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劝君不做孙正义
36氪· 2025-07-28 17:48
孙正义的投资生涯 - 孙正义凭借阿里巴巴投资获得2900倍回报,成为软银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案例[43] -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亏损586亿美元,2022年马斯克打破该记录亏损1650亿美元[4] - 2020年创下日本企业史上最高年度净利润,但随后因WeWork上市失败刷新单季度亏损记录[5] 投资风格与策略 - 采用"时光机理论",利用国家间产业发展时间差进行套利投资,80年代将日本游戏机卖到美国,90年代将美国互联网引入日本[27] - 投资决策注重创始人特质而非商业计划,6分钟会谈决定投资2000万美元给阿里巴巴[38][41] - 早期布局关键科技趋势,2005年预见iPhone颠覆性,155亿美元收购沃达丰日本子公司获得iPhone独家代理权[47][49] 重大投资案例 - 1995年投资雅虎200万美元,次年追加1亿美元,IPO后获得近百倍回报[28] - 1996年15亿美元收购金士顿80%股份,1999年4.5亿美元回售,错失内存市场复苏周期[29][31][32] - 2016年240亿英镑收购ARM,2023年上市后市值超1500亿美元[64][66] - 2017年40亿美元投资英伟达成为第四大股东,但2019年抛售错失后续10倍涨幅[65] 人工智能布局 - 2016年将AI定为愿景基金核心策略,累计向400多家AI创业公司投资超1400亿美元[67] - 2023年数据显示,26家估值超10亿美元AI公司中软银仅投中1家,主要机会被微软谷歌等产业资本获取[68] - 2025年计划每年支付30亿美元与OpenAI合作成立SB OpenAI Japan,弥补日本AI人才缺口[75][76] 行业地位与影响 - 日本过去三十年最著名投资人,与优衣库总裁柳井正轮流担任日本首富[16] - 全球仅两位靠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人物之一(巴菲特与孙正义)[79] - 投资组合价值波动剧烈,ARM上市后回血千亿美元,但WeWork等亏损超百亿美元[5][66]
科研顶流给你当助手?深势科技联合上交大发布通用科研智能体SciMaster
36氪· 2025-07-28 17:48
核心观点 - 开源开放是科学发展的未来,SciMaster始终拥抱开源开放 [1] - SciMaster是通用科研智能体,将AI for Science愿景转化为可参与的科研新现实 [3] - SciMaster旨在重塑科研过程,构建透明、可控、可协作的智能研究生态 [5] - SciMaster背后有科学基座大模型Innovator和玻尔科研空间站支撑 [21] 产品发布 - 7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深势科技-上海算法创新院共同发布科学基座大模型Innovator和通用科研智能体SciMaster [2] 科研痛点与解决方案 - 自19世纪以来人类文献数量增长4000倍但研读速度仅提升2倍 [5] - 科学研究需要多学科参与且工具日益复杂导致效率瓶颈 [5] - SciMaster通过"读、算、做"构建智能研究生态解决这些问题 [5] 核心功能 - 具备专家级深度调研能力,可生成按需定制的高质量科学调研报告 [6][7] - 上线一天已生成数千篇调研报告,支持一键导出和自由分享 [10] - 支持思维链编辑功能,研究者可干预执行逻辑共同优化 [12] - 集成众多科学专用工具,支持主动调用和自动调用两种方式 [13] 科研范式重塑 - 已与40余所高校合作,上海交大构建"超级科研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 [15] - 可接入课题组私有数据,整合师生自建智能体加速协同创新 [15] - 通过Uni-Lab的MCP服务构建"干湿闭环"实验生态 [15] - 张万斌教授团队和董佳家教授已利用相关智能体加速研发 [15] - 与宜宾创新中心联动将电解液配方研发效率提升至少10倍 [15] 开源平台 - 一键将科学计算工具升级为智能体 [17] - 接入DeepModeling开源社区,孕育上千款Agent-ready工具和数百个Agent应用 [17] - 催生ChemMaster等子智能体和临港实验室虚拟疾病生物学家系统 [17] 行业影响 - 突破学科边界与工具限制,提高科研效率 [19] - 推动科研协作模式变革 [19] - AI与科学研究深度纠缠共同进化,引发更深层次变革 [20] - 人机交互产生的数据持续反哺Innovator增强能力 [21]
8点1氪: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北京大学将全面取消绩点;警方调查“上千万元金饰被洪水冲走”
36氪· 2025-07-28 07:58
少林寺事件 -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 包括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 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2] - 释永信微博开通2683天 共发布4005条 平均每天约1.5条 目前有粉丝87.8万 7月24日起突然停更 [2] 教育行业动态 - 北京大学将从2025级起全面取消绩点 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 不再设置优秀率指标 [2]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向未录取考生邮寄校长信件和小礼物 体现人文关怀 该举措2016年已实施 [4][5] - 多所高校延长研究生学制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硕从2年改为3年 旨在提高培养质量 [7] 企业动态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完成2500万股股票抛售计划 套现57亿美元(约408亿元) 仍持有8.84亿股 [11] - 大众汽车上半年营业利润67亿欧元 同比下降33% 美国关税导致损失13亿欧元(约109亿元) [16] - 华熙生物回应前高管举报财务造假 称内容严重不实 已报案 举报人曾任公司市场部总监 [17] 科技与创新 -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预计2025年进入中国C端市场 2026年量产 计划5年内年产100万台 [12] - 清华大学开发出基于聚碲氧烷的新型EUV光刻胶 为7nm以下芯片制造提供关键材料解决方案 [19] - 智元机器人发布"Genie Envisioner"世界模型开源平台 商汤科技推出"悟能"具身智能平台 [18] 消费与零售 - 巧克力巨头雀巢 费列罗 好时宣布涨价 好时部分产品涨幅或达两位数 主因可可原料价格上涨 [14][15] - 金可儿发布"悦智"智能床产品 与运动员吴艳妮共同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 倡导护脊睡眠理念 [9] - 韩国好丽友召回价值15亿韩元(约781万元)鱼形派产品 因包装密封问题导致发霉 涉事产品仅限韩国市场 [10]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 宇树科技创始人表示AI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超90% 较去年有明显提升 [19] - 商汤科技"悟能"具身智能平台依托大装置算力 为机器人提供感知 导航和多模态交互能力 [18] 新能源与交通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1日实施 中国现存相关企业约100万家 2025年新增注册12.4万家 [21] - 2015-2024年电动自行车企业注册量逐年增长 2024年达15.6万家 2018年增速高达45% [23]
跨越脊限的高调开场,想要唤醒国人「悦脊」意识的金可儿
36氪· 2025-07-28 07:58
行业趋势与品牌战略 - 智能床行业正从传统"承托功能"转向"主动调节与脊椎修复"的科技介质[1][20][25] - 金可儿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赛将"护脊"概念转化为公众话题,结合体育明星与智能科技提升行业认知度[2][6][10] - 公司战略从高端酒店供应商转向消费市场,推动智能床从"高端商品"变为"健康基础设施"[20][21][25] 产品技术创新 - 悦智智能底床搭载AI Dream引擎,具备动态适配、行为识别、周期调控三大能力,实时优化睡姿与脊椎状态[14][17][22] - 产品采用"中位睡眠理论",通过睡前调节、睡中记录、睡后报告实现全周期脊椎照护[14][17] - 四大主模式(零压/阅读/观影/追剧)覆盖日常场景,通过AI微调倾角减少脊椎压力[17] 市场定位与用户需求 - 中国超5.1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三分之一成年人因脊椎问题导致睡眠质量低下[10][13] - 公司瞄准"脊椎修复黄金期"的睡眠场景,将产品价值从舒适度转向医疗级康复干预[13][14][18] - 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研发,基于运动员数据验证产品对脊椎动态需求的响应能力[14] 品牌升级与行业影响 - 金可儿打破"酒店同款"标签,建立"护脊2.0"技术标准,重新定义床具行业竞争维度[21][25] - 通过三地联动挑战赛(上海深坑酒店-海拔-88米/松赞来古山居-海拔4200米)强化品牌科技形象[4][7] - 产品逻辑从材质竞争转向健康指标竞争(恢复速度/深度睡眠比例/晨起疲劳指数)[25]
户外「三宝」,被集体退坑
36氪· 2025-07-28 07:58
中产消费趋势变化 - 户外运动"三宝"(露营、骑行、滑雪)从热门转向退潮 社交平台关键词从"装备升级"变为"退坑""低价转让" [4][6] - 中产消费偏好快速轮换 从网球/高尔夫转向露营/飞盘/马拉松 再转向骑行/滑雪 周期约1-2年 [6][7][9] - 高端自行车2023年产量同比增长15.1% 但二手市场价格腰斩 崔克等品牌降价幅度达50% [7][15] 滑雪行业现状 - 2023年雪季滑雪门票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209% 但雪场初级道拥挤 体验下降 [9] - 国内滑雪品牌销量下滑30%-50% 部分品牌因库存压力暂停业务 [17] - 崇礼雪具店日营业额从几千元降至60元 从业者数量超过消费者 [17][18] - 滑雪教练价格战激烈 日本北海道中文教练日薪从4千人民币降至1.5千人民币 [19] 露营行业困境 - 预计2025年露营市场规模达2900亿元 但2023年已出现倒闭潮 [21][22] - 营地获客成本飙升 直播销售额从50万降至5千-3万 部分套餐价格低于15年前 [22][23] - 行业经营天数受限 武汉地区年有效经营仅100天 收益模型脆弱 [31] 品牌消费更迭 - 中产消费品从lululemon/始祖鸟转向萨洛蒙/昂跑/Hoka [12] - 始祖鸟限定款冲锋衣价格从2万元回落至8500元 lululemon入驻奥莱打5折 [12] - 消费决策转向性价比 滑雪装备更新频率降低 [28][29] 行业转型与反思 - 自行车行业淘汰投机者 专业服务(维修/保养)成为核心竞争力 [31] - 露营行业需持续创新内容 单一业态生命周期仅3-12个月 [32] - 日本废弃雪场警示国内滑雪产业需避免泡沫化投资 [21]
00后15分钟拿下1亿融资
36氪· 2025-07-28 07:58
公司概况 - 公司Cluely成立短短几个月就实现盈利 [3] - 公司产品为AI驱动的桌面助手,主打"万物皆可作弊"理念,提供实时、主动、多模态的智能支持 [4] - 公司创始人Roy Lee和Neel Shanmugam均为00后,曾因开发AI面试作弊工具被哥大停学 [5][10] 融资与估值 - 公司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由a16z领投,估值达1.2亿美元 [4] - 融资过程仅15分钟,未展示BP即获投资 [4] - 此前公司获5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Abstract Ventures和Susa Ventures领投 [5] 产品与技术 - 产品优势包括多场景适用(求职、会议、客户支持等)、隐私性强(隐身运行)、操作便捷(一键响应) [8][9] - 产品免费版可用,专业版定价20美元/月 [9] - 开创"主动式多模态AI助手"新品类,已证明在企业销售场景的价值 [15] 市场表现与营销 - 公司年度经常性收入(ARR)突破300万美元 [11] - 采用病毒式营销策略,7人增长团队人均粉丝10万+,50名实习生每日产出4条UGC内容 [10] - 创始人Roy Lee通过争议事件(如AI约会作弊)持续制造话题 [5][10] 行业与投资逻辑 - a16z认为公司具备精准战略思维、创造力和执行力,看好其在AI赛道脱颖而出 [15] - 行业趋势从"拼功能"转向"抢夺用户注意力",公司营销策略契合这一方向 [12][14] - AI技术提升效率的潜力被市场认可,但产品伦理争议仍存 [16] 创始人特质 - 创始人擅长制造话题,曾用AI工具通过亚马逊等大厂面试并公开推广 [10] - 营销风格激进,目标让用户记住品牌而非理解产品 [10][14] - a16z评价其策略"深思熟虑",具备颠覆传统行业的潜力 [11][15]
TikTok2024年收入230亿美元;越南预测特朗普关税或致输美出口跌三成|36氪出海·要闻回顾
36氪· 2025-07-27 19:02
TikTok业务表现 - TikTok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2.8%至230亿美元,成为全球营收规模第四大的社交应用[6] - TikTok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占字节跳动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创历史最高比例[6] 中国AI模型发展 - 中国开源模型Kimi K2、DeepSeek R1、Qwen3在全球开源模型排行榜中包揽前三名[6] - Kimi K2成为全球最强开源模型,领先于谷歌Gemma3和Meta旗下Llama4[6]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计划年底前启动生产,目标峰值产能30万辆[7] - 小鹏汽车首个海外智造基地在印尼正式投产并交付首台本地化生产的小鹏X9[7] - 中国电动车品牌占印尼市场纯电动车销量的93%,比亚迪为销量领跑者[10] 跨境电商与物流 - 淘宝推出泰语版,泰国新用户数同比增长近6成[8] - 菜鸟香港供应链中心面向全球商家开放,提供跨境仓配一体化服务[8] - 沙特商超巨头Othaim入驻阿里速卖通,推出"小时达"服务[7] 中欧经贸合作 - 中方愿同欧方拓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9] - 能源设备、工程机械和关键材料或为中企在欧洲的潜在合作切入点[9] 投融资动态 - 同心医疗完成超亿美元战略融资,用于国际化布局和产品创新[11] - 越疆科技融资超10亿港元,其人形机器人已面向全球批量交付[11] - 蓝纳成完成超3亿元C+轮融资,加速核药管线开发[1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50亿元,海外用户规模超3.5亿[11] - 越南估计特朗普关税可能导致其对美出口下降多达三分之一[10] - OpenAI据称准备在8月推出新版旗舰大模型GPT-5[7]
裸辞的年轻人,把尼泊尔躺成大理「平替」
36氪· 2025-07-27 19:02
尼泊尔成为裸辞青年旅居新选择 - 尼泊尔正成为职场失意人群的"大理平替",吸引大量裸辞或被裁员的年轻人前往旅居 [3][5] - 当地生活节奏极慢,商业属性弱,电子支付不普及,形成天然的"降噪"环境 [7][8] - 旅居者普遍追求"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通过沉浸式体验实现自我疗愈 [6][14] 低成本生活与技能提升 - 尼泊尔人均GDP仅1517美元(约10889元人民币),生活成本极低 [16] - 民宿月租仅1200-1700元人民币,餐饮日均消费60-80元 [17] - 培训课程性价比突出:雅思月课500元,网球课700元/月,滑翔伞体验400元 [20][22] - 本地手工服饰价格优势明显,丝绸定制裙装仅500元 [19] 新兴商业机会涌现 - 中国旅居者催生直播带货新业态,服装珠宝代购单件国际运费仅15元 [36] - 中文标识在商业场所普及,本地商贩积极对接中国消费者需求 [36] - 个体创业者通过代购、明信片代写等微业务实现收支平衡 [37] 旅居人群特征与行为模式 - 主要群体为25-30岁职场受挫者,包含广告、零售等行业离职人员 [10][13] - 社交场景刻意回避工作话题,形成"反内卷"的临时社群文化 [25][26] - 部分旅居者将停留时间延长至5个月以上,并计划周期性往返 [39] 对职业发展的重新思考 - 旅居者通过技能学习(英语/运动)为职业转型做准备 [20][22] - 低成本环境降低生存焦虑,部分人考虑自由职业路径 [37] - 接触多元人生样本后,对传统职业发展路径的认知发生转变 [34]
喜马拉雅要靠山,腾讯音乐要希望
36氪· 2025-07-27 17:33
核心观点 - 喜马拉雅以209亿估值出售给腾讯音乐,相比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缩水1/3,反映出在线音频行业面临版权成本高、商业效率低的困境 [4] - 版权是在线音频平台的核心资产,喜马拉雅拥有行业最大规模的内容资源库,包括520万本有声书、160万泛娱乐音频、1620万播客和1440万知识付费内容 [9][10] - 在线音频行业用户规模和商业效率存在明显天花板,喜马拉雅3亿月活中1.7亿来自物联网设备,付费率仅11.6%,订阅收入增速从2021年的57.1%下滑至2023年的8.5% [18][24][27] - 相比在线音乐行业,在线音频缺乏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成熟的商业机制,导致版权投资回报率较低 [36][39][44] 行业格局 - 喜马拉雅市场份额达45.52%,收购懒人听书(29.76%市场份额)后,腾讯音乐将控制在线音频行业大半江山 [48] - 腾讯音乐此前尝试发展企鹅FM但失败,最终选择通过收购进入在线音频市场 [48] - 在线音乐行业版权竞争激烈,腾讯音乐曾占据中国音乐版权市场90%份额,即使解除独家版权后仍保留少数头部独家版权 [32][33] 商业模式 - 喜马拉雅收入结构中订阅收入贡献过半,广告收入占比较小且主要来自开屏广告,音频内容广告占比不足3% [10][28] - 内容成本占收入比超过30%,包括收入分成和内容采购两大支出 [21] - 为控制成本,公司裁减四成员工、高管降薪一半,但未削减版权投入 [22] 用户数据 - 喜马拉雅2023年全平台月活突破3亿(1.3亿移动端+1.7亿物联网及第三方平台),人均使用时长130分钟 [18][24] - 移动端付费率从2021年的12%下滑至2023年的11.6%,远低于腾讯音乐21.76%的付费率 [14][39] - 典型热门内容如《郭德纲30年相声精选》完播人数400万,远低于周杰伦新歌1.5亿的播放量 [37][38] 版权战略 - 喜马拉雅2014年起与德云社合作,2015年获得阅文战略投资后掌握70%有声书改编权 [7][8] - 版权协议陆续到期后续签成本可能高出数倍,构成重大经营压力 [28] - 缺乏类似《甄嬛传》的爆款内容,未能实现高投资回报 [23]
一把钞票换一次「脱序」:一个东亚人一生中的三个小时|深氪
36氪· 2025-07-27 17:33
演唱会行业趋势 - 演唱会观众群体从年轻人扩展至老年人、未成年人、大厂员工及宝妈等"非典型观众",呈现多元化特征 [10][45][54] - 80后成为付费意愿最强的年龄段,30%愿意为单场演唱会支付3001-5000元,因其独生子女背景及重视个体体验 [59][60] - 2023-2025年票务平台大麦营收从2.28亿飙升至20.57亿元,三年增长近十倍,反映行业爆发式增长 [14] 演唱会经济效应 - 太原2024年举办32场演唱会带动41亿元消费,门票收入仅占25%,其余75%为住宿、餐饮等衍生消费 [78] - 演唱会消费拉动比为1:4.8,即每1元门票带动周边消费4.8元,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79] - 城市通过加开歌迷专列、免费公交、景区优惠等措施打造"演唱会经济生态",太原场配套服务获观众高度评价 [64][66] 粉丝消费行为 - 粉丝为抢票平均单场投入2-3万元,通过多代拍"赛马"提高成功率,黄牛票溢价可达原价3倍以上 [21][22][32] - 衍生消费覆盖手机(三星演唱会神器售价超1万元)、服饰(应援色采购)、毛绒玩具(五月天IP商品天猫销量前三)等品类 [20][69][74][75] - 品牌借势营销,如西单商场设五迷专属优惠、老酸奶印艺人形象,形成"演唱会+零售"联动模式 [71][73] 市场结构变化 - 黄牛市场呈现层级分化,一级代理加价幅度达100%(如2000元票加至4000元),末端代理利润率不足5% [31][32][33] - 刘德华等老牌艺人取代"周王陶林"成为黄牛新宠,60岁以上观众愿高价购买前排座位 [55][56][58] - 票务平台虽营收增长但面临用户不满,演唱会现场出现集体呼吁平台"倒闭"的现象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