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LA耗材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级3D打印企业:拓竹营收突破55亿,利润近20亿,全球市占超50%
材料汇· 2025-08-04 23:12
桌面级3D打印市场 - 桌面级3D打印机价格在几千元,工业级价格在6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打印技术分别为FDM/SLA/PJ和SLM/SLS/DED [10] - 桌面级打印速度较低约1m/s,工业级可达7-15m/s,打印精度分别为0.3-0.6mm和0.1-0.075mm [10] - 桌面级打印成功率约70%,工业级达98%以上,打印尺寸较小且材料限于PLA/ABS等常见塑料 [10] - 2024年全球桌面级市场规模59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209亿美元,CAGR为23% [14] -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3亿美元,占全球6%,主要应用于牙科/医疗(24%)、珠宝(21%)、食品(19%)等领域 [14] 竞争格局 - 拓竹科技2023年营收27亿元,净利率30%,2024年预计营收55亿元,市场份额超50% [28] - 创想三维累计出货550万台,2020-2023年营收连续超10亿,占入门级市场39%份额 [29] - 纵维立方2023年收入超10亿元,产品覆盖200+国家,累计销量100万台 [35] - 爱乐酷2024年收入16亿元,光固化市场出货量第一,累计销量超100万台 [39] 激光雕刻机市场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44.5亿美元,预计2025-2030年CAGR为8.7% [47] - 消费级市场份额约36%,增速快于工业市场,2023年台式机销量37万台 [47] - 中国供应全球2/3设备,2024年激光设备市场中国占比56.6% [53] - xTool 2023年营收超10亿元,2024年预计20-30亿元,2025年目标50亿元 [54] 产业链标的 - 金橙子2024年营收2.12亿元,净利率13.9%,产品包括3D打印控制系统 [65] - 杰普特2024年营收14.5亿元,净利率9.1%,供应激光器和光学组件 [66] - 科力尔2024年营收16.6亿元,净利率3.6%,供应3D打印机电机 [73] - 海正生材2024年营收8.5亿元,3D打印耗材销量同比增长180% [74] - 家联科技2024年营收23.3亿元,净利率2.45%,提供PLA线材 [81] - 安克创新2024年营收247亿元,推出消费级UV打印机众筹4600万美元 [82]
消费级3D打印专家交流
2025-07-30 10:3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消费级3D打印,中国主导全球市场,桌面级产品出口量占全球90%[4] - 拓竹公司通过硬件创新(无刷电机/高算力芯片)和软件算法建立技术壁垒,形成"一超多强"行业格局[11][22] - 全球市场规模40-5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30%,中国2024Q1出口量同比+47%[1][3] 市场动态与需求 - **区域分布**:北美占全球需求30-40%,欧洲20%,中国本土需求仅占20%[4] - **核心用户**:潮玩爱好者(批量生产玩具)、教育机构(教具)、创意设计者(快速成型)、家庭DIY用户[6][7] - **需求结构**:国内ToB主导(农场主驱动),海外C端占比50-60%(车库创业场景)[8] 技术与产品进展 - **性能突破**:打印速度从100-200mm/s提升至500-600mm/s,价格降至<1,500美元[1][3] - **技术路线**:FDM(成本低但精细度不足)和光固化(高分辨率但环保性差)并存[10] - **核心部件成本**:主板/传感器/芯片占33%,电机电控10-20%,喷头/热床20%[2][17] - **耗材现状**:70%为PLA材料(玉米淀粉基),改性PLA耐高温/硬度待提升[20][32] 竞争壁垒与挑战 - **三大壁垒**:生态系统(最高)>软件>硬件,拓竹凭借模型社区+AI生态领先[13][14] - **新进入者难点**:需绕过专利(如拓竹无刷电机技术)、供应链不成熟(无大规模代工厂)[11][27] - **使用门槛**:操作复杂(需模型导入),拓竹通过预制模型库降低难度[23] 成本与盈利 - **利润率**:整机>20%,耗材更高(国产PLA成本极低,终端售价30元/卷)[21] - **成本趋势**:当前高质量整机成本1,000-2,000元,规模化后或降20-30%[27] - **国产化率**:关键部件(芯片/传感器/喷头)依赖进口,工业耗材转向日本采购[28] 未来趋势与风险 - **渗透瓶颈**:需将价格压至500美元、提升打印速度/成功率、解决材料环保性[8][9] - **市场预期**:五年内或达千亿规模,但家庭普及需更长时间(材料/标准未完善)[8][25] - **版权风险**:国内模型版权问题制约发展,海外政策变动可能冲击产业链[26] 其他关键数据 - **产量**:中国年产量700万台(消费级500万台),未来或进一步增长[24] - **竞品表现**:安克退出3D打印市场,其UV打印机仅为2.5D表面处理技术[15] - **拓竹产品线**:A1系列价格低但性能打折(打印面积-30-40%,速度<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