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汽车20241108
汽车之家· 2024-11-09 22:15
一、涉及公司 长征汽车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经营业绩 1. **营收与利润** - 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市场营收是508.25亿元,同比增长5%,综合谋划率达到20.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季度超过20%,规模增利润是3.5亿元,也是连续三个季度规模增利润突破30亿元[1]。 - 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是1422.54亿元,同比增长19%,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是104.29亿元,同比增长109%,扣费公平利润是84亿元,同比增长120%,刷新历史记录[2]。 2. **销售情况** - 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车厂销售24.35万台,同比增长21%,海外销售36.87万台,同比增长49%[2]。 - 7月份转型车11.68万台,环比提升8%,其中新增元测评销售3.2万多台,环比增长6.34%,海外销售4.44万台,同比增长26%[2]。 - 十月份订单增长15%以上,预计今年签约销量在125 - 130左右[3]。 (二)品牌发展与产品规划 1. **哈佛品牌** - 年底前将H6、狗、猛龙打造成月销破万车型,夯实在城市SUV、越野等市场的影响力[3]。 - 明年将推出混动SUV产品新的SUNLAPSE,提升在主流市场竞争力,还将狗系列和恐龙系列产品实现全球贩卖,规划大六术的SUV游侠产品,提升市场覆盖能力,明年国内全销量要做到四万台以上,海外要做到七万到八万左右[5][6]。 2. **蓝山(威廉品牌)** - 已经稳居国内30万元在漏座的普通SUV市场的领先地位,后续持续夯实竞争力[4]。 - 明年会有摩卡的换代产品,提升在20 - 25万元价格区间竞争力,针对30万以上SUV市场推出全尺寸SUV产品提升销量[6]。 - 规划一到两款纯电动驾驶设计拓展轿车市场,提升轿车市场占有率[6]。 3. **坦克品牌** - 前几天推脱越野升级商业策略,积极推动Hi4Z产品上市,计划在铲客400、500和700产品上搭载Hi4Z产品提升竞争力和销量[4]。 - 规划坦克400、500和700的Hyper - Z相应重力板软件设计上市,Hyper - Z具备长续航、高性能、低耐耗和智能化优势,长续航可增加100多公里,双动机有2.0T和3.0T选择,电机在P2和P4位置,百公里加速4秒左右,能耗和续航表现优于同类产品,还将搭载城市OA支架功能[7]。 4. **欧拉品牌** - 持续打造全新电动化三车台实现三轮降温和性能提升推动产品实用表现[4]。 - 以全新平台推出一到两款纯电产品提升在主流天井线市场能力[8]。 5. **皮卡产品** - 推动后系列产品升级换代提升销量和传扬性能力[4][5]。 (三)海外市场规划 1. **目标与市场布局** - 海外明年目标保守做到55万台以上,争取挑战60万台,多项目标定在58万台左右[5]。 - 主要增量市场为拉美、优作(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英国本土等)、俄罗斯[9][10]。 - 在拉美市场着重布局,发行工厂即将投产,将哈佛、V品牌和TESCO品牌导入提升当地竞争力[9]。 - 在优作市场将陆续导入新车型,逐步完成渠道建设和品牌宣传[10]。 - 俄罗斯随着美俄关系可能缓解、经济恢复,汽车消费潜力大,未来一到两年将俄罗斯、拉美、右舵打造成海外出口三个核心大市场,同时补充中东、北非、中西非和欧盟等区域[11]。 2. **各区域盈利情况** - 俄罗斯盈利接近50%左右,在各区域利润排名第一,拉美是第二大营利市场,单车营利性较高,优作市场(预计今年销量7万台左右)是第三大营利市场,澳洲、南非盈利不错,但泰国划到优作区域有亏损,中东北非等能实现盈惠平衡,欧盟目前有亏损[13][14]。 (四)国内市场规划 1. **销售渠道与市场增长** - 通过产品换代升级提升在中端市场平均率以获得更多销量,建设现有的销售渠道包括直营渠道提升效率,开拓线上直播等销售渠道[11][12]。 2. **各品牌毛利率** - 国内各品牌毛利率排序为坦克(35%左右)、皮卡(20%左右)、魏品牌(10%左右)、哈佛(15%左右)、欧拉(个位数),坦克、皮卡、为和哈佛国内可实现盈利,欧拉未实现盈利[15]。 3. **能源形式盈利水平** - 国内坦克燃油和新能源都赚钱且燃油更赚,皮卡国内和海外营业水平接近且海外略高,魏品牌国内是营业大头,海外毛利率高但经济层面不如国内,欧拉国内毛利率低但经济层比上一情况好,海外毛利率高但经济一般,哈佛海外毛利率和盈利性比国内高,肯克新能源很赚钱,拉的新能源不太赚钱,魏居中,哈佛新能源走量可赚钱[16][17]。 4. **电动化发展方向** - 短期坚定走混动路线,根据性能和经济性将混动方案做了四段划分,如Hyper - T、FZ、Hardcore、阶梯想法等不同架构应对不同需求[29][30][31]。 - 中长期看纯电,纯电产品具备打破十万元以内价格刚性能力,积极做纯电技术和产品开发,电池采用快充电池,整车采用840高压平台配合弹丸硅布局,电区有100多千瓦到200多千瓦,每台车可布双电机或三电机策略,商用车有氢能产品技术布局[32]。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智能驾驶规划** - 做了三个平台(计算平台、主流算平台和高算平台),计算平台算力在30套次以下可实现高速NVA功能,装车比例80% - 90%,主流算力平台算力在30 - 100套次之间(主力50套),采用纯视觉算法,搭载到哈佛和欧拉产品上,高效率平台算力在100%以上,根据芯片不同方案厂家不同,高通方案是Homer,英伟达方案用外部工程如联融等,会放在为何坦克产品上提升竞争力[19]。 2. **俄罗斯报废税影响** - 俄罗斯的报废税对公司出口量影响较小,9月到11月出口基本保持在4.4%左右,因为在俄罗斯有工厂,且俄罗斯经济增长后消费会推动,所以影响有限[18]。 3. **特朗普上台对俄罗斯市场影响** - 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使美俄关系正常化,俄乌冲突停止,俄罗斯经济恢复,预计未来几年俄罗斯市场稳定保持在一百七十万台左右,虽然有海外厂商可能返回俄罗斯,但短期影响有限,日韩返回相对较快,美系可能随着日韩,欧系返回概率不大,且只做出口要缴纳报废税,产品竞争力下降,对公司影响有限,俄罗斯市场风险从政治风险降到市场竞争风险且短期竞争风险有限,长期受美国两党交替影响外资投入难度大[23][24][25]。 4. **各品牌毛利率海外情况** - 海外毛利率坦克、魏、欧拉较高,其次是哈佛和皮卡,魏和欧拉在欧美市场销售,当地消费能力强利润高拉高了毛利率[34]。
双良节能20241108
2024-11-09 22:15
一、涉及公司 双梁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6]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公司业务与优势 1. **多晶硅核心设备业务** - 是国内主要多晶硅核心设备系统集成商之一,拥有电子级多晶硅还原炉和大间距炉等核心技术产品,实现了从12对8到72对8系列化。自主研发的还原集成系统电耗可降至每公斤42度以下,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65%以上,协同国内超过80%的客户扩大产能[2]。 2. **单晶硅业务** - 在包头打造单晶硅数质工厂,联动一线单晶炉设备厂家定制开发业内领先的SLMQCZ加N型单晶设备,规模化生产兼容P型N型的182毫米、210毫米大尺寸单晶硅片。单晶硅厂建立了生产运营安全体系,全场能耗数字可视化云群台采量数据辅助决策,制程良率与效率精准掌控,产品良率达到99.9%,各项关键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3]。 3. **组件业务** - 全球销售产品涵盖182毫米、210毫米电池片,可同时生产P型组件和N型TOPCON粒质节组件,最高功率达730瓦,最高效率达23%,并可定制化生产超级光源组件,使用自产大尺寸硅片,产品良率优于行业标准,通过多家权威机构认证[3]。 4. **绿电制芯业务** - 打造低成本、低能耗、高性能的绿电智能制芯系统,采用高电流密度低电耗设计,单体最大制芯量可达2100立方每小时,电耗可达3.992至4.433千瓦时每标立方,所产氢气未经纯化纯度即达99.99%,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4]。 5. **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业务** - 集合余热深度利用、高效换热、分布式能源循环水冷却等系统,面向光伏新能源行业推出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4]。 6. **数字化业务** - 倚托混沌云边立体化系统优化能效管理,有Wonder PC还原无智能控制系统、光处智慧运维平台、Wonder Green Hydrogen预电制轻系统等产品,让生产和运维更加安全高效绿色智能[5]。 (二)三季度业绩情况及原因 1. **业绩数据** - 2024年1 - 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4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负13.39亿元,三季度单季度规模净利润为负的0.82亿元[6]。 2. **亏损减少原因** - 公司节能节水装备和新能源装备业务盈利稳步增长;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公司三季度受存货跌价的影响较小;公司单晶硅业务降本提效取得显著成果[6]。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公司深耕节能环保产业四十一年,服务于五十多个行业、三百多个细分领域、四万多家客户,两度问鼎中国工业大奖,多项产品荣膺中国制造业三项冠军,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首批服务型制造世代企业[1]。 2. 公司成立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瞄准行业痛点开展前沿研究,强化产业联合作,以科技腾飞带动产业进步,不断夯实发展内需力,向着世界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奋进,与行业协力携手合作伙伴加速迈入多能互补零碳驱动的全新时代[5]。 3. 公司召开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线上参与人员包括董事长、董事兼总经理、财务总监、独立董事等,暂未收到投资者预先提交的问题,直接进入文字交流环节[6][7]。
维力医疗20241106
2024-11-08 00:26
一、涉及公司情况 1. **经营业绩** - 外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外销有接近30%的增速,预期四季度增速在25 - 30%之间,全年外销增速估计会落到25 - 30%之间[1][2]。外销订单比较满,美国订单占整体外销订单约25%,且大部分金融部署在国内,即使美国加关税也不存在订单外流情况,反而可能接收其他小厂订单[2]。外销高毛率的新品增速比外销增速快很多,如定时票今年前三季度已经是去年全年的大概2.3倍,外销利润和毛利增速更快,预期明年外销毛利率还会继续往上走[4]。 - 内销方面,今年内销有点低于预期,国内反腐使新品入院端未能恢复正常,靠老产品在三季度有相对拐点,上半年国内是负14%,到三季度一到九月份是负8%,预计四季度可能追到正数。在广东区域新民主院端相对OK,但其他区域有待观察[5]。 - 整体来看,公司去年前年包括今年到现在每个定期报告里的增速不超过20%,相对比较稳[6]。 2. **产能布局** - 海外墨西哥建厂,地已买到,三个月前定金已交,设计图纸在广州完成,预计12 - 15个月后也就是明年底左右投产,产值大概每年1.5个亿左右且后续可能持续增加[12][13]。 - 国内肇庆,地拿得早,图纸设计差不多了,预计明年下半年有机会投产,一期产值规划如果满产能够到8 - 10个亿左右[13]。 - 广州是主产能基地,自动化程度不到20%,以人工操作为主;海南是全自动化工厂,墨西哥和肇庆计划建成全自动化生产基地,全自动化有助于降低人工和产品成本[16]。 3. **产品相关** - 外销新品方面,有淘宝卫管、伤口引流管等,外销新品分两块,一块是对原有大客户或新增大客户的定次化产品,明年增量大概1.1个亿左右,另一块是外交所有市场可能会上的新品,如听证票等,这一块增量预计明年大概3000万 - 4000万左右[15]。 - 国内廊河区域,一直卖方便环切器,增长吃力,因为规模较大且无新品,正在做ED治疗仪,预计明年下半年能出来,这将有助于廊河区域有新的产品销售[18]。新石桥产品二代三代已出,但进院端是大问题,其海外销售与本地品牌合作、有代理,预计明年海外还能再翻番[18][19]。 - 公司新品较多,但国内主要卡在新品入院端,如果新品入院端能改善则情况会较好[14]。 4. **业绩预期** - 今年总体公司业绩到四季度预期较好,全年与前三季度差不了太多。明年海外有20%以上的海外销售预期,国内如果政策没有太大变化,估计有15%的增速,如果国内反腐缓和或者集采更加积极,国内明年应该会有20 - 30%的增速[21]。 二、其他重要内容 1. **手术量与销售关系** - 在国内,一到九月份手术量没有太明显增速,老产品增速受手术量影响,在手术量变化不大情况下增速不算特别快,但老产品进口替代比较快。前三季度廊河中端库存多,交中端库存对国内销售是负贡献,除去廊河,1到9月份终端时销是正的,进口替代增长比手术量增长快[7][8]。 2. **集采情况** - 集采进度比预期慢,原本预期今年有较多品种和区域进入集采,但实际并非如此,目前遇到的集采并不多,价格还可以,已经进行的集采也还有很多区域没有落地,这种情况下放量对国内营销帮助不大,如果后续集采扩大面积或扩品种则有机会[8]。集采产品在中标前调整价格,在落地采购前调整,落地前按原价送货[9]。 3. **客户相关** - 海外新客户除MCK不是特别理想外基本符合预期。四季度MADLINE会有新的产品落地,COLLEZO四季度没有新的产品,明年MADLINE和COLLEZO都有新情况。今年新加入的康乐宝、美敦力和刚开始供货的MCK体量都是百万级别,估计明年都是上千万级别,新的产品里有新客户名字但不方便透露,明年会有新客户进来[11]。 - 海外大客户一直比较稳定,有自主产品和海外本地品牌合作,大客户中有新品拓展,海外扩程盒持续加强,未来有20%多的增速可期[16]。 4. **市场空间** - ED治疗仪市场规模至少数十亿人民币,目前市场上只有两家进口产品和一个国产产品,治疗方法以药物为主,公司产品临床数据效果还可以,进口产品占多数,国产产品市场推广能力弱,公司觉得未来空间比较大,具体定价和市场策略要等拿到注册证才公布[19][20]。
索菲亚20241107
2024-11-08 00:26
一、涉及公司 索菲亚[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补贴政策效果 1. **市场需求提升** - 广州补贴政策(可用于全国线上平台)落地后,十月份后两周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比头两周要好很多,国补政策拉动了消费者原本的装修需求,加快了装修节奏[2]。 2. **消费者下单便捷** - 消费者下单方式多样,可在门店扫码下单,也可通过天猫path链接下单,下单时不需要提前提交资料,拿到补贴名额后下单可按15%直接补贴,总部还有八折让利[2]。 3. **经销商参与情况** - 一线城市大商反应速度快,对补贴理解和执行能力强,而地级和县级经销商需要总部一对一培训来引导下单和理解政策,中小企业量的经销商也在逐渐加入,目前整个流程比较顺利,经销商比较积极[3]。 - 目前经销商参与度与之前三七帮交流时的50%差不多,距离上次交流刚不到一周时间,数据统计没太大变化[4]。 (二)补贴相关问题 1. **经销商资金压力** - 对于资金状况不太富裕的经销商,线上支付资金直接打到总部可能会有资金压力,但这种情况在大商中不普遍,大商现金流健康且业务滚动周转,对于其他经销商公司会因商而异对接资源或给予扶持政策[5]。 2. **补贴对利润率影响** - 虽然公司会给消费者额外补贴,但不会对利润率有太大影响,因为正常也有促销活动,促销力度不同阶段有浮动空间,可通过其他营销调控配合,全年综合利润空间不会有太大变化[7]。 3. **补贴额度使用** - 目前没有听说会对不同公司有额度线路限制,各企业能抢占的份额和兑现的补贴取决于自身[6]。 (三)订单相关情况 1. **订单转化周期** - 正常从终端门店接单到工厂出货大概需要两个月,但国补订单可能周期较长,如广州很多客户12月底或1月初交房,装修流程可能要到一季度[10]。 - 对于未交房但有意愿参加国补的客户,可以先下单,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多退少补,订单设计图等可以后续确认[11]。 2. **订单来源占比** - 目前广州这边订单以新房为主,还无法准确统计新房、二手房和重装需求各占多少,因为前期接单很多资料在系统未补充完整[12]。 (四)未来展望 1. **明年收入和利润预期** - 目前无法给出明年收入和利润预期,因为各业务部门业绩开拓目标、内部预算和费用等还未确定[12]。 2. **存量流量挖掘** - 有专门团队做存量流量挖掘,但目前精力主要放在以旧换新补缺上,同时品类开拓、门店布局和终端赋能也在同步进行,如果明年还有补贴,希望把整装、装修公司等纳入补贴流程,拉动上下游联动,目前二手房增长数据表现还可以,有潜在装修需求但旧房改造成本较高,需要完整流程来提升消费者积极性[15][16]。 3. **大宗业务规划** - 国内工程业务倾向于和国企体系合作以减少资金风险,海外市场工程和零售同步开拓,海外零售开了30多家门店但业绩不突出,工程主要与国内外中高端楼盘、公寓、酒店项目合作,如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地有项目,国内工程业务目标是维持体量,占总份额10%左右,海外工程渠道会积极开拓[17][18]。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不同地区补贴差异** - 补贴不仅广州在做,其他城市也在做,广州补贴放开到全国让原本补贴政策不好的区域有了竞争机会,但目前处于抢单环节,还没有更多关于后续转换和落地服务的数据[21]。 2. **客单价情况** - 理论上补贴后客单价不会下降,消费者会尽可能用满补贴额度,但目前没有转化数据,只是预判情况[22]。 3. **四季度预期** - 12月份中南接单已回正,受补贴政策影响较大,11月份还没有接单数据[23]。 4. **品牌参与补贴情况** - 所有品牌都参与补贴,索菲亚体系全面参与更顺畅,米兰娜有四五百个门店,参与的执行响应速度和力度稍弱于索菲亚,但也有正向接单贡献[24]。 5. **总部收款单值区间** - 无法猜出总部收款单值区间,因为是预付款,实际成交可能有差异,目前给出的指引不准确,等工厂建档落地后再分享数据[24]。
厦钨新能 20241107
2024-11-08 00:26
一、涉及公司 夏无新能[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固态电池布局 1. **正极方向** - 以前与多种路线(氧化物、乳化物、继核物、硫化物路线)对接,正极种类多样,如高电压的骨酸理、高电压的酸盐和超高粘的酸盐材料,与国内外大厂对接。近期大厂多选择硫化物路线,公司的高电压的骨酸理、高电压的酸盐、高链的山岩等主要想与硫化物适配[2]。 - 公司在三季报披露了潜心结构的正极材料,其颠倒性较好,可能在固态电池上有较好的适用空间,因为固态电池对正极的颠倒性要求较高[2]。 2. **电解质方向** - 以前在年报中披露做氧化物电解质,但大厂主流是硫化物电解质方向。硫化物电解质的痛点是颜料硫化锂价格贵(一百到一百五十万元一吨),只有勒顿的某个厂家能生产。公司想通过技术降低硫化锂价格,因为公司母公司做稀土、巫师等冶炼材料,有较多解决问题的工艺,目前进展较好,有望将硫化锂价格打到二十多万一吨[3]。 (二)固态电池相关技术问题 1. **固态电池中的三元材料** - 在硫化物方案里会保持高链三元产品。固态电解质的优点是电解质为固态,可使用更不稳定的正极材料,如超高链或骨酸铝材料。固态电池的电压平台可以放得很高,但也存在固固界面和电导性的问题。氧化物可与正极进行构建包覆来解决固固界面问题,最适合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可能是NU结构,它能量密度高且电导性强。目前NU结构主要用于消费电池,因为动力对成本需求更迫切,且NU结构较贵[4][5][7]。 2. **产品报价与成本** - 固态电池相关产品处于样品阶段,全固态电池基本没出货,市场上的固态电池出货多为半固态,半固态电池报价与普通液态电池基本一样。对于固态电池三元正极产品的成本和售价不太了解,因为样品量少[8]。 (三)与下游客户验证及合作情况 1. **验证进度** - 感觉各厂推荐进度快且产品在迭代,大厂希望27 - 28年装车,但不方便透露走得近的大厂名称,国内比较看重的B、C厂的合作情况也不方便透露。从经验看,迭代在加速,技术也迭代得比较厉害[9]。 2. **硫化锂成本相关** - 硫化锂成本降到20万是小试中的情况,大规模量产还涉及品质和一致性问题。对于海外硫化锂的材料料工费占比不太了解,只知道勒本是叶相法工艺,成本较高。国内其他路线工艺不太清楚,公司在这方面有优势,因为有多种工艺解决问题,不是传统的正极和电解质工艺,能解决成本高和纯度不行的问题[9][10]。 - 公司做硫化铵的工艺有独到之处,设备可能是自己设计,有产业化能力,在设备、工艺等方面有自己的know - how,做补底、做NU都是跳出传统正极思路来做的[12]。 (四)传统业务出货盈利情况 1. **谷酸里出货盈利** - 三季度谷酸里出货1.39万吨(近1.4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前三季度出货3.23万吨,同比增长30%多,龙头地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单吨利润方面,因为消费电池性能驱动,对价格相对不敏感,所以单吨利润与以前基本维持[13]。 2. **山岩出货盈利** - 三季度山岩出货1.2几万吨,前三季度出货3.8几万吨,同比增长67%左右,在行业增长不多的情况下成绩突出。做山岩正极的利润较好[13]。 3. **动力业务情况** - 今年整个动力行业面临压力,因为是成本导向,商业材料和铁力企业盈利不理想。公司走XFR路线有一定技术含量,还能赚点钱。三季度1.2亿利润中,因为出了点铁链,铁链量品力不高且叠加碳酸链跌价,铁链亏了几千万,若没有铁链亏损,单看谷酸链和山岩,利润反比二季度增长较多[14]。 (五)产能及业务展望 1. **产能情况** - 今年三元产能(谷酸里和山岩通用产线)加起来是10.9万吨,地产能比较大,有15.5万吨,其中海外有4万吨,海警这边有4.5万吨(3 + 1.5万吨),宁德基地有3万吨,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投产节奏。厂房和土建时间长,先进行厂房建设[20]。 2. **业务展望** - 谷酸里方面,明年可能会更好,因为消费电池有AI功能应用和折叠屏应用,对电池容量需求更高,以前手机三千毫安时,现在五千六千毫安时很正常,这会促进谷酸里用量,且消费电池技术门槛提升,龙头企业受益。对于谷酸里和山岩明年的出货量不能给出具体量化指引[17][18]。 - 山岩方面,未来几年在高功率方向可能有增量,在增程混动、低空飞行等领域有新空间,因为铁力在这些领域较难做到,这些领域对山岩的功率性能有更高需求,公司在高电压和高功率方向有显著优势[18]。 - 凌山铁地做差异化路线,水流法的低温和倍率性能有特点,与固象法搭配可做高压石、高倍率材料,目前产能是4万吨,等良品力提升后再看是否扩产[19]。 - 三元业务盈利方面,不好判断往后是否有向上趋势,要根据整个行业情况,虽然在客户体系有一定优势,但整个产业链竞争会影响生态。加工费相对稳定,若需求特别好可能有向上弹性[23]。 - NU结构产品目前小规模生产,挑客户进行,因为目前只有公司能做,比较主动,未来降本空间大,目前比传统的贵两万以上,原材料成本占正极成本90%以上,NU结构产品加工成本比传统的高,但原材料可降很多,能量密度能进一步提升,未来可先在消费电池推行,降本后可往动力推行,目前不同产品线有共通之处,但目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新结构的正极研发[26][27][28]。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做硫化锂降本工艺保密,不方便透露[8]。 2. 不方便透露与哪些大厂合作,包括国内比较看重的B、C厂的合作情况[9]。 3. 对于硫化锂的材料料工费占比不了解,国内其他路线工艺也不了解[10]。 4. 对于固态电池三元正极产品的样品阶段成本和售价不太了解[8]。 5. 对于明年谷酸里和山岩的出货量不能给出具体量化指引[17][18]。 6. 对于三元业务盈利往后是否向上趋势不好判断[23]。 7. NU结构产品目前出货占比很少,目前小规模生产且挑客户[28]。
陕西能源20241106
能源基金会· 2024-11-08 00:26
一、涉及公司与行业 - 涉及公司为能源相关企业,未明确提及公司名称,但从业务内容(电力、煤炭等)可判断为能源类公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 - 涉及行业为能源行业,主要围绕电力和煤炭业务展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业绩相关 - **业务增长数据** - 精密度方面,不同规模精密度有增长,如9.87同比增长15.3%,二级度规模精密度5.45同比增长19.28%,三级度规模精密度9.57同比增长9.35%[1] - 发电量394.79亿千瓦同比增长20.45%,大佬电量36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38%,煤炭业务和投油机实现燃煤产量1763.4万吨同比增长2.36%[1] - **分板块业绩数据** - 24年第三季度电力板块GDP为7.52亿,煤炭板块GDP为5.56亿;前三季度电力板块GDP为19.23亿,煤炭板块GDP为16.57亿[2] - 1 - 9月两个细则为1.6亿,辅助服务合计近2.2亿,申查结算约1.0 - 1.1亿[3] (二)成本与效益相关 - **电力板块** - 三季度单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7个百分点,原因是外购煤增加导致成本上升,限价情况无太大变化[5] - 电厂采购和煤矿销售结合综合成本变动确定内部协同关系,以成本为导向决定经营策略[7] - 自供率前三季度和单三季度维持在60%,四季度比例不会有较大变化[8] - **煤炭板块** - 煤价下滑且原子钩煤矿产量减少,导致煤炭利率和毛利率下滑[6] - 煤炭自用或外销根据电厂需求、煤炭价格波动、综合成本和收益确定,外销量难以预测[12] (三)电价相关 - 单三季度上网电价情况未明确给出同环比变化及原因(问题未完整解答)[2][3] - 陕西明年电价可能有小波动但具体数值未定,外送机组目前无电价降低消息,基本维持当前电价[9] - 陕西省内容量变价基本按正常交易结算,除卫禾有争议外,其他电厂按三级结算;外送机组与外送法律委员正在谈判容量变价结算金额[20] - 庆尔南三期电价机制由陕西省和湖北省两家发改委根据线路上发电机制成本等综合研判,诺基团会考虑当地电价评估价格水平[29] (四)其他业务相关 - 投资收益增长主要因为去年收购新疆江户电厂46%股份,该厂今年效益好,且韩二亏损面减少、宝鸡发电有极微投资收益[14] - 营业外收入单三季度约4900万,增长源于碳交易(卖掉碳配额)[24] - 信用减值损失单二季度和单三季度约800 - 900万,主要来源于正常电费(电量增加、电费增加、一年内25%具体新鲜损失等)[26] 三、其他重要内容 - 原子沟煤矿受开采条件复杂(瓦斯冲击山压等)影响生产进度,从二季度延续到三季度,影响东邑产量和利润比例较大,瓦斯抽取预计6个月左右,回产时间不确定[21][22][23] - 公司对明年煤价走势判断为稳定但可能略有上升,依据是农业经济增长数据、发电水情况、需求端稳定且有上升趋势、产能释放预期之内[25] - 公司所得税在各季度间有波动,二季度所得税率高一点,原因与减值、亏损确认、煤矿安全费、年终工资薪酬等费用的计帖及纳税调整有关[32] - 陕西省西北煤炼基础小时数有下降机制,但陕西能源主要在陕北,感觉比省内平均数高不少,明年陕西能源情况变化不大[33][34] - 陕西明年(2025年)是全周期试验期,现货市场价格与结算价格关系受时段、新能源情况、中长期合同等影响,今年现货市场对公司效益略有增长[35][36][37]
厦钨新能 (1)
2024-11-08 00:26
一、涉及公司 夏无新能[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固态电池布局 1. **正极方向** - 以前与多种路线(氧化物、乳化物、继核物、硫化物路线)对接,正极种类多样,如高电压的骨酸理、高电压的酸盐和超高粘的酸盐材料,与国内外大厂对接。近期大厂多选择硫化物路线,公司的高电压的骨酸理、高电压的酸盐、高链的山岩等正极材料想与硫化物适配[2]。 - 公司在三季报披露了潜心结构的正极材料,其颠倒性较好,可能在固态电池上有较好的适用空间,因为固态电池对正极的颠倒性要求较高[2]。 2. **电解质方向** - 以前有做氧化物的电解质,但从与大厂交流来看,主流是硫化物电解质方向。硫化物电解质的痛点是颜料硫化锂价格贵(一百到一百五十万元一吨),但公司想通过技术将硫化锂价格降本,因为公司母公司做稀土、巫师等冶炼材料,有较多解决问题的工艺,目前进展较好,有望将硫化锂价格打到二十多万一吨[3]。 (二)固态电池相关技术问题 1. **固态电池中的三元材料** - 在硫化物方案里会保持高链三元产品。固态电池中,由于电解质是固态,相比液态电池可以使用更不稳定的正极材料如超高链或骨酸铝材料。固态电解质的优点是可以让电池电压平台放得很高,解决了液态电池中高电压下正极与电解液反应的问题[4][6]。 - 对于固态电池中三元材料比例(如NCM是811等)要看产品具体要求,高电压的骨酸铝、高电压的三盐有利于发挥固态电池的作用[6]。 2. **导电结构** - NU结构目前主要用于消费电池提升能量密度且电导性强,从技术角度看可能是最适合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但目前在动力方面因成本需求更迫切且NU结构较贵,还不确定是否会用于固态的三元正极材料[7]。 - 固态电池的难点包括固固界面问题,可通过用氧化物与正极进行包裹来解决部分问题,同时固态电解质和正极都存在电导性问题,最适合固态的是电导性最好的材料[5]。 (三)成本与报价 1. **固态电池** - 全固态电池基本没出货,市场上的固态出货多为半固态,半固态电池报价和普通液态电池基本一样,但半固态和全固态有较大差距。目前固态电池相关产品处于样品阶段,没有太多关于成本和售价的了解[8]。 2. **硫化锂降本** - 硫化锂降本工艺保密,关于硫化锂成本降到20万是小试中试没问题,但大规模量产还需要考虑品质和一致性问题,目前还不确定是否真的能降到这个价格,也不了解海外硫化锂的材料料工费占比[9][10]。 (四)产品验证与合作 1. **产品验证** - 感觉大厂推荐固态电池的进度快且产品在迭代,希望27 - 28年装车,但公司不方便透露与哪些大厂走得近,国内的B和C厂的合作情况也不方便透露[9]。 2. **公司优势** - 公司做材料较多,有各种工艺解决问题,在硫化锂工艺上有优势,不是传统的正极和电解质工艺,能解决成本高和纯度不行的问题,设备是自己设计,有独到的设备设计来降本,产业化能力强,有自己的know - how[11][12]。 (五)出货盈利情况 1. **谷酸里** - 第三季度谷酸里出货1.39万吨(近1.4万吨),前三季度出货3.23万吨,同比增长30%多,龙头地位优势进一步扩大。消费电池对价格相对不敏感,单吨利润与以前基本维持[13]。 2. **山岩** - 第三季度山岩出货1.2几万吨,前三季度出货3.8几万吨,同比增长67%左右,在行业增长不多的情况下成绩突出,做山岩正极的利润较好[13]。 3. **动力业务** - 今年整个动力行业面临压力,因为是成本导向,商业材料和铁力企业盈利不理想,公司走XFR路线有一定技术含量还能赚点钱。三季度1.2亿利润中,因出了点铁链(量品力不高且碳酸链跌价)亏了几千万,若不算铁链亏损,单看谷酸链和山岩,利润反比二季度增长较多[14][15]。 (六)产能与展望 1. **产能情况** - 公司三元产能(谷酸里和山岩产线通用)今年是10.9万吨,地产能15.5万吨(海外4万吨、海警3 + 1.5万吨、宁德基地3万吨),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投产节奏。厂房和土建时间长,先建厂房再根据区域增加设备[20]。 2. **业务展望** - 谷酸里方面,明年可能会更好,因为消费电池有AI功能和折叠屏应用,对电池容量需求提高,消费电池对性能迫切性高,技术门槛提升,龙头企业受益。山岩方面,未来几年在高功率方向可能有增量,在增程混动、低空飞行等领域有新空间,公司在高电压和高功率方向有优势[17][18]。 - 对于明年谷酸里和山岩的出货量不能给出具体量化指引。凌山铁地做差异化路线(水流法),目前产能4万吨,等良品率提升后再看是否扩产[19]。 3. **盈利趋势** - 三元往后的盈利趋势不好讲,要根据行业情况,虽然在客户体系有一定优势,但整个产业链竞争会影响生态,至少下降空间很难,也有可能加工费上升[23]。 (七)新产品相关 1. **NU结构产品** - NU结构产品性能提升空间比传统的谷山里和山岩大,在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循环寿命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下游消费端能给到溢价,目前只有公司在做。初期成本高,加工费比传统的要贵两万以上,主要是加工复杂,原材料成本占比最大(90%以上),但原材料有降本空间,可以用廉价元素替代贵的元素,未来降本后应用空间会扩大,目前小批量生产,占量比较小,未来潜力大[24][25][26]。 2. **与其他产品关系** - Mate70硅碳负极产品对公司NU结构的正极产品没什么影响,NU结构产品目前出货占比很少,处于小规模推广且挑客户的阶段,别人要做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28]。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在海外有产能布局,按部就班进行,做了两手准备,与电池厂签了供货协议,在海外产线没投产的过渡期国内先供货,预计26年投产,可能25年开始供货,但未提及客户是欧洲、日韩还是其他地区[20]。 2. 针对增程式开发的山盐材料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性能,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上量占领市场,未来三年在高功率方向有很多应用领域,公司有优势,明年量可能更多,走差异化市场,不单纯追求量的增长[21][22]。
美瑞新材20241107
2024-11-08 00:26
一、涉及公司 美人星财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产能建设情况[2] 1. 公司有山东烟台和河南鹤壁两个生产基地。 2. 山东烟台基地主要产品为捐制新材料,八角厂区为老厂,到2023年底产能9万吨(含8000吨发泡型TPU产能);大机甲厂区是DPO扩产项目所在地,今年一季度已投产3.5万吨产能,整体规划10万吨,剩余6.5万吨年内有望投产,且进行了自由产材料横向拓展,开发了PBS、PUR、PUT等新产品。 3. 河南鹤壁公司2021年8月成立,向上游产业延伸,主要研究开发特种异性酸质(生产特种聚产质性材料的核心原材料),基地有两条产线,HDI产线设计产能10万吨,11月4日HDI单体装置已投产且在进行后续衍生品试产工作;另一条产线PPDI设计产能0.5万吨、CSDI设计产能1.5万吨,目前已打通部分流程,还有两段加轻工艺未打通。 (二)销售订单情况[6] 1. 今年3月组建销售团队,已跑遍国内所有使用HCI的客户,与部分客户(尤其是销售商)有了意向性订单,产品出来后给客户试用,OK则可大规模发货。 2. 有两种试用产品,国外汽车类企业试用时间约6个月,修补期产品试用时间短。 (三)HDI相关情况 1. 产品交付与时间预期[7] - HDI单体已交付,11月5日从河南运到烟台用于生产TPU,HDI三具体交付的生产和试用时间预计比从节而安到HDI的生产时间短(节而安到HDI生产时间约一个半月)。 2. 全球竞争与供需展望[10][11] - 全球HDI产能格局:特创全球19万吨(国内10万吨、国外9万吨)、康瑞7万吨、日本冬草2.2万吨、万华13万吨。康瑞破产,欧洲成本压力大,国内企业在欧洲市场竞争力增强,若美国加征关税情况不确定,否则国内产品在欧洲有较强竞争优势,国内产能可替补欧洲产能缺口。 - 目前市场HDI用量约30多万吨,公司10万吨产能若满产将超过市场用量,公司在研究HDI到鞋底原液(TPU最大下游应用,主要原料为MDI)的替代性应用,随着HDI价格下降(从两三年前的六七万吨下降到现在约三万吨),市场会有相关替代产品,HDI化学性质稳定易存储且性能有优势,以GPU为例,HDI用量比其他益性酸值用量少三分之一左右。 3. 营利水平与成本[14][15] - 成本方面,原料成本中节安售价约两万,占比70 - 75%(成本约14000 - 15000),光气成本几百元;全年固定资产约15多亿,年折旧约1亿多,河南约300人,全年人工费约4000万,折旧和人工成本共约1.5亿,电力和蒸汽成本因未稳定运营无法准确给出(万华报每吨六七百,但公司量达不到万华规模)。 - 从价格看,HDI用量少三分之一时,价格三万相比于其他硬酸值两万,考虑到还需低价产品填充,目前没有成本优势,性能较好。 (四)其他产品推广情况[18] 1. PPDI推广相对顺利,找到相关厂商协助推广,存在市调推广问题;FHDI为新品,用来替代HMDI生产特种PPU,有推广过程;C - HDI需等产品产出稳定才能推广,推广时间长于PPDI,目前因产品未产出还无客户沟通。 (五)产品价格与定价策略[19] 1. PDDI目前市场价格约2 - 3万左右,CHDI定价参照HMDI(目前约5万元左右)。 (六)原料采购情况[20] 1. 节安采购价格一直在下降,之前约两万二,现在约两万左右,在两万左右采购成本下,毛利率约30%左右。 (七)产品出货预期[21][22] 1. 发泡产品目前投了8000吨产能且全产能生产,新的1万吨发泡项目上马后产能增长稳定,明年看1万吨产线情况,目前产能利用约6000吨左右。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康瑞破产情况及影响[8][9]:康瑞9月被法院下达破产清算通知,有7万吨HDI产能,破产可能因严重亏损,从侧面印证国内成本优势(能源和原料方面);破产后是否有人接手生产不确定,短期内欧洲原料和能源成本远高于国内,康瑞受国内企业冲击(量和价格方面),HDI价格曾跌到两万六七、两万七八,后上升到近三万,科斯创不会接受目前价格,国内客户有较大优势,未来国内客户可能挤占国外企业量(除美国强关税影响外)。 2. 评级对欧洲客户导入影响[17]:Fundraising HCI评级有利于对欧洲客户的导入,加速验证周期,因为欧洲客户欢迎新供应商增加产品供应量多样性,且可进行价格和质量对比。 3. 康瑞单体库存情况[17]:康瑞正在法院破产寻找购买方,公司无法直接谈切入计划,需等破产清算结束后与新玩家谈。
中科创达20241107
2024-11-08 00:26
一、涉及公司 创达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与火山引擎合作 1. 火山引擎是字节跳动旗下云服务平台,发展迅速且在推进企业AI转型方面潜力巨大[1]。 2. 创达在端测领域有部署,尤其在汽车领域表现惊艳,双方看到AI发展巨大机会,在AI大模型相关云计算领域融合发展,为智能汽车和智能硬件发展持续赋能[1]。 (二)机器人业务 1. 创达在机器人产业布局有不同节奏,在物联网中有机器人产品(如无人机、扫地机等),2022年9月成立的小无智能布局工业移动机器人端到端全站产品[2]。 2. 创达在机器人领域有独特核心能力,包括汽车、物联网业务及客户积累、自动驾驶技术、大模型能力,在汽车、白色家电、锂电等领域取得突破,在多个场景有客户、订单[3]。 3. 在汽车行业成为智能化物流关键力量,车厂采用其HV产品实现汽车零部件物料转运全流程自动化等功能,在家电领域提高工作效率[4][5]。 4. 参加上海CMAT物流大会,展出相关机器人产品,可查看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5]。 5. 随着AI发展,机器人业务是创新赛道且发展迅速,2023年又在西安成立新机器人公司,坚定推进全球化,目标是成为端到端、提供软硬体整体解决方案的全球化公司[6]。 (三)生态合作 1. 芯片生态 1. 创达与不同架构的芯片厂商保持紧密合作,如高通、up、英特尔、AMD、地平线、黑芝麻等,其中黑芝麻是天手人投资的,与地平线有合资公司布局自动驾驶领域[7]。 2. 与芯片厂的合作是核心竞争力,因为操作系统和芯片密切相关,上层应用调用芯片性能需操作系统支撑,创达与芯片厂的战略合作不断加深[7][8]。 2. OS生态 1. 创达在不同操作系统(Linux、安卓、windows、RTOS、鸿蒙)有深厚积累,子公司奥斯威是open harmony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在第三届Open Harmony大会上,与其他25家初创成员共同参与,在交通、汽车领域基于Open Harmony探索推出座舱,实现软硬一体模式[8][9]。 (四)AI相关布局及发展 1. 创达在AI方面有布局,有基础模型,分为语音、视觉图像、多模态等领域,建立基础能力后与不同端测场景结合,还开发相关工具链[15]。 2. 端测芯片不断升级,混合AI异构架构显著,操作系统需优化结合新芯片体现模型参数和能力,这是智能化的体现[16]。 3. AI发展有不同阶段,创达在打造AI能力过程中,随着AGI发展而发展,其产品发布和方案推出能快速进行,因为有过去积累的众多场景(手机、汽车、物联网等),不担心场景的AI转化,而是将能力与场景结合升级产品[17][18][19]。 4. 从基础、场景、操作系统端测与芯片迭代等方面加速产业化和产品迭代更新,对未来AI发展和场景展开有信心,看似业务多但核心逻辑是操作性、芯片架构、端测模型能力组合并在不同场景落地[20]。 (五)物联网业务 1. 物联网整体在复苏,与AI结合有积极信号,但目前处于产业周期迭代发展、丰富过程,产品落地和完善需要时间[26]。 2. 创达在物联网领域坚定做平台化、常委市场,当前主要领域包括消费类机器人、会议视频系统、ARVRMR、可穿戴产品等,通过搭建软件、AI、芯片的平台,做模组或软硬一体设计、单体出货来帮助厂商[27][28]。 3. AIPC是物联网新赛道,创达投入多年在高通平台积累,与微软、高通密切合作,为OEM、IDH、PC品牌厂商等提供支持,形成产业链和生态,帮助厂商的同时丰富自身产品线,出货量不是核心指标,核心是在价值链中做出独特价值[29][30]。 (六)与地平线合作 1. 2022年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G创智行,专注自动驾驶赛道,以地平线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为核心,向主机厂、TR1厂商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和算法服务,合作密切[31]。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字节跳动在相关发展中,多波大模型日均token使用量1.3万亿,4个月token增长超10倍,在多模态方面图片、语音处理量很大,创达有操作技术和端测产品场景,双方在汽车物联网领域业务场景相通,创达有生态,在汽车发展中整合系统、芯片、AI、云计算能力推动智能化发展[12]。 2. 在AI智能汽车领域,座舱产品涉及交互等发展,双方合作可发挥优势打造更有竞争力产品,合作包括技术、市场需求层面,还有联合实验室开发,创达有实验室合作经验,可加速AI能力在端测领域落地[13][14]。 3. 如OpenFM的O1O1在处理复杂任务、解决科学编码数学模型方面有优化,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可减少边缘设备本地推理和数据计算延迟、提高实时性、提升人机交往体验,在编码能力方面可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提升软件、工程能力[17]。 4. 创达机器人业务当前主要服务汽车、家电、锂电等行业场景客户,不便透露具体客户名,可查看公众号了解产品相关视频,人形机器人发展需要产业时间,现在工业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积累可向人形机器人转化,未来发展是智能化发展,技术积累会推动机器人更多发展[22][23]。
共达电声20241107
2024-11-08 00:26
一、涉及公司 共达电声[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实控人变更相关 1. 之前实控人变更情况:2017 - 2018年实控人由四位老板变更为万博声学股份理线公司,后2021年从万魔声学变更为无锡力感,今年7月变更为周思远[13][14][15]。 2. 实控人变更影响:新实控人周思远所在的伟豪创新投资旗下有很多公司,如芯片公司、半导体公司、制造业等,对共达电声有协同作用,看好的企业有机会装入上市公司壮大规模[15]。 (二)业务相关 1. **业务板块划分** - 目前公司业务分为汽车产品和消费产品两大块,后续可能改为汽车B机和消费B机,目前这两块业务在集团记报中占比基本持平,以前消费产品占比32%左右,现在汽车和其他产品占比超过50%,未来增长最快的可能是汽车电子产品[12][13]。 2. **消费电子业务** - **业务情况**:消费电子业务包括ECM业务(主要做高端客户,份额较高)、MEMS麦克风(全球出货量排第四)、手机喇叭(占比小,产线投资大产出慢,维持满户生产未扩产)[10]。 - **产能规划**:ECM产量够不需要再投资,MEMS方面因电子烟从ECM向MEMS切换有扩产计划,手机喇叭无扩产计划[11]。 3. **汽车电子业务** - **业务拓展**:采用T字战略,在汽车电子领域不断拓展新的品类,如长安阿维塔E11的RNC传感器(全球首要贡献)、凯迪拉克新能源车型(国际首发),除RNC、ANC和模组外,还拓展了车载无线充、UFB充、Kegel Max包、一体机、辅助驾驶模组等,部分在第三季度已定点并小批量生产,拓展后单机价值量提升,对营收和毛利率影响较大[16]。 - **业务考核**:关注定点车型数量,从定点到出货有时间差(海外一般两年,国内一般一年,有的六个月),一旦车型上市会有爆发式增长[6]。 4. **新品类拓展** - 除了汽车和消费电子业务,还在做电子烟模组(收购豪神准备做电子烟模组,拉动MEMS存放量)、配合无人机和透明机做光学相关模组(内部叫ofdu)[7][8]。 5. **浙江子公司情况** - 规划做其他喇叭,产能规划4000万,产出10亿,目前处于基建阶段,年底验收,已在准备产线,拿到一些小客户定点,量产可能在明年下半年[8]。 (三)财务相关 1. 毛利率:一直比较稳定,在27% - 29%之间[4]。 2. 营收增长和毛利率展望:今年发展较好,比三季度和同期增长速度差不多能保持,毛利率能维持,对未来比较乐观,与股权激励等相关[18]。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之前时空人变更涉及员工股代持问题,原以为不是问题,后因员工无资金能力收回员工股,变更时空人对公司业务无本质影响[2]。 2. 定增是否继续要看后期公司发展战略协同作用,具体以公告为准[4]。 3. 公司欢迎投资者到山东或威尔邦到公司实地考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