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工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2% 实现“半年稳”力争“全年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7-19 02:23
广东经济半年报核心数据 - 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亿元 同比增长4.2%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 [3]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 外贸进出口增长4% 三项指标均呈现持续回升态势 [3] - 经济增速高于去年同期(3.9%)和去年全年(3.5%) 向好趋势明显 [3] 外贸表现 - 上半年外贸进出口4.55万亿元 创同期历史新高 增速4% 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4] - 机电产品出口1.96万亿元 占出口总值67.8% 其中电子元件增长17.3%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增长15.9% [5] - 高技术产品出口5054.3亿元 增长13.3% 机床/无人机/"新三样"分别增长18.7%/29.2%/28.8% [5] - 对东盟贸易额7571.3亿元 占进出口16.6% 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3.8% 其中中亚五国增长23.1% [5] 工业与制造业 -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 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4%/33% [6]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7%/42.2%/34% [6] - 工业投资占比38.1% 汽车制造业/燃料加工业投资增长14.6%/57.9% 技改投资占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34.1% [6][7] 产业升级方向 - 重点发展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 推动石化/纺织等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 [7] - 计划加快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 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产业 [7] - 计算机通信设备技改投资增长12.8% 显示电子产业升级加速 [7]
中化国际,收购化工新材料龙头!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资产重组事项 - 中化国际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国蓝星下属全资子公司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双方均为中国中化控股间接控股企业 中国中化控股为2021年中国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联合重组后成立的新央企 [5] 南通星辰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0年8月 注册资本8亿元 前身为1974年创建的化学工业部南通合成材料厂 1997年进入中国蓝星集团 [2] - 拥有PBT、PPE、双酚A、环氧树脂等多套大型化工生产装置 总产能超40万吨 [2] - PPE产品国内排名第一全球第二 双酚A、PBT、基础环氧树脂等产品国内排名前三 聚苯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万吨/年) [2] - 已申请聚苯硫醚、低分子量聚(亚芳基醚)、聚酯复合材料和生物基可降解聚酯等新材料专利 [2] 聚苯醚行业现状 - 聚苯醚通常以改性聚苯醚(MPPO)形态使用 技术壁垒高 国内长期依赖进口 [3] - 国内电子级产品进口占比超80% 主要依赖日本旭化成、三菱瓦斯化学等 [3] - 5G、AI服务器超低损耗高频高速电路用覆铜板热门材料 国内仅圣泉集团、东材科技等少数企业具备生产能力 产能不足1万吨/年 [3] 中化国际业务布局 - 业务分为基础原料及中间体、高性能材料、聚合物添加剂、化工材料营销和其他板块五大板块 [7] - 涉及环氧树脂、聚合物添加剂、工程塑料、芳纶等特色材料 [7] - 4万吨/年尼龙66已平稳生产 2500吨/年对位芳纶扩产项目2024年四季度投料试车 [7] - 特种尼龙(MXD6)聚合工艺突破百吨级 聚双环戊二烯(PDCPD)完成千吨级工程化初步设计 聚乙烯马来酸酐(EMA)吨级装置稳定运行 [7] 中化国际财务与产能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529.25亿元 同比-2.48% 扣非归母净利润-37.16亿元 同比-58.63% 总市值138.52亿元(截至2025年7月15日) [8]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8.07亿元至-9.49亿元 主因化工品价格指数持续低位运行 [9] - 重点产品产能:环氧树脂35万吨/年(利用率98.89%)、双酚A 48万吨/年(66.25%)、尼龙66 4万吨/年(105.50%)、对位芳纶5500吨/年(98.18%) [10][11] 中国蓝星全球业务 - 全球领先化工材料和特种化学品公司 拥有53家工厂 2家海外企业 2家上市公司 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 核心业务包括硅材料(埃肯公司)、动物营养(蓝星安迪苏)、绿色节能低碳(蓝星北化机) [13]
广东万亿石化产业再突破:一个全球首创项目激起“价值革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1:43
项目突破 - 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产成功,工艺指标均达预期,全球首创连续化、规模化废塑料化学循环项目通过工业化验证[1] - 项目首创"一步法"工艺(CPDCC技术),将混合废塑料直接转化为液化塑料裂解气(LPCG)、塑料裂解轻油(PCLO)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品收率高达92%以上[9] - 项目攻克混合废塑料回收行业难题,自主研发全量废塑料分选技术、连续恒温差压输送进料系统等核心技术,产品收率较传统工艺提高至少40%[13] 行业转型 - 中国石化产业正经历从"炼油主导"向"化工新材料驱动"的转型,炼化一体化成为各省争夺产业高地的核心战略[3] - 新能源车渗透率加速导致炼厂面临油品产能过剩压力,需向化工品转型消化过剩产能[2] - 石化行业需合理控制基础产品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炼化一体化,实现"减油增化"[11] 广东石化产业布局 - 广东提出到2025年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2][6] - 广东已形成"一带、两翼、五基地、多园区"战略布局,包括茂湛、广州、大亚湾、汕潮揭等石化基地[7] - 广东石化产业布局高度集中和集聚,"一体两翼"特征明显,历史包袱少,技术装备先进[13] 国际投资与技术 -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是巴斯夫最大单笔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100亿欧元[10] - 埃克森美孚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投资约100亿美元建设乙烯项目[10] - 广东石化产业国际化基因显著,成为全球化工产业转移核心战场[10][13] 废塑料回收市场 - 全球每年产生超过3亿吨塑料垃圾,仅9%被回收,12%被焚烧,剩余79%进入自然环境[9] - 东粤化学项目无需对混合废塑料进行复杂分选,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降低分选成本[9] - 项目与下游企业形成隔墙供应关系,共享公共设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业链效率[9]
专家指明9类化工新材料发展重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7-08 10:38
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方向 高端聚烯烃 - 突破催化剂和关键配套原料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己烯-1/辛烯-1等高碳α烯烃共聚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提升规模和自给率 [1] - 着重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锂电和纤维用)、聚丁烯-1等特种聚烯烃,使其质量稳定性和关键参数接近进口产品水平 [1] - 加大投入推动POE弹性体、EVOH等目前尚处空白的产品实现工业化突破,打破国外垄断 [1] 工程塑料 - 采用自主开发或引进技术适度建设聚碳酸酯项目,提高聚甲醛、PBT、PMMA等产品质量 [1] - 扩大聚苯硫醚等特种工程塑料生产规模,推动PEEN、PAR、PEN等空白特种工程塑料产业化 [1] - 加强塑料改性、合金技术开发,提高产品对细分市场的适用性和性价比,特别是加强汽车改性塑料开发 [1] 有机氟硅材料 - 强化高端产品攻关与结构升级,聚焦特种含氟聚合物、功能性共聚单体和高端氟树脂/橡胶的研发 [2] - 加速PFOA替代技术突破,推动产品向新能源、半导体、生命科学等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2] 聚氨酯材料 - 重视PO—聚醚多元醇一体化建设,推动聚醚多元醇生产技术创新,加快管式反应器和微通道反应器的应用推广 [2] - 开发CO2基多元醇及环保型助剂,开发聚氨酯复合材料及成型设备、工艺 [2] - 加快光学级聚氨酯树脂、半导体CMP抛光垫、特种聚氨酯弹性体以及高端医疗器械用聚氨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2] 高性能橡胶 - 提升传统大宗胶种质量,发展溶聚丁苯橡胶和稀土顺丁橡胶 [2] - 重点发展溴化丁基、氢化丁腈、羧基丁苯、羧基丁腈、氟橡胶等特殊性能橡胶 [2] - 加快发展氢化苯乙烯类、聚氨酯类、聚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等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共混复合弹性体 [2] 高性能纤维 - 重点发展高强、高模碳纤维、对位芳纶、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PBO)等高端产品 [3] - 完善碳纤维、对位芳纶千吨级规模系统工艺,实现通用级产品的稳定化生产 [3] - 进一步建设经济规模装置,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拉伸强度大于5500MPa的碳纤维产品量产 [3] 高性能膜材料 - 发展水处理用高通量纳滤膜、高性能反渗透膜以及污水治理和海水淡化用特种膜 [3] - 发展太阳能电池用PVDF背板膜和EVA封装胶膜等 [3] - 锂电池隔膜重点发展特殊材料(如芳纶)涂覆的锂电池隔膜,逐步调整锂电池隔膜的供给侧结构 [3] 电子化学品 - 重点突破新型显示用光刻胶、深紫外248nm光刻胶、深紫外193nm光刻胶、极紫外光刻胶和电子束光刻胶 [3] - 发展660nm和780nm高光敏性有机光导材料、导热硅脂灌封胶、石墨烯散热膜、新型显示用聚酰亚胺基板及封装材料等 [3] - 优化提升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pb级及ppt级高纯试剂、5N级及以上级别高纯金属和电子气体 [3] 新能源用锂电池材料 - 加快新一代动力锂电池配套的高性能电子化学品的规模化,包括高比能量高电压正极材料,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 [4] - 发展掺杂涂覆及新型锂电隔膜,高电压、宽温型、阻燃、长循环型电解液等 [4]
新材料产业周报:可乐丽宣布扩产光学用PVA膜,朴烯晶等多家新材料公司完成融资-20250630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30 1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新材料产业展开,涵盖产业发展、投融资及二级市场动态,展示行业积极发展态势与潜力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发展动态 - 6月24日可乐丽宣布扩建日本爱媛县西条工厂光学用PVA膜产线,新增产线2027年12月投产,预计年产3800万平方米,扩建后年产能从2.96亿平方米提至3.34亿平方米 [1] - 新疆曙光绿华10万吨/年BDO联产12万吨PBAT项目竣工,产品用于一次性塑料用品,带动产业链发展 [1] 产业投融资动态 - 朴烯晶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资金用于上海金山工厂生产线建设、投产准备、团队扩充及市场拓展 [2] - 深圳速方新能源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发、产线建设 [2] 产业二级市场动态 - 上周(2025.6.23 - 2025.6.27)万得新材料指数上涨5.12%,沪深300指数上涨1.95% [2]
中国化学,再签1508.25亿!
DT新材料· 2025-06-18 22:36
中国化学重大化工新材料及新能源项目 - 1-5月新签合同额达1508.25亿元,其中单笔超5亿元项目47个[1] - 甘肃巨化410亿元硅氟新材料项目:年产36万吨工业硅、10万吨多晶硅、12.5万吨含氟聚合物等[1] - 中海壳牌93亿元聚碳酸酯项目:采用壳牌专有技术,年产26万吨聚碳酸酯及32万吨特种化学品[2] - 陕西榆能103亿元高端化学品项目:含40万吨DMTA、20万吨环氧乙烷、26万吨双氧水等装置[3] - 福建海辰148亿元己二腈项目: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年产40万吨己二腈及50万吨醋酸[4] 大型石化及新能源项目投资 - 浙江石化428亿元高端新材料项目:含50万吨尼龙66切片、35万吨α-烯烃、4×10万吨POE弹性体等18套装置[5] - 河北海伟兰航76.6亿元PDH项目:分两期建设10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首期50万吨[6] - 独山子石化256亿元乙烯项目:年产120万吨乙烯及HDPE/LLDPE/EVA等产品,2026年投产[7] - 伊泰伊犁183亿元煤制油项目:年产105.82万吨烷基苯、高碳醇等产品[8] - 新疆中鑫环泰51.76亿元焦化项目:分两期建设260万吨焦炭及LNG、合成氨等化产深加工[9] 新能源与生物基材料项目 - 埃及10万吨生物乙醇项目:利用甜菜糖蜜生产燃料乙醇[10] - 天辰公司累计完成145万吨/年生物乙醇项目,布局PLA、PHA等生物经济产业链[11] - 中煤鄂尔多斯49亿元液态阳光项目:配套62.5万kW新能源,年制绿氢2.1万吨并转化甲醇[12] - 新疆创博10万吨PCDL项目:生产高端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耐水解性和力学性能[13] 海外及特种材料项目 - 万力轮胎36亿元柬埔寨项目:分两期建设1000万条半钢胎和120万条全钢胎产能[14] - 广东云硫10亿元湿法磷酸项目:采用自主技术建设10万吨/年净化磷酸及阻燃剂装置[15] - 埃及4.5万吨工业硅项目:采用先进矿热炉技术,助力埃及构建光伏全产业链[16]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于7月18-20日在杭州举办[18][19] - 论坛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主办,聚焦高分子材料前沿技术[19]
通江达海!河南:加快培育形成临港化工产业集群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22:31
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核心观点 - 河南省提出打造中部便捷水运出海通道 构建"三核引领 五带协同 多点支撑"的临港产业发展格局 [1] - 规划提出到2030年临港产业规模超万亿元 形成9个以上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4] - 10条重点临港产业链目标达到万亿、千亿能级 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4] 临港产业体系布局 - 构建"1+6+N"产业体系:1个先导产业(临港物流业) 6大类制造业(先进装备/钢铁/新材料/食品/轻工纺织/新能源汽车) N个服务业 [3] - 重点培育10条产业链:电力装备/船舶制造/工程机械/先进钢铁材料/化工新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家居/新能源汽车 [3] - 化工新材料领域重点突破方向:先进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品/钛基新材料 形成开封/平顶山/洛阳等上游产业集群 [3] 空间发展格局 - 3大核心:周口/信阳/郑州临港发展核心 [4] - 5大经济带:沙颍河/淮河/贾鲁河/唐白河/沱浍河临港产业带 [4] - 无水港布局:开封/洛阳/安阳等豫西豫北地区规划建设腹地支撑点 [4] 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规划 - 上游原料:煤化工/石油化工产物及磷矿石/萤石等 集中在开封/平顶山/洛阳 [3] - 中游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材料/氟基新材料等 布局周口/开封/漯河等6市 [3] - 下游应用:重点拓展装备制造/汽车等领域 推动尼龙纺织/可降解塑料等终端产品 [3]
嘉宾风采 |2025年中国(乐山)硅产业链发展大会
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特邀协办: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硅 "十五五 " 发展展望 砖 业 新 线时时发现能发 博 期待与您四川相见! 嘉宾简介: 白洪强,工学博士,现任北京国化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硅产业绿色发展联盟SAGSI秘书长,石化联合会环氧树脂及应用专业 委员会、中小企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工学会工程会员,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员、特许化学家(CChem),高级工程师。 自2005年以来起一直从事有机硅及化工新材料产业政策和市场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了一百多项硅及新材料相关咨询规划课题、项 目,发表论文数十篇,获专利授权13项,主持、参与工艺设计及企业技改提升项目十余项,行业技术标准三十余项。 嘉宾简介: 魏奎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硅冶金与硅材料方面的研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云南省"兴滇人才支持计 划"教学名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 有色金属学会半导体材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金属矿行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铁合金》编委等,曾任昆明理工大学 学术委员会委员 ...
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取得项目备案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3:02
项目备案基本情况 - 项目名称为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端氨基聚醚技改项目,项目法人为张萍,项目代码为2506-370300-89-02-380256 [1] - 建设地点位于高青县潍高路289号,建设起止年限为2025年至2026年 [1][2] - 项目总投资2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2] - 项目依托公司现有8万吨/年端氨基聚醚项目一期装置(4万吨/年)进行技改,建设10万吨/年端氨基聚醚生产装置 [1] - 项目新增设备约100余台(套),公用工程依托原有设施 [1]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端氨基聚醚6万吨/年,副产氨水(浓度28%)约10万吨/年 [1][4] 项目建设内容与原料 - 端氨基聚醚全部外售,氨水自用或外售 [1] - 主要原料为聚醚多元醇(自产)、液氨(外购或自产)、氢气(外购) [1] 项目审批与影响 - 项目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后续将根据建设进展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3] - 端氨基聚醚在风电、汽车、聚氨酯弹性体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稳中有升 [3] - 公司2024年5月已进入端氨基聚醚一期项目试生产阶段,本次技改将优化生产工艺并提升自动化水平 [4] 项目效益与战略意义 - 技改将大幅提升生产能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和安全环保水平,减少三废排放 [4] - 项目将公司聚醚产品向下游延伸,推动聚氨酯领域多元化、一体化发展 [5] - 项目符合公司深耕新材料领域的长期发展战略,有利于增强盈利能力与综合竞争力 [5]
隆华新材: 关于取得项目备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2:10
项目备案基本情况 - 项目名称为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端氨基聚醚技改项目,项目法人为张萍,建设地点为高青县潍高路289号 [1][2] - 项目依托公司现有8万吨/年端氨基聚醚项目一期装置(4万吨/年)进行技改,建设10万吨/年端氨基聚醚生产装置,新增设备约100余台(套) [1]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端氨基聚醚6万吨/年,副产氨水(浓度28%)约10万吨/年,端氨基聚醚全部外售,氨水自用或外售 [1] - 项目主要原料为聚醚多元醇(自产)、液氨(外购或自产)、氢气(外购) [1] - 项目建设起止年限为2025年至2026年,总投资2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2] 项目影响与战略意义 - 端氨基聚醚在风电产业、饰品饰材、环氧地坪、铁路运输、汽车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随着可再生能源复苏及海上风电推行,市场需求稳中有升 [2] - 技改项目将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生产能力并降低能耗,同时提升安全环保水平及减少三废排放 [3] - 项目将公司聚醚产品向下游延伸,推动聚氨酯领域多元化、一体化发展,增强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3] - 项目符合公司深耕新材料领域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且实施不影响现有财务及经营状况 [3] 项目进展与审批程序 - 公司2024年5月8日已公告年产8万吨端氨基聚醚项目一期进入试生产阶段,本次技改基于一期装置生产运行数据的分析论证 [3] - 项目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后续将根据建设进展履行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