟回购金额及事件数量较 3 月全月激增超 200%,高端制造行业领衔本次回购热潮,汽车制造业回购预案及股东提议公告数量位列证监会行业第三名 [17][19] 本周行情回顾(2025.04.05 - 04.11) - 本周汽车板块下跌 5.51%,汽车大部分相关子板块整体下跌,跌幅较沪深 300 指数高 2.64pcts,汽车行业周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 21 位 [28] - 个股方面,乘用车板块赛力斯涨幅靠前,海马汽车等跌幅靠前;商用车板块江铃汽车等跌幅靠前;汽车零部件板块泰鸿万立等涨幅靠前,浙江华远等跌幅靠前 [28] 本周数据跟踪(2025.04.05 - 04.11) 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及批发销量跟踪 - 4 月 1 - 6 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21.0 万辆,同比去年 4 月同期增长 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533.6 万辆,同比增长 6%;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 21.2 万辆,同比去年 4 月同期增长 11%,今年以来累计批发 649 万辆,同比增长 11% [1][35] - 4 月 1 - 6 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 11.3 万辆,同比去年 4 月同期增长 1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253.3 万辆,同比增长 35%;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 12 万辆,同比去年 4 月同期增长 2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 296.8 万辆,同比增长 42% [1][35] 中国乘用车市场品牌周销量榜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品牌近三周销量 Top10 中,比亚迪在第 12、13 周排名第一,第 14 周排名第一的是银河 [40] - 中国新势力乘用车市场品牌近三周销量 Top10 中,理想在第 12、13 周排名第一,第 14 周排名第一的是小鹏 [41] 重要月度数据跟踪 - 展示了 2024 年 1 月 - 2025 年 2 月重卡市场燃料类型占比以及 2020 年 - 2025 年 2 月重卡市场燃料类型占比 [44][48] 本周行业要闻(2025.04.05 - 04.11) 国内车市重点新闻 - 东风汽车 DF30 国产高性能 MCU 芯片完成首次流片验证,计划明年量产 [49] - 余承东卸任华为车 BU 董事长将更加聚焦鸿蒙智行,25 款问界 M8 小订破 10 万台 [50][51] - 消息称宁德时代洽谈收购蔚来能源控股权,拟 40 亿元 - 80 亿元回购股份 [52] - 东风、华为合作全新 SUV 曝光,号称“领先不止一代 + 华为最强智驾” [53] - 上汽集团 25 年 Q1 净利润预增 10% - 18%,销量同比增 13.3% [54] - 长安汽车公布 4 月新品计划共推 9 款新车,阿维塔正推进智能座舱自研,计划 26 年搭载上车 [55] - 北汽集团一季度销量超 40 万辆,同比增长 6%,海外出口同比增 35% [56] - 鸿蒙智行 4 月 16 日新品发布,问界 M8 与享界 S9 增程版将上市发布 [57] - 比亚迪汉 L、唐 L 正式上市,汉 L 售价 20.98 万起,唐 L22.98 万起 [58][59] - 元戎启行与高通宣布达成合作,开发支持 ADAS/AD 功能的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60] - 上汽之夜集齐四大智驾天团,固态电池年底量产应用,推整车安全 3.0 [61] - 宁德时代获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62][63] - 零跑 B10 上市 1 小时大定破万,激光雷达高阶智驾进入 10 万级,智驾软件免费开放 [64] - 奇瑞汽车发布全球首个混动技术开源计划,免费授权核心技术 [65] 国外车市重点新闻 - 比亚迪进军瑞士市场,海豹、海狮 07EV、宋 Plus DM - i 三车首发 [66] - 智己汽车宣布登陆澳大利亚,IM6 和 IM5 预计年中上市 [68] - 特斯拉 FSD 监督版欧洲测试中,待监管批准推进落地 [69] - 大众汽车宣布与地平线深化合作,明年大众新车应用新一代高阶智驾 [70] - 丰田计划 2027 年推 15 款电动车,产量增至 100 万辆 [71] - 特朗普关税冲击,多车企暂停对美出口汽车 [72]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秘密投资 Slate Auto,计划打造人人能够买得起的汽车 [73] - 美国加征 104%关税,中方强硬反制四箭齐发 [75] - 比亚迪腾势 Z9GT 亮相米兰,品牌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76] - 大众集团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增 1.4%,中国市场纯电动车交付量下滑 37% [77] 国元汽车主要关注标的公告(2025.04.05 - 04.11) - 比亚迪 2025 年第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 85 亿元至 100 亿元,同比增长 86.04%至 118.88% [78] - 祥鑫科技完成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 [79] - 旭升集团境外子公司、孙公司完成注册登记暨对外投资进展 [80] - 三花智控截至 2025 年 4 月 8 日回购公司股份 1,506,800 股 [81] - 旭升集团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82] - 卡倍亿拟以自有资金 2 亿元 - 3 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83] - 长安汽车 2024 年营业收入 1597.33 亿元,同比增长 5.58%,计划 2025 年推出多款新能源产品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