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RO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正帆科技11.2亿元收购汉京半导体 双方已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8:53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以11.2亿元收购汉京半导体62.23%股权 [2] - 交易将推动公司OPEX业务发展 [2] - 汉京半导体将作为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4] 标的公司业务与技术 - 汉京半导体拥有高精密石英和先进陶瓷材料制造技术 [2] - 主要产品包括石英管、石英舟、碳化硅陶瓷零部件等 [2] - 是国内首家碳化硅耗材生产商及石英制品头部供应商 [2] - 产品已导入台积电、北方华创、拓荆、中微等头部晶圆厂和设备厂商 [2] - 正在建设国内首条极高纯石英生产线(对应10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及首条半导体碳化硅零部件生产线 [2] 财务数据表现 - 汉京半导体2024年营收4.61亿元(同比下滑9.33%),净利润8401.83万元(同比下滑28.76%)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822.20万元,净利润2320.23万元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9.79亿元,净资产2.57亿元 [3]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93亿元 [3] - 收购预计形成5.5亿至7亿元商誉 [3] 战略协同与产业布局 - 交易与公司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强化产品拓展、技术研发及运营协同 [4] - 公司近年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包括通过定增和可转债扩大规模 [4] - 2024年12月以3.36亿元收购鸿舸半导体30.5%股权,持股比例升至90.5% [4] 市场与估值 - 公司当前股价36.66元/股,总市值107亿元 [5]
正帆科技20250517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翰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布局** - 核心业务分 CAPEX 和 OPEX 两部分 CAPEX 含制程关键系统与装备,如电子工艺和生物制药设备;OPEX 涵盖关键材料及专业服务,如电子特气、先进电子材料和 MRO 等 [2][4][5] - 早期布局泛半导体领域,2016 年拓展医药和面板领域,2020 年左右渗透集成电路领域并布局材料业务 [3] - 现阶段主要应用领域为集成电路,收入占比超 50%,光伏等泛半导体业务占比下降 [2][6] -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收 54.69 亿元,2020 - 2024 年复合增速约 49%;净利润 5.28 亿元,净利率约 9.7% [2][6][10] - 毛利率稳定在 26%左右,电子工艺设备毛利率稳定在 26% - 27%,集成电路毛利率约 26%,光伏约 28% [2][7] - 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在手合同金额约 82 亿元,同比增长 45%,半导体行业订单占比超 50%,预计 2025 年稳健增长 [2][10] - **业务发展策略** - 做大做强材料业务,通过定增及可转债资金投向大宗化学品、电子测量仪器及先进电子材料等产品,扩大非 CAPEX 业务规模 [2][8] - 从 CAPEX 转向 OPEX 领域,满足晶圆厂维护与服务需求,实现一体化能力覆盖 [8][9] - 以客户为导向,根据客户需求拓展新产品,如推出 gas box 产品 [15] - **市场地位与规模** - 在国内高纯介质工艺系统市场处于第一梯队,规模大于台湾供应商帆宣三圈科技 [4][13] - 2023 年中国内地集成电路市场对高纯介质工艺系统需求量约 23 亿美元,高纯介质工艺系统占相关产线固定投资额比例约 5% [4][13] - **各业务板块情况** - CAPEX 业务为工业 4.0 环节提供流体系统产品,处于产业链中游,原材料成本占比超 60% [2][12] - 生物医药设备收入占比较低,毛利率约 25% - 30% [14] - 电子特气 2020 年全球和中国大陆市场规模分别为 41.85 亿美元和 174 亿元人民币,预计 2025 年分别提升至 60 亿美元和 317 亿元人民币,国内复合增速约 12.8%;电子大宗气体到 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为 20.41 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预计为 122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速约 9.4% [17] - 前驱体材料在铜陵二七布局 890 吨/年产能,产能释放后预计带来近 20 亿收入,2024 年砌体材料营收约 5.4 亿人民币,增速接近 30%,未来预期保持 30%以上增长 [4][18] - 电子气体业务毛利率较低,随资产占比提升,系统维护业务毛利率将提高 [19] - 专业服务业务(MRO)2024 年营业收入 4.5 亿人民币,毛利率约 32.65%,预期保持高速增长 [20] - OPS 业务由电子材料、专业服务类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构成 [21] - 电子工业零部件领域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客户资源是核心优势,新兴领域可能成新增长曲线 [22] - **盈利预期** - 未来几年复合增速预计保持在 30%左右,若达成此增速,当前估值水平较低,2025 年股价对应盈利预期仅有十几倍估值,有长期投资价值 [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前身弘帆集团成立于 2004 年,董事长于冬雷和崔总是实际控制人,早期创始人包括黄勇、周忠明等 [3] - 国产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对 gas box 等关键核心设备需求增速将保持较快增长 [15] - 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潜力大,光伏类型设备不断进入市场,国产化机台发展将提升市场空间,现金注册机业务可能划归 Sapec 领域 [16] - 一些晶圆厂将部分服务工作外包,公司早期参与晶圆厂建设,MRO 一站式服务综合能力较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