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
搜索文档
 锂价暴跌+小作坊搅局:新能源汽车电池千亿回收市场争夺战
 贝壳财经· 2025-11-03 16:14
如何打通这些堵点,是这个千亿回收市场必须直面的考题。 从汽车到路灯,退役电池的"第二人生" 一块动力电池的寿命是多长?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绝大多数车企为动力电 池提供的质保期是8年或15万公里,在这个期限内,电池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下,厂家会负责 维修或更换。超过期限不再适合作为汽车动力电池时,它就迎来"第一次生命"的结束,这些电池可以被 回收。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披露,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已超30 万吨,市场规模达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截至目前,我国 已发布相关国家标准22项,正试图为这座巨大的"城市矿产"开发铺就一条标准化轨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动力电池回收仍面临多重挑战:正规回收渠道面临小作坊的"价格战"挤 压,关键金属价格波动剧烈冲击行业盈利,而电池技术迭代也倒逼回收工艺必须升级。 一位A股市值千亿的锂电池龙头企业人士也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透露,目前市场上主流回收企业是工 信部白名单的148家企业,"市场正处在第一波回收爆发期的前 ...
 车圈圆桌派|正规军抢不过小作坊,动力电池回收亟待“疏堵”
 贝壳财经· 2025-11-03 16:14
"根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 刘洪生在日前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力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当前的 一项重要工作。 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审议通过的《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 标准体系,实现动力电池规范、安全、高效回收利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车圈圆桌派》,一同探讨如何有效、安全、环保地回收动力 电池?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还存在哪些痛点问题? 【圆桌嘉宾】 石昌毅 亿纬锂能ESG双碳部总监 时帅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 墨柯 真锂研究创始人 "僧多粥少",回收产能过剩 新京报贝壳财经: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 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高速发展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目前有哪些难题或瓶颈待解? 石昌毅:主要是投入产出失衡的问题,产品生产成本长期高于售价,导致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主要 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白名单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大量废旧电池 流向不合规渠道,使得合规企业难以获得 ...
 正规军抢不过小作坊,动力电池回收亟待“疏堵”
 新京报· 2025-11-03 16:13
"根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 刘洪生在日前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力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当前的 一项重要工作。 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审议通过的《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 标准体系,实现动力电池规范、安全、高效回收利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车圈圆桌派》,一同探讨如何有效、安全、环保地回收动力 电池?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还存在哪些痛点问题? 【圆桌嘉宾】 石昌毅亿纬锂能ESG双碳部总监 王德闯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时帅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 墨柯真锂研究创始人 "僧多粥少",回收产能过剩 新京报贝壳财经: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 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高速发展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目前有哪些难题或瓶颈待解? 石昌毅:主要是投入产出失衡的问题,产品生产成本长期高于售价,导致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主要 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白名单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
 揭秘涨停丨封单超5亿元,重组热门股6连板!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20:42
20股封单资金均超过1亿元。 涨停战场: 6连板股封单资金在5亿元以上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10月30日,从收盘涨停板封单量看,和展能源居首,高达52.3万手;瑞尔特(002790)紧随其后,为40.14万手;康盛股份 (002418)、兰石重装(603169)、南山控股(002314)随后,封单量均在20万手以上。 从连续涨停天数看,ST中迪斩获10连板;时空科技实现6连板;亚士创能(603378)完成5连板;*ST宝鹰、ST新华锦(600735)收获4连板;瑞尔特、合富 中国均实现3个连续涨停。 以封单金额计算,20股封单资金均超过1亿元。其中,时空科技、瑞尔特、福龙马、鹏辉能源(300438)4股封单金额均在2亿元以上。 时空科技日前披露,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宫殿海发行股份 募集配套资金。标的公司主要从事内存条、固态硬盘等存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与公司主营业务属于不同行业,本次交易前公司无存储行业 经验。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纳入公司管理及合并范围,公司面临一定的收购整合风险。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100 ...
 动力电池回收概念涨0.53%,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8:09
截至10月30日收盘,动力电池回收概念上涨0.53%,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板块内,37股上涨,福龙 马、远达环保、康盛股份等涨停,欣旺达、天齐锂业、芳源股份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14%、 9.67%、9.05%。跌幅居前的有宁波精达、宏工科技、楚江新材等,分别下跌6.15%、4.81%、4.71%。 今日涨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 | 概念 | 今日涨跌幅(%) | 概念 | 今日涨跌幅(%) | | --- | --- | --- | --- | | 中韩自贸区 | 1.45 | 兵装重组概念 | -2.91 | | 量子科技 | 1.27 | 共封装光学(CPO) | -2.87 | | 培育钻石 | 1.26 | 天津自贸区 | -2.70 | | 特钢概念 | 0.79 | 光纤概念 | -2.56 | | 钛白粉概念 | 0.73 | PET铜箔 | -2.41 | | 盐湖提锂 | 0.69 | 光刻胶 | -2.35 | | 动力电池回收 | 0.53 | PEEK材料 | -2.34 | | 稀土永磁 | 0.43 | 成飞概念 | -2.33 | | 青蒿素 | 0.40 | PCB概念 | ...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迈入标准化新阶段
 中国化工报· 2025-10-28 10:59
大规模退役潮将至 标准体系加速构建 "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 指出,据统计,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内 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面对即将到来的动 力电池规模化退役潮,如何实现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绿 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议题。 10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传出消息,动力电池规模 化退役阶段将至,为此我国正加速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各地区步伐也不断加快,如福建,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福建省市场监 管局副局长谢再春介绍,福建不仅在全国率先将动力电池回收纳入地方立法,配套出台专项扶持政策, 形成"法规+政策"保障体系;同时,还设立专项资金,对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以及承担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单位,最高补助100万元。目前,福建已有3家机构具备电池 安 ...
 2025H1中国AI IaaS市场同增122.4%,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破千亿:化工新材料产业周报-20251026
 国海证券· 2025-10-26 20: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推荐(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正处于下游需求迅速爆发阶段,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国内新材料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 [4] - 新材料产业属于基石性产业,是其他产业的物质基础,筛选了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持续挖掘并追踪处于上游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新材料公司 [4] - 新材料受到下游应用板块催化,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 [14]   电子信息板块总结 - 2025上半年中国AI IaaS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98.7亿元,同比增长122.4%,其中GenAI IaaS市场规模达166.8亿元,同比增长219.3%,OtherAI IaaS市场规模达31.9亿元,同比缩减14.1% [6][23] - 台积电中科A14(1.4nm)新厂预计2028年下半年量产,初期投资金额预估高达4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92亿元),创造8000至1万人工作机会,新厂初估营业额可望超过5000亿元新台币 [7][31]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得超6.3亿元订单,近期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订单金额达1.26亿元 [21] - 三星显示拟将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导入到其第8.6代OLED生产线之中,新产线月产能达7500张,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22] - 202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会议成果将对全球5G/6G、商业航天等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加快推动5G工厂规模化发展 [26] - 巨化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48亿元,同比增长160.22% [32]   航空航天板块总结 -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YF-75DB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鉴定试车,标志着该型发动机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38] - 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工作,是我国首颗用于海洋盐度信息获取的遥感卫星,填补了星载海洋盐度探测空白 [39] - 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工作,预计将于2026年初全面投入运营 [40]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2次发射 [41]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41] - 中复神鹰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37亿元,同比增长37.39% [47]   新能源板块总结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 [50] - 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47.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358.7万个 [51]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10][51] - 宁德时代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 [67] - 国轩高科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 [67]   生物技术板块总结 - 深圳市发布《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力争到2027年底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千亿级市值企业20家,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 [12][70] - 方案提出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展并购重组,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链主企业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鼓励在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赛道积极开展并购重组 [12][70] - 蓝晓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9.27% [72]   节能环保板块总结 - 湖北省印发《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打造服务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权益交易中心,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制度完善、产品丰富的交易平台 [75] - 奥福环保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34.66% [78]
 千亿级市场爆发在即,十余类仪器迎来“掘金”风口
 仪器信息网· 2025-10-22 17:08
 市场前景与规模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406亿元[2][3][4]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已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过480亿元,预计未来4年复合增速可达18.2%[4] -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被视为千亿级新蓝海市场,正在加速崛起[3][20]   产业发展驱动力 - 新能源汽车在“双碳”背景下高速发展,首批大规模装车的动力电池正相继进入退役阶段,电池回收处置压力日益凸显[4]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已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并建立起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等的国家标准体系[5] - 2025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标志着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正式进入数字化治理时代[5]   回收处理方式与技术 - 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及拆解回收两种方式,退役电池需进行余能检测以判断是否具有梯次利用价值[6] - 若电池余能在80%以上可通过修复和增容提升性能,余能为20%-80%可应用于储能、通信基站等领域,余能不足20%则进行拆解回收[7] - 通过实施应用标准,部分企业已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9]   关键仪器设备机遇 - 在物理处理环节,电性能检测设备(如高精度充放电测试系统)和无损检测设备(如X-Ray检测仪)是快速、精准、安全评估和分类退役电池的核心设备[12] - 在湿法冶金环节,化学成分分析与检测仪器(如ICP-OES/ICP-MS、XRD、AAS)是高效提取钴、锂、镍、锰等有价金属的关键[13][14][15] - 在材料合成环节,材料合成设备(如共沉淀反应釜)与材料分析仪器(如XRD、SEM)是实现回收金属再合成高性能正极材料的技术基础[16][17] - 物性测试仪器(如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为评估再生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提供了关键数据指标[17][18][19]
 邦普循环副总裁余海军:中国动力电池回收的竞争 正在从“技术赛”转向“规则战”
 中国经营报· 2025-10-22 14:08
 行业政策与标准建设 - 国家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个环节 [1] - 邦普循环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全国超过80%的锂电池回收相关标准,并牵头或深度参与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的全部国家标准,其牵头比例超过60% [1] - 国家层面正在推动建立专门的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解决当前标准分散在十几个不同标委会中导致的交叉重叠问题,并形成统一的国际对话机制 [4]   行业技术水平与现状 -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可达99.6%,锂的回收率达到96.5% [2] - 行业正从“无序竞争”迈向“标准引领”,标准化通过定义纯度、回收率、能耗水平等核心参数,推动产业技术水平跃升 [1][2] - 当前回收产业链呈“多段式”结构,前端收集拆解、中段冶炼提纯、后端材料再造,导致系统协同性技术要求和成本极高 [5]   国际竞争与标准出海 - 国际竞争的焦点正从“技术比拼”转向“规则制定”,欧美通过先开发方法学再制定标准并上升为政策法规的路径,在国际组织中掌握话语权 [3] - 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关键突破口在于建立一个专门的电池回收标准化组织,实现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4] - 标准出海需依托龙头企业牵头,通过国家级优选技术参数和国际市场应用影响力成为“规则制定者”,而非采用折中的平均线 [4][5]   企业战略与产业链协同 - 邦普循环与宁德时代协同构建了从电池设计到回收再生的闭环生态体系,通过逆向产品定位设计,从回收端向制造端反馈绿色设计建议 [6] - 这种“技术—标准—商业”三位一体的闭环模式,使标准成为一整套可验证、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能力,是中国标准出海的底气 [6] - 公司未来将重点加快战略资源、关键矿物盐类等再生物质的资源属性认定标准制定,并推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废旧电池循环利用碳足迹核算体系 [6]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22项国家标准亮相 邦普循环牵头制定
 科技日报· 2025-10-22 12:52
 行业标准化进程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2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 [1] - 全国超过80%的锂电池回收标准由邦普循环牵头或参与制定 [1] - 公司支撑全国18个标委会开展电池回收标准研究 涉及有色金属 化学品处置 汽车 化学和物流等多个领域 [1]   公司技术与能力 - 邦普循环是宁德时代的控股子公司 宁德时代于2015年完成收购以布局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 [1] - 公司镍钴锰回收率达99.6% 锂回收率达96.5% 均为全球最高水平 [1] - 公司年处理废旧动力电池能力达12万吨 相当于每年处理20至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按单车电池平均重量300公斤计算) [1] - 邦普循环是全球首个开创定向循环技术体系的企业 并将该技术公开分享给行业以形成国家标准 [1]   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 - 标准制定明确技术规范 加速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 [2] - 中国标准正成为国际规则重要参考 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赢得话语权 [2] - 高标准回收体系为中国电池企业应对欧盟新电池法等国际绿色壁垒提供了“绿色通行证” [2]   市场前景与战略布局 - 业内专家分析 将退役电池视为“绿色矿山” 2030年千亿市场仅是起点 [2] - 宁德时代正在构建一套完整的资源循环体系 用标准与科技重新定义资源 [2]   公司行业贡献 - 邦普循环已为行业制定445项标准 其中国家标准126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