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美媒:中国航天的进步绝非昙花一现
环球网资讯· 2025-07-29 07:13
中国航天巨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ASC)的预算猛增,反映出北京将太空视为一项战略资产 的优先考量。其"长征"系列火箭并不仅仅是为发射卫星,而是旨在构建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的火箭相媲美的发射基础设施。对投资者而言,CASC 在国家主导项目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其不断壮大的 商业部门(包括民营企业)带来双重机遇:政府背书带来的稳定性与新兴市场增长潜力。 轨道基础设施的战略价值——星座、空间站和导航网络——不容小觑。中国的"国网星座"和"千帆星 座"等大型星座网络是与SpaceX的"星链"竞争的项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成本卫星互联网服务。中国 通过将太空基础设施与发展援助相结合,正与合作伙伴国构建长期依存关系,并将其技术标准和数据协 议嵌入全球系统中。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AInvest网站7月27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太空雄心重塑全球航空航天及卫星市场 中国在太空探索 领域的快速发展并非仅仅是科学上的里程碑,更是具有地缘政治意义的战略行动,正在重新界定全球航 空航天和卫星产业的格局。从月球采样返回到轨道基础设施建设,北京的战略投资既在挑战美国主导的 太空秩序,也在重塑全球资本市场投资态势。随着轨道 ...
港媒: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带火“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
环球网资讯· 2025-07-29 07:13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创新并刺激经济增长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12月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1] - 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2024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2] 无人机行业人才需求 - 中国正式承认"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为新职业,主要从事无人机群飞行路线规划、飞行计划与任务制订等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共颁发27.33万本,其中有效执照24.73万本 [1] - 全行业注册无人机共217.7万架,同比增长98.5%,但无人机操控员岗位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1] 人才培训与就业趋势 - 云南某无人机培训项目学员人数激增,2024年下半年以来月均培训约140人,为之前3倍,学员年龄集中在20-40岁 [2] - 部分学员从其他行业辞职转向无人机相关职业,也有学员为未来机遇提前获得认证 [2] - 高中生和大学生利用暑假考取无人机执照,培训机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 [2] - 高等教育机构正调整课程以应对低空经济兴趣增长 [2]
WAIC 2025 | MiniMax携全栈开发Agent首次亮相 探索企业级场景落地新赛道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13:55
公司动态 - MiniMax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展示首款全栈通用智能体MiniMax Agent 该产品被定位为"从解放大脑到解放手脚"的AI生产力革命 [1] - MiniMax Agent在公司内部被称为"Max"超级员工 能输出分析报告 代码文件 网页小游戏 演讲PPT等多种交付物 在网页开发 深度调研等领域可替代专业人士一周工作量 [2] - 产品技术架构包含分层协作Agent框架 长程记忆与反思机制 混合模型策略等创新 上线1个多月已完成12次功能更新 [2] - 公司即将推出企业版本服务 并实现全链路国产化 探索Agent在各行业的场景落地 [3] 产品能力 - 前端能力突出 支持后端托管 支付功能 定时任务 长链接维持等复杂功能 适配企业内部实时数据 下单支付 LLM调用等需求 [2] - 展示多个商业级应用案例:30分钟开发完成的演唱会选座系统(含支付功能) 全球50只科技股实时跟踪系统 完整海外电商独立站 企业数据可视化看板 AI资讯推送系统等 [2][3] - 支持"Vibe Coding"开发范式 开发者通过简单对话交互即可完成网页游戏开发 创业者可快速搭建商业应用实现收入 [3] 市场反响 - WAIC展会期间Agent展区和AI产业智造舱观众体验踊跃 大量中外企业客户专程到场交流企业版本 [1][2] - 主论坛演示的"海宝"IP网站一键生成和Labubu创意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观众争相体验同款功能 [1] - CEO闫俊杰强调AI已显著提升创意工作效率 部分生产流程从耗时数月降至一日内完成 成本从高投入降至数百元 [1]
“具身赋能,智造未来”论坛暨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11:37
行业动态 - 智能制造与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 主题为"具身赋能 智造未来" 搭建了智能制造与具身智能的深度交流平台 [1] - 论坛发布了颠覆性的SageMan系列四臂具身智能机器人与双臂具身智能机器人 包括第一代四臂机器人和第三代双臂机器人 [1] - 成立了飒智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联盟 旨在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 标志着该领域迈入协同创新新阶段 [3] 产品技术 - SageMan四臂机器人采用全覆盖对称性四臂交融空间设计 颠覆传统机械臂作业模式 实现360°圆环形作业域 [3] - 集成多维感知融合系统 包含六套3D视觉、两套激光雷达、多轴力学感知单元 具备识别文字、理解自然语音、解读手势动作的智能 [3] - 通过5G/WiFi/蓝牙/光通讯/工业总线实现高效互联 支持多模态多任务的端到端学习 [3] - 创新性结合外接LLM大模型与内嵌VLA垂类模型 形成"大小脑"结合智能推断模型 智能化程度提升50%-200% [3] 专家观点 - 人工智能正从局部效率优化者演变为整个生产制造体系的重构者 [5] - 探讨了AI+HI人机共进模式下组织形态与人才能力模型的重塑 [5] - 智能无人艇系统的创新技术与应用前景被分享 [5] - 数字化制造系统在航空航天离散制造中的实践与应用方案被阐述 [5] - 高性能触觉灵巧手对推动具身机器人规模化量产与应用普及具有关键作用 [5] 论坛讨论 - 围绕《数字智造"新"机遇》与《具身智能如何赋能智能制造》两大主题展开讨论 [6] - 首场对话聚焦技术融合路径、供应链韧性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及商业模式创新 [6] - 第二场对话探讨具身智能的技术瓶颈突破、高价值应用场景挖掘及产业生态构建 [6] - 具身智能有望推动智能制造实现"柔性智能化"及"人机安全高效协作" [6] 活动影响 - 论坛成功举办及新品发布彰显了公司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实力 [8] - 生态联盟的构建为智能制造迈向更高阶的智能化、柔性化、人机协作新时代奠定基础 [8]
WAIC 2025|荣耀开源MagicGUI,浇灌全球AI“生态雨林”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10:46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自研多模态感知大模型MagicGUI并宣布开源,该模型具有70亿参数规模,性能比肩SOTA模型,是公司阿尔法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1] - 公司CEO宣布"阿尔法战略",计划未来五年投入超过100亿美元,与全球伙伴共建开放、共创、共享的AI终端生态 [3] - MagicGUI大模型已实现"理解-规划-操作"一体化能力,支持"一语打车""一语PPT"等功能,并在Magic V5手机上落地应用 [4] 技术研发与合作 - 公司与复旦大学共建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校企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AI技术前沿,成为MagicGUI的孵化器 [4] - 公司与近百家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建成9个联合实验室,包括与复旦大学、中科院、北京同仁医院等机构的合作 [5] - MagicGUI开源后,公司期待与各界伙伴携手加速AI终端生态普惠化进程,模型与测试数据将上线开源平台 [5] 生态建设与行业影响 - 公司呼吁基于GSMA平台共建开放的AI终端生态联盟,联合AI模型企业、运营商、终端企业等形成紧密联盟 [5] - 公司围绕办公、生活、出行等7大智慧生态,联合阿里巴巴、比亚迪、美的等企业开展智能体服务、智慧车联、智慧家居等合作 [5] - MagicGUI的开源降低了技术研发门槛,赋能全球开发者快速开发差异化应用,推动AI技术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多样化突破 [5] - 公司通过开放创新参与并引领GUI大模型等行业标准制定,提升中国AI的全球影响力与话语权 [5]
无人机足球赛成低空经济赛道人才“练兵场”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9:47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7月25日消息(记者郑晓蔚 见习记者何智康 实习生李婷)当传统足球在地面激烈角逐时,一 种由代码和电机驱动的"空中足球"正在室内场馆上演别样精彩。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7月23日至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作为其重要配套活动,2025年 全国航空航天模型(室内项目)锦标赛同期开赛。这场集科技、体育与产业于一体的"展赛联动"盛宴, 不仅带来前沿低空科技的视觉冲击,更以无人机足球等新兴赛事为纽带,搭建起低空经济人才培养 的"实战练兵场"。 无人机足球:低空竞技"新势力"在青少年中焕发生机 本次赛事设置了无人机足球、无人机飞行、无线电遥控特技、橡筋模型飞机、遥控电动空战、线操纵特 技等多个项目。 其中,无人机足球项目作为最大亮点,将足球竞技从地面搬到了空中。这项自2019年5月被国际航空联 合会列入正式项目的运动,已在中国迅速普及,被纳入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赛事体系,并于2025年 首次成为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成为推动科技教育普及和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流配送系统等前沿科技。"赛事即展示、观赛即研学"的创新模式,标志着赛事正从传统体育竞技场向国 际化产业生态 ...
WAIC观察|施耐德电气:以AI赋能产业转型,以算电协同破解能源挑战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9:47
AI技术应用与产业变革 - AI技术正快速迭代,其规模化应用将全面推进能源、工业等关键领域的结构性变革,充分释放科技创新的巨大影响力 [1] - 中国是全球AI产业发展高地,也是施耐德电气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公司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拓展本土生态协作 [1] - 施耐德电气展示了AI技术在工业、能源、楼宇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成果,发布《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能源挑战与应对》洞察报告 [1] AI规模化落地与生产力提升 - 2025年,推动AI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成为全球焦点,AI规模化应用需要前沿技术优势和对产业需求的深度理解 [2]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部署AI技术解决方案,人均生产效率提高82%,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 [2] - 无锡工厂以AI驱动生态设计、开发闭环碳跟踪平台,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减碳90%,获评"可持续灯塔工厂" [2] - 施耐德电气将AI技术融入数字化和绿色解决方案,展示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等创新成果,为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管理带来全维价值 [2] 边缘智能与工业AI融合 - 边缘智能、大模型、AgenticAI加速向细分行业渗透,工业专有知识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迸发更大价值 [3] - 智能翻牌机利用EAE平台实现分布式控制,内嵌先进AI算法,以4台控制器精准调度144台电机,展现AI在复杂工业产线中的潜力 [3] AI能源挑战与数据中心压力 - AI的蓬勃发展带来能源消耗问题,数据中心首当其冲,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或突破700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5.3% [4] - 近七成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三年用电量年均增速超15%,61%计划新建或扩充智算中心 [4] - 智算中心快速扩张使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困局凸显,电力需求指数级攀升,高密度散热成为技术瓶颈,碳排放压力加剧 [4] - 调研显示93%的企业将供电稳定性列为首要痛点,85%面临成本压力(电费占运营成本近六成),77%存在碳排放管理难题 [4] 算电协同架构与解决方案 - 施耐德电气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底层聚焦电力供给基础设施,中层挖掘IT负载灵活性调节空间,上层建立算电双向调节决策框架 [6] - 公司从硬件、软件、服务三方面提供支撑,硬件包括高低压配电柜、不间断电源等,软件覆盖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端提供定制化方案 [6] - SmartCool数据中心空调末端AI节能方案通过泰尔场地节能认证,成为能效提升典型案例 [6] 生态协同与产业转型 - 算电协同机制建设需要横跨能源和算力领域,施耐德电气将发挥技术专长,帮助企业构建高效可持续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7] - AI发展需要数据、算法、算力、场景等关键要素,跨越多个行业领域,其研发创新和落地应用需要各界深度协同 [7]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积极构建AI生态,通过与开发者、系统集成商、产业合作伙伴及科研院所合作,拓展"AI+产业"生态 [7] - 中国有望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AI布局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基地 [7] 技术创新与未来展望 - AI技术是驱动产业新质转型的核心引擎,施耐德电气将发挥技术创新、生态创新、人才创新优势,持续构建AI生态 [8]
让AI理解物理世界,MogoMind大模型助力智能交通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9:47
公司动态 - 蘑菇车联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发布AI大模型MogoMind [1] - MogoMind具备实时性、全域性、平台化三大特性,构建六大关键能力为交通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1] - MogoMind被定位为物理世界的实时搜索引擎,通过通感算一体化设备全天候捕捉交通数据 [1] - MogoMind具备物理信息实时认知理解能力,可识别路面状况并转化为可执行的智能决策建议 [1] 技术能力 - MogoMind通过交通流预测模型和通行能力评估算法实时动态计算道路通行能力 [3] - 系统综合考量交通流量、车辆类型、道路几何特征、信号灯配时等多因素进行预测 [3] - 采用强化学习技术挖掘交通数据规律,预测未来时段交通流量变化趋势 [3] - 提供实时路径规划、数字孪生、预警提醒等多种服务 [3] 系统兼容性 - MogoMind可无缝接入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交通设备与系统 [3] - 支持道路传感器、车载终端、交通管理系统等多源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协同处理 [3]
向“数”而行|从协同办公到AI赋能 “京办”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9:47
核心观点 - "京办"智能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入选"北京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展示了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示范成果 [1] - 该平台由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和京东科技共同打造,已覆盖北京16+1个区及114家市级单位,支撑50余万名政务人员在线办公 [1] - 平台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提升政务办公效率并使基层治理更贴近民生需求 [2] 平台覆盖范围 - 贯通北京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体系 [1] - 覆盖北京16+1个区及114家市级单位 [1] - 支撑50余万名政务人员在线办公 [1] 技术创新 - 采用统一通用的自研信创框架,解决不同国产软硬件的适配难题 [1] - 实现"一次开发、多处运行" [1] - 探索"联合开发"新模式,融合政务人员管理知识与企业技术能力 [1] - 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提升办公效率并改善基层治理 [2] - 正在探索国产AI智能化全面赋能,打造国产政务大模型 [2] 运营模式 - 探索"共创多赢、赋能产业"的新路径 [1] - 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产品 [1] - 发挥政务场景应用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1]
奥尔加·斯科罗霍多娃:从盲聋女孩到科学家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7:13
人物生平 - 奥尔加·斯科罗霍多娃6岁因脑膜炎失明,14岁完全失聪,后被送入敖德萨盲童学校 [3] - 童年时期展现出坚强性格,常偷偷溜出学校探索环境,渴望通过他人了解世界 [4] - 1925年转入哈尔科夫聋哑儿童诊所,在专家伊万·索科里扬斯基帮助下恢复语言能力并学习课程 [4] 学术成就 - 1948年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缺陷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聋哑人心理与发展问题 [5] - 1961年获得心理学候选院士资格,1974年出版著作《我如何感知、想象和理解我身边的世界》 [5] - 著作汇集书籍、科学文章和诗歌,为俄罗斯心理学与教育学做出重大贡献 [5] 社会影响 - 反对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证明残疾人通过教育可成为正常社会成员 [5] - 1974年被授予"劳动红旗勋章",独自生活并持续工作至1982年去世 [5] 个人特质 - 通过触觉、温度、气味等感知构建对世界的认知,精通手工艺与文学 [4] - 与苏联作家高尔基通信,展现对文学的深厚热情 [4] - 二战中断大学计划,但仍通过科研实现人生价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