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玑NX9031
搜索文档
产业面临多重挑战 国产汽车芯片自研步伐坚定多路突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11-24 08:09
在智能驾驶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格局重构。随着整车厂对算力 需求的急剧攀升,一场围绕芯片自主权与技术话语权的"抢位赛"已全面展开。 中国市场正成为国际车企芯片布局的战略要地。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 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中国智驾科技公司地平线联合成立的合 资企业--酷睿程(CARIZON),将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为大众汽车集团的高级驾驶辅 助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提供强力支持。 这一合作,不仅揭开了国际车企深耕中国市场的新布局,更折射出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正借智能化风口集 体突围,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而从市场表现来看,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发展势头正劲。车百智库发布的调研报告《推动汽车芯片产业化 发展的建议》显示,2024年自主品牌汽车芯片国产化率已提升至15%左右,部分领先车企突破 40%。"以模拟芯片为例,国产企业已能覆盖车内绝大部分品类,部分领域建立起不输国际同行的竞争 力。"纳芯微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王升杨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产业将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 ...
三星公布首批2纳米芯片性能数据,加速追赶台积电;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三十号A、B、C星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11-20 12:01
新型高温复合材料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新型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500℃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特性,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1] - 材料借鉴钢筋混凝土构造原理,通过3D金属打印技术构建,以钛合金网状结构为“钢筋骨架”,微铸技术填充铝硅镁合金作为“水泥基质”,并分布强化性能的纳米级沉淀颗粒[1] 蔚来智驾芯片技术外供 - 蔚来自研高阶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开始技术外供,向一家汽车芯片公司提供技术授权[2] - 不同授权方式对应不同合约价值,单一IP授权合作费用通常为数百万美元级别,系统级SoC技术授权订单价值可能达亿元级别[2] 华为5G-A无源物联技术测试 - 华为完成IMT-2020(5G)推进组5G-A蜂窝无源物联关键技术测试的所有用例,为业界首次[3] - 测试采用基于3GPP标准的分离式基站架构,包含BBU/pRRU和辅助节点[3] 中国航天发射任务 - 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三十号A、B、C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4] - 实践三十号A、B、C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验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8次飞行[4] 三星2纳米芯片工艺进展 - 三星电子公布其2nm芯片工艺的首批性能数据,首代2nm工艺采用全栅极环绕晶体管技术,相比第二代3nm工艺性能提升5%,功耗效率提高8%,芯片面积缩小5%[5] - 台积电目前掌控全球晶圆代工市场超过70%份额,三星约为7%,从2nm节点开始竞争可能会加剧[5]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11月20日星期四
Wind万得· 2025-11-20 06:43
地缘政治与国际贸易 - 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并警告若日本在涉台问题上继续错误行为将采取严厉反制措施[2] - 荷兰暂停针对安世半导体的行政令,但闻泰科技对荷兰安世的控制权仍受限[2][8] - 俄罗斯将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以加强双边人文交流[4] - 美国与沙特签署人工智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涉及半导体供应和AI基础设施等领域,协议总额达2700亿美元[14]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强调加快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4] - 京津冀签署自贸试验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行动方案,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和现代物流[4] - 证监会优化ETF注册及上市审核流程,取消ETF注册环节提交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的要求[5] - 财政部在卢森堡成功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总认购金额达1001亿欧元,超额认购25倍[17] 股市与资本市场 - A股缩量震荡,上证指数涨0.18%报3946.74点,市场成交额降至1.74万亿元,银行股走强[5] -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跌0.38%报25830.65点,南向资金净买入65.91亿港元[5] - 外资机构集体看好中国股市,四季度以来调研A股公司总次数超1300次[6] - 今年以来A股公司重要股东合计增持金额超930亿元,创近3年新高,银行等行业增持金额居前[7] - 中央汇金系券商整合启动,中金公司计划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7] 行业动态与公司业绩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三季度营收570.1亿美元超预期,数据中心营收512亿美元,预计第四季度营收约650亿美元[3] - 快手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4.2%至356亿元,经调整利润净额50亿元,电商GMV达3850亿元[7] - 有机硅行业讨论减产问题,预计12月初落实[9] - 内存价格受芯片短缺影响,预计至2026年第二季度将上涨约50%[10] - 香港与深圳联合发布行动方案,计划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1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华为将于11月25日发布首款鸿蒙二合一平板电脑MatePad Edge[12] - 蔚来自研高阶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开始技术外供,采用5nm工艺,算力约为英伟达Orin-X的四倍[12] - 三星电子公布2纳米芯片性能数据,较第二代3纳米工艺性能提升12%,能效提升25%[12] - 诺基亚进行战略重组,业务压缩为两个板块,聚焦AI数据中心连接,目标2028年营运利润达27–32亿欧元[13] 全球市场与大宗商品 - 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涨,道指涨0.1%,市场关注英伟达财报[16] - 国际贵金属期货收涨,COMEX黄金期货涨0.29%报4078.30美元/盎司[19] - 美油主力合约跌2.08%报59.41美元/桶,因美国成品油库存增加[19] - 世界铂金投资协会预测铂金市场连续第三年短缺,短缺量预计为22吨[20] - 日本国债抛售潮加剧,新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76%,为2008年6月以来新高[18]
晚点独家丨蔚来智驾芯片首次技术外供
晚点LatePost· 2025-11-19 18:09
文章核心观点 - 蔚来开始将其自研的高阶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技术向外部公司授权,标志着其核心自研技术从成本中心转向潜在的收入来源 [3][4] - 芯片技术外供是公司在巨大现金流压力和承诺四季度盈利的背景下,压缩支出、寻找新收入来源战略的一部分 [7] 神玑NX9031芯片技术细节 - 芯片采用5nm车规工艺,实际算力约为英伟达Orin-X的四倍 [6] - 项目于2021年立项,团队规模超过600人,投入规模超过同期小鹏、理想的项目 [6][7] - 研发支出等于建设1000座换电站的成本,按每座150万至300万元测算,总研发投入在几十亿元级别 [7] - 研发和测试累计三年,部分指标优于业内通用芯片,量产时间比英伟达最新一代智能驾驶芯片Thor-U早数个月 [7] - 芯片已搭载在ET9、2025款ES6、EC6等车型上,可带来单车约1万元的成本优化 [7] 芯片业务商业化进展 - 公司成立安徽神玑技术公司,负责整合芯片研发、量产、授权等业务,并保持绝对控制权 [7] - 近期,安徽神玑技术与爱芯元智半导体、豪威集成电路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重庆创元智航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爱芯元智半导体为持股36.4%的大股东 [8] - 合作授权方式不同对应不同合约价值:单一IP授权费用通常为数百万美元级别;系统级SoC技术授权订单价值可能达亿元级别 [4] 合作方背景 - 合作方爱芯元智半导体由仇肖莘于2019年创立,前期研发AI视觉芯片,2023年收购大华股份子公司后进入车载芯片市场 [8] - 爱芯元智今年4月初宣布完成C轮超10亿元融资,已量产用于基础辅助驾驶的M55、M76系列芯片,面向城市NOA的高阶芯片仍在开发中 [8]
独家丨蔚来智驾芯片首次技术外供
晚点Auto· 2025-11-19 11:00
文章核心观点 - 蔚来自研的高阶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开始技术外供,向一家汽车芯片公司提供技术授权,标志着其巨额投入的芯片项目开始产生收入 [1][2] 芯片技术授权与合作 - 芯片技术外供的合约价值因授权方式不同而异:单一IP授权合作费用为数百万美元级别,系统级SoC技术授权订单价值可能达亿元级别 [2] - 为推进芯片业务商业化,公司成立安徽神玑技术公司,负责整合芯片研发、量产、授权等业务 [5] - 近期,安徽神玑技术与爱芯元智半导体、豪威集成电路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重庆创元智航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爱芯元智半导体为持股36.4%的大股东 [5] 神玑NX9031芯片技术细节与投入 - 神玑NX9031芯片采用5nm车规工艺,实际算力约为英伟达Orin-X的四倍 [4] - 芯片于2021年立项,项目团队规模超过600人,覆盖前端设计、后端设计、验证与测试,投入规模超过同期小鹏、理想的项目 [4] - 芯片研发支出等于建设1000座换电站的成本,按每座150万至300万元测算,总研发投入在几十亿元级别 [4] - 芯片研发和测试累计三年,部分指标优于业内通用芯片,量产时间比英伟达最新一代智能驾驶芯片Thor-U早数个月 [4] - 芯片已搭载在ET9、2025款ES6、EC6等车型上,可带来单车约1万元的成本优化 [4] 公司战略与业务背景 - 在巨大现金流和允诺四季度盈利的压力下,公司今年进一步压缩支出、寻找新的收入来源,芯片业务对外商业化是此背景下的举措 [5] - 公司CEO曾公开表示,蔚来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会对行业开放 [5] 合作方爱芯元智背景 - 爱芯元智由仇肖莘于2019年创立,前期研发方向是AI视觉芯片,2023年收购大华股份子公司浙江华图微芯后进入车载芯片市场 [6] - 公司今年4月初宣布完成C轮超10亿元融资,目前已量产用于基础辅助驾驶的M55、M76系列芯片,面向城市NOA的高阶芯片仍在开发中 [6]
汽车智能化月报系列二十九: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冲击港股上市,均胜电子再获50亿元汽车智能化全球订单【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05 11:24
行业核心观点 - 汽车智能化技术加速渗透,2025年8月乘用车L2级以上功能渗透率达33.3%,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8] - 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提速,多家公司推进Robotaxi服务落地及L4级技术合作 [5][13][17] - 供应链关键环节技术迭代加速,高像素摄像头和高算力芯片占比显著提升 [7][8][54] 行业新闻与动态 - 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Robotaxi服务扩展至8-10个区域,并在美国奥斯汀率先落地全无人化运营 [5][13] - 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开启招股,均拟于2025年11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 [5][15][16] - Stellantis与英伟达、优步和富士康达成新合作,旨在基于其“自动驾驶就绪平台”联合研发并部署L4级自动驾驶汽车,以推出全球Robotaxi服务 [5][17] - 九识智能完成由蚂蚁集团领投的B4轮1亿美元融资,B轮融资总额达4亿美元,资金将用于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及全球市场拓展 [5][21][22] -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新规征求意见稿,支持车内全无人测试、建立异地测试结果互认机制并放宽路测门槛,以推动高阶自动驾驶产品落地 [27] 高频核心数据更新 智能驾驶渗透率 - 2025年8月,乘用车行业L2级以上渗透率为33.3%,同比+18pct,环比+3pct;高速NOA渗透率为33.4%,同比+20pct;城区NOA渗透率为14.2%,同比+5pct [8] - 2025年1-8月累计,乘用车标配L2级以上功能的渗透率为25%,同比+11pct [59][64] - 分价位看,2025年8月,25-35万元价格区间乘用车的L2级以上功能渗透率最高,达93% [66] 感知层-传感器 - 2025年8月,乘用车前视摄像头渗透率为67.8%,同比+10pct,其中800万像素摄像头占比达43.8%,同比大幅提升27pct [7][49] - 乘用车激光雷达渗透率为10.4%,同比+4.3pct;2025年上半年激光雷达供应商市占率前三位为华为(40%)、禾赛科技(28%)、STJC(24%) [8] 决策层-域控与芯片 - 2025年8月,乘用车驾驶域控制器渗透率为33.2%,同比+18pct [7][8] - 驾驶域控制器中,英伟达芯片占比达57.2%,同比提升26.8个百分点,占据主导地位;地平线和华为芯片占比分别为10.1%和9.8% [7][8][54] 智能座舱与网联 - 2025年8月,10寸以上中控屏、HUD、座舱域控制器的渗透率分别为85%、20%、41.1% [9] - OTA和T-BOX的8月渗透率分别为77.2%和67.1% [10] 主要车企动态与数据 特斯拉 - 特斯拉FSD累计行驶里程已达约60亿英里,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车主在FSD模式下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3亿英里 [34] - 特斯拉已开始向中国车主分批次推送包含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软件更新(2024.45.32.12) [28][29][32] 蔚来汽车 - 蔚来发布神玑NX9031芯片,称其算力打平行业旗舰芯片满血版,带宽为546GB/s,是行业旗舰的两倍,可并行处理25路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数据 [38] - 2025年9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34,749台,同比增长64% [38] 小鹏汽车 - 2025年9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41,581台,同比增长95%,单月交付量创历史新高;2025年1-9月累计交付313,196台,同比增长218% [41] 理想汽车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431,021辆 [44] - 理想辅助驾驶累计用户达40万人,累计行驶里程53.7亿公里,VLA月度使用率为91% [44] 鸿蒙智行 - 2025年9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52,916台,累计交付突破95万台 [45] - 国庆出行期间,其辅助驾驶总里程达2.3亿公里,用户活跃度为90.8% [45] 供应链与合作进展 - 均胜电子新获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50亿元,涉及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多联屏等产品,计划2026年底开始量产 [5][20] - 禾赛科技宣布2026至2027年将继续作为核心战略供应商与小米汽车深化合作 [5][19] - 地平线HSD(Horizon SuperDrive)高阶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在星途ET5和深蓝L06上实现量产首秀 [18] - 博世中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已于2025年上半年获得多家车企定点,并于10月迎来批量交付 [26]
月销40397台刷新纪录!蔚来体系化优势驱动纯电大三排SUV市场破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1-01 19:10
交付业绩 - 2025年10月公司交付新车40397台,首次月销突破4万大关,连续三个月创历史新高 [2] - 累计交付新车已突破91.32万台,用户基盘稳步扩大 [2] - 蔚来品牌交付17143台,乐道品牌交付17342台,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5912台 [2] 多品牌战略与产品表现 - 蔚来全新ES8在41天内交付破万台,创下4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交付破万的最快纪录 [3][5] - 第30万台蔚来ES6正式下线,ES6是中国品牌3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中销量最大且首款产量达30万台的车型 [3] - 乐道L90上市三个月累计交付33348台,连续3个月位居纯电大型SUV销量第一 [3][5][6] - firefly萤火虫品牌在10万级小车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交付量再创历史新高 [3][7] - 全新ES8与乐道L90形成25万至50万元价格区间的完整覆盖,推动大三排SUV市场向纯电加速转型 [5][6] 技术研发与体系能力 - 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全球获近万项专利 [4] - 以“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智能底盘”为核心的“新三大件”在主力车型上实现应用 [4] - 全球首颗量产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的搭载让公司掌握智能驾驶核心技术主权 [4] - 截至10月底,在全国建成超8300座充换电站,其中换电站超3500座,高速换电网络覆盖全国95%以上高速主干线 [4] 经营质量与盈利路径 - 10月交付量破4万为冲刺四季度盈利目标奠定了基础,销量提升带来单车制造固定费用、研发费用摊销等显著下降 [7] - 三大品牌共享核心研发体系、供应链资源与补能网络,有效降低了单一品牌的研发与运营成本 [7] - 盈利逻辑扎根于销量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释放,而非短期的成本削减或“价格战” [7]
月交付突破3.4万台!同比增长64%,蔚来体系化优势开启增长新纪元
智通财经· 2025-10-01 16:50
交付业绩与累计里程碑 - 2025年9月公司交付新车34,749台,同比增长64% [1] - 9月交付中蔚来品牌13,728台,乐道品牌15,246台,firefly萤火虫品牌5,775台 [1] - 公司累计交付新车872,785台,其中蔚来品牌762,176台,乐道品牌90,279台,firefly萤火虫品牌20,330台 [1] 技术研发与核心成果 - 十年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600亿元,取得近万项全球专利,每个季度研发投入约30亿元 [2] - 提出智能电动汽车“新三大件”: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和智能底盘 [2] - 全球首颗量产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装车,实现“一颗顶四颗”的超强算力 [2] 补能网络与生态优势 - 全国拥有超过8200座充换电站,覆盖全国主干线的高速换电网络 [3] - “换电县县通”持续推进,乐道L60创造万里续航最短用时纪录 [3] - 补能网络已形成由核心技术、强大产品和无忧生态构成的综合体系竞争力 [3] 重点车型市场表现 - 乐道L90首月交付破万台,上市60天交付超越2万台,四季度预计月产能达2.5万台 [4] - 全新蔚来ES8市场需求强劲,预计10月产能达1万台,12月提升至1.5万台 [5] - 乐道L90与全新ES8形成市场覆盖组合,共同推动大三排SUV消费趋势向纯电转变 [5][6] 体系能力与未来展望 - 公司已成功跨越关键拐点,企业运营进入健康、可持续的快车道 [1][7] - 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胜势,赢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认可 [7] - 随着重点车型产能爬坡和核心技术红利释放,冲击四季度盈利的目标确定性增加 [7]
月交付突破3.4万台!同比增长64%,蔚来(09866)体系化优势开启增长新纪元
智通财经· 2025-10-01 16:40
2025年9月交付业绩 - 2025年9月交付新车34,749台,同比增长64% [1] - 蔚来品牌交付13,728台,乐道品牌交付15,246台,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5,775台 [1] - 公司累计交付新车872,785台,其中蔚来品牌762,176台,乐道品牌90,279台,firefly萤火虫品牌20,330台 [1] 核心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十年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600亿元,取得近万项全球专利,每个季度研发投入约30亿元 [2] - 提出智能电动汽车"新三大件":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和智能底盘,作为技术护城河的核心支柱 [2] - 全球首颗量产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实现"一颗顶四颗"的超强算力,并通过技术整合实现成本优化和交付效率提升 [2] 补能网络与生态系统 - 全国拥有超过8200座充换电站,覆盖全国主干线的高速换电网络,并推进"换电县县通" [3] - 补能网络已形成由核心技术、强大产品和无忧生态构成的综合体系竞争力,成为销售助推器和品牌护城河 [3] - 乐道L60创造万里续航最短用时纪录,蔚来新ES8实现全程换电到珠峰,体现补能体系优越性 [3] 重点车型市场表现 - 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破万台,上市60天交付超越2万台,连续跻身大型SUV销量前列 [4] - 为应对订单,公司正全力提升乐道产能,预计四季度可达月产2.5万台 [4] - 全新蔚来ES8市场需求超预期,预计10月产能达1万台,12月提升至1.5万台,四季度蔚来品牌产能提升至单月2.5万台 [5] 市场趋势与战略意义 - 乐道L90和全新ES8共同开拓大三排SUV市场,推动消费趋势从燃油/增程向纯电转变 [5] - 纯电大三排SUV的市场接受度发生质变,其经济性、平顺性、静谧性和智能化体验优势日益凸显 [6] - 双旗舰车型的成功证明纯电技术能够满足用户对大空间、多场景、高品质出行的需求,预示纯电大三排SUV"黄金时代"开启 [6] 公司发展新周期 - 9月交付量是体系竞争力全面形成的标志,企业经营迈过关键拐点,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7] - 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清晰产品规划和超前基础设施布局,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胜势 [7] - 随着重磅车型产能爬坡和核心技术红利释放,公司冲击四季度盈利的目标确定性持续增加 [7]
挨过风暴,蔚来终于长出硬骨头
钛媒体APP· 2025-09-28 17:01
核心观点 - 公司经历周期性低谷后通过战略调整实现销量、资本与信心三重修复 正从"修复性增长"向"持续增长"过渡 [2][3][8]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 在技术路线、研发投入和基础设施上保持定力 十年投入进入收获期 [5][10][11] - 公司通过组织机制变革和产品策略调整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实现体系能力进化 [5][6][10] 战略转型 - 从依赖叙事转向依靠技术积累、产品兑现和体系能力支撑增长逻辑 [3] - 通过CBU机制降低研发、销售和服务磨合成本 提升运营效率和执行力 [5] - 坚持纯电路线不追随增程短期红利 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 全球专利近万件 [5] 销量表现 - 乐道L90上市45天累计交付1.45万台 连续七周位居大型SUV周榜前三 [7] - 乐道L90带动兄弟车型L60销量上扬 形成品牌连带效应 [7] - 全新ES8发布即交付 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firefly在10万元以上小型车市场超越MINI与Smart [7] 财务与资本 - Q2重返上升通道 Q3进入增长快车道 Q4盈利预期增强 [6] - 二季度财报后投资人情绪改善 股价与市场预期同步回暖 [7] - 销量带动现金流改善和毛利率修复 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8] 技术突破 - 自研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算力达英伟达旗舰水平 实现智能驾驶算力自主 [10] - 提出"新三大件"战略(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智能底盘)聚焦核心技术 [10] - 全年发布九款新车且实现发布即交付 展示研发到供应链的体系能力 [10] 基础设施 - 全国建成超3500座换电站和27197根充电桩 G318川藏换电线路贯通至珠峰大本营 [11] - 重资产布局补能网络 在纯电大车时代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1] - 基础设施投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构建行业壁垒 [5][11] 行业地位 - 公司路径体现中国新能源车企从爆款短跑向体系力长期竞争的转型趋势 [13] - 证明长期主义可通往可持续增长 在行业短期主义逻辑中形成差异化 [11][13] - 通过技术自主和基础设施先行获得市场主动权与时间优势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