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网
icon
搜索文档
竞业达实控人拟减持 2020上市两募资共12亿今年首季亏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5:36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钱瑞、江源东合计持有114,464,000股(占总股本49.47%),计划减持不超过6,941,500股(占总股本3%),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2,313,800股(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4,627,700股(2%)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0年9月22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发行2,650万股,发行价31.83元/股,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尹百宽、赵培兵 [1] - 首次募资总额84,349.50万元,净额76,793.85万元,发行费用7,555.65万元(含保荐承销费5,832.72万元) [2] - 募集资金拟用于6个项目:云端教学系统、考试考务系统、轨道交通安防系统、怀来科技园、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运营资金 [2] 定向增发情况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16,877,637股,发行价21.33元/股,募资总额35,999.99万元,净额35,101.87万元,发行费用898.13万元 [3] - 两次募资合计金额达120,349.50万元 [3] 2025年一季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328.42万元,同比增长16.12% [4][5] - 归母净利润-2,121.74万元,同比减亏17.01% [4][5] - 扣非净利润-2,141.06万元,同比减亏16.67% [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444.55万元,同比改善8.17% [4][5]
财富趋势实控人拟减持 1年1期业绩降2020上市募17.9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4:32
减持计划 - 公司控股股东黄山计划减持不超过7,683,400股 占总股本3%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结合 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1] - 黄山当前持股174,753,478股 占比68.23% 其中63,685,670股为IPO前及转增股份 已于2023年4月27日解禁 [1] - 公司表示减持不会对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2020年4月27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107 41元/股 发行量1,667万股 保荐机构为中国银河证券 [1] - 实际募资总额17 91亿元 净额17 14亿元 超原计划9 36亿元 原计划募资7 78亿元用于四大项目 [2] - 发行费用总额7,659 84万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6,756 70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 89亿元同比下降10 51% 归母净利润3 04亿元下降2 18% 扣非净利润2 71亿元下降7 02% [3][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 99亿元同比下降16 22% [5] - 2025Q1营业收入5,490 35万元同比下降22 72% 归母净利润4,649 45万元下降7 37% 扣非净利润2,642 5万元下降37% [5]
鑫铂股份实控人方拟减持 上市4年现金流均负募资21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4:27
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南京天鼎计划减持不超过3,724,392股(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1.54%) [1] - 南京天鼎当前持股8,883,168股(占比3.67%) 减持目的为满足员工资金需求及激励作用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实施期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 [1] 上市及融资历史 - 2021年2月IPO发行2661万股 发行价18.08元/股 募集资金净额4.24亿元 [1][2] - 2022年非公开发行1752.8万股 发行价44.50元/股 募集资金净额7.69亿元 [2] - 2023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8.69亿元 三次累计募资达21.41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5.72亿元 同比增长25.67% 但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下滑44.32% [4] - 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降48.55% 基本每股收益0.68元/股同比降54.36% [4] - 2023年营收68.21亿元同比增61.59%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60.80% [5] 现金流状况 - 连续四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 2021-2024年净流出额分别为3.85亿/3.38亿/6.42亿/4.59亿元 [3][4] - 2024年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改善28.45% 但2023年同比恶化89.98% [4][5] 募投项目 - IPO募集资金中3.74亿元用于年产7万吨铝型材项目 30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 [2] - 非公开发行及定向增发资金未披露具体用途 [2][3]
安诺其实控人方拟减持 净利连降5年近2年扣非均亏损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4:27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张烈寅持有公司股份51,394,637股(占总股本4.45%),计划减持不超过23,087,490股(占总股本2%),其中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各减持1% [1] - 监事郑强持有880,004股(占总股本0.08%),计划减持不超过100,000股(占总股本0.01%) [1]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或影响治理结构 [1] 财务表现 - 2020至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五年下降,同比降幅分别为27.98%、9.80%、69.88%、73.96%、158.26% [2] - 2023年和2024年扣非净利润均为亏损,分别为-13,864,268.92元和-2,482,721.09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2%至9.73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158.26%至-4,746,004.10元 [4]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211.61%至1.20亿元,但2024年转为净流出1.78亿元,同比下滑248.20% [4] 历史财务数据 - 2020至2022年营业收入从9.95亿元降至7.51亿元,2023年回升至8.09亿元 [4][6] - 2019至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1.59亿元降至0.31亿元,2023年小幅回升至0.81亿元 [4][5][6] - 2019至2022年扣非净利润从1.52亿元降至0.16亿元,2023年亏损0.14亿元 [4][5][6]
青龙管业实控人方拟减持用于还贷 其6成持股已被质押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4:27
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宁夏青龙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陈家兴拟减持不超过9,909,700股,占公司总股本3%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不超过3,303,200股,占1%)和大宗交易(不超过6,606,500股,占2%)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5日至2025年10月24日 [1] 股东持股情况 - 青龙控股目前持股67,950,754股,占总股本20.38% [1][2] - 陈家兴目前持股30,424,900股,占总股本9.12% [1][2] - 两者合计持股98,375,654股,占总股本29.50% [2][3] 质押情况 - 青龙控股累计质押46,500,000股,占其持股68.43%,占总股本13.94% [3] - 陈家兴累计质押11,634,000股,占其持股38.24%,占总股本3.49% [3] - 两者合计质押58,134,000股,占其总持股59.09%,占总股本17.43% [2][3] 减持影响 - 减持原因为偿还贷款及股权质押贷款 [2] - 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含资本公积转增股份) [2] -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不影响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及持续性经营 [2]
咸亨国际实控人方完成减持 22天套现1.71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4:23
股东减持计划实施结果 - 有限合伙企业(咸宁、万宁、弘宁、德宁、易宁)通过大宗交易减持8,207,100股(占总股本2%)[2]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103,403股(占总股本1%)[2] - 累计减持12,310,503股(占总股本3%),与2025年5月20日公告的减持上限12,311,016股基本一致[2][3] 减持后股权结构 - 有限合伙企业及一致行动人(杭州兴润投资、王来兴)合计持股231,434,672股(占总股本56 40%)[2] - 各主体持股比例:咸宁14 36%、万宁7 13%、弘宁5 65%、德宁5 74%、易宁3 43%[2] - 实际控制人王来兴通过杭州兴润投资间接持股,并担任所有有限合伙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2] 减持交易细节 - 咸宁减持2,945,800股(价格区间13 21-15 44元/股),套现4,089 70万元[4] - 万宁减持4,735,800股(价格区间13 21-15 43元/股),套现6,568 82万元[4] - 弘宁减持2,007,600股(价格区间13 21-15 43元/股),套现2,785 16万元[4] - 德宁减持1,603,900股(价格区间13 21-15 43元/股),套现2,224 49万元[4] - 易宁减持1,017,403股(价格区间13 21-15 44元/股),套现1,411 09万元[4] - 五家机构合计套现1 71亿元[5] 减持计划背景 - 减持原因为有限合伙企业自身资金需求[3] - 初始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4,103,672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8,207,344股)[3]
索通发展实控人方拟减持 2017年上市4次募资共23.6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4:14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郎光辉及玄元科新182号私募基金计划减持不超过10,987,214股(占总股本2.21%),其中郎光辉减持不超过9,962,000股(2%),玄元科新182号减持不超过1,025,214股(0.21%)[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任意连续90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1] 股东持股结构 - 郎光辉直接持股82,434,966股(16.55%),一致行动人王萍持股56,053,012股(11.25%),玄元科新182号持股1,025,214股(0.21%),合计持股139,513,192股(28.01%)[2][3] - 一致行动关系通过协议形成,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3] 公司上市及融资历史 - 2017年7月18日上市,发行6,020万股(发行价7.88元/股),募集资金净额44,279万元,用于年产34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3][4] - 2019年发行可转债9,450,000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净额9.306亿元[5] - 2021年非公开发行24,605,385股(发行价10.77元/股),募集资金净额2.616亿元[6] - 2022年发行34,004,952股(发行价20.11元/股),募集资金净额6.776亿元[7] - 累计4次募资总额23.68亿元[7] 资本运作 - 2018年实施10转4派6.77元的分红方案,股权登记日为2018年7月10日[7]
泰嘉股份实控人拟减持 1年1期业绩降2023定增募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4:14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长沙正元及实际控制人方鸿计划减持不超过7,552,126股,占公司总股本3.00% [1] - 其中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517,375股(1.00%),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5,034,751股(2.00%) [1] - 减持后长沙正元仍持有58,897,350股,占总股本23.40%,控制权不会发生变化 [2] 公司募资情况 - 2017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7,620万元,发行价6.08元/股 [3] - 2023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58,555.16万元,发行价16.19元/股 [4] - 两次募资合计82,085.62万元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7.31亿元(同比下降6.16%),净利润5,041.93万元(同比下降62.11%) [5] - 2024年扣非净利润4,386.25万元(同比下降60.8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8亿元(同比增长19.68%) [5][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下降20.00%),净利润1,496.95万元(同比下降53.24%) [6][7]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506.85万元(同比下降70.18%) [7]
电声股份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 近4年有2年亏损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4:09
减持计划 - 股东海南赏岳、海南谨创、海南博舜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7,264,329股,占总股本1.7123% [1] - 海南赏岳拟减持不超过3,040,200股(占总股本0.7166%),海南谨创拟减持不超过2,506,860股(占总股本0.5909%),海南博舜拟减持不超过1,717,269股(占总股本0.4048%)[2] - 减持股份为除梁定郊、黄勇外的其他合伙人间接持有的股份,不涉及控股股东、实控人直接或间接持股 [2] 股东持股情况 - 海南赏岳当前持股3,600,000股(占总股本0.8485%),海南谨创持股3,600,000股(0.8485%),海南博舜持股2,160,019股(0.5091%)[3]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梁定郊、黄勇、吴芳、袁金涛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42,085,619股(占总股本57.0615%)[3] - 梁定郊、黄勇通过海南赏岳间接持股559,800股,通过海南谨创间接持股1,052,640股,通过海南博舜间接持股442,750股 [3]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47亿元、21.75亿元、22.51亿元、22.87亿元 [4] - 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430.49万元、-1.48亿元、3,290.43万元、1,404.05万元 [4] -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267.10万元、-1.58亿元、2,198.55万元、363.08万元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15亿元、6,364.10万元、4,802.86万元、-1,261.73万元 [4]
赛力斯负债率76%被指高度依赖融资补血 近5年募9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3:03
债务状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25.0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4.24亿元,长期借款44.32亿元 [1] -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437.92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合计531.84亿元,供应链付款存在压力 [1]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流动比率分别为0.69、0.87、0.83,速动比率分别为0.60、0.83、0.78,偿债能力不足 [1] 资产负债率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计943.64亿元,负债合计824.58亿元,资产负债率87.38% [1]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计987.10亿元,负债合计758.34亿元,资产负债率76.83% [1] 融资情况 - 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56,368,913股,发行价46元/股,募集资金25.93亿元,净额25.68亿元 [2] - 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137,168,141股,发行价51.98元/股,募集资金71.30亿元,净额70.59亿元 [3] - 2021年和2022年两次非公开发行共计募资97.23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