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CM(Unified Cache Manager)
icon
搜索文档
存储厂国产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华为UCM提升先进存储使用效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1 17:19
中国存储产业本土化进展 - 中国存储厂商首次在大规模Flash与DRAM量产中全面导入自研本土EDA工具 补齐产业自主化最关键设计环节[1][2] - 国内公司已开发全流程EDA系统 支援DRAM及NAND Flash量产设计平台 推动形成晶片自制+本土EDA供应链[2] - 华大九天建立多个全流程EDA工具 涵盖类比/记忆体/射频与平板显示电路 具备本土替代能力[2] 存储技术突破与效能优化 - 华为UCM技术使First Token生成延迟缩短90% 模型上下文记忆范围扩展10倍 整体吞吐率提升22倍[3] - UCM技术通过数据分级存储策略 将高频数据存HBM 中期数据存DRAM 低频数据存SSD 最大化硬件效能[3] - 该创新补偿中国本土AI硬件缺陷 为本土厂家争取时间窗口 在硬件受限情况下释放最大潜能[3] 国产存储厂商发展态势 - 长鑫存储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近50% 按比特出货量市占率从Q1的6%提升至年末8%[5] - 长鑫存储加速向DDR5/LPDDR5过渡 DDR5份额从Q1的1%升至7% LPDDR5从1%升至9%[5] - 长江存储实现294层3D NAND量产 推进300层开发 采用自研Xtacking4.0与CBA架构并导入PLC技术[5] - 长鑫存储规划2025年底至2026年间量产HBM3记忆体 正式进入高频宽记忆体市场[5]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崛起带动国内存储产业技术升级 提升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地位[4] - 存储企业壮大降低对进口存储芯片依赖 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形成科技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4] - 国产存储产业链涉及精智达/兆易创新/华大九天/神工股份/上海新阳/江波龙/佰维存储等企业[5]
十年新高!创造历史!
搜狐财经· 2025-08-18 17:5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一度站上3740点 刷新近十年新高 同时A股公司市值总和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2]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7467亿元 较上日放量4196亿元[2] - 沪指涨0.85% 创业板指涨3.84% 科创综指涨2.41% 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2] 板块及个股表现 - 影视传媒板块走强 华智数媒涨20.02% 华策影视涨20.00% 慈文传媒涨停[2][4] - 液冷服务器概念活跃 曙光数创涨29.99% 冠龙节能涨20.02% 高澜股份涨20.02% 强瑞技术涨20.00%[5][6] - 华为海思概念股走强 晶赛科技涨29.98% 强瑞技术涨20.00% 深圳华强涨9.99% 好上好涨10.00%[7][9] - 国产AI板块表现强势 石头科技涨超10% 恒玄科技涨超10% 寒武纪涨超4% 金山办公涨超4%[11] 行业及公司动态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99.56亿元 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观影总人次超2.6亿 8月总票房突破40亿元[4] - 液冷技术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2025-2027年液冷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354亿元 716亿元 1082亿元[7] - 影石创新连续2个20cm涨停 市值达1080亿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20.41亿元飙升至55.74亿元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5.25%[7] - 华为推出AI推理创新技术UCM 旨在提升AI推理体验和性价比 缓解HBM资源短缺问题[9][10] - 寒武纪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融资项目增强AI芯片领域竞争力[13] 科创板及AI投资主题 - 寒武纪年内涨幅近50% 市值突破4000亿 成为科创板AI芯片标杆企业[2][20] - 科创AIETF(588790)今日飙涨3.73% 年内涨近35% 资金净流入额达59.02亿元 成为科创板股票型ETF吸金王[2][22] - 2025年Q1寒武纪营收11.11亿元 同比大涨4230% 净利润3.55亿元 成功扭亏为盈[26] - 2025年二季度 378只科创板股出现在基金重仓股名单中 寒武纪获186家基金持有 期末持股市值达187.52亿元 位列科创板芯片股第一[26] - 科创板覆盖人工智能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 包括金山办公 澜起科技 石头科技 芯原股份 恒玄科技等公司[26] 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 - 算力密度不断提升 液冷技术作为解决高密散热的核心方案 引起市场关注[6] - 英伟达GPU及云厂商自研ASIC芯片共同驱动液冷市场快速增长[7] - 国内AI芯片发展加快 寒武纪MLU590芯片采用中芯国际N+2工艺 MLU-X训练卡性能达A100的85%[33] - 昇腾910B集群支持万亿参数模型训练 海光DCU实现CUDA代码90%兼容性[33] - 芯片自研减少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确保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成为大势所趋[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