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alaxy S25 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周报、月报:英伟达FY26Q1业绩超预期,2025迎来AIPC爆发
国元证券· 2025-06-02 21: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海外AI芯片指数上涨3.0%,国内AI芯片指数续跌2.6%,英伟达映射指数上涨2.3%,服务器ODM指数上涨2.0%,存储芯片指数续跌2.5%,功率半导体指数稳定,A股果链指数下跌0.7%,港股果链指数下跌4.7% [1] - 2025Q1三星电子OLED电视在北美市场出货量和销量居首,欧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降2%,美国同比增9%,非洲同比增6% [2] - 英伟达FY2026Q1营收超预期,华硕称2025年AI PC将占PC市场20%-30%份额,联电与英特尔合作的12nm制程2027年量产 [3] 各目录总结 市场指数 - 海外芯片指数上周跌2.41%,本周涨2.96%,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缓和,英伟达数据中心增长缓解部分担忧 [10] - 国内A股芯片指数上周跌2.5%,本周续跌2.6%,寒武纪股价下滑超8%,仅恒玄科技涨3.3% [10] - 英伟达映射指数上周跌2.4%,本周涨2.3%,英伟达营收超预期带动供应链回暖,胜宏科技涨幅超14%,兆龙互连和麦格米特下滑超3% [12] - 服务器ODM指数上周跌4.3%,本周涨2.0%,英伟达数据中心销售额涨幅大,供应链缓解,服务器出货预期增强,Wiwynn和技嘉涨幅达6.1%和7.8%,超微电脑和Quanta小幅下滑 [12] - 国内存储芯片指数上周跌4.5%,本周续跌2.5%,联芸科技等下滑约5%,恒烁股份涨幅超7% [13] - 国内功率半导体指数上周跌0.2%,本周续跌0.2%,行情稳定但成分股表现分化,富乐德下跌近10%,华润微涨幅近3.3% [13] - 果链指数本周A股跌0.7%,港股跌4.7%,本周覆盖标的股价整体不佳,仅深南电路等3家上涨,兆威机电下滑7.5% [18][21] 行业数据 - 2025Q1三星电子OLED电视在北美市场销量占50.3%,数量占45.2%,同比增14.3pct [2][23] - 2025Q1欧洲(不含俄罗斯)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降2%至3240万部,三星出货1220万部居首,苹果出货800万部同比增10% [2][25] - 2025Q1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9%,苹果份额达57%创历史新高,三星份额从31%降至25% [28] - 2025Q1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6%达1940万部,传音出货量下滑5%,三星占21%,小米增32%,OPPO增17%,荣耀增283% [30][32] 重大事件 - 苹果计划变革操作系统命名方式,下一代以年份命名,还将为iOS带来新设计语言Solarium [34] - IDC下修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成长预估,从2.6%降至0.6%,关税政策和消费者支出影响大 [34] - 荣耀发布荣耀400系列,定位中高端,荣耀400首发高通骁龙芯片7Gen4,Pro搭载第三代骁龙8满血芯片 [35] -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47.4%,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64.5% [36] - 惠普计划提价并迁出部分生产线,预计6月底北美市场产品多在中国以外生产 [36] - 华硕称2025年AI PC占PC市场20%-30%份额,2026年超50% [37] - 谷歌5月29日开始在印度直接在线销售硬件设备 [37]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441亿美元,同比增69%,净利润199亿美元,同比增26%,数据中心销售额391亿美元,同比增73% [37] - 联电与英特尔合作的12nm制程预计2027年量产 [37] - 美光科技宣布Motorola Razr 60 Ultra采用其内存和解决方案 [38]
三星电子:FY2025Q1业绩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25Q1收入创历史新高,AI服务器需求指引乐观
华创证券· 2025-05-02 14: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三星电子营收创历史新高,主要因S25手机、高端显示等消费类产品抵消存储业务下滑 [1][2] - ASP下降、AI芯片管制、HBM3E产品延迟致HBM销售下滑,但对AI服务器相关需求指引乐观 [3] - S25系列强劲销售带动整体业绩增长,二季度淡季将以旗舰/AI为核心战略进行销售 [4] - CIS出货增长带动系统半导体收入小幅提升,先进制程量产或驱动下半年代工业绩增长 [5] 各部分总结 2025年一季度业绩 收入及盈利情况 - 25Q1营收79.14万亿韩元(QoQ+4%),创季度历史新高,营业利润环比增加0.2万亿韩元至6.7万亿韩元,净利润8.2万亿韩元 [9] - 收入增长受DX部门带动,DS部门因HBM销量下降收入减少17%,营业利润环比增加得益于Galaxy S25系列及高附加值产品 [9] - 毛利率28.1%,环比下降0.4pct,营业利润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8.4%,一般及行政费用和研发费用占比均下降 [9] 支出情况 - 25Q1 S&GA费用环比降低0.6万亿韩元至21.4万亿韩元,占销售额百分比降至27.1% [11] - 资本支出环比减少5.8万亿韩元至12万亿韩元,半导体和显示器投资有变化,预计25H2业绩逐步改善 [11] 外汇 - 美元等主要货币升值对营业利润产生约0.5万亿韩元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部件业务 [12][14] 股息分红 - 董事会批准普通股和优先股每股365韩元季度股息,一季度派息额2.45万亿韩元,5月底派发 [15] - 2024年宣布10万亿韩元股票回购计划,已回购注销部分股份,剩余部分正在进行中 [15] - 扩大股权激励适用范围,将目标性薪酬与员工绩效及业务成果挂钩 [15] 营收划分 DS部门 - 营收25.1万亿韩元(YoY+9%,QoQ - 17%),经营利润1.1万亿韩元(YoY - 42%,QoQ - 62%) [16] - 存储业务营收19.1万亿韩元(YoY+9%,QoQ - 17%),DRAM出货量有增长,HBM销量环比下降,NAND出货量略高于预期 [17] - 系统半导体业务受智能手机市况及客户影响,但季节性需求回温带动营收和盈利能力提升 [19] - 代工业务受多种因素影响营收环比下滑,聚焦提升良率,先进制程节点订单获取量环比增长 [22] SDC部门 - 营收5.9万亿韩元(YoY+9%,QoQ - 28%),经营利润0.5万亿韩元(YoY+67%,QoQ - 45%) [23] - 移动显示业务拓展客户需求,业绩同比改善但环比下降 [25] - 大尺寸面板业务因新QD - OLED产品需求增长,销售两位数增长,业绩环比改善 [26] DX部门 - 营收51.7万亿韩元(YoY+9%,QoQ+28%),经营利润4.7万亿韩元(YoY+15%,QoQ+104%) [27] - MX/NW营收37.0万亿韩元(YoY+10%,QoQ+43%),经营利润4.3万亿韩元(YoY+23%,QoQ+105%),MX业务营收增长得益于S25系列 [28][30] - VD/DA营收14.5万亿韩元(YoY+7%,QoQ+0.4%),经营利润0.3万亿韩元(YoY - 40%,QoQ+50%),VD业务营收受电视市场影响 [31][35] 公司业绩指引 DS部门 - 存储业务:2025Q2 AI服务器需求强劲,公司扩大HBM3E产品响应等;2025H2新GPU带动需求,推进制程转换等 [38][39] - 系统半导体业务:2025Q2通过产品进入新旗舰机型等保持收入稳定;2025H2提升盈利能力 [40][41] - 代工业务:2025Q2成熟制程需求疲软但逐步回升,启动2nm GAA制程量产等;2025H2先进制程增长,提升营收获利 [42][43] SDC部门 - 手机业务:2025Q2盈利前景保守,扩大销售;2025H2提升差异化技术增强竞争优势 [44] - 大尺寸面板业务:2025Q2强化竞争力,推出新产品;2025H2拓展产品线,扩大市场布局 [45] DX部门 - MX:2025Q2手机出货量和售价预计下降,维持旗舰机型销售策略;2025H2高端产品需求稳健,推出新品 [46][47] - VD:2025Q2电视市场需求同比持平,推出AI电视;2025H2高附加值产品需求稳健,提升市场地位 [48] Q&A环节 - 关税应对:密切关注政策,与相关国家沟通,必要时调整制造布局,扩大销售确保盈利能力 [49] - 内存业务:25Q1 AI服务器需求带动采购,HBM需求下降,DRAM和NAND出货及ASP有变化 [50][51] - 股票回购:第二阶段回购注销约2.5万亿韩元,剩余4万亿审慎评估;积极评估潜在并购机会 [52] - MX部门利润:第一季度旗舰机销售、成本效率改善等带动获利增长,将维持稳定获利 [52] - HBM业务:HBM3E Q2起贡献营收,HBM4预计25H2量产,客制化HBM4预计2026年起贡献营收 [53] - VD业务:强化产品差异化重夺市占,提升画质音质,扩展产品阵容,宣传优势并拓展服务业务 [54][55] - 代工业务:近期亏损因需求疲软致产能利用率下降,下半年预计改善 [56] - 内存市场:预计Q2客户库存正常化,DRAM和NAND价格有不同走势,出货量预计增长 [57][58] - 显示业务:强化竞争力,与客户合作,提升成本竞争力,巩固OLED市场地位 [58] - 折叠手机:优化折叠形态,扩大高端机型销售,评估新形态产品可行性 [59] - 内存中长期:DeepSeek带动PC和移动市场需求增长,中长期硬件规格升级推动内存需求增长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