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广西移动建成全区首个地铁隧道5G 4.9GHz高频段覆盖示范工程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16:07
技术创新与5G覆盖 - 广西移动在南宁地铁1号线建成全区首个地铁隧道5G 4 9GHz高频段覆盖示范工程 实现了网络速率的突破性提升 [1] - 创新性采用4 9GHz高频段设备贴壁八通道覆盖方案 在朝阳广场站至新民路站区间完成技术验证 [5] - 通过三维立体组网优化与动态频谱共享技术 在100MHz带宽条件下实现车厢内5G平均下载速率396Mbps 峰值速率809Mbps 较原方案提升3倍以上 [5] 用户体验与应用场景 - 该方案有效解决视频卡顿 游戏延迟等痛点问题 乘客可畅享4K视频直播 云端协同办公及AR导航等高带宽应用 [5] - 当前线路可稳定承载日均30万人次通信需求 视频通话清晰度达4K标准 [5] - 下一步将推进5G-A技术 分布式大规模天线技术等前沿方案 推动轨道交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深度跃迁 [5] 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 - 信号升格重构了轨道交通运维体系 依托5G网络高带宽 低时延特性 实现地铁故障处置 设施维保 施工管理等环节全流程数字化改造 [6] - 4K高清监控画面与三维建模数据可毫秒级同步回传至指挥中心 为精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6]
高通Nakul Duggal:以“骁龙数字底盘”驱动汽车行业创新,携手中国生态共塑出行未来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15:12
高通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汽车业务已发展20年,从车载网联与信息娱乐系统领域排名第一的生态系统供应商延伸至座舱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领域 [3] - 2025年是公司成立40周年,也是汽车业务发展的第20个年头 [3] 生态合作与市场覆盖 - 公司与全球几乎所有汽车厂商及众多中国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包括北汽集团、德赛西威、长安、奇瑞、吉利、理想、蔚来、上汽通用、小鹏等 [3] - 在中国市场,公司生态系统覆盖智能座舱、车联网、ADAS等多个领域,见证了中国汽车厂商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及电动化转型的全球引领地位 [3] - 2025年上海车展上,超过100款基于公司平台的车型设计或解决方案亮相 [9] 骁龙数字底盘与技术布局 - 公司提出"骁龙数字底盘"概念,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聚焦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及消费级生态引入,打造覆盖全球市场的可扩展平台 [4] - 公司将"行业首创"持续引入中国,包括5G、C-V2X、骁龙平台在座舱的大规模应用以及ADAS领域的技术合作及Flex平台布局 [4] ADAS领域的技术竞争力 - 公司在ADAS领域从芯片性能、本土化软件支持和安全架构三方面构建竞争力 [5] - 芯片性能:专注于安全性、性能、每瓦特性能及性价比,确保技术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平 [5] - 本土化软件支持:提供契合中国汽车生态需求的软件和开发工具,并配备工程支持团队 [5] - 安全架构:以"本质安全"为原则设计底层技术模块,覆盖设计、软件流程、压力测试等全环节 [5] - 公司与宝马达成合作,2025年7月起为BMW新世代车型提供计算机视觉软件栈、联合开发的驾驶策略栈及Snapdragon Ride平台,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软件定义汽车与模块化架构 - 公司构建高度复杂、可扩展且模块化的架构,支持数字座舱和ADAS功能,以及可同时支持座舱和辅助驾驶的Flex芯片 [6] - 统一的软件和平台架构能释放性能优势,实现工作负载隔离,提供安全性和功能安全保障 [6] - 架构的可扩展性体现在5年内实现从入门级平台到双骁龙8797解决方案的演进 [7] -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支持同一平台架构覆盖豪华、高端到入门级的全车型需求 [7] 技术落地与中国市场 - 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和工程投入,将创新转化为实际产品,为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9] - 公司展现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生态合作为抓手的汽车业务战略,进一步融入本土生态,在全球出行变革中扮演关键角色 [9]
华为AI WAN智算广域网解决方案助力上海电信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算网一体服务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14:53
行业趋势 - 企业算力需求呈现租赁化趋势,央国企、政教医等行业倾向于租用运营商算力资源以满足训推需求 [1] - 数据安全要求提升,企业要求算力资源部署在园区内部以确保敏感数据不出园区 [1] - 园区机房条件限制(散热、供电)导致算力服务器规模部署受限,企业转向轻资产模式(自建少量服务器+租用运营商算力) [1] 技术方案 - 上海电信推出400GE IP城域智算POD,作为联接企业园区与运营商智算中心的数字底座 [2] - 云边协同训推方案支持分布式部署:私有数据相关模型部分本地部署,其余部分部署于运营商智算中心 [2] - 采用华为AI WAN解决方案的RDMA无损传输技术,实现跨240公里拉远推理效率无下降 [2] 商业模式 - 企业通过租赁运营商算力实现按需扩缩容,降低采购与运维成本 [1][2] - 上海电信联合华为及企业多方合作,推动算网一体服务商业落地 [2] 基础设施 - 上海电信基于"智云上海"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城域智算POD,加速算力资源流转 [1] - 分布式训推模式通过智算广域网传输不可还原的中间数据层,保障数据安全 [2]
白犀牛联合机器人资产运营企业首程控股,加速无人车规模化落地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14:52
战略合作启动 - L4级自动驾驶企业白犀牛与机器人智慧运营企业首程控股在"首程控股机器人产业生态峰会暨投资人大会"上正式开启战略合作 [1] - 这是业内首次实现RoboVan(无人配送车)企业与专业机器人运营企业的深度联手 [3] - 合作标志着无人配送产业正式迈入"技术+场景+运营"全链条整合新纪元 [3] 合作方背景 - 白犀牛是L4级自动驾驶行业佼佼者,拥有全栈自研技术能力和规模化持续运营经验 [4] - 白犀牛无人车已在公开道路及各种复杂场景下实现安全稳定运行,业务覆盖快递物流、商超零售、生鲜配送等9大应用场景 [4] - 白犀牛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球100余个城市成功落地,是众多龙头物流、零售和运营企业的首选合作伙伴 [4] - 首程控股是中国智能基础设施资产服务商,专注于资产运营和资产融通两大核心业务方向 [4] - 首程控股业务涵盖停车资产管理、产业空间管理、REITs投资和股权投资等四大板块 [4] - 首程控股管理多只产业基金,已投资布局多家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优质企业 [4] - 首程控股设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推动优质机器人企业和产品应用落地 [4] 合作内容与意义 - 合作旨在深度融合双方核心优势:白犀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无人车产品,以及首程控股的运营管理能力与场景资源 [6] - 双方将共同探索无人车在更广泛、更深层次场景中的高效渗透与应用 [6] - 合作将打造技术、场景与运营无缝衔接的创新模式 [6] - 白犀牛市场副总裁表示此次合作是构建"技术+场景+运营"闭环的关键里程碑 [6] - 首程控股的智慧基础设施运营将为白犀牛无人车技术提供规模化、可持续落地的"超级试验场"和"加速器" [6] - 合作是构建智慧城市运营新图景的关键一步,将快速跑通更多元商业化模型 [6] - 合作将共同定义无人配送在城市智慧服务中的新标准,为构建高效、绿色的未来城市物流网络奠定基础 [6]
中国天眼“超长待机”的背后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10:32
FAST运行现状 - FAST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为科学家提供宝贵数据 [1] - 团队100多位成员负责维护和运行工作,保障设备高水平稳定运行 [1] - 申请观测时间竞争激烈,获批率约为1/5,科学家每申请5小时平均只有1小时能获批准 [5] - 已发现脉冲星1040余颗,超过同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数量的总和 [5] - 在中性氢巡天、快速射电暴起源及纳赫兹引力波探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国际影响力成果 [5] 技术升级与未来发展 - 正在推进FAST核心阵实验阵建设,计划2030年前建成由数十台40米口径天线组成的综合孔径阵列 [1][8] - 实验阵中的两台实验样机已建成,关键技术通过联测初步验证 [9] - 目标是通过混合口径阵列提升灵敏度,增加高分辨率定位及成图能力,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8][9] - 面临SKA和ngVLA等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竞争挑战,后者分别计划于2029和2035年完成第一阶段建设 [8] 团队建设与运维管理 - 采用"730会议"制度,坚持"用数据说话""问题不过夜""必须有备用方案"三大铁律 [2] - 调试周期比国际同类望远镜缩短一半多,不到两年即完成 [3] - 运维团队研发先进测控系统,保障雷雨天气下设备持续稳定运行 [4] - 每月固定两天关机维护保养,同时进行高空同步抢修维护工作 [4][5] 关键技术突破 - 成功研制出能在500兆帕应力幅下承受200万次应力循环的专用钢索结构 [6] - 该钢索技术已应用于国内外多个重要桥梁工程,实现跨领域应用 [6] - 馈源支撑系统通过反复数据分析和算法修改,显著提升可靠性和测量精度 [2]
小米汽车回应“无法购买新版无忧服务包”:延用1.0版规则,供官保用户选购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10:32
小米汽车无忧服务包2.0版本发布 - 小米汽车无忧服务包2.0版本延续1.0版本的销售和购买规则,仅供官方保险服务用户选购 [1][3] - 无忧服务包2.0版本新增"车窗玻璃无忧(不含车顶/天幕)"权益,基于用户反馈和建议进行迭代 [3] - 无忧服务包1.0版本自2024年3月随小米SU7同步上市以来,凭借高价值感与高体验感获得用户认可 [3] 无忧服务包购买规则 - 无忧服务包是小米汽车官方保险服务用户的专属权益升级选择,部分车辆维修相关权益与关联保司合作开发 [3] - 无忧服务包合同有效期与车辆商业保险保单有效期1:1对齐一致 [3] - 购买窗口期为车辆商业险投保之日起至商业险保单生效后7天内 [3] - 已提车的小米SU7和小米SU7 Ultra官保服务用户,在购买窗口期内可选购无忧服务包2.0版本 [3] - 首年车辆保险到期后,通过官方保险服务渠道续购商业保险的用户可再次续购新版无忧服务包 [4]
探访中国工业机器人生产重镇——佛山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09:34
行业概况 - 佛山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研发和生产重镇,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3][5][6][8][10][11][13][15] -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生产销售工业机器人达11万台 [6] 企业动态 - 华数机器人佛山总部基地展示活跃的生产测试场景,其工业机器人产品引发行业关注 [3][5][8][10][13] - 华数机器人正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基地内有学生实习项目 [11] - 华数机器人公司高层向调研团介绍企业发展情况 [15]
零距离 人工智能手机到底是个啥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08:36
核心观点 - AI手机正在成为手机行业的新趋势,多家厂商如OPPO、荣耀、vivo已推出具备AI功能的新机型,标志着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再到AI手机的演进[1] - AI手机的核心能力包括多模态感知、个性化决策和自动化执行,能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完成复杂任务,重塑用户体验[2][3][4] - 行业预测显示AI手机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IDC预计到2028年GenAI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9.12亿部,2024-2028年CAGR为78.4%[5] - 国产厂商通过接入本土大模型快速赶超国际品牌,在智能助手等核心功能上展开激烈竞争[5][6] - AI手机生态仍处于早期阶段,关键技术突破如5G网络、大模型、端云协同等推动行业发展,但规则规范和隐私保护等问题有待探索[7][8][9] AI手机定义与能力 - 目前行业对AI手机尚未形成统一定义,各厂商有不同理解,但普遍认为需具备系统层级的AI智能体能力[2] - AI手机的核心差异化体验在于"懂人话"和"会做事",能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理解用户意图并自动执行任务[2][3] -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自动打卡、智能导航、餐厅预订等,展示从生成式AI向智能代理AI的过渡[3][6] - AI手机具备"屏幕理解"能力,可直接读取屏幕信息完成任务,无需用户手动操作[3] 市场发展与竞争格局 - 中国厂商通过集体接入本土大模型快速赶超国际品牌,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5] - 智能助手成为竞争焦点,OPPO的"小布"、荣耀的"YoYo"、vivo的"小V"等旨在成为用户的"AI代理"[5][6] - AI功能有向下渗透趋势,部分旗舰机功能可通过算法优化"下沉"到中端机型,提升产品竞争力[9] - 云手机技术使千元机用户也能享受旗舰机AI功能,有助于降低使用门槛[8] 技术演进与生态发展 - 5G网络提速、大模型发展、国产服务器等技术突破直接催生AI手机生态演进[7] - "端云协同"成为重要技术路径,既升级端侧算力也利用云端算力解决问题[8] - 行业正在探索隐私保护方案,如关键敏感信息"不上云"、提供私密化云端空间等[9] - 当前生态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各类规则规范需厂商、平台、消费者共同塑造[9]
世界最大航空发射场,拜科努尔今年70岁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07:46
拜科努尔发射场历史与成就 - 拜科努尔发射场今年迎来70岁生日,过去70年共发射1500多枚运载火箭,将近2000艘航天器送入轨道 [1] - 该发射场建于1955年1月,1957年10月4日发射人类首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在此开启历史性航天飞行 [3] - 首位太空游客美国富豪丹尼斯·蒂托于2001年4月28日从拜科努尔升空,5月6日返回地球 [3] 拜科努尔发射场设施与规模 - 发射场设施包括15座运载火箭发射综合楼、4个洲际弹道导弹测试发射台、11座装配测试厂房、两处机场、470公里铁路和1281公里高速公路 [3] - 发射场占地约7000平方公里,面积可容纳两个半莫斯科 [3] - 俄罗斯向哈萨克斯坦租用该发射场,定期发射"联盟"号载人飞船与"进步"号货运飞船 [3] 拜科努尔发射场重大事件与未来计划 - 1960年10月24日大火导致78人丧生,1963年同一天火灾夺走8条生命,此后这一天不再安排发射任务 [4] - 俄罗斯正逐步将发射任务转移至本国远东阿穆尔州的新东方发射场,但计划至少2050年租约到期前继续使用拜科努尔 [4]
俄公布国家航天项目计划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07:31
俄罗斯航天新国家项目计划 - 俄罗斯科学院公布深空探索计划清单,资金将于2024年开始投入[1][3] - 计划旨在保持俄罗斯世界航天强国前三地位,包含天文学、行星研究、日地物理和生物医学项目[4] - 未来3年预计拨款超1万亿卢布,2036年前总投入约4.5万亿卢布[6] 深空探测项目 - "毫米波"项目将部署世界首个10米级制冷望远镜,用于太赫兹频段观测,寻找水和有机化合物[4] - "光谱-紫外"太空望远镜将在紫外波段工作[4] - "光谱-伦琴伽马"天文台将创建X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研究中子星和黑洞物理现象[4] 行星探测计划 - 金星探测任务包括轨道器、大气模块和着陆模块,寻找生命迹象并研究大气演化[5] - 月球计划包含7项任务,重点探测极地冰层并采集月壤样本[5] - 将发射自动装置进行地形勘探,为月球站选址做准备[5] 日地物理研究 - "共振"和"拱形"项目将分别研究地球磁层和太阳日冕[6] - 数据将与新建的地面太阳观测望远镜协同处理[6] - 将发射两个载有动物的"生物-M"航天器研究太空飞行对生物影响[6] 项目意义与进展 - 计划由所有相关科研机构参与制定,处于政府审批最后阶段[7] - 项目涵盖航天科学关键领域,有助于维持俄罗斯航天强国地位[7] - "光谱-紫外"等大型轨道天文台因资金不足进展缓慢,新计划将加速其发射准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