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搜索文档
万润新能跌4.28% 2022上市见顶超募49亿东海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7:19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 万润新能(688275.SH)今日收报75.10元,跌幅4.28%。该股目前处于破 发状态。 万润新能于2022年9月2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2130.3795万股,发行价格299.88元/股, 保荐机构为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盛玉照、江成祺。 万润新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为24,295.94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21,200.00万元。 万润新能于2023年5月24日披露的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显示,本次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以 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85,215,178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3.52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 东每股转增0.48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99,957,426.56元,转增40,903,285股,本次分配后总股本为 126,118,463股。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5月30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5月31日。 上市首日,万润新能盘中创下最高价259.99元,为该股上市以来最高价。 万润新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638,858.2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 614,562.26 ...
华强科技跌2.86% 2021年上市即巅峰超募11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7:19
上市当日,华强科技盘中股价最高达48.28元,为上市以来股价最高点。 华强科技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0.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8.12亿元。 华强科技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10.88亿元。华强科技于2021年12月1日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 拟募集资金17.24亿元,分别用于新型核生化应急救援防护装备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新型核生化防护 基础材料研发平台建设项目、信息化(数据驱动的智能企业)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华强科技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刘伟、张展培。华强 科技发行费用合计2.13亿元,华泰联合证券获得承销及保荐费用1.96亿元。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 华强科技(688151.SH)今日收盘报20.41元,跌幅2.86%。目前该股处于 破发状态。 华强科技2021年12月6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8620.6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 的25.02%,发行价格为35.09元/股。 ...
隆达股份跌5.38% 上市超募12亿国信证券华英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7:19
隆达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41,179.43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220,127.16万元。隆达股 份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120,127.16万元。2022年7月15日,隆达股份发布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 拟募集资金100,000.00万元,分别用于新增年产1万吨航空级高温合金的技术改造项目、新建研发中心项 目、补充流动资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 隆达股份(688231.SH)今日收报23.22元,跌幅5.38%。目前该股处于破 发状态。 隆达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总额为21052.28万元,其中,国信证券、华英证券获得承销 和保荐费用19,335.63万元。 隆达股份于2022年7月2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39.08元。隆达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6,171.4286万股,联合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 表人为马军、唐慧敏、苏锦华、金城。 ...
康为世纪跌10.78% 2022年上市募11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7:19
康为世纪发行费用共计8,645.43万元,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保荐承销费用6,448.68万元。 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参与跟投的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获配股数为931,611股,占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数量的比例为4.00%。 2023年6月6日,康为世纪公告分红方案,每10股派息(税前)5.2元,转增2股。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6 月9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12日。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 康为世纪(688426.SH)今日收报27.80元,跌幅10.78%。目前该股处于破 发状态。 康为世纪于2022年10月25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48.98元/股,公开发行股份 2,329.0278万股,公司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公开发行的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保荐机构(主承销 商)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杨凌、姜浩。 康为世纪上市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14,075.78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05,430.36万 元。康为世纪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6862.77万元。2022年10月20日,康为世纪发布的招股书显 示,公司拟募集资金98,567.59万元,分别用 ...
航天发展跌停 机构净卖出2.9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7:06
| 代码 | 名称 | 相关 | 收盘价 | 张跌幅 | 买左 2 卖方 0 | | 机构买入 | 机构卖出 | 机构买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构数 | 机构数 | 总额(万) | 总额(万) | 净额(万) 3 � | | 000547 航天发展 明细 股吧 | | | 12.69 | -10.00% | 0 | | 3258.83 | 32790.63 | -29531.81 |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卖出航天发展金额最大的前五名中,有3家机构专用席位。经统计,航天发展的机构席位今日净卖出金额为29531.81万元。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航天发展(000547)(000547.SZ)今日股价跌停,截至收盘,该股报12.69元,跌幅10.00%。 | 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交易营业部名称 | | | 买入金额(万) | 占总 ...
第19届成长型医药企业发展大会在丽水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6:53
11月23日-25日,第19届成长型医药企业发展大会在浙江丽水召开。这是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创立"成长大会"的第二十年。大会以"智链深耕全域向新"为主 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工业、医药零售、道地药材、基层医疗、数字电商等领域的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共议产业未来。 "大健康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提出更高要求。"邱华伟分享了华润三九的创新实践做法,表示要以消费者为中 心,坚持"品牌+创新"双轮驱动,以差异化的、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健康需求。 管清友指出,经济周期曲线的波动往往映射出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轨迹。结合"十五五"规划建议中"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可以预见未来宏观调控与产业政 策将逐步围绕"人"这一核心要素展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深化,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需求偏好正在发生系统性转变,这促使医疗健康产业在新 的人口格局下,逐渐演进为一个具有长期确定性与战略重要性的关键赛道。 陈啸宏以前瞻性视野指明医药企业创新发展的发力方向,并语重心长地寄语企业家:"心心念念坚持生命至上的灵魂,实实在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底气,真真 切切坚持传承精华的生命力,这就是坚持 ...
《经皮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6:49
11月25日,在浙江丽水召开的第19届成长型医药企业发展大会期间,《经皮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2025)》(以下简称《报告》)蓝皮书正式发布。 作为继口服、注射后的第三大给药方式,经皮给药凭借安全、便捷等优势,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新蓝 海"。在国家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驱动下,2025年经皮给药多个新产品获批,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专 家表示,《报告》的适时推出,将推动行业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以及协同发展,助力经皮给药产业高质 量发展。 傅磊指出,经皮给药技术融合了古老智慧与现代创新潜力。随着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多领域的深度融 合,该技术已实现从小分子到大分子、从局部作用到系统治疗的重大突破。他强调,《报告》清晰地展 现了产业正处于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新质生产力将推动产业在创新链、产业 链、价值链上实现整体跃升。 据汪洪峰介绍,《报告》内容主要涵盖总报告、政策篇、技术篇、市场篇、案例篇、借鉴篇六大板块, 全面覆盖经皮给药的全链条环节。其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性地梳理发展脉络,多维度解析政策、技术、市 场等关键要素,并提供实战型案例与国际经验借鉴,为政府决策、企业创新、科研攻关提供重要参考。 该《 ...
第八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第三届OTC品牌大会在杭州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6:49
以全球健康智慧驱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刘沛致辞表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OTC行业作为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服 务全民健康的使命。我们要以政策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让中国品牌立起来、走出去。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名誉会长、一心堂(002727)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致辞表示,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药店在提 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积极拓宽国际视野,以品牌铸就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 高效、优质的健康服务。 全球自我保健联盟(GSCF)主席塔玛拉罗杰斯以视频形式致辞表示,在加强全球自我保健制度建设方面,中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自我保健方面中 国将承担领导角色,全球自我保健联盟愿意加深合作,与中国同仁学习交流。只有合作才能够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为公众打造更加健康的未来。 11月25日-26日,"第八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第三届OTC品牌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 主办,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市食品药品安 ...
退役风机光伏"二次上岗" 中国资环打造新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6:45
据了解,该项目将风热、光热技术与示范基地现有地热系统进行了深度耦合与智能协同,成功构建起风 能、光能与地热优势互补、稳定高效的多元化绿色能源供应体系,探索出一条资源循环利用新路径。 "我们将退役新能源设备梯次利用作为打通'双碳'链条的关键环节,让退役风机、光伏'二次上岗',既缓 解风光产业固废压力,又降低清洁供热成本,真正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资环新能源党委书 记、董事长王冬容介绍,"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风能、光能、地热、生物质等多能互补体系,构建'风光 供热+地热+储能调峰'一体化系统,让退役的风光储设备在清洁供热全领域充分发挥效能。" 同时,该项目装备的2块光伏热(PVT)组件,使得光伏和光热有效结合,可以将太阳辐射转化成电能和 热能,实现了太阳能的"双重利用",也为退役光伏组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高值梯次利用途径。 11月26日,中国资环旗下资环新能源首个风热、光热耦合示范项目在天津港保税区正式投运。 该项目核心装备是一台200kW风力磁涡流热泵机组,其采用基于空气动力学与电磁涡流制热理论的风— 热转换技术,能够将风能直接、高效地转化为热能,实现风能"宜电则电、宜热则热"的高效利用。这一 技术不仅可以 ...
破发股科瑞思4宗违规被责令改正 上市即巅峰募6.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6:44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 科瑞思(301314.SZ)昨日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关于 对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并对于志江、黄海亮、刘小民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 定》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5〕139 号)(以下简称"《决定书》")。 《决定书》显示,经查,科瑞思存在以下违规行为: (一)应收款项账龄计算不连续。公司在对某一客户应收账款初始确认后又转为商业承兑汇票结 算,但未连续计算账龄并评估预期信用损失。上述情形不符合《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5号》5-2 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下同)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 11月2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发布关于对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相关责任 人的监管函(创业板监管函〔2025〕第141号)。 科瑞思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第1.4条、第 5.1.1条,《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1.4条、第5.1.1条,《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 ——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2023年12月修订)》第6.3.1条,《上市公司自律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