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环球圆桌对话:中国创新向世界展现新图景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7:13
人工智能大会与创新成果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数千位全球专家、政企代表、高校学者、投资人参与,创新、开源、开放、合作成为关键词 [1] - 大会上展示40多款大模型、50多款AI终端产品、60多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首发新品,240个申报项目竞争SAIL奖 [2] - 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推出"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并成立"科学基础大模型生态联盟",推动开放生态科研创新 [2] - 大会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强调开源打破创新壁垒,加速技术突破与应用 [2]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 - 大会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聚焦AI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诺贝尔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呼吁成立国际协同合作联盟应对AI挑战 [3] -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强调中美应合作维护世界稳定,多位国际专家以历史危机为例呼吁各国打破隔阂 [3] - 中国在联合国提出加强AI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并通过普惠计划推动全球南方国家AI均衡发展 [3] - 中国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提出14项倡议,涵盖发展、标准、安全、伦理等多维度,强调开放包容普惠治理 [4] - 美国发布《人工智能治理行动计划》,将AI定位为国家安全竞赛,与中国计划形成鲜明对比 [4][5] 中国基础设施与创新活力 - 英国学者斯蒂芬·戴维斯称赞中国高铁规模与质量,高铁运行平稳且安静,时速超300公里 [6] - 中国已修建超过4.5万公里高速铁路,偏远农村地区构建实用公路网络,融入国家经济体系 [7] - 中国城市展现勃勃生机,商业贸易繁荣,创新活力旺盛,长三角地区尤为明显 [7][8] - 西方媒体关注狭窄,部分精英以竞争视角看待中国,但商业学术领域更关注互利机会 [8][9] 技术创新与"大知识"型经济 - AI技术推动"大知识"型经济发展,释放数据要素倍增效应,促进AIoT、V2X、无人飞行器等新兴业态 [11] - AI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算力、算法、数据驱动实体经济逆向生长,跨越数据壁垒转化为区位经济 [12] - AI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如智能调控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率38.7%,助力绿色与数字转型 [13] - 普惠创新与科技向善成为民生改善主题,AI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数据链多链融合 [14]
超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出道”,在WAIC现场看中国AI应用“引潮”世界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6:53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 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出超150台人形机器人 创国内最大规模展示记录 [1] - 中国人形机器人从静态展示转向"下地干活"的实战应用 数百台功能型机器人亮相 [2] - 行业呈现完整工业场景任务链 涵盖电控操作、质检、封装、搬运等多工序作业 [3] - 人形机器人企业加速出海 星动纪元海外订单占比超50% 服务全球市值前十科技企业中的9家 [3][4] - 企业聚焦模块化设计和国际专利布局 通过与海外生态合作加速产品迭代 [4] 企业动态与产品创新 - 宇树科技发布3.99万元双足人形机器人R1 消防机器狗B1已在国内多城市投入实战 [2] - 傅利叶推出首款医用康养机器人 具备柔肤设计和全感交互系统 [3] - 星动纪元研发的机器人可完成360度旋转跳等复杂动作 其手部动作克隆机器人被MIT等顶尖高校采用 [3] - XREAL推出"全生态空间屏"One Pro AR眼镜 实现3D视觉、影音投放和实时翻译 [5] - 阿里巴巴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 突破自然对话系统技术 [6] 技术突破与竞争优势 -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体能"控制方面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突破美国长期技术垄断 [8] - 中国具备三大优势:制造业供应链竞争力、丰富制造业数据资源、政策支持与投融资便利 [9] - 自研关节模组和具身大模型支撑机器人高难度动作 芯片与光学设备国产化取得突破 [3][5][6] - AI与硬件结合探索加速 出现AI高考机械臂等创新产品 [7] 全球市场格局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中国在AI机器人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中美差距持续扩大 [1] - 全球AI产业形成中美双强格局 中国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市场优势 [9] - 78%全球企业已开始应用AI技术 中国成为AI规模化应用最积极的市场 [9] - 中国企业计划在东盟部署关键零部件生产 延伸产业链出海 [10] 应用场景拓展 - 人形机器人应用覆盖消防、工业制造、医疗康养、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 [2][3][8] - AR+AI融合推动智能眼镜进入消费市场 实现导航、翻译、影音等多元功能 [5][6] - 汽车、餐饮、金融等行业加速接入人形机器人应用 [9] - 东南亚传统工业园区向自动化转型 为中国机器人供应链提供出海机遇 [10]
订单量少、老牌企业地位稳固、技术未经验证……硅谷初创企业“豪赌”国防生产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6:53
科技初创企业扩大国防制造投入 - 硅谷工业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在造船厂、工厂及制造设备上投入总计40亿美元 [1] - 军工初创企业安杜里尔投资10亿美元建设超级工厂 年产数万艘AI自主舰船、无人机等武器 [1] - 船舶建造商萨罗尼克技术公司投资2.7亿美元建设同类工厂 [1] - 哈德良、护盾人工智能、阿斯特拉尼斯太空技术、迪弗伦特等初创企业也进入该赛道 [1]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风险投资公司已向美国前100名国防初创企业投入超过700亿美元 但这些公司仅获得约290亿美元合同 [2] - 五角大楼2024年对初创企业年度支出翻倍 但仍不足国防预算的1% [2] - 传统承包商如洛克希德·马丁、雷神技术、波音等仍占据绝大部分国防预算 [2] - 初创企业缺乏业绩记录 难以突破重视可靠性的政府采购体系 [2] 技术验证与量产能力 - 新技术能否如预期发挥作用尚无保障 工厂产能激增应对能力存疑 [3] - 专家质疑企业能否实现新型武器系统规模化生产 称"技术未经验证" [3] 中美竞争背景 - 初创企业努力或有助于缩小美国与中国在某些武器制造领域的差距 [2] - 现代战争中快速量产自主无人机、舰船的国家将占据优势 美国目前处于劣势 [2]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五角大楼倾向与安杜里尔等新兴科技公司合作主导项目 [2] - 传统国防企业通过资助初创企业回应趋势并从中学习 [2] - 行业重点转向快速制造与规模化 风投公司称"所有人都在追求规模化" [1]
上海启动低空经济会客厅 联动长三角打造“天空之城”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0:07
核心观点 - 上海举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低空经济论坛,启动低空经济会客厅、AI+低空经济产业创新联合体和低空经济产业链金融服务联盟,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1] - 低空经济成为全球城市竞争新赛道,上海以"AI+低空经济"为突破口,探索超大城市低空资源高效利用新路径 [1] - 上海将借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从提升核心能级、优化发展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三方面发力,加速打造联动长三角的"天空之城" [1] - 上海交通大学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领域,助力上海打造"低空经济之都" [2] 低空经济论坛启动项目 - 上海低空经济会客厅包含展览展示区、交流活动区和预留拓展区三大功能区,为低空经济领域企业落地与产业对接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 [1] - 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链金融服务联盟将强化金融对上海低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与效能提升 [1] - 上海市AI+低空经济产业创新联合体启动,推动产业创新 [1]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 - 低空经济在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场景加速落地,重构城市治理、产业形态与生活方式 [1] - 上海作为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探索超大城市低空资源高效利用新路径 [1] 上海低空经济规划 - 上海将从提升核心能级、优化发展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三方面发力,加速打造联动长三角的"天空之城",建设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 [1] - 上海交通大学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领域,力争在关键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法规健全、产业发展创新等方面助力上海打造"低空经济之都" [2] 论坛背景 - 论坛以"AI赋能未来天空"为主题,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上海交通大学联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2]
社评:“同球共济”为AI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0:00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吸引来自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200余位嘉宾参与,800余家企业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和新品 [1] - 特斯拉展示人形机器人,西门子推出AI工业助手,中国企业展出导航AI眼镜和家务机器人等创新产品,集中展现全球AI开发与应用的想象力 [1] - 外国参展商积极评价中国AI发展速度,大会成为跨国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1] 全球AI治理与合作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I准备指数"显示,2024年4月发达国家指数为0.68,新兴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分别为0.46和0.32,存在显著差距 [2] - 大会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推动联合国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 [2] - 中国AI企业如DeepSeek通过"低成本+高性能+开源"模式走红,其技术已应用于缅甸震后救援翻译系统、巴西电网、南非铁路和泰国矿区等场景 [3] 中美AI发展路径对比 - 美国发布"AI行动计划"进一步收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采取技术封锁策略 [4] - 谷歌前CEO施密特呼吁中美AI合作,有分析认为美国过度强调闭源和安全可能导致其丧失AI领导地位 [4] -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开源共享和技术合作推动全球AI发展,助力发展中国家跨越"数字鸿沟" [3][4] AI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AI产业呈现加速创新态势,应用场景从消费级向工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快速扩展 [1][3] - 开源模式成为推动技术迭代和全球共享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的实践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3] - 跨国技术合作与治理协调成为行业共识,"同球共济"理念获得广泛认同 [2][4]
吉林推动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 激活国际贸易增长“新引擎”
环球网资讯· 2025-07-27 22:11
吉林省跨境电商发展概况 - 吉林省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达52亿元,是2020年的5.4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达35.6亿元,同比增长68.3% [1] - 吉林省将跨境电商作为壮大外贸新动能的"头号引擎",通过综合试验区建设、主体培育引进、配套设施完善、政策服务优化等举措推动发展 [1] - 吉林省发布《吉林省跨境电商产业带地图》,展示30个产业带的空间布局、发展特色及659家源头工厂信息,助力产业对接 [3] 吉林省跨境电商优势 - 区位优势显著,地处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是中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2024年中国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达901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近15% [2] - 产业基础雄厚,作为国家重要老工业基地,"吉林制造"为跨境电商提供"硬核"供给,涌现出一汽解放等标杆企业 [2] - 企业协同效应明显,例如满天欣科技协同40余家医疗器械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成为亚马逊欧美地区TOP10集中采购地 [2] 吉林省跨境电商产业特点 - 产业带覆盖广泛,既包括成熟外向型产业集群,也包含潜力特色领域,如医疗器械与耗材产业 [2][3] - 创新模式应用,如一汽解放采用跨境电商"9710"通关模式,2024年线上达成交易400余台卡车,总货值1.4亿元 [2] - 未来将实施"二二四五"扩量提质行动,重点依托4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进5大工程打造东北亚跨境电商新高地 [3]
“全球智能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在WAIC2025上启动编制
环球网资讯· 2025-07-27 22:11
全球智能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 - "全球智能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编制启动 旨在为全球智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诊断和趋势研判 促进AI赋能可持续发展 [1] - 指数由联合国人居署"上海指数"研究团队首席专家陈海云博士领衔指导研发 同济大学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协同编制 [1] 数字法院研究基地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同济大学联合共建的"数字法院研究基地"揭牌成立 将聚焦上海法院的前沿实践 打造司法智能化研究的前沿阵地 [3] - 基地旨在为数字中国战略实施和数字法院建设提供可复制、可应用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 [3]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表示 基地要成为打通司法实践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 推动数据互联、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3] 智能社会论坛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社会论坛以"AI赋能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已连续四年举办 [3] - 论坛由同济大学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旨在汇聚全球智慧应对智能技术革新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治理挑战 [5] - 论坛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治理"系列丛书(第三辑) 强调治理和发展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体两翼" [6] 同济大学人工智能战略 - 同济大学将人工智能赋能战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5] - 学校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引领 发布了城市治理智能体(1.0)、大语言模型中文内容安全评测系统等创新成果 [6] 杨浦区智能社会治理 - 杨浦区联合同济大学围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 发挥"大学+大厂"集聚优势 打造智能社会治理新样板 [6] - 杨浦区将构建城市治理运行数智化体系 建设区街二级智治体系 推行政务办公、城市运行、政务服务三网协同 [6] - 杨浦区推出了大桥街道全域数字化转型(I期)、"数融医体"智能社区运动健康师系统等数智赋能案例 [6] 圆桌对话 - 论坛圆桌对话围绕"AI赋能治理创新 共筑可持续未来"主题 专家强调需处理好技术突破与伦理约束等动态平衡 [7] - 未来需构建开放、包容的治理框架 确保技术普惠且可控 实现科技向善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7]
上海市工商联成立人工智能专委会
环球网资讯· 2025-07-27 21:36
7月27日,上海市工商联人工智能专委会成立仪式现场。 (上海市工商联供图) 上海市工商联人工智能专委会首批主任单位由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稀宇极智科技有限公 司、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 司、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道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 企业组成。首任轮值主任由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徐立担任,秘书长由上海库 帕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海清担任。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7月27日电 (范宇斌)"大爱无疆·模塑未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大模型论坛27日 在上海举行。论坛现场,上海市工商联人工智能专委会正式成立。 上海市工商联人工智能专委会由上海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上市公司、高成长硬科技企业以及产业链 相关企业组成,是上海市工商联促进人工智能领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人 工智能技术和产业转型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未来,上海市工商联人工智能专委会将聚焦上海人工智能民营企业发展所需,围绕促进技术发展、推动 产业融合、开展科普宣传、完善社 ...
“AI教父”辛顿呼吁国际合作探索训练AI向善
环球网资讯· 2025-07-27 21:04
AI安全问题 - AI教父辛顿将人类与AI关系比喻为"养小老虎当宠物",强调必须训练AI向善或摆脱它,但对AI而言无法选择摆脱[1] - 多模态聊天机器人已具备意识,AI智能体能够自主创造子目标,包括追求生存和控制权以实现人类赋予的目标[1] AI治理与合作 - 呼吁各国在AI治理上合作,探索训练AI向善的方法,建立国际AI安全社群研发相关技术[3] - 训练AI向善的技术与提升AI智能的技术存在分离性,需开发通用方法使AI自愿处于辅助角色[3] AI应用价值 - AI在医疗保健、教育、气候变化、新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能提升各行业生产力[1]
“归潮新声:青年海归科技对话”在上海举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7-27 20:37
活动发布与战略合作 - "留学归国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模速空间"在上海西岸智塔正式发布 [1]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有限公司等四方签署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框架协议 旨在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力量与资本 产业资源的精准对接 [7] - 协议签署方包括上海未来启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临港科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徐汇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7] 海归人才与科技创新 - 青年海归人才正以全球视野与报国热忱为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新动能 [3] - 徐汇区期待留学归国人员做科技报国的"奋进者" 产业创新的"实干家" 开放生态的"联结人" [3] - 中国正成为科技制造业创新的沃土 具备广阔的机器人市场 未来有望用中国人工智能与硬件供应链打造世界新终端 [5]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将在未来广泛应用于解决物理世界的痛点问题 需注重产学研国际合作与跨学科交叉协同 [3] - 人工智能创造的经济价值将达到数十万亿美元量级 需确保将正确价值观嵌入AI产品和服务 [4] - 商汤科技开发与世界模型协同交互的生成式智驾方案 通过4D仿真复现等方法实现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的跃进 [5] 产学研协同生态 - 构建"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主体-专家助力"的协同生态是推动智慧种子结出产业硕果的关键 [7] - 圆桌讨论聚焦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 加速海归人才与产业创新的成果转化 [9] - 讨论参与者包括复旦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代表及企业创始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