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xH13灵巧手

搜索文档
深度丨“爬山神器”爆火,AI眼镜风靡……智能终端百花齐放,如何平衡“通用”与“好用”?
证券时报· 2025-05-26 13:11
智能终端AI功能发展趋势 - 智能终端的AI功能更聚焦实际需求与具体场景,在"通用"与"好用"、成本与收益之间寻找平衡 [1][2] - 帕西尼技术的DexH13灵巧手采用4指16自由度仿生结构,降低硬件成本同时保持触觉感知能力 [1] - 2025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聚焦终端智能设备,展出超1000件AI终端产品及技术,构建全链条展示矩阵 [1] AI终端设备渗透率提升 - 2023年全球智能终端渗透率达38.7%,预计2028年提升至45.7% [5] - 2025Q1中国智能手机AI功能渗透率达82%,AI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 [5] - 创维电视机内置酷开超级智能体,提供智慧康养解决方案,包括安全看护和健康评估 [4] - 博士眼镜推出智能眼镜,通过APP连接实现提词功能,解决公开演讲忘词痛点 [4] 细分场景智能终端受追捧 - 肯綮科技聚焦外骨骼机器人,π系列运动助力机器人因登山辅助功能走红 [7][8] - 肯綮科技产品融合AI算法,通过传感系统判断运动姿态,提供精准助力 [8] - 杭州智元研究院发布"踏山"髋部助行外骨骼,金沙江创投投资水下机器人公司世航智能 [9] AI一体机市场爆发 - 2025年1月以来近百家厂商推出AI一体机产品,解决数据安全、算力成本和场景适配痛点 [11] - 铨兴科技添翼AI训推一体机训练成本下降90%,推理并发性能提升50%,兼容国产芯片及系统 [11] - AI一体机需结合业务场景和本地数据定制化,法务行业细分需求差异显著 [12] 通用性与实用性的平衡策略 - 机器人公司计划针对场景做减法,细化行业解决方案如搬货、拣选等特定任务 [12] - 帕西尼技术认为盲目追求"人形"会增加无意义成本,应优先解决实际需求 [9]
深度丨“爬山神器”爆火,AI眼镜风靡……智能终端百花齐放,如何平衡“通用”与“好用”?
证券时报· 2025-05-26 12:56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帕西尼DexH13灵巧手采用4指16自由度仿生结构,通过减少手指数量降低硬件成本,同时保持触觉感知和运动能力[1][2] - 该产品是全球首款"多维触觉+AI视觉"双模态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创新性地平衡了性能与成本[2] - 行业对机器人"人形化"存在分歧,部分厂商选择基于实用性和成本考量开发非完全仿生结构[11] AI终端设备发展趋势 - 2025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聚焦终端智能设备,展出超1000件AI终端产品,构建"核心技术-终端产品-大模型应用"全链条展示矩阵[2] - 2023年全球智能终端渗透率达38.7%,预计2028年提升至45.7%[6] - 2025Q1中国智能手机AI功能渗透率已达82%,AI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7] 细分场景应用案例 - 创维推出智慧康养解决方案,通过AI电视实现老人安全看护、健康评估和情感陪伴功能[4][6] - 博士眼镜开发智能提词眼镜,解决公开演讲等场景的忘词痛点[6] - 肯綮科技专注外骨骼机器人,其π系列运动助力机器人因登山辅助功能成为"爬山神器"[9][10] 专用化与成本优化趋势 - 厂商更倾向开发垂直领域专用终端,如杭州智元"踏山"助行外骨骼和水下机器人[11] - 帕西尼计划针对特定场景做功能减法,开发更细分的行业解决方案[14] - 行业共识是在"通用"与"好用"间寻找平衡,避免过度设计导致成本增加[11][14] 大模型技术推动终端进化 - DeepSeek、通义千问等开源大模型降低AI应用门槛,加速终端创新[13] - AI训推一体机市场爆发,铨兴科技产品使训练成本下降90%、推理性能提升50%[13] - 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成为趋势,需结合业务场景和数据安全需求进行定制[14]
AI终端深圳“秀肌肉”:AI现场批改作业,机器人能文能武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16:14
展会概况 - 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在深圳开幕,主题为"智联万物·端启未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企业参展,展示AI终端从硬件形态到软硬一体化的落地成果 [1] - 深圳发布两只产业基金,总规模达70亿元,瞄准AI手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一体机等新型终端产品 [1] - 展会集中呈现AI眼镜、教育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产品,构建"端侧智能"时代的人机协作雏形 [1] AI眼镜技术突破 - TCL雷鸟展出AR智能眼镜雷鸟X3 Pro,整机重量76克,搭载全彩MicroLED光波导技术,光引擎体积0.36cc较上一代缩小40% [2] - X3 Pro采用表面浮雕光栅刻蚀光波导,峰值亮度5000nits,抑制95%彩虹纹,强光下显示清晰 [3] - 雷鸟AI/AR眼镜连续三年市场份额第一,2025年一季度市占率超50% [3] AI教育应用 - 商汤SenseNova V6系列大模型实现"拍照识别-错误定位-分步讲解-语音反馈"全流程批改,数学解题正确率达95% [4][5] - V6 Omni版本强调端侧部署与实时互动能力,在教育场景中具备即时响应与情感表达能力 [5] - 教育场景因结构化数据多、需求刚性,被视为大模型规模化落地的高频领域 [6] 人形机器人发展 - 帕西尼人形机器人TORA-ONE展示灵巧操作能力,其DexH13灵巧手集成1140个触觉传感单元,可感知15种信息 [7] - 深圳机器人产业2024年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2.58%,2025年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0.1% [7][9] - 深圳形成从设计到市场化测试的全链条机器人生态,"机器人谷"汇聚产业链企业 [8] 深圳AI产业生态 - 深圳设立两只AI产业基金(20亿+50亿),分别聚焦算法模型/机器人关键部件和AI终端产品 [8] - 深圳已汇聚超2600家AI企业,2024年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增加值达2045.54亿元,同比增长9.9% [9]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2024年总产值2012亿元,相关企业7.4万家占全国16.3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