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IGX1094
icon
搜索文档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513
东吴证券· 2025-05-13 10:02
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超预期下调,后续贸易框架协定有望年内谈成,权益市场短期或拉升,五月或震荡,利率或短期上行但受政策限制 [1][12] - 新动能驱动“科特估”,科技企业全球化定价权提升,需划定“含科量”范围 [1][15] - 地方国企债券融资项目投资由基建地产转向科创 [4][17] - 预计关税冲击对美国4月CPI影响不明显,Q2美国CPI上行压力将弱化 [5][19] - 特别国债发行前置或推升4月社融增速,二季度实体经济融资向好 [6][22] - 建议围绕转债核心稀缺资产进行抢筹配置,债券抢跑需消化 [6][23] - 晶泰控股研发实力雄厚,营收突破商业化门槛,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9][32] - 博瑞医药募资5亿,管线进展顺利,BGM0504显示优效,维持“增持”评级 [10][34] 宏观策略 宏观点评20250512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共识,最高145%关税降至30%,91%报复性关税取消,出口不确定性降低 [12] - 谈判超预期因美国政治和经济压力,后续贸易框架协定有望年内谈成,但可能有行业关税反复 [12] - 关税调降后,权益市场短期或拉升,五月或震荡,市场风格或双边交易 [12] -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或短期推动利率上行,但受“降准降息”政策限制 [12] 宏观深度报告20250512(新动能驱动“科特估”) - 关税战是持久战,抑制全球投资与消费需求,科技产业经济占比提升,“国产化”内需空间广阔 [13][15] - 科技新动能基础设施构建是战略工程,赋能产品提升全球竞争力,拓展AI应用整合内需生态 [14][15] - 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定价权提升,需划定“科特估”“含科量”范围筛选硬科技企业 [15] 宏观深度报告20250512(地方国企债券融资) - 2025年1 - 4月地方国企公募信用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对项目支持力度有所抬升 [17] - 地方国企“新增债券”用于股权或基金投资规模同比增长,基建或地产项目投资规模同比减少 [17] - “新增债券”用于“科创领域投资”规模及占比明显提高,可能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和“利息本金化” [17] 海外周报20250511 - 中美贸易谈判和美英贸易协定提振市场情绪,美股跌幅收窄,美债利率上行 [18][19] - 关税冲突使经济数据不确定性高,美联储对降息更谨慎,英国央行再度降息 [19] - 美英贸易磋商取得成果,中美高层接触释放缓和信号,后续需持续观察 [19][20] - 预计关税冲击对4月美国CPI影响不明显,Q2美国CPI上行压力将被对冲 [19][20] 宏观量化经济指数周报20250511 - 5月初经济生产端放缓,需求端小幅回暖,出口短期或缓和,中长期有下行压力 [21][22] - 预计特别国债发行前置推升4月社融增速,一揽子金融政策和政府债推动二季度融资向好 [22] 固收金工 固收周报20250512 - 美债收益率长短端向上修复,预计偏4 - 4.5%箱体震荡 [23] - 国内转债周k普遍收红,股性占优,建议围绕转债权重核心资产抢筹配置 [23] 固收周报20250511 - 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出口增长,进口微降,贸易顺差扩大 [26] - 债券收益率因“锚”保持震荡,利率下行需时间消化,投资者可合理布局 [26] - 美债收益率长短端向上修复,预计偏4 - 4.5%箱体震荡,短期降息概率低但有预期 [26][27] 固收点评20250511(二级资本债) - 本周新发行二级资本债1只,规模60亿元,存量余额减少 [28] - 本周二级资本债成交量增加,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折价成交居多 [28][29] 固收点评20250510(绿色债券) - 本周新发行绿色债券6只,规模约78.41亿元,较上周减少 [29] - 本周绿色债券成交额增加,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折价成交居多 [29] 行业 晶泰控股(02228.HK) - 核心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实力雄厚,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 [9][32] - 2024年营收突破商业化门槛,净亏损显著收窄 [9][32] - 干湿实验闭环,数据壁垒构造护城河 [9][32] - 合作新药管线进展顺利,新材料等领域客户持续拓展 [9][32] - 政策红利驱动短期增长,客户留存与孵化公司驱动中长期增长,预计2027年扭亏为盈 [9][32] 博瑞医药(688166) - 5月8日发布定增预案修订稿,募资5亿由实控人全额认购,启动BGM0504减重II期临床试验 [10][33] - BGM0504与替尔泊肽头对头试验显示优效,开发口服剂型具备稀缺性 [11][34] - BGM1812为长效胰淀素类似物,即将进入临床阶段,Amylin潜力巨大 [34]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3.0/4.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11][34]
FDA计划逐步让“猴哥”退出新药研发? 提出三大替代方向,但业内认为还需更多研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2 22:44
FDA政策调整 - 美国FDA计划逐步取消单克隆抗体疗法和其他药物研发中对动物实验的强制性要求,转向智能计算模型、类器官与器官芯片、跨物种数据整合三大替代方向 [1] - 2022年《FDA现代化法案2 0》已提倡寻找动物实验替代方案,但最新政策更加具体,引发医药行业震动 [1] - 政策发布后,传统CRO公司股价受冲击,查尔斯河股价单日下跌28 13%,昭衍新药股价下跌9 98% [1] 行业反应与技术挑战 - 业内人士认为完全替代动物实验需更多临床数据证明类器官在毒性预测方面的有效性,监管态度审慎,替代将分步推进 [2] - 单抗药物对动物是"外来蛋白",易引发免疫反应,干扰毒性判断,TGN1412事件凸显动物实验局限性 [2] - 动物实验成本高昂,单抗开发需144只非人灵长类动物,每只成本近5万美元,总成本6 5亿至7 5亿美元,耗时9年 [3] - 2022年中国暂停实验猴出口后,美国NIH削减30%动物实验项目,加速推动替代技术 [3] 替代技术进展 -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已存在十余年,能模拟人体组织功能,微生理系统可实时监测药物效应,预测性优于动物实验 [4] - 肝脏芯片技术成功识别87%临床肝毒性药物,已被纳入FDA创新药物促进计划 [5] - 器官芯片技术结合AI可突破药物研发"死亡之谷",提高成功率,方舟投资报告显示其具备高通量测试优势 [5] - 希格生科利用胃类器官+AI开发的胃癌靶向药SIGX1094进入Ⅰ期临床,节省40%~50%时间及约2000万元成本 [6] 市场动态与商业化 - 全球器官芯片市场由Emulate、TissUse等头部企业主导,Emulate累计融资近2 25亿美元 [8] - 国内类器官公司多成立于2015-2021年,融资集中在天使轮到A轮,科途医学等已进入B轮阶段 [8] - 强生、罗氏等20余家跨国药企通过合作或投资布局类器官领域,罗氏成立人类生物学研究所推进相关研究 [9] - 昭衍新药、药康生物等上市公司加码类器官研究,药康生物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AI驱动类器官平台 [9] 技术局限性 - 类器官数据与临床数据相关性缺乏系统研究,体外实验替代动物实验仍需全面认证 [6] - 复杂疾病如癌症的多器官交互模型需进一步优化,AI模型需更多高质量数据训练 [7] - 英矽智能CEO指出类器官模型对小分子疗法评估仍有局限,需结合动物实验 [7] - GLP毒理研究成本是非GLP的7到8倍,取消部分步骤可显著简化流程降低成本 [7] 行业未来方向 - 全球新药研发失败案例中50%因药效不足,33%因临床前毒性问题,类器官+AI模式有望成为新底层技术 [10] - 提高药效预测准确率和降低毒性筛查失败率是新药研发升级的关键切入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