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级3D打印机
icon
搜索文档
3D打印版权战打响 拓竹指控多企业侵权
南方都市报· 2025-10-24 07:11
公司动态与法律行动 - 拓竹科技旗下模型内容平台MakerWorld于10月10日宣布,已对Creality Cloud、Nexprint、MakerOnline三家平台采取法律维权措施,指控其存在搬运独家模型、冒充原作者账号、违反授权条款用于商业广告等侵权情形[2] - 截至10月20日,MakerOnline平台尚未回应且侵权内容未下架,针对Creality Cloud及Nexprint的法律程序正在推进中[2] - 公司正在建设一套全新的版权保护系统,测试版本预计在2024年第四季度发布[2][3] 公司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采用"硬件创新+生态运营"模式,成立短短5年时间便登顶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3] - MakerWorld平台上线仅两年,已成为全球用户量第一的3D模型社区,月活跃用户近千万,拥有全球最多的3D模型超百万个,且每月新增10万个模型[3] - 为激励创作者,MakerWorld每年发放激励达数亿元人民币,头部创作者年收入可超过50万元[3] - 公司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均设立办公室,推进全球化布局[4]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 3D打印正从工业制造向消费级市场延伸,应用场景涵盖个人创客、教育培训、家庭娱乐等领域[4] - 桌面级3D打印正成为数字消费领域的新兴品类,并获得政策支持,国务院指导意见提出释放包括桌面级3D打印机在内的新型消费产品潜力[4] - 券商机构普遍看好消费级3D打印市场,认为其已进入"奇点时刻",有望快速爆发,预计到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2%[4]
3D打印机,正在帮年轻人实现「Labubu自由」
36氪· 2025-10-20 18:47
消费级3D打印机正以"千元机"姿态走进普通家庭,成为年轻人实现"玩具自由"的潮流工具。 "实现手办自由。" 这不仅是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标签,也是部分年轻人正在经历的事实。一些视频博主展示自家书房和客厅里,一台机器 嗡嗡作响,像不知疲倦的"现代神灯",将数字模型变为触手可及的玩具、工具和惊喜。 无论是带孩子的家长还是潮玩爱好者,都沉浸在解压玩具、热门手办批量生产的快乐中,而这个"现代神灯"正是3D打 印机。 在小红书上"3D打印"词条已超13亿浏览和300万讨论。和话题度一同带来的是快速增长的市场和相关公司。 英国CONTEXT公司报告显示,2024年入门级3D打印市场(价格低于2500美元)是唯一实现增长的领域,出货量增长 了26%。相比之下,工业级市场下滑17%。中国在此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拓竹科技、创想三维等公司的发展, 让2024年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96%来自中国供应商。 今年8月,创想三维已经递交了招股书。 消费级3D打印已从极客玩具,蜕变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制造新浪潮。但这股"在家制造"的风潮,究竟是短暂的热闹, 还是下一个产业方向? 从玩家到"造物主",他们为何迷上3D打印? 从大学生,到宝爸宝妈 ...
登顶全球第一后,拓竹在深圳开出首店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16:46
公司动态 - 拓竹科技于9月30日在深圳湾万象城开设全球首家直营旗舰店 [1] - 旗舰店内设有超大3D打印沙盘、28台3D打印机协作组装的巨型培养皿、"胶佬空间"、儿童书房及可编程运行的CyberBrick 3D打印火车等体验区 [3] - 公司2020年成立于深圳,2022年推出首款产品,五年内迅速发展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消费级3D打印机公司 [6] - 公司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地设立办公室,推进全球化布局 [6] - 公司开发了Bambu Studio、Bambu Handy等管理工具,以及模型社区MakerWorld和创意数字实验室MakerLab [7] - 2024年7月,MakerWorld平台接入3D生成模型技术,用户可通过上传图像或文字生成可直接打印的模型 [7] 行业趋势 - 全球3D打印产业处于加速发展期,技术正从工业制造向消费级市场延伸,应用场景涵盖个人创客、教育培训、家庭娱乐等领域 [5] - 消费级3D打印市场已进入"奇点时刻",产品体验改善、主流机型价格降至中高端智能手机水平,耗材价格下降,模型社区繁荣,推动需求加速释放 [5] - 预计到2028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2% [5] - 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欧美创客文化、极客DIY需求、小批量加工工具属性及潮玩IP效应四大驱动力 [5] - 桌面级3D打印正成为数字消费领域的新兴品类,获得政策支持,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鼓励企业释放其消费潜力 [7] 产品与技术 - 拓竹2022年推出的X1系列产品整合了机械设计、运动控制、机器视觉等技术,改善了消费级3D打印机的速度与稳定性 [6] - X1系列产品在Kickstarter众筹平台获得超700万美元支持,并被《时代》杂志列入当年"最佳发明"榜单 [6] - 公司后续发布多款新机型,推动消费级3D打印设备普及,并于2024年实现全球消费级市场销量领先 [6]
3D打印行业深度汇报:消费级需求方兴未艾,重点关注高性价比PLA耗材
2025-09-28 22:5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3D打印行业,特别是消费级3D打印市场 [1] * 公司:创想3D、拓竹科技、众为立方(纵维立方)、智能派(入门级设备商)[2][6][8];海正生材、金发科技、嘉林科技(PLA材料供应商)[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3D打印市场持续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219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超过1,100亿美元,未来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8% [1][2][3] * 消费级市场增长迅速,2020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从15亿美元增至4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8%,预计未来五年将超过30% [1][4] * 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同比增长9% [2] * 市场结构:打印服务占比最高(46%,101亿美元),设备端占比27%(60亿美元),材料端占比20%(44亿美元),软件端占比最小(6%)[1][2] 设备出货与竞争格局 * 入门级消费级3D打印机(售价低于2,500美元)是唯一出货量增长的品类,2024年同比增长26% [1][4] * 全球入门级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由中国企业主导,创想3D、拓竹科技、众为立方和智能派占据90%市场份额 [2][6][8]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15%,中国供应商占据95%市场份额 [8] * 主流品牌售价相较三年前下降60%,集中在2000-3,000元人民币,部分型号如创想3D的Ender 3 V3KE售价低至约999元 [5][8] 行业驱动因素 * 价格下降:硬件具备价格普及基础 [5] * 技术门槛降低:AI技术驱动的建模软件大幅降低建模难度,例如数美万物推出的AI建模工具提升了建模速率和精细程度 [5][9][10] * 消费级3D打印已进入需求爆发拐点 [5] 技术路线与材料 * 消费级3D打印主流技术路线是FDM(熔融沉积成型),少部分采用LCD光固化技术 [2][9] * 工业级3D打印(售价5,000美元以上)技术路线包括SLM和SLS,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业 [2][6] * PLA(聚乳酸)是消费级3D打印中最常见且最适合入门的耗材,具有环保无毒、热形变小、易于打印的优点 [1][6][11] * PLA每千克价格在15至40美元之间,性价比较高 [11] * 其他材料如ABS强度高但释放气味,PETG韧性好但易拉丝 [11] 下游应用领域 * 下游应用广泛,包括航空航天(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医疗健康(个体化医学模型、辅助器械)、汽车等工业领域 [2][7] * 教育机构、小型企业和家庭DIY等个人用户也是重要应用群体 [7] 其他重要内容 PLA材料供需与潜力 * 预计2024年底中国国内PLA需求将达12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3D打印领域需求占比35%,约4万吨 [1][6][12] * 全球PLA现有产能约50多万吨,在建和规划产能约70多万吨,供给过剩导致自2022年以来市场均价承压 [12] * 消费级3D打印需求的增长有望改善PLA供需格局并推动价格回暖 [12] 重点企业产能与布局 * 海正生材:拥有6万吨产能,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一期7.5万吨项目,已开发3D打印专用树脂 [14] * 金发科技:具备年产3万吨PLA树脂合成和改性能力,部分材料用于3D打印 [14] * 嘉林科技:主要布局聚乳酸线材,已在泰国工厂投放产线 [14]
国金证券:3D打印消费级需求方兴未艾 重点关注高性价比PLA耗材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0:2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消费级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1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8% 预计2025年49亿美元增至2029年169亿美元 24-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3% [1] - 全球消费级打印机年出货量2020-2023年维持在300万台左右 2024年突破400万台 年均复合增长率10.2% 预计2029年达1340万台 24-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6.6% [1] - 2024年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增长26% 为唯一实现增长领域 [2] 竞争格局 - 创想三维、拓竹科技、纵维立方、智能派四家深圳企业合计掌握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九成市场份额 [2] - 拓竹和创想三维等品牌表现强劲 推动入门级领域增长 [2] 行业驱动因素 - 消费级3D打印机价格较三年前下降60% 主流品牌重点生产2000至3000元区间产品 部分入门级产品价格低于千元 高端产品线价格不到5000元 [2] - AI工具大幅降低创作门槛 为消费级3D打印普及提供软件条件 [2] 耗材需求与PLA优势 - PLA为3D打印最常见耗材之一 以玉米淀粉或糖类植物为原料 具有环保无毒特性 打印温度较低(190℃至220℃) 减少打印机损耗 适合初学者使用 [3] - 2024年PLA国内需求约12万吨 同比增长48.1% 3D打印为PLA最大应用领域 占比约35% [3] - PLA在FDM路线主流打印耗材中平均成本较低 具备高频复购特性 性价比高 广泛用于文创产品、智能设备零部件、轻量化组件等领域 [3]
国金证券:消费级3D打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重点关注高性价比PLA耗材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5:25
消费级3D打印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0-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按GMV计由15亿美元增长至41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8% [1] - 预计2025-2029年市场规模由49亿美元增长至169亿美元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3% [1] - 2020-2023年全球消费级打印机年出货量维持在300万台左右 2024年突破400万台 年均复合增长率10.2% 预计2029年达1340万台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6.6% [1] 行业竞争格局 - 创想三维 拓竹科技 纵维立方 智能派四家深圳企业合计掌握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九成市场份额 [2] - 2024年入门级3D打印机(售价≤2500美元)出货量增长26% 为唯一实现增长领域 主要得益于拓竹和创想三维等品牌强劲表现 [2] 市场驱动因素 - 消费级3D打印机价格较三年前下降60% 主流品牌重点生产2000至3000元区间产品 部分入门级产品价格低于千元 高端产品线价格不到5000元 [2] - AI工具大幅降低创作门槛 为消费级3D打印普及提供软件条件 [2] PLA耗材市场前景 - PLA为3D打印领域最常见耗材之一 具有环保无毒 热变形小 打印温度低(190℃至220℃) 表面光泽度高等特点 适合初学者使用 [3] - 2024年PLA国内需求约12万吨 同比增长48.1% 其中3D打印为最大应用领域 占比约35% [3] - PLA基材3D打印材料凭借环保性 易用性 机械性能 安全性及成本优势 广泛用于文创产品 智能设备零部件等领域 [3] - FDM PLA路线主流打印耗材平均成本相对较低 具备高频复购特性 有望充分受益于消费级3D打印需求增长 [3]
年薪最高百万!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出动 广东揽才再出“大招”!
证券时报· 2025-09-23 22:12
招聘活动概况 - 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联合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秋季招聘活动 北京和上海同步启动 上海地区首场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1] - 截至2025年7月中旬 广东已吸纳超过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或来粤就业创业 提前实现百万人才揽才目标 [17] 企业参与及岗位情况 - 上海交通大学专场招聘活动共有226家企业参与 提供岗位1.59万个 其中本科岗位9050个 硕士岗位3327个 博士岗位1646个 [9] - 薪酬分布方面:年薪20万-50万元岗位5383个 年薪50万-100万元岗位3060个 年薪100万元以上岗位119个 [9] - 深圳企业组成"校招天团":包括7家世界500强企业招聘3206人 5家商业精英企业招聘314人 49家国有企业招聘1491人 28家上市公司招聘4055人 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招聘245人 18家单项冠军企业招聘1518人 [10] - 比亚迪招聘120人 岗位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月薪1.7万-4万元 [9] - 鹏城实验室部分岗位年薪100万元 深圳大学部分岗位最高年薪83万元 [11] 重点企业招聘动态 - 比亚迪展台应聘者数量最多 队伍阻塞通道 招聘岗位包括高级软件工程师 高级机械工程师和高级算法工程师 [6][9] - 深圳拓竹科技招聘3D打印机研发类岗位 已收到50多份简历 认为上海交大理工科专业与公司需求高度匹配 [10] - 深圳鲲云信息拟招聘20-30名AI芯片相关人才 已收到20多份简历 部分应聘者具备相关实习经验 [10] - 深圳平湖实验室2025年计划招聘30位应届毕业生 岗位涉及器件研发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 [13] 区域人才战略与产业布局 - 招聘活动紧扣深圳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 推动高端人才与广东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17] - 粤港澳大湾区被认定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 深圳被誉为智能硬件领域的"天选之城" [14] - 深圳政府营造优越营商环境 玖治科技仅用18个月完成实验室原型到量产产品的转化 体现"深圳加速度" [14] - 深圳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多维度汇聚人才 致力于打造最佳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 [18] 高校人才输送成果 - 过去十年有3000多名上海交通大学学子在广东干事创业 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15][16] - 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毕业生代表在启动仪式上开启深圳"梦想之盒" 象征人才与城市的双向选择 [14]
年薪最高百万!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出动,广东揽才再出“大招”!
证券时报· 2025-09-23 22:07
招聘活动规模 - 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联合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秋季招聘活动 北京和上海同步启动 上海交通大学为首场招聘站点[1] - 上海交通大学专场招聘活动参与企业226家 提供岗位总数15,900个 其中本科岗位9,050个 硕士岗位3,327个 博士岗位1,646个[2] - 深圳企业参与招聘包括7家世界500强企业招聘3,206人 5家商业精英企业招聘314人 49家国有企业招聘1,491人 28家上市公司招聘4,055人 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招聘245人 18家单项冠军企业招聘1,518人[3] 薪酬水平分布 - 招聘岗位年薪20万-50万元岗位5,383个 年薪50万-100万元岗位3,060个 年薪100万元以上岗位119个[2] - 比亚迪招聘120个岗位包括高级软件工程师等 月薪1.7万-4万元 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2] - 鹏城实验室部分岗位年薪100万元 深圳大学部分岗位最高年薪83万元[4] 企业招聘动态 - 深圳拓竹科技招聘3D打印机研发类岗位 当日收到50余份简历 认为上海交大理工科专业与需求匹配[3] - 深圳鲲云信息招聘AI芯片相关岗位20-30人 已收到20余份简历 部分应聘者有相关实习经验[4] - 深圳平湖实验室2025年计划招聘30位应届毕业生 岗位包括器件研发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4] 人才战略与区域优势 - 广东省截至2025年7月中旬已吸纳超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提前实现"百万英才汇南粤"目标[8] - 粤港澳大湾区被描述为唯一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 深圳被称为智能硬件领域的"天选之城"[6] - 深圳市玖治科技18个月完成产品从实验室原型到量产 体现深圳营商环境和创业生态优势[6] 后续招聘计划 - 广东省2025年底前将开展"万企进百校"高校专场活动 覆盖超百所重点高校[8] - "百万英才汇南粤"秋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将组织超1,200家用人单位 提供超50,000个优质岗位[8] - 上海和山东地区招聘活动持续至9月29日 覆盖12所重点高校 紧扣深圳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8]
年薪最高百万!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出动,广东揽才再出“大招”!
证券时报· 2025-09-23 22:04
招聘活动概况 - 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联合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在北京和上海同步启动 [1] - 上海启动式暨上海、山东地区首场招聘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1] - 活动覆盖两地12所重点高校,将持续至9月29日 [18] 招聘规模与薪酬水平 - 上海交通大学专场有226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1.59万个 [9] - 岗位学历要求分布:本科岗位9050个,硕士岗位3327个,博士岗位1646个 [9] - 薪酬分布:年薪20万-50万元岗位5383个,年薪50万-100万元岗位3060个,年薪100万元以上岗位119个 [9] - 比亚迪拟招聘120人,岗位涉及高级软件工程师等,月薪1.7万-4万元 [9] - 鹏城实验室对部分岗位开出年薪100万元,深圳大学对部分岗位开出最高年薪83万元 [11] 深圳企业招聘阵容 - 参与招聘的深圳企业构成“校招天团”,包括7家世界500强企业(如华为、腾讯、比亚迪)招聘3206人 [10] - 5家“40位40岁以下商业精英企业”(如影石、元戎启行)招聘314人 [10] - 49家国有企业(如招商集团、华润)招聘1491人 [10] - 28家上市公司(如中兴通讯、立讯精密)招聘4055人 [10] - 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拓竹科技、鲲云信息)招聘245人 [10] - 18家单项冠军企业(如欣旺达、中科飞测)招聘1518人 [10] - 48家事业单位(如深圳大学、鹏城实验室)招聘2567人 [11] 企业招聘实例与需求 - 比亚迪展台最受追捧,排队队伍挡住通道 [6] - 深圳拓竹科技招聘3D打印机研发类岗位,当天收到50多份简历 [10] - 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拟招聘20-30人从事AI芯片业务,已收到20多份简历 [10] - 深圳平湖实验室计划招聘30位应届毕业生,岗位涉及器件研发工程师等 [13] 深圳创新环境与人才吸引力 - 粤港澳大湾区被描述为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 [15] - 深圳被誉为“天选之城”,具备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创业生态 [15] - 玖治科技仅用18个月完成产品从实验室原型到量产,体现“深圳加速度” [15] - 过去十年有3000多名上海交大学子在广东干事创业 [16] - 截至2025年7月中旬,广东已吸纳超过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 [18] 政府支持与未来计划 - 广东省计划从9月中下旬到年底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秋季招聘活动,以“万企进百校”形式覆盖超百所重点高校 [18] - 今年年底前将组织逾1200家重点用人单位参加大型综合招聘会,提供优质就业岗位超5万个 [18] - 深圳市委、市政府表示将创造最好条件、提供最优服务以汇聚天下英才 [19]
消费级3D打印专题
2025-09-11 22:3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为消费级3D打印行业 公司包括拓竹科技和创想3D等中国头部企业[1][2][7] 市场表现与规模 * 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规模达198亿美元 预计未来5至6年年均增长率为18.6%[2] * 2024年中国出口消费级3D打印整机377万台 金额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1][5] * 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出口整机140万台 金额27亿元 占消费级设备出口总额的94%[1][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3D打印设备出口占比37% 对德国出口占比20%[1][2] * 拓竹科技2023年收入27亿元 净利润7亿元 2024年收入预计超55亿元 净利润接近20亿元[3][9] * 拓竹科技2025年618全渠道打印机销量增长627% 预计2025年增速在60%-70%[3][9] * 拓竹科技连续5个季度市场份额超过50%[9] 增长驱动因素 * 内部因素:设备在易用性 速度 精度 良率方面提升 AI技术应用于实时诊断和模型生成[1][4] * 内部因素:设备与耗材成本显著下降 拓竹科技入门级产品从2022年3700元降至2024年1500元 核心产品线从7900元降至2200元 耗材价格从每千克80-150元降至50-80元[1][4] * 外部因素:应用场景多样化并向专业领域扩展 B端需求占比60% C端需求占比40%[1][2] * 应用场景包括医疗口腔(牙冠制作) 文创(小批量手办) 珠宝(首饰支架) DIY工坊 农场 医疗器械公司 科研院校等[1][2][4] 竞争格局与公司策略 * 全球市场呈现少数头部厂商主导格局 国内品牌拓竹科技和创想3D的谷歌和亚马逊搜索量已超过海外老牌厂商Prusa 成为全球出货主力[3][8] * 国内品牌注重极致体验 性价比和智能化[3][8] * 拓竹科技通过优秀产品力与快速机型迭代 深入海外品牌建设 构建用户共创社区Make World(日均下载量超10万次 百万注册用户)提升用户粘性 快速成为行业龙头[1][6][10] * 拓竹科技成功关键因素包括构建类似小米MIUI论坛的高互动社区 以及硬件 芯片 软件 云模型库和耗材的一体化生态系统建设[10] * 创想3D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级打印机供应商 全球第一大消费级扫描仪供应商及第三大激光雕刻机供应商 目前正在冲刺港股IPO[1][7] 行业对比与前景 * 消费级3D打印行业与无人机行业相似 均经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渡 通过爆款产品(如拓竹PX1系列)引爆市场 注重海外扩张和生态系统构建[11] * 相比消费级无人机市场(2024年规模约200亿美元 大疆收入800亿人民币) 拓竹科技2024年净利润不到50亿人民币 显示其巨大成长空间[1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上游耗材环节:PLA材料(可降解 易成型)应用最广泛且复购属性强 B端场景需求旺盛 潜力公司包括海正生材和嘉联科技[13][15] * 中游核心零部件环节:包括激光模块(用于高端光固化技术和激光雕刻) 电机(需成本低 控制简单 扭矩高) 扫描仪(用于高精度高速扫描建模)[14] * 潜力公司包括:杰普特(激光技术) 思看科技(扫描仪制造商) 惠达科技(计划涉足并构建AI+算力生态) 科达科技(利用AI优化设计) 科力尔(电机制造商 与拓竹及创想3D合作)[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