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3D打印机

搜索文档
消费级3D打印专题
2025-09-11 22:33
消费级 3D 打印专题 20250911 摘要 中国消费级 3D 打印设备出口强劲,2024 年上半年对美国出口占比 37%,德国占 20%,全年出口整机 377 万台,金额达 82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 33%。2025 年前四个月出口 140 万台,金额 27 亿元,占出 口总额的 94%。 消费级 3D 打印发展受益于设备改进(易用性、速度、精度、良率提 升)、AI 技术应用(实时诊断、模型生成)以及成本降低。拓竹科技入 门级产品从 2022 年的 3,700 元降至 2024 年的 1,500 元,核心产品线 从 7,900 元降至 2,200 元,耗材价格也显著下降。 应用场景多样化推动消费级 3D 打印向专业领域扩展,包括医疗口腔 (牙冠制作)、文创(小批量手办)、珠宝(首饰支架)等,B 端需求 占比 60%,C 端需求占比 40%。 拓竹科技成立三年即成行业龙头,通过不断迭代新机型、海外品牌建设、 构建用户共创社区 Make World(日均下载量超 10 万次,百万注册用 户)等策略,提升用户粘性和参与度。 创想 3D 是全球第二大消费级打印机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消费 级扫描仪供应商及 ...
3D打印概念震荡拉升 海正生材、长江材料双双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01 09:50
3D打印行业产量增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3.1% [1] 3D打印设备价格趋势 - 消费级3D打印机价格较三年前下降60% [1] - 主流品牌重点生产2000-3000元价格区间产品 [1] 3D打印概念股表现 - 海正生材涨停 [1] - 长江材料涨停 [1] - 金橙子涨幅超过15% [1] - 思看科技跟涨 [1] - 光韵达跟涨 [1] - 华曙高科跟涨 [1] - 铂力特跟涨 [1]
发力UV打印机,创想三维IPO前景如何?
雷峰网· 2025-08-27 16:13
核心观点 - 创想三维作为消费级3D打印机头部企业,若成功上市将填补二级市场空白,成为该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具备稀缺性投资价值 [1][3][4] - 公司面临市占率下滑和增收不增利压力,正通过布局UV打印机、3D扫描仪等新业务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4][12] -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五家企业市占率超70%,但除创想三维外尚无企业进入IPO进程 [8][9]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全球市占率27.9%位居第一;2024年单年出货量70万台,市占率16.9%排名第二 [8][9] - 竞争对手拓竹2024年出货量120万台,市占率29%位居行业第一 [9] - 消费级3D扫描仪领域2024年出货量市占率37.7%,GMV市占率37.6%,均排名全球第一 [15][1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4% [14] - 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增长至2023年1.29亿元,但2024年下滑至8866万元,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4] - 2025年第一季度3D扫描仪营收8635.2万元,同比增长446%,营收占比从2.9%提升至12.2% [18][19] 产品战略与定价 - 3D打印机销量从2023年87.07万台降至2024年72.06万台,因转向高端产品线导致销量下降但平均售价提升 [13][21] - 3D扫描仪平均售价从2023年1731.7元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3042.7元,价格战有所缓解 [20][21] - 已推出Ferret、Otter及Raptor三大3D扫描仪系列,并计划推出工业级Sermoon系列新产品 [22] 行业投资价值 - 二级市场缺乏纯消费级3D打印机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海正生材和金橙子一周涨幅达50%-60% [6][7] - 安克创新因UV打印机众筹期间市值上涨超百亿元,显示市场对3D打印设备的高度关注 [7] - 工业级3D打印机企业营收规模超10亿元的标的稀少,且高度依赖下游应用场景 [7]
中信建投:消费级3D打印市场已经进入到奇点时刻 市场有望迎来快速爆发
第一财经· 2025-08-22 08:24
消费级3D打印市场发展态势 - 市场已进入奇点时刻并有望快速爆发 [1] - 桌面3D打印设备使用体验持续提升 [1] - 主流消费级3D打印机畅销机型终端价格下探至中高端智能手机水平 [1] 成本与供应链优化 - 整机购置成本显著降低 [1] - 消费级耗材单价已降至较低水平 [1] - 供给端整机和耗材持续降本 [1] 生态支持与需求激发 - 3D模型社区繁荣提供丰富创意资源 [1] - 消费者可零成本或低成本获取3D模型 [1] - 供需双重带动推动市场爆发 [1]
中信建投:消费级3D打印市场已进入奇点时刻 市场有望迎来快速爆发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7:42
消费级3D打印市场发展态势 - 消费级3D打印市场已进入奇点时刻 有望迎来快速爆发 [1][2] - 桌面3D打印设备使用体验持续提升 终端价格下探至中高端智能手机水平 [1] - 消费级耗材单价降至较低水平 3D模型社区提供零成本或低廉成本的丰富创意模型 [1][2] 市场驱动因素 - 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性爆发 为国内需求判断提供参照 [2] - 国内火爆IP经济带动消费者DIY需求爆发 加速消费级3D打印增长 [2] - 供给端技术成熟和规模化降本 需求端DIY用户数量提升及模型社区繁荣共同推动市场 [2][3] 市场格局特征 - 消费级3D打印机参数相对较低 但使用难度和定价更贴近普通用户 [2] - 当前市场仍由海外需求主导 欧美市场占主要地位 [2] - 国内需求伴随潮玩经济催化和产品价格下沉 规模持续爆发 [2]
深圳,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1:59
3D打印行业与深圳企业分析 行业概况 - 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占全国3D打印机超八成份额,深圳为核心贡献者 [2] - 2025年Q1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超100万台,同比增长15%,中国供应商占95%市场份额 [2] - 全球3D打印市场年增速达20%,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增长220%) [13] - 消费级3D打印从工业端向消费端渗透,个性化需求驱动行业扩张 [6] 深圳产业地位 - 深圳形成建模系统、材料、设备、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被誉为"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3][12] - 深圳厂商占据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超九成出货量,四家头部企业(创想三维、拓竹科技、纵维立方、智能派)为核心 [10] - 2024年上半年深圳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35.8% [3][14] 代表企业分析 创想三维(Creality) - 2024年收入22.88亿元,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30.4% [7] - 全球入门级市场份额39%,CR-10产品以500美元定价打破千美元市场壁垒 [7][10] - 2025年Q1收入7.08亿元,产品销往全球2300名KOL合作覆盖市场 [7][12] 拓竹科技(Bambu Lab) - 2022年首款产品X1以消费级价格提供工业级性能,成Kickstarter热门众筹项目 [9] - 2024年Q2出货量同比增长64%,估值超100亿元,获IDG等资本投资 [2][9] - 独立站+MakerWorld社区驱动流量,桌面级销售额全球第一 [12] 智能派(Elegoo) - 2023年销售额12亿元,产品销往100多国,北美及欧洲占70%-80%份额 [8] - LCD光固化打印机出货量全球第一,16K高分辨率技术领先 [8][10] - 深圳制造效率达2分钟/台,单日最高产能12000台 [13] 纵维立方(Anycubic) - 2024年前7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70%,全球搜索热度前五 [8] - 累计销量超100万台,业务覆盖200多国,营收达十亿规模 [8] 产业链与技术创新 - 上市企业布局:大族激光SLM金属3D打印效率提升50%,安克创新UV打印机众筹12小时破千万美元 [14] - 材料与设备协同:维示泰克(材料)、摩方新材料(设备)、光韵达(应用服务)形成集群 [13] - 出海策略:独立站+DTC平台+本地化团队+KOL营销成为主流模式 [12] 市场竞争力 - 亚马逊3D打印机销量TOP10中中国品牌占主导,深圳企业包揽前列 [9] - 深圳企业通过高性价比(如299美元光固化打印机)和技术创新打破欧美垄断 [6][8] - 产业链集聚效应推动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与生产效率提升 [13][15]
全球“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深圳何以炼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0:20
深圳3D打印行业地位 - 深圳成为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形成全产业链集群[1][3][11] - 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全国超80%的3D打印机 深圳为主要贡献者[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超100万台 同比增长15%[2] 深圳企业全球市场份额 - 中国供应商占全球入门级打印机出货量95% 深圳企业占其中超90%份额[2][9] - 创想三维(Creality)全球市场份额达39%[2] - 拓竹科技(Bambu Lab)出货量同比增长64% 智能派(Elegoo)实现强劲增长[2] 代表企业业务表现 - 创想三维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30.4% 2024年收入22.88亿元[6] - 智能派2023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 产品销往100多国 北美欧洲占比70-80%[7] - 纵维立方2024年前七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超70% 累计销量超100万台[8] - 拓竹科技估值超100亿元 成为全球桌面级3D打印销售额第一独角兽[9]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深圳企业以高性价比打破欧美垄断 创想三维CR-10以500美元定价颠覆千美元市场[5] - 拓竹科技Bambu Lab X1以消费级价格提供近工业级性能[9] - 大族激光SLM金属3D打印设备提高效率50%以上[13] 产能与产业链优势 - 深圳企业每2分钟组装一台3D打印机 单日最高产能近12000台[12] - 2023年上半年深圳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35.8%[3][13] - 形成材料研发(光华伟业)、设备制造(创想三维)、应用服务(光韵达)全产业链[11] 全球市场前景 - 全球3D打印市场年增速20% 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13] - 安克创新首款UV打印机众筹12小时破千万美元[13] - 中国厂商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核心供应商[10]
【脱水研报】3D打印Labubu引爆消费级3D打印市场关注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7-31 15:27
消费级3D打印市场空间与增长潜力 - 市场普遍低估消费级3D打印市场空间和投资价值,但实际行业增速显著,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500亿人民币(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 [2][17][18] - 欧美出口需求及潮玩效应是核心驱动力,2024年中国3D打印出口金额11.47亿美元,同比增长31.09% [13][17] 消费级3D打印产业链与技术特点 - 消费级3D打印机定位个人及小型企业,操作简便、成本低,是工业级技术向消费市场"降维"的产物 [3][6] - 产品升级带动激光硬件、3D扫描仪高端配件及材料需求增长 [2] 潮玩产业与3D打印的协同效应 - 3D打印技术已渗透潮玩产业链多个环节,双向促进效应显著:材料体系丰富提升潮玩IP趣味性,潮玩IP反哺设备销量 [10][11] - 2024年国内3D打印农场新经济模式兴起,进一步刺激设备采购需求 [10] 欧美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欧美车库创新文化和"创客运动"推动桌面级设备普及,高消费力及技术探索意愿支撑需求 [13][15] - 欧美市场为设备出海主要目标,需求高速增长 [13][17] 行业历史研究与趋势 - 消费级3D打印出海成为热点,相关报告聚焦核心标的及新消费趋势 [20]
【脱水研报】3D打印Labubu引爆消费级3D打印市场关注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7-30 15:46
消费级3D打印市场空间与增长潜力 - 市场普遍低估消费级3D打印市场空间和投资价值,但实际行业增速显著,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500亿人民币(CAGR19%)[2][15][16] - 消费级3D打印机定位个人用户及小型企业,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的特点,属于桌面级/入门级产品[3] - 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25.03亿美元,2028年预计增至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15][16] 产业链与技术驱动因素 - 消费级设备是工业级技术向消费市场"降维"的典型代表,技术渗透推动产业链升级[6] - 产品升级带动激光硬件、3D扫描仪高端配件及材料需求增长[2] - 材料体系丰富化增强潮玩IP的趣味性和功能性,反向刺激设备销量提升[9] 欧美出口与潮玩经济拉动效应 - 2024年中国3D打印出口金额11.47亿美元(yoy+31.09%),欧美车库创新文化和"创客运动"驱动需求[11] - 潮玩经济与3D打印形成双向促进:3D打印助力潮玩创意落地,潮玩IP反哺设备采购需求[9] - 2024年国内出现3D打印农场新经济模式,进一步拉动设备采购[9] 行业趋势与数据支撑 - 欧美市场因高消费力及技术探索意愿成为出口核心增长点[11][13] - 海关总署及KBV Research数据验证2028年71亿美元市场规模预测[16] - 产业链图谱显示技术已渗透至潮玩生产多个环节[5][6]
消费级3D打印专家交流
2025-07-30 10:3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消费级3D打印,中国主导全球市场,桌面级产品出口量占全球90%[4] - 拓竹公司通过硬件创新(无刷电机/高算力芯片)和软件算法建立技术壁垒,形成"一超多强"行业格局[11][22] - 全球市场规模40-5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30%,中国2024Q1出口量同比+47%[1][3] 市场动态与需求 - **区域分布**:北美占全球需求30-40%,欧洲20%,中国本土需求仅占20%[4] - **核心用户**:潮玩爱好者(批量生产玩具)、教育机构(教具)、创意设计者(快速成型)、家庭DIY用户[6][7] - **需求结构**:国内ToB主导(农场主驱动),海外C端占比50-60%(车库创业场景)[8] 技术与产品进展 - **性能突破**:打印速度从100-200mm/s提升至500-600mm/s,价格降至<1,500美元[1][3] - **技术路线**:FDM(成本低但精细度不足)和光固化(高分辨率但环保性差)并存[10] - **核心部件成本**:主板/传感器/芯片占33%,电机电控10-20%,喷头/热床20%[2][17] - **耗材现状**:70%为PLA材料(玉米淀粉基),改性PLA耐高温/硬度待提升[20][32] 竞争壁垒与挑战 - **三大壁垒**:生态系统(最高)>软件>硬件,拓竹凭借模型社区+AI生态领先[13][14] - **新进入者难点**:需绕过专利(如拓竹无刷电机技术)、供应链不成熟(无大规模代工厂)[11][27] - **使用门槛**:操作复杂(需模型导入),拓竹通过预制模型库降低难度[23] 成本与盈利 - **利润率**:整机>20%,耗材更高(国产PLA成本极低,终端售价30元/卷)[21] - **成本趋势**:当前高质量整机成本1,000-2,000元,规模化后或降20-30%[27] - **国产化率**:关键部件(芯片/传感器/喷头)依赖进口,工业耗材转向日本采购[28] 未来趋势与风险 - **渗透瓶颈**:需将价格压至500美元、提升打印速度/成功率、解决材料环保性[8][9] - **市场预期**:五年内或达千亿规模,但家庭普及需更长时间(材料/标准未完善)[8][25] - **版权风险**:国内模型版权问题制约发展,海外政策变动可能冲击产业链[26] 其他关键数据 - **产量**:中国年产量700万台(消费级500万台),未来或进一步增长[24] - **竞品表现**:安克退出3D打印市场,其UV打印机仅为2.5D表面处理技术[15] - **拓竹产品线**:A1系列价格低但性能打折(打印面积-30-40%,速度<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