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不敢请假的职场人:休息是合法的,但羞耻感是默认的
36氪· 2025-11-02 17:06
文章核心观点 - 职场中普遍存在一种“请假羞耻”现象,员工即使拥有合法的假期权利,在实际申请和使用时也常感到心虚和压力,这并非源于制度限制,而是由一种深植于职场文化的“软压力”和“低安全感文化”所导致 [5][38][39] - 请假自由的本质不仅是制度上是否有假期,更在于员工是否敢于并能够安心地使用假期,这需要组织内部对信任感和责任边界进行重建 [39][40] 连锁零售行业职场文化 - 部门主管在项目推进关键时期(如门店结构调整、线上营销活动同步进行)申请年假时,尽管流程上获批,但因害怕缺位导致工作衔接出现问题而最终放弃休假 [7] - 员工感受到的压力包括害怕休假期间工作出错被溯源,以及担心休假后被人评价“她不在那几天,事情很乱”,从而试图通过“时时刻刻在场”来证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7][8] 科技初创公司职场文化 - 公司制度明确规定女性员工每月享有1天带薪生理假且无需证明,但员工在实际请假后,其隐私(如生理假原因)在办公室被公开讨论,导致其感到尴尬并后续选择即使身体不适也坚持出勤 [10][11] - 员工观察到请过三次生理假的同事在年末绩效评估中仅获得“良好”评级,虽无明说,但员工内心将此事与请假行为关联,进一步加剧了请假的顾虑 [12][13] 广告行业职场文化 - 客户经理即使在婚假期间做了充分的工作交接准备(如提前两个半月申请、完成阶段性交接、制作16页交接文档),仍因客户认准其个人而无法真正离线,在婚礼当天持续处理工作事务 [15][19][21] - 在该行业,能否真正休假不取决于假期是否获批,而是取决于客户和公司是否接受员工“真的消失几天”,客户满意度直接关联到工作的稳定性和出错概率 [18][21] 快消行业职场文化 - 培训专员因高强度出差(如连续出差23天,一周多时间内进行8场培训)申请调休,但调休前需完成大量准备工作(如打包发送所有预定和模板、制作紧急联络清单、录制答疑视频),导致休假如同“用多倍精力兑换职场筹码” [25][26][29] - 调休期间员工仍被要求处理工作事务(如HR临时要求线上支援培训、供应商联系处理问题),使得调休在实际体验中变为“换个姿势工作”,且因系统记录为“非工作状态”,额外付出可能无法体现在绩效中 [27][29] 数字内容行业职场文化 - 策划编辑在身体不适(发低烧)申请病假时,被主管提及“上周刚休完年假”,虽未明确拒绝,但让员工感受到被质疑休假频繁的压力,最终选择带病工作以避免显得“不敬业”或“制造麻烦” [32][33][35] - 员工认为在职场中,假期(年假、病假)的使用并非由制度决定,而是需要“配合气氛”,成为一种必须谨慎使用的“道德筹码”,反映出职场中对“合理”的判定基于周围人的“情绪”而非明文规定 [34][35]
活泼可爱,任撸任抱|萌宠寻人启事160期
36氪· 2025-11-02 10:08
这里是「萌宠寻人启事」第 160 期 。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新增上千万只流浪动物。由于缺少稳定环境、充足的食物与水源,它们的寿命一般不超过 3 年。 为了帮助它们更快找到新家, 36 氪发起公益活动「萌宠寻人启事」,每周定期推出待领养流浪动物的信息。 如需传播支援,欢迎流浪动物救助机构 / 救助站 / 送养者邮件联络我们: yanmeixue @36kr.com 。 领养代替购买。领它回家。 封面来源 | Pixabay 这一期 , 我们为大家带来了 五 只来自北京的 猫咪 。 如果 身在北京的 你对 它 们感兴趣,并且符合基本的领养条件,欢迎添加相关联系人,询问领养事 宜。 本期我们的合作伙伴是 「 流浪拯救计划 」 —— 一个 专注于流浪动物领养的社会项目 。 基本信息: 未 绝育 / 已驱虫 性格特征 : 黏人精,跟屁虫,很喜欢玩具,话痨。 救助经历 : 大街上求助路人没人理,拉稀脱水送医。 领养条件: 北京自有住房或者整租,窗户金刚纱。有病就医,不离不弃。不转送。不能养通知接回,支付宝协议,送猫上门。 联系方式: 流浪拯救计划志愿者 xxzzqq770717/18514486896 (微信备注 3 ...
倒闭车企的烂尾车,成了年轻人的香饽饽
36氪· 2025-11-02 10:08
文章核心观点 - 部分倒闭或濒临倒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旗下车型正以3-7折的低价在二手市场流通,形成“烂尾车”市场 [6][13][19] - 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正成为购买主力,其购车逻辑从追求品牌和智能驾驶转向看重核心硬件配置和极致性价比 [24][30][36] - 消费者对汽车价值的认知发生根本转变,从信任整车品牌转为信任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购车行为被视为一场“硬件赌局” [19][30][40] - 围绕“烂尾车”已自发形成包括第三方维修、配件拆车件、软件刷机、保险代办等在内的民间售后生态体系 [42][48][50] 市场现象与价格动态 - 市场上出现特定“新能源坟场”或停车场,集中停放并特价处理倒闭品牌的库存车,例如极越07从原价22.99万降至14.8万 [8][18] - 多款曾定位高端的车型出现大幅折价,例如高合HiPhi X从原价73万降至18万,威马W6从原价28万降至6万 [21][29] - 此类交易活跃于新能源车友群、小红书“捡漏”话题、闲鱼“倒闭车源”专区等线上平台 [14] 消费者行为与心态 - 年轻消费者购车预算集中在数万元至十万元区间,核心诉求是满足基础出行需求,对智能功能失效的容忍度较高 [8][30][55] - 购车决策依据主要是冰冷的配置单,重点关注电池(如宁德时代)、芯片(如高通8295)、悬挂等核心硬件 [16][40] - 部分消费者会自行或通过第三方对车辆进行改造,如刷机、加装Carplay、拆除智能网关等,将其转化为基础代步车 [30][33] 产业链与售后生态 - 车企倒闭导致官方售后缺失,原“终身质保”等承诺无法兑现,车主面临配件短缺、车机停服、保险拒保等风险 [43][47] - 催生了民间售后体系,包括专做倒闭车型配件的商家、提供刷机越狱教程的车友群、代办保险的经纪人等 [48][50][51] - 部分车型的配件甚至已形成二级市场,有第三方维修店开始专攻特定烂尾车型 [50] 行业背景与未来展望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洗牌,品牌数量从2018年的400多家锐减至2025年的40家左右 [54] - 行业报告预测到2030年,品牌数量将进一步从137个锐减至19个,意味着将有更多车企退出市场 [54] - 技术快速迭代(如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量产全固态电池)使得当前“堆料”的烂尾车未来面临技术过时的风险 [54][55]
花钱改基因,硅谷富豪开始定制「完美后代」
36氪· 2025-11-02 10:08
技术演进与核心观点 -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从最初的疾病筛查(PGT-M、PGT-A、PGT-SR)演进至可预测多基因病的PGT-P技术,并进一步结合AI算法预测胚胎未来智力、外貌、性格等特质[5][6][8] - 文章核心观点为PGT-P技术在硅谷精英推动下,正从疾病筛查工具演变为“定制超级婴儿”的优生学手段,引发巨大伦理争议[5][8][9][14] 主要参与公司与商业模式 - 初创公司Orchid已向高端客户提供胚胎智力检测服务,其投资方包括以太坊创始人V神、Coinbase前CTO和CEO等科技界知名人物[9][11] - Herasight公司于今年7月底结束地下运营走向大众,声称其技术能在10个胚胎中检测出最高约15点的智商差距,并结合IVG技术理论上可实现无限胚胎筛选[12] - Nucleus Genomics公司建立“基因商店”模式,允许准父母在线筛选超过2000种疾病及眼球颜色、智商、性格、性取向、焦虑倾向等非医学性状[12] 技术能力与市场定位 - PGT-P技术结合AI算法可解读胚胎包含的46条染色体、数千个基因及约60亿个DNA碱基对信息,实现超越疾病筛查的复杂性状预测[8] - 目标客户定位于硅谷精英及高净值人群,商业模式强调通过技术手段最大化“优生”效果,如Herasight创始人将选择高智商胚胎类比于挑选高学历精子捐赠者[9][12] 行业影响与社会争议 - 该技术发展引发对人类伦理的冲击,担忧社会将“基因天赋”视为个人能力主宰,导致生命价值体系崩塌及消极宿命论蔓延[14][16] - 行业激进派踏入智力筛选雷区,其商业化应用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如电影《千钧一发》所描绘的“零缺陷一代”与“瑕疵人”的阶层分化[13][16][17]
尿毒症患者为什么冲着广州去
36氪· 2025-11-01 21:35
文章核心观点 - 一种创新的“以工养医”模式在广州出现,民营血液透析中心通过在其内部或合作设立工厂,为尿毒症患者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通过工作支付医疗费用并重拾生活信心 [5][6][59] - 该模式的诞生得益于国家及地方层面多项公共政策的叠加支持,包括大病医保、独立血透中心准入放宽、跨省门诊直接结算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放开等 [6][46][87][88] - 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获得工作的意义远超经济收入本身,是解决其心理问题、重建社会连接、摆脱“病人”标签并获得尊严的关键 [48][50][79] 行业背景与市场状况 - 血液透析是中国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占比达90%及以上 [9] - 2024年全国共有8456个民营透析中心,数量逐年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58] - 医保政策大幅降低了治疗门槛,例如部分地区低保户报销比例高达92%-98%,单次透析费用可降至个位数 [55] - 2024年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平均透析时长为52.2个月(约4年4个月),透析龄超过10年的患者约占10% [34] 商业模式与运营细节 - 核心模式为“肾友工厂”,例如服装厂、医疗器械配件加工等,提供低门槛、劳动密集型岗位,工作节奏灵活,允许患者随时因身体不适请假 [5][44][62][74] - 该模式能有效吸引并留住患者,一家血透中心的服装厂在人数最多时有80多人工作,其中60余人为本院肾友 [53][62] - 运营方可能以看似亏本的方式经营工厂,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吸引透析患者,提升血透中心的核心业务竞争力 [44][58] 政策环境与驱动因素 - 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发布规范,将独立血透中心纳入医疗机构序列,审批权下放至省级,鼓励社会资本入局 [46] - 广东省是跨省门诊直接结算的试点省份,且率先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的户籍限制 [87][88] - 广州的灵活就业医保政策尤为友好,参保后第二个月即可享受城镇职工医保待遇,大幅降低了异地患者的就医成本 [88] 目标用户群体画像 - 尿毒症患者普遍面临因病致贫、与社会脱节、心理焦虑严重等问题,强烈的就业诉求是共同特征 [23][40][41][50] - 患者因需每周三次、每次4小时的透析治疗,以及手臂“造瘘”不能提重物等身体限制,在常规就业市场中被普遍排斥 [10][13][17][50] 社会影响与未来展望 - “肾友工厂”模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状态,例如有患者月收入从1600元增至3000多元,能够自付医疗费用并补贴家用,重获尊严和希望 [73][75][96][97] - 业内观点认为该模式在全国具备很强的可复制性,并呼吁政府出台针对雇佣尿毒症患者的企业的税收或用地优惠政策,以进行政策引导 [89][90]
排不上队的魏家凉皮,背后竟是一家餐饮帝国
36氪· 2025-11-01 21:35
公司核心业务与市场热度 - 魏家餐饮旗下品牌魏家凉皮与魏斯理汉堡在陕西以外的新市场(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引发持续排队热潮,显示出极高的市场欢迎度 [4][5][6] - 公司业务覆盖广泛,除凉皮和汉堡外,还拥有魏家便利、魏客咖啡、魏北道居酒屋、湘魏兒湘菜等多个品牌,并涉足中医馆、足咖、度假酒店等业态,被消费者戏称为“魏家帝国” [8] - 魏斯理汉堡被消费者和行业人士视为“性价比王者”,其产品实物分量足、品质高,与Shake Shack等高端品牌相似,但价格仅为后者的一半左右(汉堡售价17-40元 vs Shake Shack的40-80元) [10][12] 产品定位与行业赛道分析 - 魏斯理汉堡的成功在于精准踩中“质价比”消费趋势,其产品定位介于麦当劳、肯德基等传统西式快餐(增长疲软)和Shake Shack、蓝蛙等高端西餐(扩张放缓)之间,实现了品质向高端品牌靠拢、价格向大众连锁看齐的平衡 [13][15] - 西式快餐行业主流品牌增长乏力:肯德基2024年二季度同店销售额仅增长1%,汉堡王中国2024年单店平均年销售额仅40万美元,塔斯汀虽门店过万但面临加盟商投资回报和产品口碑问题 [14] - 高端小众品牌扩张节奏明显放缓,Shake Shack出现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的首次关店,蓝蛙门店数从2022年11月的79家增至目前的85家,增长缓慢 [14] 供应链与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全直营模式进行扩张,拒绝加盟以规避风险,尽管这限制了扩张速度,但有利于保持品牌和价格体系的统一 [18][20] - 公司拥有高度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数十家关联公司控制食品生产、制冰、塑业、厨房设备、建筑工程乃至医药等多个环节,实现了对供应链的强把控 [16] - 魏家凉皮的产品由其自有中央工厂统一制作后配送到店,对管理半径要求高,而魏斯理汉堡因西式快餐供应链更成熟,得以率先进行省外扩张 [20] 扩张战略与财务状况 - 公司当前扩张策略聚焦于省会城市,采取“先打透再辐射周边”的方式,并计划在山东济南建设中央厨房以支持后续区域扩张 [21] - 公司旗下品牌门店总数共计500余家,魏斯理汉堡的单店投资额约300万元,远高于塔斯汀的45万元左右,魏客咖啡因面积更大投资更高 [27] - 公司于2024年9月1日发布官方声明,明确旗下所有品牌均未开展任何加盟业务,旨在以统一的直营店形象进行外部市场扩张 [20] 品牌挑战与消费者预期 - 消费者对品牌抱有极高预期,任何微小的产品变更(如魏斯理汉堡将鲜切芒果换成黄桃罐头)都可能引发老顾客在社交平台上的负面反馈,被视为“忘本”行为 [27] - 新开门店面临运营挑战,例如排队方式、无法线上点单等问题已引起部分消费者不满,要求优化体验 [27] - 公司面临历史遗留的“加盟店”问题,在一些城市存在运营独立的加盟门店,与直营店在产品、招牌上存在差异,导致消费者需要自行辨别“真假”魏家凉皮,对品牌统一形象构成挑战 [19][22]
AI伪造黄仁勋直播,观看人数超英伟达官方5倍;OpenAI计划2027年上市,估值或高达一万亿美元|一周AI要闻汇总
36氪· 2025-11-01 17:45
行业技术产品发布 - Adobe推出最先进图像生成模型Firefly Image 5,支持400万像素原生输出,并新增视频和音频生成工具,同时为Photoshop等应用推出新AI工具 [2] - 智源研究院发布Emu3.5多模态大模型,在超过10万亿token数据上训练,视频训练时长从15年跃升至790年,参数量从8B升至34B [2] - 火山引擎发布豆包视频生成模型1.0 Pro Fast,生成速度提升约3倍,价格下降72%,生成5秒720P视频仅需10秒,5秒1080P视频成本为1.03元 [5] - MiniMax发布最新音乐模型Music 2.0,在音乐理解与表达上实现飞跃,支持多种唱法和情感风格,可精准控制人声音色和乐器编曲 [6] - 谷歌旗下Google Labs推出AI营销工具Pomelli,可自动提取公司网站信息建立“商业DNA”,并生成社交媒体活动创意和视觉素材 [4] - 埃隆・马斯克推出AI驱动的百科全书“Grokipedia”早期版本,定位为维基百科的“升级版”且“更少偏见” [5]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OpenAI据悉计划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2027年上市,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预计今年营收将增加两倍以上至127亿美元,明年增长一倍以上至294亿美元 [6] - OpenAI完成资本结构重组,非营利主体更名为OpenAI Foundation并掌控营利实体26%股份,公司当前估值约1300亿美元,微软持有32.5%股份 [9] - Figma收购AI图像与视频生成初创公司Weavy,整合为子品牌Figma Weave,标志着公司向“AI原生内容生成+编辑”生态升级 [3][6] - 英国AI视频生成独角兽Synthesia完成2亿美元融资,估值达40亿美元,由谷歌风投领投,其平台已有6万家企业用户,覆盖约70%的全球财富100强企业 [9] - AI医学生产力工具开发公司“零假设”获近亿元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打磨场景化AI医学智能体 [10] - 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宣布将投入10亿美元算力支持全球科学家的创新人工智能研究 [9] 企业运营与行业动态 - YouTube围绕AI进行重组,作为公司向AI更广泛转变的一部分,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并向考虑离职的美国员工提供自愿离职买断方案 [3][7] - 富士康将在其休斯顿AI服务器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目标部署时间为2026年第一季度 [13] - 人形机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发布家用人形机器人NEO,售价20000美元或月付499美元,具备倒垃圾、整理衣物等能力,预计2026年开始交付 [5] - Adobe将把OpenAI和谷歌的AI模型集成到Photoshop及其他工具中 [8] - 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在中国AI原生应用榜排名跃升至第7,其复合增长率达83.4%,远超行业13.5%的平均增速 [8] - 谷歌与美国能源公司合作重启一座装机容量615兆瓦的核电站,旨在为AI数据中心提供电力支持,谷歌将履行为期25年的购电协议 [8] 社会影响与监管动态 - 美国参议员提出“GUARD”法案,拟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AI聊天机器人 [3][12] - 抖音集团副总裁表示AI会让制造谣言变得更容易,同时平台也在利用AI能力治理谣言 [12] - 澳大利亚警方正利用AI工具解码犯罪分子在加密聊天中使用的表情符号和网络俚语,以更有效地预防犯罪 [11] - 视频会议平台Zoom CEO表示,AI助手有望让人们告别“五天工作制”,其“数字分身”功能能让AI化身代替用户说话 [12] - OpenAI遭美国明星视频平台Cameo起诉,指控其Sora视频生成应用的新“Cameo”功能涉嫌商标侵权 [13]
四五线城市演唱会,150元一场,能收割「县城中产」的钱包吗?
36氪· 2025-11-01 17:45
演唱会市场向低线城市下沉的趋势 - 多位知名歌手如薛之谦、张韶涵、邓紫棋、周杰伦等已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举办过个人体育场演唱会 [9] - 容祖儿、潘玮柏、毛不易、李荣浩等歌手通过拼盘演唱会形式进入低线城市 [9] - 演艺公司开始将目光从排期饱和、审批严格的一线市场转向有待开发的低线市场 [17] 低线城市演唱会兴起的驱动因素 - 大型演出平均跨城观演率保持在60%以上,直接带动观众综合消费超过2000亿元 [14] - 头部艺人演唱会对当地经济拉动效应显著,如周杰伦三亚演唱会吸引12.74万观众,其中82%为岛外观众,带动综合消费超11亿元 [15] - 各地政府推出支持政策,如海南对符合条件的旅游演艺项目给予50万或100万元奖励,四川根据售票情况给予150万至500万元奖补 [15] - 低线城市文旅部门积极吸引项目落地,提供如免费场馆、人员服务、住宿等支持 [19] - 低线城市消费者观看演唱会的需求旺盛,例如从未举办过万人级别演唱会的马鞍山吸引了近三万人 [18] 低线城市演唱会面临的挑战 - 一线城市演唱会审批流程复杂,需1-3个月,场地需提前半年至一年预定 [16] - 低线城市资金紧缺导致设备和服务难以跟上,存在音响差、检票安排不合理、交通不便等问题 [23] - 消费者普遍存在等待打折促销的认知,认为定价800元的门票到最后一天会卖150元 [25] - 部分项目因前期误判(如艺人选择、城市选择)导致售票不佳,最终延期或取消,例如范玮琪鞍山演唱会因"不可抗力"(实为票务不佳)延期 [26][27] 低线城市演唱会对各方的影响 - 对演艺公司而言,低线城市项目风险较高,部分公司仍倾向于在一二线城市开展更稳妥的业务 [30] - 对歌手而言,在低线城市能获得更热烈的观众回应,四五线城市乐迷相比一二线城市更热情 [31] - 对粉丝而言,低线城市门票竞争不激烈,购票更容易,且可能享受政府补贴带来的折扣,如曲靖市政府百亿补贴使门票打八折 [8][31] - 低线城市演唱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难得的文娱活动,如大庆演唱会观众表示活动为平凡生活带来了力量和奇妙体验 [35]
「UMe Tea优米茶铺」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华人工程师在北美开奶茶店|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11-01 09:16
公司融资与业务概览 - 北美茶饮品牌UMe Tea优米茶铺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Conductive Ventures领投,iFlyvc、EGP明裕创投跟投 [2] - 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团队完善和湾区门店加密 [2] - 公司2019年创立于美国加州,创始人李佳纯为前硅谷华人工程师,主营奶盖茶、水果茶、烘焙甜品等约30个SKU [2] - 公司门店数已从两年前的9家增长至27家,并计划到2025年底开出33家门店,除3家试点加盟店外均为直营模式 [4]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顾客中非亚裔人群占比高达60%,亚裔客户也以印度、越南、韩国人为主,华人顾客并非主力 [5] - 面对喜茶等中国茶饮品牌出海北美的竞争,公司单店业绩未受影响,今年以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 [5] - 美国茶饮市场格局分散,2023年仅有6635家奶茶店,预计2025年增至约8000家,尚无品牌市场份额超过5% [11] 产品策略与本土化运营 - 产品开发基于美国消费者偏好,例如为墨西哥人较多的湾区推出辣芒果冰沙,菜单分类清晰以满足乳糖不耐受等需求 [6] - 经典珍珠奶茶、芒果及抹茶类单品销售表现良好,盐酥鸡作为“奶茶搭子”销量占比已达30% [6] - 公司每月上新两次,新品开发思路包括基础款微升级、追随时尚潮流元素、结合应季水果和节日 [6] 市场营销与品牌活动 - 营销活动注重情绪价值,兔子盲盒、集卡活动等在社交媒体引发大量自然传播 [9] - 集卡活动曾促使门店业绩翻数倍,有顾客为抽卡集卡一次性购买20杯奶茶请客 [9]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策略是选定主阵地并加密门店以建立品牌认知,目前新开门店均位于加州旧金山湾区,门店平均距离约3英里 [11] - 未来业务重心包括完善团队架构、提升数字化与供应链能力、继续加密湾区门店 [11] - 公司发展路径希望向古茗学习,先深耕加州本土市场,光加州市场预计可承载两三百家门店 [11] - 公司已与美国某餐饮供应链巨头建立长期合作,由后者提供原材料采购、仓储、运输等服务 [4]
9点1氪:理想就车辆起火道歉;全国已有29个省份延长婚假;海底捞回应家长就餐区给孩子接尿:涉事区域已专项消毒
36氪· 2025-11-01 09:16
理想汽车召回事件 - 理想汽车就10月23日晚上海发生的MEGA 2024款车辆起火事件发布公告并致歉 [3][4] - 公司已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 召回编号为S2025M0174V [4] - 召回范围涵盖生产日期从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的车辆 共计11411辆 [4] 汽车行业动态 - 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备案召回计划 召回编号E2025M0169V [14] - 召回2025年1月27日至2025年5月1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宾利飞驰及欧陆系列汽车 共计5辆 [14] - 奇瑞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为2148.3亿元 去年同期为1821.5亿元 [23] - 奇瑞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43.7亿元 去年同期为112.2亿元 [23] 科技与半导体行业 - 台积电计划投资约1.5万亿新台币新建四座1.4纳米(A14)工艺晶圆厂 [11] - 该项目预计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 计划于2027年底风险性试产 2028年下半年大规模量产 [11] - 联发科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54.51亿元新台币 同比下降0.5% 环比下降9.3% [24] - 寒武纪原副总经理梁军就劳动争议起诉公司 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并索赔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 [13] - 索赔金额依据其间接持有的1152.32万股寒武纪股票 按2024年1月2日至起诉时公司股票最高价372元/股计算 [13] 消费与零售行业 - 汉堡王品牌母公司RBIC首席执行官透露已与几位潜在合作伙伴会面 商讨中国业务出售事宜 [15] - 雅诗兰黛集团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6%至34.81亿美元 成功扭亏为盈 净利润4700万美元 [22] - 集团在中国大陆市场表现突出 净销售额同比增长9%至5.32亿美元 [22] - 奥迪集团2025年前9个月营收约484亿欧元 同比增长4.6% 营业利润约16亿欧元 [22] 企业融资与上市 - 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拟发行不超过7,789,150股普通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17] - 公司51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37,035,912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流通 [17] - 江苏芯德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18] -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与摩根士丹利 [19] - 新桥生物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与高盛 [20] - 红板科技沪市主板IPO获上市委会议通过 [21] 科技巨头与CEO动态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自6月以来已完成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预先计划股票出售 [16] - 黄仁勋近期出售2.5万股股票 [16] - 亚马逊宣布将裁员1.4万人 公司CEO安迪·贾西称此举是为了适应公司文化 与削减成本或AI无关 [5][10]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发布一款可运行的飞行汽车原型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