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assenger cars
icon
搜索文档
Tata Motors’ commercial vehicles were always profitable and passenger cars were not so: N Chandrasekaran
BusinessLine· 2025-11-12 13:44
分拆上市事件 - 塔塔汽车商用车业务于10月1日完成分拆后,以塔塔汽车有限公司(Tata Motors Limited)的新实体名称于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BSE)和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NSE)上市 [1] - 公司董事长N Chandrasekaran称此为塔塔汽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决定性时刻 [2] 分拆战略原因 - 分拆主要原因为商用车业务与乘用车业务拥有不同的投资者、客户、经销商合作伙伴和业务发展路径 [3] - 两家公司具有不同的商业模式、平台、客户群体和投资者,因此有权追求不同的战略目标 [4] - 分拆旨在确保两家公司均能独立健康发展,变得非常强大 [4] - 分拆过程曾因新冠疫情而放缓,但之后重新提速 [4] 业务财务表现 - 塔塔汽车的商用车业务始终盈利,而乘用车业务则不然 [2] - 历史上,商用车业务产生的现金流被用于支持乘用车业务的资本支出 [4] - 分拆后的商用车新实体已成为无债务公司,使其能够更大胆地进行投资 [6] 未来技术与战略 - 公司正致力于在商用车领域引入最新技术,包括电气化、氢燃料卡车和新能源客车等 [5][6] - 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与依维柯(Iveco)的交易,这将为商用车业务带来稳定性,以投资于可持续交通转型 [6] - 商用车业务是印度经济的支柱,在重型商用车和轻型商用车领域拥有出色的业务 [6]
【乘联分会论坛】2025年9月乘用车区域市场流向分析
乘联分会· 2025-11-03 16:4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同比增长9%,呈现2-9月国内车市强势增长的良好特征 [2] - 车市增长呈现“北强南弱”新格局,2025年较2022年北方市场份额增长5.7个百分点 [2][4] - “两新”补贴政策有效鼓励中低端和经济型车消费,新能源车在北方地区加速普及 [2][9]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5年9月达64.5%,较去年同期结构变化增长5.9个百分点 [13] 区域市场走势特征分析 - 北方车市持续走强,2025年北方市场份额达41.6%,较2022年增长5.7个百分点 [4] - 东北地区车市表现突出,2025年9月份额保持在6.4%的较高水平,2025年较2022年份额增长1.4个百分点 [4] - 南方车市表现相对较弱,华东地区9月车市同比下滑较大,华南地区也较差 [4] - 中西部车市好于东部车市,2025年中部地区车市份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1个百分点 [5] 政策对区域结构的推动分析 - 北方省份如黑龙江、宁夏、新疆、青海、山西等地区车市表现相对较强 [6] - 2025年9月山西销量环比增长44%,同比增长57%,累计增长28% [6] - 贵州、福建、山东等地9月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6%、14%、11% [6] - 部分地区出现补贴暂停情况,青海、贵州、内蒙古自治区等多地宣布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7] 车身大类市场结构变化分析 - SUV车型表现强劲,2025年1-9月结构占比达51.8%,较去年同期增长1.8个百分点 [8] - 西北、西南地区SUV需求旺盛,西藏SUV占比81.6%,青海SUV占比69.8% [8] - 轿车市场在中西部地区占比相对较高,河南轿车占比52.1%,广西轿车占比53.6% [8] - 漯南地区SUV结构变化最大,较去年同期增长6.8个百分点 [8] 新能源动力结构分析 - 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1.4%,较去年同期提升7.1个百分点 [9] - 纯电动车型占比32.2%,插电混动车型占比19.3% [9] - 北京、湖北、贵州新能源渗透率分别达54.7%、55.6%、44.6% [9] - 海南和广西地区新能源车占比已达60%左右水平 [10] 车型级别结构变化分析 - 经济型车(A00+A0级)份额达16%,较去年同期结构变化增长2.4个百分点 [11] - 河南经济型车份额最高达31%,广西达32%,山东达26% [11] - B级车和C级车在部分地区表现较强,北京C级车份额达13% [11] - 国家补贴对中低端车型效果显著,经济型车受益于补贴较大 [11] 车市品牌结构变化分析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5年9月达64.5%,合资品牌占比24.5%,豪华品牌占比11.0% [13] - 宁夏自主品牌份额最高达75.5%,上海自主品牌份额达55.2% [13] - 豪华车在北京上海占比很高,但2025年份额下降明显,北京豪华车份额下降2.8个百分点 [13] - 合资品牌份额在大城市接近豪华车份额,且下降较快 [13]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9月22日-9月27日)
乘联分会· 2025-09-30 17:36
2025年9月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9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7.6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0%,较上月同期增长12% [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654万辆,同比增长8% [1] - 9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0.3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较上月同期增长16% [1]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014.5万辆,同比增长12% [1] 2025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 - 9月1-27日新能源市场零售103.9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9%,较上月同期增长17% [1] - 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到58.5% [1] - 今年以来累计新能源零售860.9万辆,同比增长24% [1] - 9月1-27日厂商新能源批发115.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增长21% [1] - 厂商新能源批发渗透率为54.9%,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009.8万辆,同比增长31% [1] 2025年9月周度零售销量走势 - 第一周日均零售4.3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4% [3][4] - 第二周日均零售6.1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15% [3][4] - 第三周日均零售6.5万辆,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10% [3][4] - 第四周日均零售9.8万辆,同比下降2%,环比增长21% [3][4] - 9月车市零售走势相对平稳,受去年以旧换新政策及部分地区补贴政策影响,月初出现负增长 [4] 2025年9月周度批发销量走势 - 第一周日均批发4.4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9% [8] - 第二周日均批发6.7万辆,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26% [8] - 第三周日均批发7.6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13% [8] - 第四周日均批发13.2万辆,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15% [8] 汽车出口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76.4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2% [9] - 1-8月累计出口494万辆,同比增长21% [9] - 8月出口前三大国家为俄罗斯58,707辆、阿联酋46,616辆、墨西哥38,994辆 [10] - 1-8月累计出口前三大国家为墨西哥362,103辆、阿联酋320,096辆、俄罗斯288,582辆 [10] - 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前三大国家为比利时27,247辆、菲律宾21,957辆、英国19,435辆 [11] - 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前三大国家为比利时202,663辆、菲律宾137,374辆、英国133,744辆 [12] - 插混和混动车型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尤其是插混皮卡表现较强 [12] 大三排车型市场前景 - 中国多孩家庭总量预计在2035年达到峰值,为大三排车型提供10年增长期 [12] - 家庭结构从“三口之家”向多胎化大家庭转变,推动对6-7座车型的刚性需求 [12][13] - 家庭消费升级促使出行需求从功能性满足向舒适性升级转型,大三排车型的宽大空间和智能配置成为“家庭社交货币” [13] 汽车进口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进口车4.6万辆,同比下滑40%,环比下降8% [14] - 1-8月累计进口汽车32万辆,同比下降33% [14] - 8月进口车主要来源国为日本22,785辆、德国8,926辆、斯洛伐克4,465辆 [14] - 1-8月累计进口主要来源国为日本125,416辆、德国68,878辆、美国40,274辆 [15] - 电动化转型导致燃油车需求萎缩,进口燃油车需求明显下降 [15] 市场动态与政策影响 - 成都车展推出大量新款“523”特色车型(车长5米、宽度近2米、轴距近3米),但缺乏爆款入门级车型,新品贡献度低于预期 [5] -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叠加国补资金落地及地方购车补贴,但部分政策偏向高价车型,不利于主流车市及小城县乡市场发展 [6] - 头部车企努力维护价格稳定并改善产业链资金,降低经销商库存压力,国内销量提升更趋谨慎 [9]
【价格指数】2025年6月价格/优惠指数走势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8-08 15:57
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指数 - 整体市场价格变化指数为-2.13,市场成交价15.52万,较上月下降1,959元(环比-1.2%)[4] - 细分市场成交价变化:轿车(-2.47%)、SUV(-0.8%)、MPV(+1.46%)[4] - 整体优惠变化指数为1.46,优惠幅度3.01万,较上月提升497元(环比+1.68%)[4] 轿车市场 - 成交价12.95万,环比下降3,278元(-2.47%),A00级降幅最大(-5.86%)[3][5] - 优惠幅度3.15万,环比提升1,183元(+3.9%),A0级优惠增幅显著(+37.8%)[6] SUV市场 - 成交价16.89万,环比下降1,362元(-0.8%),C级价格逆势上涨(+2.75%)[11] - 优惠幅度2.92万,环比减少85元(-0.29%),仅C级优惠增强(+0.9%)[8][11] MPV市场 - 成交价27.43万,环比上升3,959元(+1.46%),30万以上价格段销量持续增长[11] - 优惠幅度2.56万,环比下降2,013元(-7.27%),GL8车型优惠连月减少[11] 新能源市场 - 整体成交价15.75万,环比下降1,869元(-1.17%),轿车降幅最大(-3.5%)[12] - 优惠幅度1.14万,环比下降138元(-1.19%),SUV优惠连续减弱(-6.5%)[13][16] 新能源细分市场 - **轿车**:成交价11.57万(-3.45%),A00级降幅达5.9%;优惠1.04万(+5.44%),A0级优惠+39.4%[16] - **SUV**:成交价18.57万(-1.01%),C级价格+3.6%;优惠1.2万(-6.47%),A级优惠逆势+4.4%[16] - **MPV**:成交均价32.4万(+1.21%),20-30万价格段占比超50%;优惠1.59万(-5.12%)[16] 数据覆盖范围 - 研究覆盖北京、上海等46个城市,涵盖一、二、三线主销区域[20] - 数据基于乘联会销量统计,监测全市场各级别细分车型[18]
日本经济分析师_ 谁承担关税负担_-Japan Economics Analyst_ Who Bears the Burden of Tariffs_ (Ota)
2025-07-19 22:57
涉及行业与公司 - 涉及行业包括汽车、汽车零部件、钢铁、铝、资本品、消费品等行业 [4][20][26] - 涉及公司主要为日本出口企业,尤其是汽车制造商 [4][20][21] 核心观点 - 美国对日本加征关税,日本出口商承担关税负担情况目前局限于特定行业,如汽车和钢铁铝行业,不能就此判定美国关税由国内消费者和企业承担的观点无效 [4][27][28] - 日本汽车出口价格下降若扩展到其他行业和国家,可能与当前流行的美国关税由国内消费者和企业承担的观点相矛盾,评估关税对美国价格、日本出口商利润和出口量影响时需考虑此点 [11][12] - 若汽车出口价格持续低迷,日本名义GDP可能低于预期,汽车制造业经常利润前景显著恶化,但对实际GDP影响不明 [32][33] - 目前结果基于2025年5月数据,情况未来可能改变,日本汽车制造商出口价格下降或受临时因素影响,价格有望逐渐回升,但长期能否将额外关税负担完全转嫁到美国销售价格不明 [28][29] 关键数据 - 2025年4 - 6月日本对美国乘用车出口价格累计下降约20%,各发动机类型的6个乘用车价格类别均下降10 - 30%,平均下降约20% [4][20] - 2025年5月,受加征关税影响的日本对美国出口价格中,乘用车出口价格下降明显,各发动机类型的6个类别均下降10 - 30%,平均下降约20%;钢铁铝相关产品出口价格有显著下降;资本品和消费品等互惠关税产品出口价格有轻微下降但无统计意义;未受额外关税产品出口价格无特别变化 [20][25][26] 其他重要信息 - 美国将互惠关税实施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并有意将关税提高到25%,美日谈判不确定性高,上议院选举7月20日前难有进展,若执政党未保持多数内阁辞职,谈判可能停滞 [5][6] - 日本经济主要预测数据,包括实际GDP、消费、资本支出等指标的年度和季度预测 [37] - 近期出版物和观点报告,涉及日本经济各方面分析和展望 [39][40] - 各司法管辖区要求的额外披露信息,如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地区的相关法规和限制 [44]
行业机构:印度6月份国内乘用车总销量312849辆,同比下降7.4%。
快讯· 2025-07-15 14:19
行业销量表现 - 印度6月份国内乘用车总销量312,849辆 [1] - 同比下降7.4% [1]
Rivian Automotive (RIVN) Declines More Than Market: Some Information for Investors
ZACKS· 2025-06-18 06:50
股价表现 - Rivian Automotive最新收盘价为13 39美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 73% 表现逊于标普500指数0 84%的跌幅 道指下跌0 7%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 91% [1] - 过去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2 97% 跑输同期标普500指数1 44%的涨幅 但优于汽车轮胎卡车板块0%的跌幅 [2] 财务预测 - 市场预期公司即将公布的季度EPS为-0 65美元 同比改善46 28% 营收预计12 9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22% [3] - 全年共识预测显示EPS为-2 49美元 同比改善38 37% 营收52 5亿美元 同比增长5 66% [4] 行业评级 - 公司所属的国内汽车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176 处于全部250多个行业的后29%分位 [7] - 该行业属于汽车轮胎卡车板块 研究显示排名前50%的行业表现是后50%的两倍 [7] 分析师预期 - Zacks对公司的EPS共识预期过去一个月保持稳定 当前评级为3级(持有) [6] - 分析师预期修正与股价表现存在实证相关性 Zacks排名第1的股票自1988年以来年均回报达25% [5][6]
【价格指数】2025年4月价格/优惠指数走势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6-12 16:37
2025年4月全国整体乘用车市场价格指数 - 2025年4月整体市场价格变化指数为-1.54,市场成交均价15.61万,较上月下降651元,环比下降0.42% [3] - 各大类市场成交价均下降,MPV市场降幅最大达3.19%,轿车和SUV分别下降0.34%和0.9% [3] - 整体市场优惠变化指数为1.06,优惠幅度2.95万,较上月提升1,179元,环比提升4.2% [3][7] - 轿车市场优惠提升最显著达6.3%,SUV和MPV分别提升2.3%和3.2% [7] 轿车市场 - 轿车市场价格变化指数0.68,成交价13.28万,较上月下降457元(0.34%) [7] - 仅A00级别成交价回升3.03%,其他级别均下降,C级降幅最大达1.99% [7] - 轿车优惠变化指数-0.68,优惠幅度2.9万,较上月提升1,717元(6.3%) [7] - B级市场优惠增幅最大达11.2%,A00级优惠下降8.8% [7] SUV市场 - SUV市场价格变化指数-1.99,成交价16.87万,较上月下降1,531元(0.9%) [7] - A0级和B级成交价降幅明显,分别下降2.21%和3.81% [7] - SUV优惠变化指数1.17,优惠幅度3.01万,较上月提升671元(2.3%) [7] - A0级优惠增幅最大达27.1%,C级优惠下降3.6% [7] MPV市场 - MPV市场价格变化指数-3.62,成交价26.41万,较上月下降8,713元(3.19%) [7] - 20-30万价格段销量份额明显提升 [7] - MPV优惠变化指数2.69,优惠幅度2.77万,较上月提升855元(3.2%) [7] - GL8插混车型上市帮助GL8家族重夺MPV销量冠军 [7] 新能源市场价格指数 - 新能源市场价格变化指数-4.57,成交价15.55万,较上月下降784元(0.5%) [8][12] - MPV成交价降幅最大达7.5%,轿车和SUV分别下降0.5%和1.3% [12] - 新能源优惠变化指数1.44,优惠幅度1.24万,较上月提升1,120元(10.9%) [9][13] - 轿车和SUV优惠增幅均达11%,MPV优惠下降5.5% [13] 新能源细分市场 - 新能源轿车成交价11.97万,下降650元(0.5%),A00级回升3% [13] - 新能源轿车优惠提升965元(11%),B级优惠增幅最大达33.5% [13] - 新能源SUV成交价18.24万,下降2,475元(1.3%),B级降幅6% [11][13] - 新能源SUV优惠提升1,475元(11.2%),A0级增幅最大达50.4% [11][14] - 新能源MPV成交价30.69万,下降24,897元(7.5%) [15][17] - 新能源MPV优惠下降1,245元(5.4%),20-30万价格段销量份额提升 [17]
【政策综述】关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和《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乘用车》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报批稿)的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5-14 16:34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报批稿)的主要变化 - 更改了文件适用范围,从"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车辆"修改为"适用于M1类车辆",涵盖汽油、柴油、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多种能源类型车辆 [7] - 新增三项术语定义: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及企业平均CO2排放量,强化碳排放核算要求 [7] - 调整车型燃料消耗量确定方式,对混合动力车型区分可/不可外接充电类型,纯电动车采用GB/T 18386.1-2021新测试标准 [8] - 修订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计算公式,2030年三排以下座椅乘用车目标值降至2.57L/100km(≤1090kg车型),比现行标准下降36% [10] - 加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年度要求,2026年比值上限为130%,逐年递减至2030年100%,淘汰高能耗车型节奏提速 [13]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标准修订要点 - 新增型式批准申请流程,要求车企提交样车及附录A规定的申请报告,检验机构按GB/T 18386.1-2021测试认证 [17][18] - 更新能量消耗量限值要求,行业现阶段达标率超60%,预计标准实施后将淘汰约10%技术落后车型 [22] - 明确生产一致性要求,需符合GB/T 18386.1-2021第9章规定,涵盖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11项同一型式判定条件 [20][21] 标准修订的战略意义 - 支撑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通过加严标准推动汽车燃料经济性提升,2030年目标值较现行标准最大降幅达36% [16] - 助力2030碳达峰目标,新增企业平均CO2排放量计算方法,强化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 [7][15] - 推动产业技术升级,配合"双积分"政策加速淘汰10%落后产能,促进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突破 [16][22] - 响应国务院设备更新政策,通过能耗标准升级遏制车辆大型化趋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16][22]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4月14日-4月20日)
乘联分会· 2025-04-23 17:05
1 本周车市概述 - 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9.7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下降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02.4万辆,同比增长7% [1] - 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99.3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4%,较上月同期下降1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727.1万辆,同比增长12% [1] - 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47.8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0%,较上月同期下降11%,零售渗透率53.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89.8万辆,同比增长33% [1] - 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53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3%,较上月同期下降7%,批发渗透率53.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37.8万辆,同比增长39% [1] 2 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市场 - 4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3.5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较上月同期下降14% [3] - 4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4.4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3%,较上月同期下降14% [3] - 4月第三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5.5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7%,较上月同期下降3% [3] - 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春季车展线下活动活跃市场气氛,厂商推出"一口价"策略、"0息"购车金融方案等促销活动 [3] - 乘用车市场稳内需效果持续体现,随着一季度经济持续走稳,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走势平稳向好 [3] 3 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销量 - 4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3.5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1%,环比上月同期下降21% [5] - 4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5.2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2%,环比上月同期下降10% [5] - 4月第三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5.9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9%,环比上月同期下降9% [5] - 2025年4月共有22个工作日,与去年4月持平,有利于车市产销平稳增长 [5] - 合资燃油车发力,新能源占比过半,合资企业调整渠道、产品、广宣等,未来新产品陆续发布技术路线,合资2025年有探底反弹趋势 [5] - 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保持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成为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继续萎缩 [5] 4 2025年1-3月中国汽车出口市场 - 2025年1-3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速16%,3月出口57万辆,同比增长16% [6] - 2025年3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前10国家:墨西哥52,646辆、俄罗斯41,741辆、阿联酋36,490辆、沙特25,535辆、澳大利亚24,824辆等 [6] - 2025年1-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好于预期,向中东和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局面 [7] - 2025年1-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前10国家:比利时64,560辆、墨西哥48,762辆、巴西35,233辆、菲律宾33,371辆、英国32,740辆等 [7] 5 2025年1-3月汽车生产与消费 - 2025年1-3月汽车生产751万辆,同比增长12%,新能源汽车生产316万辆,同比增长45%,渗透率42% [7] - 2025年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汽车消费额11,237亿元,同比下降0.8% [7] - 2025年1-3月汽车工业增加值表现较好,增长11.8% [7] 6 全国商用车市场 - 2025年一季度商用车国内销量实现72万辆,同比增长6% [7] - 2025年3月商用车国内销量32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增长44% [7] - 2025年1-3月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量13.3万辆,同比增长49%,渗透率达到2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