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传感器

搜索文档
华创证券:智能感知层核心赛道 机器人&汽车打开磁传感器增量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6-09 09:29
磁传感器行业概述 - 磁传感器是智能感知层核心器件,受益于机器人、汽车电子等市场发展,叠加新能源、工控、消费电子等领域需求复苏,多场景共振下市场有望持续成长 [1] - 磁传感器通过磁电转换实现非接触式测量位移、角度、电流等物理量,具备复杂环境耐受性及性价比优势 [2] - 2024年霍尔效应传感器以64%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磁阻效应(AMR/GMR/TMR)传感器则凭借高精度、低功耗特性加速渗透 [2] - 2023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9亿美元,2029年将增长至37亿美元,CAGR为4% [2] 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 - 霍尔效应传感器因成本优势与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及工业等领域 [2] - TMR传感器因灵敏度与温度稳定性突出,逐步在汽车动力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数据中心等高端场景实现对传统方案的替代 [2] - 磁传感器包括位置、速度、开关、电流及电子罗盘等多种类型,全面覆盖汽车电子、机器人、工业、新能源及消费电子等场景 [2] 下游应用驱动因素 - 机器人领域:高精度磁传感器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与人形机器人的关键组件,特斯拉Optimus Gen-3通过单关节集成霍尔传感器与磁编码器实现微米级运动控制 [3] - 汽车电子领域:汽车电动&智能化升级推动单车磁传感器用量从燃油车的30-50颗跃升至混动/纯电车的80-100颗 [3] - 新能源领域:光伏逆变器对电流检测精度的要求提升,有望为TMR传感器加速替代传统方案带来机遇 [3] - 工控领域:库存周期触底与工业4.0升级共振,磁传感器在电机控制、自动化产线等场景渗透率将稳步提升 [3] - 消费电子领域:"国补"政策刺激终端需求回暖,磁传感器向AI眼镜空间定位、穿戴设备运动追踪等高附加值场景延伸 [3] 市场竞争格局与国产替代 - 2023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占率超70%,Allegro、Infineon、Melexis等国际厂商主导市场 [4] - 2022年中国磁传感器芯片国产化率仅为25%,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4] - 纳芯微推出基于AMR效应、具有功能安全等级ASIL-B(D)的轮速传感器,已进入小批量订单交付阶段 [4] - 纳芯微通过完成对麦歌恩的收购整合,实现了技术矩阵和产品布局的横向拓展 [4]
磁传感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华创证券· 2025-06-02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磁传感器是智能感知层核心器件,受益于机器人、汽车电子等市场发展,叠加新能源、工控、消费电子等领域需求复苏,多场景共振下市场有望持续成长 [4] - 当前海外龙头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国内厂商替代空间广阔,建议关注具备全技术矩阵布局与车规级产品能力的重点公司纳芯微、灿瑞科技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磁传感器:智能时代的核心感知器件,技术迭代满足多元应用场景 - 磁传感器是“磁 - 电”信号转换核心元件,可测量位移、角度、电流等参数,产业链包括一级封装和二级包装或直接集成到电子系统 [11] - 磁传感器优势在于非接触测量、高可靠性和性价比,技术路线分为霍尔效应和磁阻效应传感器,功能可分为开关、位置、速度、电流、电子罗盘等类别 [13][16][26] - 2024 年霍尔效应传感器占全球磁传感器市场 64%以上份额,TMR 磁传有望加速渗透替代传统技术 [16] 二、下游新兴应用多点开花,驱动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 2023 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29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将增长至 37 亿美元,CAGR 为 4%,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是主要应用市场 [29] - 机器人领域,人形机器人催生广阔市场,高精度磁传感为关节控制刚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 2024 年达 10.17 亿美元,至 2030 年有望增至 151 亿美元,CAGR 超 56% [31][39] - 汽车电子领域,电动化和智能化双轮驱动,带动磁传感器用量大幅增长,混动/纯电车单车磁传感器用量较燃油车提升 1 倍以上,全球汽车磁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由 2023 年的 18 亿美元增长至 2029 年的 23 亿美元,CAGR 达 4% [46][58][67] - 新能源领域,光储行业周期复苏,助力磁电流传感器市场需求回暖,TMR 有望在高端逆变器、储能系统等场景中实现逐步替代 [70][74] - 工业控制领域,需求回暖与“工业 4.0”升级共振,磁传感器应用场景不断增加 [77][82] - 消费电子领域,端侧 AI 与政策补贴共振,磁传感器向高阶应用场景延伸,“国补”政策提振终端需求,端侧 AI 产品创新丰富磁传感器应用生态 [85] 三、海外龙头主导高端市场,国产替代开启黄金窗口期 - 2023 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 CR5 市占率超 70%,头部国际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化率仅为 25%,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94][98] - 以纳芯微为例,2024 年推出基于 AMR 效应的轮速传感器,完成对麦歌恩的收购整合,未来国内厂商有望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98] - Allegro 通过“布局高端 + 技术协同 + 战略收购”构建完整解决方案,短期业绩承压,未来有望受益于需求修复和新兴应用放量 [100][108] 四、相关标的 - 纳芯微 2025Q1 收入创单季度新高,毛利率改善,受益于汽车与 AI、机器人等新兴市场需求共振,保持高研发投入,收购麦歌恩完善磁传感器产品布局 [112][113][114] - 灿瑞科技是国产智能传感器领先企业,营收增长但盈利短期承压,高研发投入保障技术领先,布局新品打开成长空间 [115][116][117]
融资超5千万!磁传感器独角兽完成种子轮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8:43
融资动态 - 公司Neuranics于2025年4月10日获得800万美元(约5800万人民币)种子资金,由Blackfinch Ventures领投,Archangels等机构参与投资[2] - 资金将用于团队建设、技术创新及TMR技术在高科技市场的整合,重点布局可穿戴设备、XR和数字健康领域[2] - 2024年10月曾获苏格兰企业局80万英镑拨款,用于研发基于磁性传感器的腕带交互技术[9] 核心技术 - 核心技术为隧道磁阻(TMR)技术,通过磁性隧道结(MTJ)实现电阻随磁场变化的超高灵敏度检测[3] - 开发的TMR传感器可无接触捕捉人体微弱磁信号(如肌肉活动、心脏信号),精度高于传统电/光学检测,且功耗更低[6] - 技术优势包括非接触式监测、持续适用性,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HMI)与XR硬件的关键组件[6] 应用场景 - 生物医学领域:检测心磁图(MCG)和脑磁图(MEG)等微弱磁信号[8] - 可穿戴设备:用于智能手表监测肌肉活动及手势识别,提升舒适度[9] - XR领域:精确追踪头部/手部姿态,增强VR/AR沉浸体验[9] 研发进展 - 2025年1月在美国展会展示磁肌图(MMG)传感器和实时磁心图(MCG)解决方案,获广泛关注[11][12] - 2025年2月在格拉斯哥大学建立先进磁学实验室,配备MuRoom®磁屏蔽环境,专注超灵敏磁测量[14] - 实验室将推动非接触式肌肉监测、心脏监测及可穿戴/XR应用的突破性解决方案[15]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21年,为格拉斯哥大学与爱丁堡大学首家联合孵化企业,获CES创新奖认可[16] - 核心团队包括:CEO Noel McKenna(30年电子行业经验,曾创立APT Ltd)[16][17]、CSO Kia Nazarpour(数字健康教授,Rebel Bionics联合创始人)[18][19]、CTO Hadi Heidari(微电子与生物医学传感器专家)[20] - 正与全球领先半导体及XR制造商合作推动技术落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