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42.ai系列产品
搜索文档
以“数据+AI”赋能创新药商业化落地 镁信健康发布多元支付智策平台
中国经济网· 2025-11-10 17:0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中国创新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多款原研新药成功出海[1] - 创新药商业化面临单一支付体系发展瓶颈,医保基金支付能力存在客观限制,纯自费模式仅能覆盖少数高支付能力患者[1] - 传统“以医保为单一支付方”的商业化策略已不符合新支付机制要求,行业需从“存量竞争”转向“增量拓展”[2] 公司产品发布 - 镁信健康在第八届进博会发布AI+数据智能中枢平台mind42.ai系列产品[1] - 该平台以“保险-医药-渠道”全链路数据为基础,旨在为药企提供多元支付环境下的智能决策支持[1] - 平台目标为构建数据的“整合器”,成为懂药企、懂市场、懂数据的AI多元支付决策伙伴[2] 平台技术与数据 - 平台数据整合以惠民保/商保的准入和理赔数据、高潜渠道理赔情况为核心,并纳入药品基本信息、处方信息/病程链、流行病学数据、人口/经济宏观数据等[2] - 在数据应用层面,平台基于AI智能中枢解码商保数据,在准入、渠道、患者、洞察四大领域实现精准护航[2]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辉瑞中国、罗氏制药、再鼎医药等国际和本土企业成为镁信健康首批合作伙伴[3] - 公司认为创新药多元支付时代已经到来,平台将助力打开支付天花板,实现从“投入-研发-回报”的正向循环[3] - 数据与AI的深度融合正发挥乘数效应,成为激活产业价值的重要引擎[1]
进博会现场:数据+AI解决方案 构建创新药多元支付智能生态
中国经济网· 2025-11-09 10:20
进博会平台与行业趋势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是链接全球创新与中国市场需求的重要桥梁 [1] - 进博会汇聚全球顶尖药械产品,其溢出效应持续放大 [1][2] 公司产品发布与合作 - 医药多元支付平台镁信健康在进博会上正式发布AI+数据智能中枢平台——mind42.ai系列产品 [1] - 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辉瑞中国、罗氏制药、再鼎医药等多家国内外企业成为其首批合作伙伴 [1] - 辉瑞中国期待携手镁信健康在支付创新和平台科技上进行深度融合,打造覆盖全病程的智慧管理方案 [2] - 南京正大天晴期待与镁信健康深化合作,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加可及 [3] 行业挑战与政策背景 - 中国创新药产业在商业化落地过程中面临由单一支付体系带来的发展瓶颈,医保支付能力存在客观上限,患者自费模式难以满足广泛临床需求 [1] - 国家积极推动构建"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2] - 2025年随着政策推动,中国医药支付体系将迈入多元支付新阶段 [2] 技术与生态展望 - 公司希望通过AI的加速应用和生态基础设施完善,打破医药与保险等支付方的传统边界,重塑医疗健康市场发展逻辑 [2] - 数据与AI的深度融合正发挥乘数效应,成为激活产业价值的重要引擎 [2] - AI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医药研发与生产全链条,并不断拓展医疗服务边界 [3]
进博观察:药械巨头竞逐慢病赛道,AI赋能、生态共建成破局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8 20:25
政策与产业背景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29年将中国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24年的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 [1]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其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汇集企业,展示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1] 慢病防控与管理 -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首要健康威胁,患者人数超过3.3亿,每5例死亡中有2例与之相关,血脂异常是重要危险因素,但居民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偏低 [2] -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高39%,带状疱疹患者短期内心梗风险增加68%,脑出血和中风风险增加78% [3] - 中国成人慢性便秘总患病率达10.9%,功能性便秘总患病率为8.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长升高 [4] - 中国约有1.8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患病率持续攀升,需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健康管理网络 [5] 零售端服务创新 - 诺和诺德联合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启动《零售药店肥胖症健康管理规范》并建设“肥胖症零售药店轻盈小屋”,旨在打通肥胖症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5] - 欧加隆发起业内首个零售药师教育品牌“欧翎先锋”项目,聚焦医药零售行业变革,与高济健康、老百姓大药房等深化战略合作 [6][7] - 京东健康与礼来、诺和诺德、拜耳等全球领先药企加深合作,合作范围从慢病管理等核心领域延伸至毛发健康、荨麻疹等更细分垂直领域 [7] AI技术赋能医疗健康 - 波士顿科学发布行业首个医疗器械知识图谱暨数字化教育平台eLibrary2.0,覆盖9大疾病领域、50余种疗法术式、140余款创新产品,并开发AI智能问答系统 [8][9] - 镁信健康发布AI+数据智能中枢平台mind42.ai系列产品,其医药多元支付智能决策平台旨在为药企提供多元支付环境下的智能决策支持 [9] - 飞利浦报告显示,84%的中国医疗专业人士认为AI能在早期干预中发挥关键作用,44%的中国患者表示若了解AI能提升健康水平会更积极接受其应用 [11] - 赫力昂探讨AI技术如何帮助消费者实现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理念转变 [10] 产业生态共建与合作 - 拜耳影像诊断业务部在进博会首展高压注射系统耗材,该耗材对提升CT和MRI增强过程中的放射诊断安全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12] - 默沙东展示约30款创新药物与疫苗,覆盖肿瘤、抗感染等关键领域,并展示与科伦博泰、恒瑞医药等本土企业的研发合作成果 [13] - 美敦力康辉联合今海医疗和佳量医疗发布“导航下脊柱内镜微创技术”和“机器人引导下激光消融微创技术”两项创新技术 [14] - 凯西集团升级“凯西中国马可·波罗计划”至3.0时代,三大业务领域首次齐聚进博,并与京东健康、上药云健康启动战略合作,与中国罕见病联盟签署备忘录 [14]
直通进博会| 进博会新风向:创新药械加速落地 医药险融合成焦点
新华财经· 2025-11-08 19:57
进博会平台效应与行业趋势 - 进博会作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其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汇聚全球顶尖医疗科技企业,集中展示前沿医疗创新成果 [1]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构建创新药多元支付格局成为关键路径 [1] - “医药险融合”成为聚光灯下的新焦点,医保、商保与医药产业协同发力,为全球医疗创新成果惠及中国患者开辟多元路径 [1] 创新药械审批加速与市场准入 - 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改写创新药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不少创新药物依托平台实现“华丽转身” [2] - 上半年中国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2] - 国家医保局首次在进博会设展,展示医保超大规模覆盖与采购成果,以及对全球创新药械的持续购买和支持医药创新的立场 [2] - 赛诺菲展品“达必妥”从首次亮相、获批上市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经历进博会全流程催化 [2] - 默沙东展示中国境内已获批约30种药物和疫苗,未来五年预计将有40多项新产品和新适应证引入中国 [2][3] 医药支付体系多元化发展 - 中国对医保目录进行每年动态调整,推进医保商保同步结算,国家医保局首次制定商保创新药目录,为高价值创新药带来支付新通道 [4] - 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付方作用日益重要,2025年9月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4] - 镁信健康认为2025年随着政策推动,中国医药支付体系迈入多元支付新阶段 [4] - 镁信健康推出mind42.ai系列产品,为药企提供多元支付环境下智能决策支持,为保险机构在产品设计、定价等环节提供系统化智能助力 [5][6] - 镁信健康与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辉瑞中国、罗氏制药等多家合作伙伴推动创新药可及的“中国方案”落地 [5][6] 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机遇与挑战 - 2024年中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1620亿元,其中商保对创新药械赔付约为124亿元,占比仅7.7% [7] - 中国太保连续八年服务进博会,今年首次入驻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是“医药险融合”趋势的生动注脚 [7] - 在健康险细分赛道中,团体健康险被认为是未来商保快速发展的突破口,相比海外市场50%以上占比,中国市场团险保费收入占比在15%至20%区间,发展空间巨大 [7] - 太平洋健康险正牵头开发上海市新型团险示范性条款,推动保障内容从基础医疗向品质医疗升级,服务模式从“被动理赔”向“主动服务”转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