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南大999元的帝王蟹,我真想吃一回
36氪· 2025-11-09 10:09
事件概述 -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第九食堂的“渔船海鲜”档口推出每日限量一只、售价999元、重4.2斤的帝王蟹,引发全网热议 [5] - 反对观点认为大学食堂提供高端海鲜可能鼓励奢靡消费和贫富攀比,与勤俭节约精神相悖 [5] - 支持观点则认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能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且该价格低于市场价,学生可通过拼单方式以人均约200元消费 [5] - 面对争议,南大后勤部门迅速调整了菜式,帝王蟹已从食堂鱼缸中消失 [6] 高校餐饮行业市场分析 - 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高校餐饮研究报告2025》,在校大学生年龄集中在18至25岁,月均餐饮消费支出为1075元 [15] - 高校餐饮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 [15] - 大学食堂正进行市场化改革,星巴克、海底捞、肯德基等知名品牌进驻校园已成为普遍现象 [15] 公司(南大后勤)运营策略 - 南大后勤部门解释,推出帝王蟹仅为试业推广活动 [15] - 公司持续推出一系列保供稳价举措,包括1分钱暖心早餐、7至10元的小蓝鲸学子套餐、0.4至0.8元的平价素菜等 [15] - 公司通过“您来点菜我来做”等主题美食活动收集师生意见,并将该活动升级为每月在各校区轮流开展的常态化活动 [15] 核心争议与观点 - 争议源于“999元帝王蟹”这一标签被抽离具体语境,忽略了其仅为单个窗口的限量尝试以及食堂大量平价菜品的存在 [17] - 反对声音中存在“滑坡谬误”,将食堂售卖帝王蟹的可能性直接等同于必然导致学生攀比和大学精神沦丧 [19] - 争论本质是将对高校改革、教育公平等宏大议题的情绪投射到了一只帝王蟹上 [20] - 大学后勤服务的核心难点在于平衡坚守普惠底线与满足师生多元化需求,二者并非对立关系 [24] 对消费观念与大学角色的反思 - 攀比的根源在于心而非物,大学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内心的丰盈与自信,而非打造隔绝现实的“无菌温室” [26] - 南大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精神内核是艰苦奋斗和志存高远,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只能消费低价产品 [29] -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具备基本价值判断能力,需要的是一个能接触真实社会、学会自主选择的成长场域 [32]
月销10w+的「拉夫抡人」,都是谁在买?
36氪· 2025-11-09 10:09
山寨服装市场泛滥现状 - 中产流行品牌ALO、MiuMiu、拉夫劳伦成为低仿重灾区,山寨产品在电商平台和线下市场广泛流通[24][25][28] - 山寨产品价格区间极大,ALO仿款低至10元,卫衣拼单价69元,部分店铺销量超万件[29][95] - 仿冒品牌logo出现大量变体,如ALO被篡改为ola、al0、AlO等,拉夫劳伦标志性小马图案出现两匹马互殴、关公骑马等扭曲版本[32][56][58] 消费者被动卷入山寨困境 - 普通消费者在不知情情况下购买山寨产品,导致社交尴尬,如穿着仿款被误认为穿戴奢侈品[75][76][108] - 消费者陷入购物困境:低价商品恐为假货,高价商品仍可能仿冒大牌,基础款甚至抄袭小众品牌设计[81][82][85][86] - 受害者形成"冤种联盟"发声,核心诉求是避免在不知情情况下因山寨logo丢人[72][111] 山寨产业链驱动因素 - 山寨利润空间达20%-30%,低技术壁垒使服装仿造容易,瑜伽服等品类专利面料仿制难度低[98][100] - 品牌logo成为社交货币,山寨厂商通过直接复制热门品牌标识快速蹭热度获利[97][99][103] - 电商平台成为山寨产品主要销售渠道,促销策略进一步助推仿冒品流通[93][95]
粘人猫猫,性格乖巧|萌宠寻人启事161期
36氪· 2025-11-09 10:09
文章核心观点 - 该文章是36氪发起的第161期"萌宠寻人启事"公益活动 旨在通过发布待领养流浪动物信息 推动"领养代替购买"理念 帮助流浪动物寻找新家[2][4][6] - 文章重点介绍了五只来自北京待领养的猫咪 并与流浪动物救助机构"流浪拯救计划"合作 提供具体的领养联系方式[7][8][26] - 该公益活动自2022年8月上线以来已持续运营 累计发布161期内容 显示出项目具有长期性和一定社会影响力[30] 流浪动物现状与公益活动 - 中国每年新增流浪动物数量达上千万只 由于生存环境恶劣 其寿命普遍不超过3年[3] - 36氪"萌宠寻人启事"活动每周定期推出待领养流浪动物信息 并欢迎救助机构通过邮件进行合作推广[4][5] - 合作机构"流浪拯救计划"是一个专注于流浪动物领养的社会项目 通过其平台已被领养的宠物数量达289只 潜在意向领养家庭超过50个[8][26] 待领养猫咪信息汇总 - 本期共展示五只猫咪 均已完成驱虫 其中四只已绝育 三只已完成免疫[11][15][19][22][24] - 猫咪性格多样 包括胆小安静型、亲人粘人型、活泼好动型等 以满足不同领养人偏好[11][15][19][22][24] - 所有猫咪均有明确的救助背景 如公园流浪、被遗弃喂猫点、天井救助等 增强了领养故事的真实性[12][16][19][22][25] 领养条件与流程 - 领养条件严格 普遍要求领养人有稳定工作和住房(自有或整租) 经济独立 年龄需在22岁或25岁以上[12][16][22] - 领养人必须承诺科学喂养 有病就医 安装金刚砂纱窗 不笼养不散养 绝不遗弃 特殊情况需将猫退回送养人[12][16][19][22][25] - 领养流程标准化 包括签订领养协议 送猫上门 留身份证复印件 接受照片视频回访等 确保动物福利[12][16][19][22][25] 合作机构与推广渠道 - "流浪拯救计划"作为合作伙伴 提供统一的志愿者联系方式(微信/手机) 并要求添加时备注"36氪领养活动"[13][17][20][22][26] - 机构在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多平台运营 通过微信社群对接审核 并在线下完成宠物交接 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模式[26] - 文章鼓励公众关注机构社交账号以获取更多领养信息 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26]
虽然我出轨了,但我仍始终如一地爱你丨2025出轨行为报告
36氪· 2025-11-08 21:35
调查核心发现 - 本次调查共有2031位读者参与,其中34.1%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曾有过出轨行为,42.9%的受访者经历过另一半出轨,表明出轨在当代亲密关系中已非小概率事件 [5][7] - 调查旨在搁置道德审判,探讨出轨行为背后的情感逻辑、心理动因及其对亲密关系的伤害 [7] 对出轨行为的定义 - 近八成受访者对出轨持高标准定义,40%的人认为精神或肉体背叛都算出轨,38.1%的人将暧昧聊天、隐瞒的单独约会等边界行为也划入出轨范畴 [11] - 性别差异显著:45.3%的女性将边界行为视为出轨,而男性对此的接受度仅为28.8%;23.1%的男性认为只有发生实质性身体接触才算出轨,此比例是女性(10.9%)的两倍以上 [12][13] - 出轨者与受害者的认知存在差异:出轨者中仅26.4%将边界行为等同于出轨,低于整体样本的38.1%;而受害者中这一比例更高,达42.9%,显示双方在出轨定义上存在隐形障碍 [14] 出轨行为的背景与动因 - 学历与出轨行为呈正相关:有过出轨经历的人群占比从高中学历的15.4%一路攀升至硕士、博士学历的34.2% [17] - 出轨前原有亲密关系已存在问题: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64.5%)、关系进入平淡期缺乏新鲜感(57.8%)、性生活不和谐(44.5%)是主要问题 [20] - 出轨的主要动机是寻求情感连接/理解/慰藉(65.8%),略高于寻求性刺激/满足(63.2%),表明情感需求不满足是更深层次的诱因 [23] 出轨后的心理状态与选择 - 出轨后对原配的情感复杂多样,19%的人表示依然深爱对方,同样比例的人感觉平淡与习惯,爱恨交织、疏离等情绪占比在10%-16%之间 [27][29] - 性别差异明显:男性出轨后情感更偏向平淡或依然深爱,女性则更多表现出疏离或感情消退 [31] - 超七成(70%以上)出轨者选择隐瞒事实,仅10%会主动坦白,另有10.2%的人处于内心挣扎状态,隐瞒行为的核心是对代价与后果的权衡 [34][35] 被出轨方的反应与伤害 - 37%的受访者表示在发现对方出轨后会立即结束关系,此为最高比例的反应方式 [37] - 代际差异显著:年龄越小对伴侣出轨的容忍度越低,更倾向于直接切割关系;年龄较大的群体更倾向于尝试沟通和修复 [39] - 出轨带来的最大伤害是情感背叛和欺骗(78.6%),其次是对未来规划和信任感的打击(69.5%),性层面的不忠(48.7%)排在第三位 [41] - 50.4%的人认为出轨是无法原谅、不可逾越的底线 [44] 对亲密关系的核心需求与维系要素 - 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最需要的是情感连接与精神共鸣(45.1%),其次是安全、稳定与陪伴(33.0%) [60] - 维系亲密关系最重要的三大要素是:开放真诚的沟通(84.0%)、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83.5%)、彼此信任与忠诚(80.8%) [64] - 出轨者更重视激情与身体亲密,而对安全稳定的需求显著下降;无出轨经历者则更重视安全和稳定(37.3%) [62][63]
这里有14家尚未被报道过的创业公司
36氪· 2025-11-08 21:3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旨在揭示并介绍一批处于“水下”状态的早期创业项目,这些项目通常仅有一轮融资或未融资,未被主流媒体关注,但正在特定细分领域进行创新探索 [6][7][8] Kira.art - 公司是一款AI驱动的照片编辑与分享社区,愿景是让每个人轻松创作和分享美好画面 [9][10] - 产品融合AI图像编辑与社交功能,支持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和多种工具进行编辑,核心设计理念是“上下文连续创作” [10][11] - 未来计划从智能修图工具发展为完整的AI图片社区,构建AI与用户共同驱动的视觉生态 [12][13][14] - 创始团队背景强大,创始人陈龙博为抖音早期员工、TikTok第一名工程师,团队成员来自字节跳动及英美知名高校 [15] - 公司对标AI Instagram,采用Freemium商业模式,已获数百万美元融资 [16][17][18] WetuTalk - 公司是一款面向成人的AI口语教学应用,2025年1月成立,计划于2025年11月上线正式版APP [19][20] - 未来发展计划从中国成人英语市场切入,2年内覆盖东亚、北美、欧洲用户,支持多语种,成为垂直口语学习平台 [20] - 创始团队来自一线互联网大厂,拥有在线教育和AI应用复合经验,成员曾任职于字节教育、VIPKID、腾讯、美团等 [21][22] - 公司对标Speak,采用基础功能免费、增值功能订阅付费的商业模式,2025年8月完成天使轮融资,由常垒资本投资 [23][24][25] MosuMosu - 公司是为次世界打造的推活个性化信息平台,利用AI简化应援活动,聚焦日本市场及青年文化、女性向内容赛道 [26][27] - 未来愿景是成为专属于次世代女性的Weverse与SmartNews结合体 [27] - 创始团队来自BAT大厂,拥有Z世代内容生态和AI to C应用经验,主理人Jayde为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的前市场策略分析师 [26][28][29] - 公司对标reddit/Feedly/Flipboard & Weverse,商业模式采用AI驱动的会员订阅、活动票务分成、品牌合作及电商导流 [31][32][33] - 公司处于天使轮融资阶段 [34] 阁楼 - 公司是一家提供AI心理咨询服务的公司,其AI心理顾问“Ada”基于前期Copilot系统演进而来,主打低成本、普惠的心理服务 [35][36] - 中国心理咨询市场约千亿级,AI能实现服务标准化和成本下降,未来希望将Ada打造成心理类AI基础设施并出海 [37] - 创始人秋阳为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硕士,联合创始人为心理学背景,团队核心来自心理学、AI算法和互联网运营 [38][39][40] - 公司对标美国公司Ash,C端采用订阅制,B端嵌入企业系统,目前已实现盈亏平衡,正进行B轮融资 [40] KYMS AI - 公司是AI驱动的招聘智能体平台,通过多个AI Agent协同实现从需求分析到人才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招聘 [42][43] - 上线3个月已服务近150家企业,覆盖12大行业,组织近1.3万场AI面试,积累2万+候选人档案 [43] - 创始人柏冰有18年软件行业经验,曾任职联想软件公司高级副总裁,联创团队包括互联网创业者、HR专家 [42][44][45] - 公司对标美国Juicebox和Mercor AI,商业模式按招聘成功结果付费,刚启动天使轮融资 [45][46] 智电千帆 - 公司专注于AI for Science,用AI驱动新材料研发,为客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以提升研发效率、缩短周期 [48] - 创始团队核心技术源于苏州大学教授团队,CTO杨昊为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公司已完成10+真实交付项目 [49] - 公司对标晶泰科技、英矽智能、薛定谔等,但聚焦AI+材料细分领域,2025年锁定订单约2000万-3000万元,预计2026年盈亏平衡 [50] - 公司正进行天使轮融资,投后估值约1亿人民币,资金将用于扩建算力中心和补充运营 [51] 越伴动力 Luvbotics - 公司专注于开发家庭型陪伴机器人,致力于打造安全、有生命感的机器人产品,成为家庭“场景专家”与“情感中心” [53][54][55] - 核心团队来自北理工、哈工大、清华、UCSD等海内外知名院校,覆盖机器人关键技术领域 [55] - 公司对标Groove X、1x Tech、Figure AI,商业模式包括硬件销售、订阅及生态服务,已获真格基金种子轮投资 [56][57][58] PaaaWOW - 公司核心产品是全球首款时尚智能宠物项圈,以及基于多模态AI的宠物健康与情绪项圈,已开启Kickstarter众筹 [60][61] - 创始团队CEO来自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CDO来自保时捷,计划于2026年年中在各平台销售 [62][63] - 公司对标Fi、Tractive、Traini,商业模式为硬件销售加软件增值服务,已完成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估值3000万 [64][65][66] 九间科技 - 公司主打产品“课游记”是一款AI学习产品,利用教育内容生成引擎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实现因材施教 [68] - 创始人李春为北京大学本科、哥伦比亚大学人工智能硕士,前Amazon、Google高级工程师,连续创业者 [68] - 公司对标Duolingo、Khan Academy、斑马AI,商业模式包括个人和机构订阅、增值服务及线上线下融合,处于种子轮融资阶段 [69][70][71][72][73][74][75][76] 彼岸心智 - 公司核心技术是基于神经活动的情绪识别算法,为智能穿戴设备品牌提供情绪识别解决方案 [78] - 公司正筹备消费级情绪硬件出海,主打正念冥想和疗愈赛道,预计2026年1月上市 [79] - 创始人孙海洋为中科院心理所硕士,商业模式以2B算法授权为主,2023年获中科天使基金天使轮投资 [80][81][82] BDF - 公司是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可持续护肤品牌,核心产品为胶囊形态,拥有自有配方和专利,生产达药品级GMP标准 [83] - 商业模式以DTC为主、线下分销为辅,未来计划向健康食品/口服美容领域延伸,对标FANCL的商业模式 [83] - 创始团队包括新加坡合伙人家族经营化妆品代工工厂,中国合伙人负责市场运营,公司正首次寻求约500万美元外部融资 [84][85] Norman Walsh - 公司是一个拥有65年历史的英国鞋履品牌,以“英国制造”和手工工艺为资产,2023年底被其中国代理商Charlie全资收购 [86] - 未来目标是全球化,改变依赖中国市场的现状,重点发力欧美日市场,复活历史鞋款系列,对标New Balance [86][87] - 商业模式在中国以直营为主,海外以批发为主,公司正寻找约800万美元融资,希望引入拥有欧美日零售资源的投资方 [88] VIBE CREATING - 公司是AI驱动的氛围造物系统,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与AI交互,结合模块化组装进行实体硬件创作 [89] - 短期目标是建立AI DIY创造平台原型,中期建立AI造物社区并实现线上线下制造闭环 [90] - 创始人谢佳豪来自哈佛大学与MIT,公司对标乐高、拓竹、Roblox,商业模式为SaaS加构件电商及创作者抽成 [91][92][93] 偶的科技 - 公司方向是AI气味定制和分发的智能硬件,旨在革新嗅觉感官体验,重塑香水行业成本结构 [94][95] - 创始团队为00后休学创业者,合伙人曾有成功创业退出经历,公司对标PopMart [96][97] - 商业模式通过香水定制体验机器人进行线下流量转化,建立用户数据平台以孵化新产品 [97]
马斯克获准“万亿薪酬”方案;小鹏剪开机器人外衣破“真人”质疑;谷歌计划将TPU数据中心搬上太空|本周AI要闻汇总
36氪· 2025-11-08 17:07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小鹏公司直播展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内部金属骨架和液压管结构,搭载图灵AI芯片和全固态电池技术,具备实时环境感知能力[2] - 宇树科技发布全身遥操作平台,其G1机器人可在人类遥操作下完成洗碗、清洁、整理衣物等家务活动[4] AI大模型发布与升级 - 月之暗面发布开源思考模型Kimi K2 Thinking,在"人类最后的考试"基准测试中取得44.9%的SOTA成绩,BrowseComp测试达60.2%,代理功能击败ChatGPT[3] - 美团正式上线AI大模型LongCat官方App,支持联网搜索和语音通话,Web端将增加图片、文件上传功能[3] - 微信支付接入元宝AI,推出自动收款、宣传润色和技术指导三大功能,帮助中小商户降低数字化门槛[5] 企业战略合作与投资 - 苹果接近与谷歌达成协议,每年支付约10亿美元使用Gemini AI模型升级Siri功能,预计明年春季推出[7] - 谷歌与Anthropic进行早期投资谈判,Anthropic估值可能超过3500亿美元,谷歌已投入超过30亿美元并持有14%股份[7] - OpenAI与亚马逊云科技达成380亿美元战略合作,OpenAI将获得数十万颗NVIDIA GPU算力支持[11] - Perplexity向Snap支付4亿美元现金和股权,在Snapchat中提供搜索功能,覆盖超过940万用户[10] 太空AI与能源计划 - 谷歌启动"捕日者计划",计划在太空中建造搭载定制TPU芯片的AI数据中心,首两颗原型卫星将于2027年发射[8] AI在教育领域应用 - Anthropic与冰岛教育部合作推出国家级AI教育试点,为全国教师提供Claude工具,减轻行政负担[13] - 北京大学与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AI大学"[14] 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全球债券发行量突破5.94万亿美元创纪录,Meta发行300亿美元债券创美国高评级债券销售纪录[11] - 特斯拉股东批准马斯克薪酬方案,要求达成市值增长、汽车交付和机器人销售等目标,完全实现后其身价或达近万亿美元[8] AI交易表现 - 美股AI交易大赛中豆包以7.09%收益率领先,国产模型包揽前三名,豆包在IREN股票上持仓超53%单日盈利超7000美元[12] 法律与监管进展 - 上海黄浦区法院判决AI提示词不构成作品,驳回美术公司著作权诉讼请求[13] - 美国通过《人工智能相关就业影响透明度法案》,要求企业季度报告AI导致的失业情况[14]
从「车用」到全场景,宜宾开辟动力电池新蓝海
36氪· 2025-11-08 17:01
产业竞争焦点转变 -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生态、成本、应用和技术竞争[2] - 行业进入复杂挑战的下半场,同质化竞争加剧[2][5] 宜宾产业生态优势 - 构建"反脆弱"产业生态,为企业提供确定性[5] - 政府提供"软服务",主动牵线帮助小企业对接宁德时代采购渠道[7] - 形成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90%以上电池结构件实现本地高效配套[13] - 采用"隔墙工厂"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40%,节约企业20%以上成本[13] 成本控制优势 - 宜宾工业电价低至每度0.35元,相比江苏某市每度0.6元具有明显优势[11] - 每年使用20亿度电的企业可节省6-7亿元电费成本[11] - 绿电优势帮助四川时代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破解欧盟绿色壁垒[11] 资本招商模式创新 - 采用"基金+产业链"模式,政府扮演产业风投家角色[13] - 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专项基金,第一期30亿元投资带来几十家供应链企业[13] - 已组建超600亿元基金合作矩阵加速产业生态成熟[13] 新应用场景拓展 - 宜宾作为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建成换电站19座,推广换电重卡近3000辆[18] - 推进"电化长江"倡议,实现电动船舶在四大核心场景全域覆盖[20] - 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宁德时代与eVTOL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22] 技术创新布局 - 吸引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落户,系统破解人才短板[24][27] - 建成国内首条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试制线,抢占下一代技术制高点[28] - 全固态电池技术竞赛白热化,国外巨头目标2027年装车,国内车企计划2026年量产[28] 产业规模地位 - 宜宾生产全球10%的动力电池,每10块电池中有1块为宜宾制造[2] - 宁德时代在宜宾投资追加至第十期,形成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单体产业基地[9]
中国创新药,10亿赌注的「药神」游戏
36氪· 2025-11-08 09:1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双靶点减重药市场呈现巨大商业价值差异,礼来替尔泊肽年销售额达164亿美元,而中国翰森制药同类药物HS-20094授权首付款仅8000万美元,引发对创新药价值的讨论[4][6][8]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Fast Follow策略积累实力,并加速向First-in-class转型,其在研首创药物占比已达全球24%,成为跨国药企重要合作对象[13][14][19][21] - 中国创新药崛起依靠三大优势:极致的临床试验速度、前沿赛道换道超车能力以及顶尖人才储备,支撑其参与全球竞争[22][23][25][27][29] - 出海成为中国创新药企的必然选择,通过License-out模式获取资金并实现全球化价值,但行业伴随高风险与高失败率[31][32][37][39][42] 创新药研发模式与市场格局 - 创新药行业存在三"十"定律:10年研发周期、10亿美元投入、10%成功率,实际风险更高[12][13] - First-in-class药物具有开创性,如诺华格列卫在专利期内累计销售额超500亿美元,是真正的"印钞机"[13][15] - Fast Follow策略通过改进已有分子结构,成功率高于10%,能借助已有药物数据快速审批抢占市场,是过去中国药企主要方向[14][17] - 中国在研首创药物占比全球24%,仅次于美国,跨国药企因专利到期面临收入压力,积极来华寻找合作机会[19][21][22] 中国创新药的竞争优势 - 中国在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上具有速度优势,抗癌新药在美国需2-3年招募患者,在中国仅需几个月[22] - 中国药企在前沿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康方生物双抗药物依沃西在3期临床中击败年销售额数百亿美元的K药,展现同类最佳产品研发能力[23] - 医药外包产业崛起为中国培养熟悉国际标准的研发人才,科学家归国潮带来全球化视野与技术,共同构成人才优势[25][27] 中国药企发展路径与出海战略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以仿养创"或"外包养家"模式解决早期生存问题,恒瑞医药通过高壁垒领域首仿药积累现金流支持研发[32][33] - 翰森制药与恒瑞医药存在关联,均采用以仿养创策略,康方生物则通过出售早期管线获取2亿美元支撑后续发展[35][37] - 出海成为创新药企必然选择,License-out模式通过"首付款+里程碑+销售分成"实现全球化价值兑现,但全款获取概率低[37][39] - 创新药研发终点是救命,但商业回报与社会责任存在平衡难题,如贝达药业赠药价值130亿元,但自身陷入经营困境[40][42]
9点1氪:泡泡玛特回应“卖79有点贵”直播事故;微信被曝测试“多台手机登录同一账号”,客服回应;陈睿卸任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总经理
36氪· 2025-11-08 09:19
泡泡玛特直播事件与财务表现 - 公司确认发生直播事故并正紧急调查 但不会开除涉事员工 [2] - 直播事故源于工作人员私下对话被收录 内容涉及对79元周边产品定价的讨论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高达70.3% 与爱马仕的70.67%基本持平 并高于LVMH集团和历峰集团 [18] 科技与互联网行业动态 - 微信正探索支持同一账号在多台手机同时登录的功能 目前该功能处于用户调研或小范围测试阶段 [3] - B站回应陈睿卸任关联公司总经理职务 称此为法定代表人变更 与公司经营及权力关系无关 [3] - 蚂蚁集团进行组织架构升级 将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升级为健康事业群 构成其五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 [8] - 抖音集团副总裁回应AI盗播事件 承认平台存在利用AI仿冒名人带货内容 并宣布开展专项治理 [7]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称无人卡车技术已成熟 未来员工或一周工作一天 快递配送将无需人参与 [7] 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进展 - 特斯拉CEO马斯克预计FSD有望于2026年2月或3月左右在中国获得全面批准 目前为获得部分批准的L2级辅助驾驶 [13] -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可能需要建造超大型AI芯片工厂 并考虑与英特尔开展潜在合作 [15] - 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 苹果公司在机器人技术及实体AI领域拥有巨大机遇 可借助其庞大设备安装基数成为领军企业 [15] - OpenAI CEO表示美国不应为AI企业提供救助 企业失败应由市场自然淘汰 [15] 汽车与制造业 - 小米汽车部分门店将于本周末开放端到端辅助驾驶体验 支持全程0接管 覆盖SU7与YU7两款车型 [6] - 本田汽车因制造缺陷在美国召回超40万辆汽车 原因为轮毂可能从车辆上脱落 [12] - 蓝思科技承接小鹏机器人IRON的头部面罩、灵巧手和机身金属结构件等核心部件供应 [8] 金融市场与富豪榜 - 2025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发布 上榜富豪总财富从1.03万亿美元增至1.35万亿美元 钟睒睒以771亿美元财富连续第五年蝉联榜首 [4] - 小米集团雷军在榜单中排名第七 超越马云 [4] - 中国央行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 10月末黄金储备环比增加3万盎司至7409万盎司 [11]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纳指跌0.84%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35% 热门中概股普跌 [15] 医药与科技产品 - 国内首款放射配体疗法核药获批上市 为诺华公司的镥[177Lu]特昔维匹肽注射液 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治疗 [11] - 苹果iPhone 18 Pro系列正测试特殊HIAA挖孔方案及主摄可变光圈方案 [13] - 奥林巴斯宣布将在全球裁员约2000人 占员工总数的7% 旨在每年节省约240亿日元成本 [12] 企业融资与业绩 - 消费级AR品牌雷鸟创新获中信系领投C轮融资 金额为今年单笔最高 其2025年第二季度以39%市场份额登顶全球AR眼镜销量第一 [18] - 爱彼迎第三季度营收41亿美元 略高于分析师预期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50% [18] - 荷兰政府预计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芯片将在未来几天送达客户手中 [14]
一家企业融到C13轮了
36氪· 2025-11-08 09:19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中网 ,作者王满华 而一位接近该交易的知情人士向我透露,关于 C13 轮的传闻基本属实,轮次的开设是因为大基金对龙头智驾公司配置的诉求,且融资份额的争夺异常激 烈。 投中网 . 投中网是领先的创新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拥有立体化传播矩阵,为创新经济人群提供深入、独到的智识和洞见,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和创新商业领域拥有 权威影响力。官网:www.chinaventure.com.cn "明显感觉投资热度又回来了。" 文 | 王满华 来源| 投中网 ( ID: China-Venture ) 封面来源 | Pixabay 先从最近的一则消息说起。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自动驾驶公司 Momenta 今年已经完成了 C12 及 C13 轮两轮融资,其中, C13 轮的估值达到 60 亿美元。 在此之前, Momenta 公开披露的 C 系列融资仅有两轮:首轮发生在 2021 年 3 月,当时拿到了由上汽集团、丰田、博世、淡马锡和云锋基金领投的 5 亿 美元融资; 8 个月后,又有 5 亿美元 C+ 轮融资入列。如今时隔 4 年,突然被曝出融资轮次已延伸至 13 轮,节奏之密很难不在资本市场引起关注。 说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