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PBC 2.0
icon
搜索文档
隆基绿能: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pdf
证券之星· 2025-06-26 02:07
公司信用评级 - 维持隆基绿能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维持"隆22转债"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1] - 公司产业链一体化、资金实力、研发实力等方面保持优势,2024年单晶硅片和光伏组件出货量均位居全球第二[3] - 公司现金类资产544.84亿元,资产负债率59.80%,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42.62%,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34.44%[7] 行业与经营状况 - 光伏制造行业供需失衡加剧,硅片和组件产量下降,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产能利用率明显降低[3]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亏损102.06亿元,EBITDA亏损23.7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47.25亿元[7] - 2025年一季度利润总额亏损17.0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7.47亿元[7] - 2024年单晶硅片出货量108.46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6.52亿元[7] - 2024年营业利润率7.03%,2025年一季度降至-4.68%[7]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14.13%,总资本收益率-7.22%[7] - 2024年存货规模133.82亿元,累计计提跌价准备15.42亿元[25] 研发与技术优势 - 已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3342项,拥有BC电池组件专利400余项[8] - HPBC 2.0电池组件量产平均功率650W~660W,规模化量产效率24.8%[8] - 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高达34.85%[8] 在建项目与投资 - 主要在建项目剩余总投资金额124.66亿元,包括鄂尔多斯年产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等[24] - 计划到2025年底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达到50GW[24] - 预计2025年硅片出货量120GW,组件出货量80-90GW,其中BC组件占比超25%[24] 海外经营 - 2024年欧洲、亚太、美洲和中东非地区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3.68%、14.18%、10.65%和5.61%[20] - 中东非地区组件销量同比增长76%,亚太新兴市场巴基斯坦销量同比增长136%[13] ESG表现 - 2024年节电量约1300万度,电单耗同比下降9.14%[33] - 获MSCI ESG评级"BBB"等级,关键议题加权平均分光伏产业链第一[35] - 2024年公益捐赠价值7847.14万元,其中乡村振兴投入2888.68万元[34]
隆基绿能联合BC生态圈穿越周期 专家称“未来3—5年市场空间或增10倍以上”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18:54
自2023年9月宣布全面投资BC技术以来,隆基绿能(601012.SH)持续进行技术升级迭代,并带领生态 圈伙伴共同穿越光伏行业周期。 近日,隆基绿能在2025年SNEC展会上发布全新研发的HIBC技术及组件产品。依托2382mm×1134mm黄 金尺寸实现功率700W+,使得光伏组件效率迈入"25%+时代"。这也是其在发布HPBC1.0和HPBC2.0相 关产品以后,向市场公开发布的又一新技术和新产品。 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研究一院负责人童洪波接受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隆基绿能有一条500MW的HIBC中试线,已经具备吉瓦级乃至数十吉瓦级的规模化量产条件,后 续将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投入生产。 现阶段,HPBC 2.0是隆基绿能推向市场的主流量产BC技术。截至2025年4月,HPBC 2.0组件全球签约 量超30GW。而新发布的HIBC技术(即高低温复合钝化背接触技术),融合了HJT(异质结)和BC技 术的特点,目前其组件产品已在欧洲上市。 "我们用不到3年的时间,让光伏组件效率再上一个大台阶,这也充分证明了BC技术的高拓展性——具 有更大的提效空间。"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 ...
隆基绿能李振国:找各个环节有本事的人一起,构建健康的BC生态圈
第一财经· 2025-06-14 19:57
公司高层变动与技术聚焦 - 李振国辞任隆基绿能CEO职务,继续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及首席技术官,专注科研突破[1] - 职务转变原因系个人精力有限,选择聚焦技术研发,认为对公司和行业是正确选择[1] - 李振国在SNEC展会上首次以新身份亮相,强调技术研发背景及行业创新成就[1] BC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隆基绿能发布HIBC技术及量产组件,融合HJT和BC技术优势,全球首次实现规模化量产,组件效率接近26%[1] - HPBC 2.0量产线已贯通,电池良率达97%,BC与TOPCon成本差距缩小至0.05元/W,预计2025年成本持平[3] - 计划2025年底将HPBC2.0电池、组件产能提升至50GW[3] 行业生态与战略合作 -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技术扩散在过剩阶段会伤害创新者,需保护技术创新成果[2] - 批评垂直一体化布局战略,认为"术业有专攻",需构建BC生态圈合作[2] - 与英发睿能签署16GW HPBC电池片战略合作协议,认可其在电池线管理及生产效率的优势[2][3] - 联合爱旭股份等发布《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推动建立技术标准体系[3] 产能与出货目标 - 2024年硅片出货量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3] - 2025年目标硅片出货120GW,组件出货80GW-90GW,其中BC组件占比超25%[3]
隆基绿能(601012):产业链价格下行拖累业绩,2025年BC产品出货占比有望超25%
山西证券· 2025-06-03 16: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B”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业链价格下行拖累隆基绿能业绩,2025 年 BC 产品出货占比有望超 25%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 年 5 月 30 日收盘价 14.38 元,年内最高/最低 21.17/12.70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75.78 亿,流通 A 股市值与总市值均为 1089.72 亿 [2] - 2025 年 3 月 31 日基本与摊薄每股收益 -0.19 元,每股净资产 7.91 元,净资产收益率 -2.42% [2] 财务业绩 - 2024 年营收 825.8 亿元,同比 -36.2%;归母净利润 -86.2 亿元,同比 -180.2% [3] - 2025 年 Q1 营业收入 136.5 亿元,同比 -22.8%,环比 -43.1%;归母净利润 -14.4 亿元,同比 +38.9%,环比 +32.0% [3] 业务分析 - 2024 年硅片营收 82.1 亿元,同比 -66.5%,出货 108.46GW(对外销售 46.55GW);组件及电池营收 663.3 亿元,同比 -33.1%,电池组件出货量 82.32GW(组件出货 73.5GW),硅片、电池组件毛利率分别为 -14.3%、6.3%,分别同比 -30.2pct、-12.1pct [4] - 2025 年 Q1 硅片出货量 23.46GW,电池组件出货量 16.93GW [4] 产品与产能 - HPBC2.0 组件产品力领先,预计 2025 年底 BC 产能增至 50GW,2024 年 BC 组件出货 17.33GW,同比高增 191%;2025 年 Q1 出货 4.32GW,预计 2025 年 6 月底 BC 二代产能达 35GW,2025 年 BC 产品出货占比超 25% [5]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0.28/0.32/0.60,对应 5 月 30 日收盘价,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51.0/45.3/23.9 [6]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29498、82582、71686、83372、96333 百万元,同比 0.4%、 -36.2%、 -13.2%、16.3%、15.5%;净利润分别为 10751、 -8618、 -2131、2401、4558 百万元 [8]
李振国辞职其女或接棒光伏业调整加剧 隆基绿能一季再亏14亿押宝BC破局待考
长江商报· 2025-05-28 07:22
千亿光伏巨头隆基绿能(601012)(601012.SH)总经理辞职。 5月26日晚,隆基绿能发布公告,公司总经理李振国辞职,辞任后,李振国将专注于公司研发和科技管 理工作。 李振国是隆基绿能的创始人,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与妻子李喜燕合计持有隆基绿能19.1%的股权。 李振国退居幕后,其女儿李姝璇或将上位。隆基绿能将于6月30日召开股东大会,届时将选举李姝璇为 公司非独立董事。 2024年,光伏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当年,隆基绿能亏损逾86亿 元,为2013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隆基绿能持续加码研发。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公司坚定推进BC二代技术,欲借此实现 突围。 李振国退居幕后女儿或上位 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发生重大人事变动,光伏巨擘李振国"退休"。 根据公告,5月23日,隆基绿能董事会收到李振国提交的书面辞任报告,李振国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 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辞任后,李振国将继续担任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 带领团队聚焦光伏前沿技术攻关,支持公司长期发展。 5月26日,隆基绿能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总经理的议案》,同 ...
隆基绿能李振国和他的“新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5:14
作为隆基绿能的掌舵人,李振国执掌企业已有25年,是典型的技术型创始人。他常年扎根一线,凭借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执着专注,以及对 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带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回顾隆基绿能的成长历程,从一家小小的半导体材料厂,逐步发展为市值超千亿的光伏巨头,且多项核心技术领跑行业,李振国与公司管 理层发挥着关键作用。 光伏行业,迎来一则重磅人事变动。 5月26日晚间,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李振国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将兼任总经理一职,并 接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未来,李振国仍将继续担任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专注主持公司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 此番李振国卸任管理职务,实则是战略重心的调整。他选择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聚焦光伏前沿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光伏 转换效率,迅速将其转化为规模化的先进产能并在客户端推广应用,促进光伏度电成本的持续降低,为隆基构筑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变动不会影响日常经营,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未发生变化,战略方向保持连贯。 李振国辞任管理层 根据公告,隆基绿能创始人之一李振国辞去董事、 ...
隆基绿能李振国“请辞” 专注研发及科技管理
经济观察网· 2025-05-26 19:39
记者 蔡越坤 2025年5月26日,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隆基绿能(601012.SH)正式宣布进行高层人事架构调整。在此次调整中,李振国将全身心投入 到公司的研发以及科技管理工作之中,辞去了董事、总经理的职务。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变动不会影响日常经营,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未发生变化,战略方向保持连贯。 根据隆基绿能公告,隆基绿能已完成董事会审议程序,董事长钟宝申正式兼任公司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 上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治理结构调整经过充分准备,职务交接平稳有序,内部管理架构未发生变化。钟宝申延续对公司日 常运营、客户合作及供应链管理等职能不变,并统筹经营管理按既定计划推进。 这一调整或与隆基绿能长期坚持的"技术领先"战略高度契合。 近年来,隆基绿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当年营收比重提高至6.07%。在BC电池、钙钛矿叠层、氢能装备等 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上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透露,李振国未来将聚焦于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及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角色,全面主导公司研发体系与前 沿技术攻关。 回顾近几年隆基绿能在光伏技术领域的突破,2022年11月,隆基研发团队创造了晶硅电池 ...
千亿市值光伏巨头创始人请辞“总经理”
经济观察报· 2025-05-26 19:39
根据隆基绿能公告,隆基绿能已完成董事会审议程序,董事长 钟宝申正式兼任公司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 作者:蔡越坤 封图:图虫创意 虽然李振国辞去了隆基绿能董事、总经理的职务,但截至目前,李振国和李喜燕夫妇共同为隆基绿 能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19.10%。 上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治理结构调整经过充分准备,职务交接平稳有序,内部管理架 构未发生变化。钟宝申延续对公司日常运营、客户合作及供应链管理等职能不变,并统筹经营管理 按既定计划推进。 这一调整或与隆基绿能长期坚持的"技术领先"战略高度契合。 近年来,隆基绿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当年营收比重提高至6.07%。 在BC电池、钙钛矿叠层、氢能装备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上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透露,李振国未来将聚焦于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及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 官角色,全面主导公司研发体系与前沿技术攻关。 回顾近几年隆基绿能在光伏技术领域的突破,2022年11月,隆基研发团队创造了晶硅电池转换效 率的世界纪录,达到26.81%;2024年5月8日,隆基在马德里Hi-MO 9产品发布会上,再次发布了 晶硅电池27.3%转换效率的 ...
隆基绿能: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BC技术有望迎来放量-20250519
华创证券· 2025-05-19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18.01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隆基绿能 2024 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显示业绩阶段性承压,但 BC 技术有望迎来放量 [2] - 公司差异化布局 BC 技术路线,新产品放量有望增厚业绩,调整盈利预测后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70 亿、39.00 亿、51.84 亿元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825.82 亿、817.61 亿、916.73 亿、1058.3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6.2%、-1.0%、12.1%、15.4% [4]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6.18 亿、-22.70 亿、39.00 亿、51.8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80.2%、73.7%、271.8%、32.9% [4]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1.14 元、-0.30 元、0.51 元、0.68 元,市盈率分别为 -13 倍、-51 倍、29 倍、22 倍,市净率分别为 1.9 倍、2.0 倍、1.8 倍、1.7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757804.97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757804.22 万股,总市值 1148.07 亿元,流通市值 1148.07 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 59.80%,每股净资产 7.77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20.46/12.73 元 [5]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收 825.82 亿元,同比 -36.23%;归母净利润 -86.18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毛利率 7.44%,同比 -10.82pct;归母净利率 -10.44%,同比 -18.74pct [8] - 2024Q4 实现营收 239.9 亿元,同比 -32.23%,环比 +19.57%;归母净利润 -21.13 亿元,同环比增亏;毛利率 6.12%,同比 -8.55pct,环比 -2.48pct;归母净利率 -8.81%,同比 -6.15pct,环比 -2.52pct [8] - 2025Q1 实现营收 136.52 亿元,同比 -22.75%,环比 -43.09%;归母净利润 -14.36 亿元,同环比减亏;毛利率 -4.18%,同比 -13.07pct,环比 -10.30pct;归母净利率 -10.52%,同比 +2.78pct,环比 -1.71pct [8] 业务情况 - 组件业务方面,2024 年电池组件出货 82.32GW,同比 +12%;其中 BC 产品出货超 17GW [8] - 目前 HPBC1.0 产线正在全部升级为 N 型 HPBC2.0 技术,已投产电池良率达到 97%左右,搭载 HPBC 2.0 技术的组件最高量产效率达 24.8% [8] - 采用 HPBC2.0 电池的系列组件已在全球市场规模化签单出货,2025 年预计组件出货 80 - 90GW,其中 BC 产品占比预计超 25% [8] - 硅片业务方面,2024 年实现硅片出货量 108.46GW(其中对外销售 46.55GW),公司采取“控量保利”策略 [8] - 自主研发的“泰睿”硅片采用全新的 TRCz 拉晶工艺,具备更好的电阻率均匀性、吸杂效果,以及更高的机械强度,支撑全平台主流电池技术路线的效率提升 [8] 减值情况 - 2024 年对有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87.0 亿元;2025 年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 4.3 亿元,减值规模大幅收窄 [8]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达 514.8 亿元,在手现金充裕 [8]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4 - 2027 年进行了预测,涵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9]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36.2%、-1.0%、12.1%、15.4%,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80.2%、73.7%、271.8%、32.9% [9] - 获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 年毛利率分别为 7.4%、8.5%、15.9%、16.1%,净利率分别为 -10.5%、-2.8%、4.3%、4.9% [9]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 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59.8%、59.8%、58.9%、58.1%,流动比率分别为 1.5、1.5、1.5、1.6 [9] - 营运能力方面,2024 - 2027 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0.5、0.6、0.6、0.6,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 54、55、46、47 [9]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 元、-0.30 元、0.51 元、0.68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0.62 元、-0.01 元、1.25 元、1.18 元 [9] - 估值比率方面,2024 - 2027 年 P/E 分别为 -13 倍、-51 倍、29 倍、22 倍,P/B 分别为 2 倍、2 倍、2 倍、2 倍 [9]
隆基绿能(601012):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BC技术有望迎来放量
华创证券· 2025-05-19 13: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18.01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隆基绿能 2024 年业绩阶段性承压,2025 年 BC 技术有望迎来放量 [2] - 公司差异化布局 BC 技术路线,新产品放量有望增厚业绩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825.82 亿、817.61 亿、916.73 亿、1058.3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6.2%、-1.0%、12.1%、15.4% [4]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6.18 亿、-22.70 亿、39.00 亿、51.8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80.2%、73.7%、271.8%、32.9% [4]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1.14 元、-0.30 元、0.51 元、0.68 元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757804.97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757804.22 万股 [5] - 总市值 1148.07 亿元,流通市值 1148.07 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 59.80%,每股净资产 7.77 元 [5] - 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20.46/12.73 元 [5]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收 825.82 亿元,同比 -36.23%;归母净利润 -86.18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8] - 2024Q4 实现营收 239.9 亿元,同比 -32.23%,环比 +19.57%;归母净利润 -21.13 亿元,同环比增亏 [8] - 2025Q1 实现营收 136.52 亿元,同比 -22.75%,环比 -43.09%;归母净利润 -14.36 亿元,同环比减亏 [8] 组件业务 - 2024 年电池组件出货 82.32GW,同比 +12%;其中 BC 产品出货超 17GW [8] - HPBC1.0 产线正升级为 N 型 HPBC2.0 技术,已投产电池良率达 97%左右,搭载 HPBC 2.0 技术的组件最高量产效率达 24.8% [8] - 采用 HPBC2.0 电池的系列组件已在全球市场规模化签单出货,2025 年预计组件出货 80 - 90GW,其中 BC 产品占比预计超 25% [8] 硅片业务 - 2024 年实现硅片出货量 108.46GW(其中对外销售 46.55GW),采取“控量保利”策略 [8] - 自主研发的“泰睿”硅片采用全新 TRCz 拉晶工艺,开启行业降本增效新路径 [8] 减值计提 - 2024 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87.0 亿元,2025 年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 4.3 亿元,减值规模大幅收窄 [8]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达 514.8 亿元,在手现金充裕 [8] 投资建议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70/39.00/51.84 亿元(2025 - 2026 年前值 46.70/60.52 亿元) [8] - 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51/29/22 倍,给予 2026 年 35x PE,对应目标价 18.01 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