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hotonic Fabric
icon
搜索文档
CLS Outpaces Industry in the Past 3 Months: Reason to Buy the Stock?
ZACKS· 2025-06-02 22:41
股价表现 - 过去三个月股价上涨24.3%,远超行业平均15.4%的涨幅 [1] - 同期表现优于同行Flex(17.3%)和Jabil(14.7%) [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拥有20多年制造经验,提供云端优化数据存储和网络AI解决方案 [2] - 作为电子行业幕后合作伙伴,提供设计、制造和供应链管理一站式服务 [2] - 专注于高性能800G网络交换机、SC6100/SD6200存储平台等AI基础设施产品 [5] 增长驱动因素 - 生成式AI(GenAI)需求推动业绩,尤其受益于超大规模客户对AI/ML计算和网络产品的需求 [5] - Photonic Fabric光学计算解决方案可增强AI基础设施性能 [5] - 通过硅光子封装技术整合新一代网络产品,优化供应链并缩短上市时间 [6] 财务与估值 - 2025年盈利预测上调5.7%至5.05美元,2026年预测上调2.4%至6.07美元 [8] - 数据中心交换机与光模块组合能处理高流量,支持AI/ML及数据分析应用 [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面临富士康、Jabil、Flex和Sanmina等巨头的激烈竞争 [11] - 半导体行业强周期性带来压力 [11] - 高研发成本导致利润率承压 [10] 宏观环境影响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使公司对宏观环境持谨慎态度 [9] - 美国政府对数据中心硬件(如服务器和网络交换机)的临时豁免提供短期政策 clarity [9] 长期前景 - 硅光子技术有望在汽车、数据中心、电信等多领域扩大应用 [14] - 凭借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专长,公司具备持续增长潜力 [14]
为什么硅谷顶级风投开始抛弃模型,转身投“AI硬件”?
36氪· 2025-05-30 20:43
全球AI硬件变革趋势 - 2025年科技领域核心竞争从AI算法转向硬件设备,重点在于让AI真正"动起来"的硬件载体[1] - 交互方式从传统APP架构转向生物信号或环境感知驱动,重构人机交互范式[6][23] - 行业沿「交互升维-场景深化-生态重构」路径推进,形成"感知-决策-行动"闭环系统[22] 头部企业战略布局 - 谷歌推出整合AndroidXR与Gemini模型的智能眼镜原型,采用AdHawk眼动追踪技术实现12小时续航,计划与三星合作推出消费级产品对标Meta[4] - OpenAI以65亿美元全股票收购前苹果设计团队创立的IVE公司,组建55人硬件团队开发"AI原生"设备,首款产品预计2026年面世[4][5][6] - Meta宣布2026年推出支持人脸识别的AI眼镜,苹果AR项目"Orion"进入芯片研发冲刺阶段,目标2027年推出消费终端[1] 新兴技术公司突破 - Celestial AI完成2.5亿美元融资,估值超30亿美元,其光子芯片架构Photonic Fabric™用光信号替代电信号传输数据[8] - NeuroFlex开发贴合大脑皮层的纳米复合材料,A轮融资5000万美元估值达3.2亿美元[11] - Luminai研发80°视场角的平板波导AR模组,获a16z领投天使轮融资[12] - BioLink Systems开发可消化体内传感器,采集温度/酸碱度等生理数据[14] - SynthSense集成多模态传感器模组,Pre-A轮估值6500万美元[17][18] 投资风向与市场预测 - 红杉资本投资Brilliant Labs的实时翻译AI眼镜,IDG押注Sightful的无显示器笔记本Spacetop[2] - 全球AI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30.3%,2028年将突破1207亿美元[23] - 陪伴机器人市场未来五年预计增长四倍,但面临端侧算力瓶颈和数据隐私挑战[23] 技术演进方向 - 光子芯片、柔性电极、微型AR系统等底层技术重塑硬件图谱[7] - 垂直场景硬件爆发,研发周期从十年压缩至三到五年[23] - 生态战争成为竞争核心,空间交互信息催生数字孪生基础设施[23]
CLS Stock Almost Doubles in a Year: Should You Take the Bait?
ZACKS· 2025-05-02 23:2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过去一年表现优于行业和同行,受益于生成式AI热潮,但受高运营费用、竞争、行业周期性及ATS业务疲软等因素影响,不过凭借强劲盈利表现和有利评级,仍有望实现股价进一步上涨,投资者此时投资或可获利 [1][3][8][14] 公司表现 - 过去一年股价涨幅达98.8%,优于行业36.4%的涨幅,也超过Flex Ltd.的26.7%和Jabil Inc.的25.9% [1] - 过去四个季度平均盈利惊喜为7.4%,VGM评分为A,目前Zacks排名为2(买入) [13] 业务优势 - 拥有多元化产品组合,在制造领域有超25年经验,有简化优化的全球网络,致力于提供下一代云优化数据存储和行业领先网络解决方案 [2] - 受益于生成式AI热潮,AI/ML计算和网络产品需求强劲,提供高性能800G网络交换机、存储解决方案及光子结构等产品 [3] - 整合下一代网络产品与硅光子封装解决方案,优化供应链以缩短上市时间,数据中心交换机与光收发器可处理大量网络流量 [4] 盈利预期 - 2025年盈利预测在过去60天内上调5.7%至5.05美元,2026年上调2.4%至6.07美元 [6] - 上调2025年业绩指引,预计收入108.5亿美元,非GAAP运营利润率7.2%,非GAAP调整后每股收益5美元 [7] 面临挑战 - 产品复杂,研发成本高,高运营费用压缩利润率,影响公司前景 [8] - 面临来自行业巨头和区域小公司的激烈竞争,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带来压力 [9] - ATS业务过去几个季度持续疲软,工业终端市场库存水平高阻碍净销售增长,宏观经济挑战构成威胁 [9][12] 未来展望 - 随着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硅光子技术在多个行业的应用可能大幅增加 [13]
再出手180亿独角兽!65岁华人创投大佬,30年投出一个帝国
创业邦· 2025-03-21 11:13
公司融资与估值 - Celestial AI完成2.5亿美元C+轮融资,由富达投资领投,融资总额超5.15亿美元,投后估值达25亿美元 [1] - 新投资者包括贝莱德旗下基金、Maverick Silicon、老虎环球基金及陈立武,现有投资者AMD Ventures、KDT、淡马锡等也参与本轮 [1] - 2023年6月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2024年3月完成1.75亿美元C轮融资 [13] - 投资方阵容豪华,包括保时捷创投、AMD、三星、淡马锡、富达投资等产业资本和知名基金 [15] 技术优势与产品 - Celestial AI研发Photonic Fabric技术平台,通过光互连技术解决AI服务器数据传输瓶颈,提供超25倍带宽和内存容量,延迟和功耗降低10倍 [11] - 技术产品包括PFLink™(芯片或可授权IP连接性)、PFSwitch™(低延迟高带宽扩展交换机)、OMIB™(封装) [11] - 技术不与英伟达、AMD等巨头直接竞争,而是提升客户系统性能、互连带宽 [11] - 光子技术可应用于汽车领域,解决处理器通信瓶颈,支持复杂自动驾驶系统,降低转型成本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光互连技术领域竞争对手包括Lightmatter(融资8.5亿美元,估值44亿美元)和Ayar Labs(融资3.7亿美元,估值11亿美元) [18] - AI芯片领域除英伟达、AMD、英特尔外,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云服务公司也在研发自研AI芯片 [5]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起源 - Celestial AI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最初为麻省理工学院独立风投公司The Engine的被投企业 [7] - 创始人David Lazovsky和Preet Virk拥有半导体和光子学背景,David曾任职POET Technologies董事会成员和Khosla Ventures风险合伙人 [9] - Khosla Ventures为OpenAI最早投资机构,2019年投资5000万美元并持股5% [9] 陈立武职业成就 - 陈立武为华登国际创办人兼主席,管理资本超30亿美元,全球投资500多家公司(120家为半导体公司) [3][25] - 2024年3月正式上任英特尔CEO,成为美国四大芯片巨头中第四位华人CEO [2][20] - 曾主导Cadence转型,营收翻倍,股价累计涨幅超3200%,市值突破650亿美元 [26] - 投资案例包括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华润微、中微公司、兆易创新等中国半导体企业 [28][30] - 获2022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高荣誉罗伯特・诺伊斯奖 [27]
陈立武,投了一家芯片公司
半导体芯闻· 2025-03-12 18:48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近日,Photonic Fabric 光学互连技术平台的创造者Celestial AI今天宣布,它在由富达管理与研究 公司领投的 C1 轮融资中筹集了 2.5 亿美元,使迄今为止筹集的总资本达到超过 5.15 亿美元。 新投资者包括贝莱德、Maverick Silicon、Tiger Global Management 和 Lip-Bu Tan 管理的基金 和账户,现有投资者也参与其中,包括 AMD Ventures、Koch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KDT)、 淡马锡、淡马锡全资子公司 Xora Innovation、保时捷汽车控股 SE 和 The Engine Ventures。 在Celestial AI 首席执行官 David Lazovsky 表示:"随着复杂推理模型和代理 AI 的出现,对 AI 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日益增加。集群规模必须从一台服务器中的几个 AI 处理器扩展到单个机架中的 数十个处理器以及多个机架中的数千个处理器,同时还要依靠高带宽、低延迟的网络连接来处理处 理器之间的海量数据传输。Celestial AI 的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