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仪器信息网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研团队再获突破!解锁小麦抗旱新机制,为粮食稳产提供新方向
仪器信息网· 2025-10-23 16:06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2025 年 6 月 29 日 ,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作 物 科 学 研 究 所 徐 兆 师 团 队 与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聂 小 军 团 队 联 合 , 在 国 际 知 名 期 刊 《 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重磅研究成果,首次揭示"TaBZR2-TaPPR13-TaAOR1/TaSIG5"调控模块在小麦抗旱中的关键作用,为破解干旱制约 小麦产量难题提供全新理论支撑与育种靶点。 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率先锁定核心转录因子 TaBZR2,证实其与小麦 耐旱性显著相关;进一步发现,TaBZR2可激活下游 叶绿体五肽重复(PPR)蛋白基因TaPPR13——作为干旱胁迫的正向调控因子,TaPPR13不仅能上调ROS清除与脱落酸(ABA)信号通路 相关核基因表达,强化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统,还能与TaAOR1、TaSIG5蛋白直接互作:一方面借助TaAOR1加速ROS解毒,另一方面通过 TaSIG5调控叶绿体基因表达,同时启动 "逆向信号传导" 让细 ...
利润涨25%:中科美菱2025年三季度财报
仪器信息网· 2025-10-23 16:06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中科美菱(证券代码:920992) 发布《 2025年三季度报告 》。报告详细内容如下: 第一节 重要提示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 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负责人吴定刚、总经理方荣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李勇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 实、准确、完整。 本季度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本季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 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 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 事项 | 是或否 | | --- | --- | | 是否存在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季度报告内容存在异议或无法保证其真实、 | □是 √否 | | 准确、完整 | | | 是否存在未出席董事会审议李度报告的董事 | □是 √否 | | 是否存在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 | □是 √否 | | 是否审计 | □是 √ 否 ...
超5600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一设备更新项目中标公告发布
仪器信息网· 2025-10-23 16:06
项目中标概况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设备更新及数智化升级改造项目中标总金额为5,681.38万元 [1][2] - 中标供应商包括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2][3] - 项目采购设备涵盖SO₂、NO₂、O₃、CO监测设备及数智化装置 [2] 雪迪龙中标详情(第一包) - 雪迪龙中标第一包,中标金额为2,055.6万元,提供45套气态污染物监测设备及90套数智化装置 [3][4][5] - 气态污染物监测设备包括SO₂监测设备(单价6.2万元)、NO₂监测设备(单价6.3万元)、O₃监测设备(单价6万元)、CO监测设备(单价6.2万元),各45台 [4] - 配套设备包括45台动态校准仪(单价6.7万元)和45台零气发生器(单价2.48万元) [4][5] 力合科技中标详情(第二包) - 力合科技中标第二包,中标金额为2,460.78万元,提供68套气态污染物监测设备及33套数智化装置 [3][7][11] - 气态污染物监测设备包括SO₂监测设备(单价6.51万元)、NO₂监测设备(单价5.58万元)、O₃监测设备(单价6.51万元)、CO监测设备(单价7.44万元),各68台 [7][9][10] - 配套设备包括68台动态校准仪(单价6.324万元)和68台零气发生器(单价1.116万元) [10][11] 蓝盾光电中标详情(第三包) - 蓝盾光电中标第三包,中标金额为1,165万元,提供30套气态污染物监测设备及20套数智化装置 [3][12] - 气态污染物监测设备包括SO₂监测设备(单价7万元)、NO₂监测设备(单价7万元)、O₃监测设备(单价5.5万元)、CO监测设备(单价6万元),各30台 [12] - 配套设备包括30台动态校准仪(单价7万元)和30台零气发生器(单价3万元) [12]
狂揽2800亿大单!中国化学签约哪些化工大项目?
仪器信息网· 2025-10-23 16:06
其中,9月合同额282亿元,单笔合同额在人民币5亿元以上的重大合同如下所示。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项目合同名称 | 合同金额 | | --- | --- | --- | --- | | 1 | 赛鼎工程有限 | 印尼 IBU 20 万吨/年绿色甲醇和 14 万 | 约 27.39 | | | 公司 | 吨/年绿色二甲醚项目 | (折合人民币) | | 2 | 中化学华谊工 | 新疆三和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氟材 | 16.00 | | | 程科技集团有 | 料一体化项目烧碱装置及公辅工程总 | | | | 限公司 | 承包合同 | | | 3 | 华陆工程科技 有限公司 | 兴化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 EPC工程 总承包合同(标段二:合成气净化及 | 15.40 | | | | 公辅工程) | | | 4 | 中国化学工程 | 内蒙古汇远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50万 | 14.50 | | | 第四建设有限 | 吨/年沥青深加工项目装置(单元 )EPC | | | | 公司 | 项目 | | | 5 | 赛鼎工程有限 | 兴化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 EPC工程 总承包合同(标段三:氨合成及下游 | 11.79 ...
1.02亿元!烟台大学采购大批仪器及耗材(含设备更新)
仪器信息网· 2025-10-23 11:54
摘要 : 近日,烟台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试剂耗材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共3项试剂耗材采购意向,预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烟台大学发布3项试剂耗材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02亿元,涉及核磁共振波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生物全 光谱活体成像系统、生物分子互作系统、智能独立通风笼具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荧光磷光吸收光谱仪等,预计 采购时间为2025年5~10月。 部分采购仪器简介: 荧光磷光吸收光谱仪 荧光磷光吸收光谱仪是一种集成了荧光、磷光和吸收光谱测量功能的先进光谱分析仪器,能够对物质的光学特性进行全 方位分析。该仪器基于光致发光原理,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激发下的发光特性,为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化学分析 等领域提供关键研究数据。 生物分子互作系统 生物分子互作系统是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的先进分析仪器,用于实时、无标记地检测生物大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该系统在生命科学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被誉为"分子互作检测的金标准"。 生物全光谱活体成像系统 ...
1.41亿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采购大批仪器设备(含国家级平台建设)
仪器信息网· 2025-10-23 11:54
摘要 :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6项仪器设备采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发布 6 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 1. 41 亿 元,涉及多功能多场耦合材料力学 测试系统 、 岩石力学多场耦合试验系统 、 水平钻进试验平台 、 岩体渗流红外监测试验系统 、 多组分吸附穿透曲 线分析仪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 5 年 1~10 月。 部分采购仪器简介: 多组分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 多组分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是一种用于研究混合气体或多组分体系在固定床吸附过程中动态行为的专业仪器。通过记录 吸附柱出口处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即穿透曲线),可全面表征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吸附动力学 特性及传质机理。该仪器在气体分离、污染物净化、吸附剂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吸附过程研究与工业应用优化 的核心工具。 多组分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 多组分吸附穿透曲线分析仪是一种用于研究混合气体或多组分体系在固定床吸附过程中动态行为的专业 ...
千亿级市场爆发在即,十余类仪器迎来“掘金”风口
仪器信息网· 2025-10-22 17:08
市场前景与规模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406亿元[2][3][4]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已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过480亿元,预计未来4年复合增速可达18.2%[4] -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被视为千亿级新蓝海市场,正在加速崛起[3][20] 产业发展驱动力 - 新能源汽车在“双碳”背景下高速发展,首批大规模装车的动力电池正相继进入退役阶段,电池回收处置压力日益凸显[4]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已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并建立起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等的国家标准体系[5] - 2025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标志着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正式进入数字化治理时代[5] 回收处理方式与技术 - 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及拆解回收两种方式,退役电池需进行余能检测以判断是否具有梯次利用价值[6] - 若电池余能在80%以上可通过修复和增容提升性能,余能为20%-80%可应用于储能、通信基站等领域,余能不足20%则进行拆解回收[7] - 通过实施应用标准,部分企业已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9] 关键仪器设备机遇 - 在物理处理环节,电性能检测设备(如高精度充放电测试系统)和无损检测设备(如X-Ray检测仪)是快速、精准、安全评估和分类退役电池的核心设备[12] - 在湿法冶金环节,化学成分分析与检测仪器(如ICP-OES/ICP-MS、XRD、AAS)是高效提取钴、锂、镍、锰等有价金属的关键[13][14][15] - 在材料合成环节,材料合成设备(如共沉淀反应釜)与材料分析仪器(如XRD、SEM)是实现回收金属再合成高性能正极材料的技术基础[16][17] - 物性测试仪器(如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为评估再生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提供了关键数据指标[17][18][19]
报名:第六届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分析检测新技术网络研讨会
仪器信息网· 2025-10-22 17:08
会议核心信息 - 仪器信息网将于2025年10月23-24日举办第六届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分析检测新技术网络研讨会 [2] - 会议旨在促进中国半导体材料、器件及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国产化替代 [2] - 会议聚焦四大核心专题: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结构与缺陷分析、材料成分与微污染控制、器件性能与可靠性评测、国产半导体检测仪器技术突破 [2]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缺陷、结构与表面界面分析新技术(10月23日上午) - 议题包括新型半导体材料缺陷调控和载流子输运表征、氮化物半导体极性调控原子尺度研究、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基底耦合作用的调控研究等 [4] - 演讲嘉宾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术机构及福建鑫图光电有限公司等企业 [4] 半导体材料成分分析与微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10月23日下午) - 议题涵盖等离子体质谱在高纯材料分析、未知有机物的质谱表征技术、纳米红外技术在半导体工业的应用等 [4] - 演讲嘉宾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4] 半导体器件性能与可靠性评测技术(10月24日上午) - 议题包括第三代半导体失效分析中的检测技术、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原子尺度构效关系研究、微振动环境模拟振动台研发与应用等 [5] - 演讲嘉宾来自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5] 半导体检测仪器国产化进程与技术创新(10月24日下午) - 议题聚焦国产集成电路材料检测设备技术、激光微纳加工与表征测试技术、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在存储器领域的应用 [5] - 演讲嘉宾来自上海集材汇智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致真精密仪器(青岛)有限公司等企业 [5] 参会嘉宾背景 - 参会嘉宾为来自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及业内领先企业的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及技术专家,例如武汉大学林乾乾教授、北京大学王涛高级工程师、福建鑫图光电有限公司半导体业务总监林静等 [6][7][8]
超亿元,中智科仪完成A轮融资
仪器信息网· 2025-10-22 17:08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 们的推送。 近日,国内超快时间分辨成像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中 智科仪")正式宣布 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国管旗下基金顺禧基金担纲 领投方,产业资本代表汇川技术、科研力量载体怀柔科学城、专业投资机构深担创投 ,中信建 投资本共同跟投,此外, 天使轮股东中科创星继续追加投资 。 此次超亿元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三大方向: 一是加码研发,深化超快时间分辨成像与单光子探测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 二是拓展场景,推动技术在前沿科研与重点行业的落地应用; 公 司 自 主 研 发 的 " 逐 光 " 系 列 像 增 强 相 机 已 成 为 时 间 门 控 成 像 领 域 的 核 心 产 品 , 广 泛 应 用 于 PLIF 燃烧诊断、等离子体成像、LIB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激光距离选通成像及时间分辨 荧 光 光 谱 等 前 沿 科 研 场 景 。 另 外 , 其 自 主 研 发 的 超 视 距 穿 透 成 像 模 组 , 可 在 强 光 、 烟 雾 、 火 场、玻璃幕 ...
一国产科学仪器企业亮相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仪器信息网· 2025-10-22 17:08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的核心技术为皮秒/纳秒级时间分辨与单光子探测技术,是光学测量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6] - 公司推出了国内首台套"逐光"皮秒时间分辨门控相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7] -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激光核聚变、航空航天发动机、量子光学等高端科研领域 [6][7] 行业应用与市场拓展 - 公司技术首次实现了透火、透烟雾、毛玻璃等场景下的长视距穿透成像,突破了人类视觉感知极限 [6][7] - 该技术为消防、公安、交通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观测手段,赋能行业转型升级 [6][7] - 公司现已为百余家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产品和技术服务 [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是一家以创新为引擎,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公司 [2] - 公司专注于新型成像技术的自主研发,成立于2016年 [7] - 公司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为各行业转型升级贡献核心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