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AC债券

搜索文档
一周银行速览(8.1—8.8)
财经网· 2025-08-08 21:19
监管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下半年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消费提振、小微企业及外贸稳定,同时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1] -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走访超9000万户小微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信用贷款占比32.8%)[1] - 三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新规征求意见稿,强化反洗钱监管要求[1] 银行业绩与资本运作 - 6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营收净利双增长,其中5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两位数[2] - 国有大行TLAC债券发行加速,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合计发行规模或达1700亿元,农业银行8月新增200亿元TLAC债券发行[3] - 农业银行A股市值达2.11万亿元,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冠军,其股价自2022年11月以来涨幅近1.5倍[5] 银行评级与股东动态 - 9家中小银行主体信用评级获上调(含7家城商行和2家头部农商行),主因区域经济改善及资本强化举措,另有4家小型农商行评级被下调[4] - 南京银行第四大股东南京高科(南京国资委实控)增持0.06%股份至9%,近两年地方国资已三次加仓该行[5][6] 金融人事变动 - 工商银行副行长段红涛升任党委副书记[7] - 上海银行董事长顾建忠、江苏银行副行长杨大威及总审计师时文绮任职资格相继获批[7][8] -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辞任,拟任招商金控总经理[9]
农业银行为何成为A股市值新科冠军?得益于银行板块大涨 盈利确定性在“四大行”中最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23:20
农业银行市值表现 - 农业银行A股流通市值于8月6日达2.11万亿元,升至A股榜首,股价收于6.62元,上涨1.22%,创上市以来新高 [2] - 8月7日总市值进一步增至2.35万亿元,2025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29.54%,显著高于工商银行(16.85%)和贵州茅台(-4.74%) [3][5][6] - 2023年以来农业银行股价累计涨幅达145%,成为银行板块领涨标的 [6] 市值超越工商银行的驱动因素 - A股流通股本差异:农业银行A股流通股本3192亿股,较工商银行(2696亿股)多近500亿股,A股股价上行直接推升市值 [3][5] - 资金面驱动:银行股作为低估值、高分红品种受大资金青睐,公募基金银行板块配置比例从2024年二季度的2.77%升至2025年二季度的4.88% [3][7] - 盈利确定性:农业银行在四大行中盈利确定性最高,拨备充足且贷款风险结构更优,拨备调节盈利空间达四大行最优水平 [9][10] TLAC债券发行与资本结构优化 - 农业银行2025年累计发行TLAC债券800亿元,其中8月4日完成第二期500亿元发行,吸引证券、基金、信托及外资行等多元化投资者参与 [4][5] - TLAC债券虽非监管资本,但可计入总损失吸收能力分母,有效优化资本结构 [5] 银行板块整体表现与资金逻辑 - 银行股成为A股明星板块,沪深300指数中银行权重达13%,但偏股型公募基金配置仅2%,存在显著低配补仓需求 [7] - 保险资金权益配置比例上调及考核优化推动增量资金涌入,预期股息+资本利得>预期回报的红利逻辑持续强化 [7][8] 农业银行拨备优势分析 - 超额拨备策略差异:农业银行与建行实际计提超额拨备高于监管上限,工行和中行则按上限计提,农行拨备释放对资本影响有限 [9][11] - 不良处置能力:国有行通过清收优先策略同步实现拨备覆盖率提升、不良率下降及减值损失减少,逆周期调节能力突出 [10] - 分红可持续性:国有行30%分红比例有望稳定保持,农业银行拨备基础扎实支撑红利策略延续 [10]
8月TLAC债券再“上新” 国有大行夯实风险防线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3:33
TLAC债券发行概况 - 近期国有大行相继发行TLAC债券,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合计发行规模达1700亿元,并吸引多元化投资者和超额认购 [1] - 截至7月底,3家国有大行TLAC债券已发行规模合计达1500亿元,其中交通银行发行700亿元(6月400亿元+7月300亿元),农业银行300亿元,中国银行500亿元 [2] - 8月农业银行再获批准发行200亿元TLAC债券,发行期限为8月1日至8月5日 [3] TLAC债券监管要求 - TLAC债券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而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的金融债券 [1] - 根据监管要求,2025年和2028年起,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风险加权比率分别需达到16%和18%,TLAC杠杆比率分别需达到6%和6.75% [4]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须在2025年和2028年初分别达到20%和22%,交通银行该比例须在2027年初达到19.5% [5] TLAC债券发行目的 - 发行TLAC债券主要目的是增强系统性银行风险抵补、处置能力,维护金融系统稳定 [1] - TLAC债券偿付顺序位于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之前,风险溢价更低,有助于降低银行满足TLAC监管要求的成本 [5] - 华西证券研究所预计,2025年至2027年五大行资本债/TLAC债共须净增5.15万亿元,年均净增额为1.72万亿元 [6] TLAC债券投资价值 - TLAC债券信用风险低,交易价值凸显,农业银行首期TLAC债券超额增发100亿元,交通银行两期TLAC债券均获超额认购 [7] - 交通银行第二期TLAC债券为"固息+浮息"双品种,是商业银行首单创新实践,浮息品种付息频率为4次/年,重定价周期为3个月 [8][9] - 浮息TLAC债券估值更稳定,可较好满足投资者稳定净值波动与稳定赚取票息的需求,未来或成为主流供给品种 [9][10]
8月TLAC债券再“上新”国有大行夯实风险防线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3:14
TLAC债券发行规模与进展 - 截至7月底,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三家国有大行TLAC债券合计发行规模达1500亿元,其中交通银行两期发行700亿元(400亿+300亿),农业银行300亿元,中国银行500亿元 [2] - 8月农业银行再获批准发行200亿元TLAC债券,预计三家大行合计发行规模将达1700亿元 [1][3] - 监管批准额度显示: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分别获3000亿元、1800亿元TLAC债券发行额度,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去年获批额度分别为600亿元、1500亿元和500亿元 [3] TLAC债券的监管背景与要求 -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需满足FSB规定的TLAC风险加权比率(2025年16%、2028年18%)和杠杆比率(2025年6%、2028年6.75%) [4] - 五大行附加资本监管要求为1%-1.5%(核心一级资本),叠加储备资本等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2025年TLAC风险加权比率需达20%,交通银行2027年需达19.5%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五大行TLAC风险加权比率均接近或达标:工商银行21.83%、农业银行20.50%、中国银行20.73%、建设银行21.87%、交通银行18.71% [5] TLAC债券的市场需求与创新 - 农业银行首期TLAC债券超额增发100亿元,交通银行两期TLAC债券认购倍数达1.5-2倍,吸引近90家机构参与,订单超630亿元 [7] - 交通银行创新发行"固息+浮息"双品种TLAC债券,其中浮息品种首期票面利率1.82%,挂钩DR007,认购倍数1.42倍,投资者涵盖银行、基金、保险等多元化机构 [8][9] - 浮息TLAC债券付息频率4次/年,重定价周期3个月,可降低利率风险和久期压力,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新工具 [9][10] TLAC债券的行业意义与功能 - TLAC债券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发行的非资本金融债券,具有减记或转股吸收损失的功能 [1] - 发行TLAC债券可增强银行风险抵补能力,优化负债结构,降低满足监管要求的成本(相比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风险溢价更低) [1][5] - 华西证券预计2025-2027年五大行需净增资本债/TLAC债5.15万亿元,年均1.72万亿元,其中农业银行需求最高(1.72万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