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35元一个的「沪币」面包,在四线小城杀疯了
36氪· 2025-11-07 08:13
面包节及网红烘焙市场下沉趋势 - 网红面包节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快速向三四线城市扩张,11月初连云港、盐城、淮安、乐清等多个城市相继举办面包节[5] - 面包节在三四线城市保持与一线城市相似的价格水平,单品价格集中在10元至40元区间,20元左右居多[16] - 面包节在下沉市场展现出强劲号召力,例如广东江门市首届面包节5天吸引近10万人次客流,消费总额近500万元;沈阳首届面包嘉年华3天吸引51.4万人次参与,销售额达308万元,75%参展品牌刷新销售纪录[19] 网红烘焙品牌扩张策略 - 网红中高端面包品牌HOT CRUSH趁热集合从上海起家,在北上广开出多家门店后开始横向扩张至沧州、菏泽等三四线城市,并纵向进驻郊区商圈如上海嘉定区南翔印象城[22] - 面包节成为新兴网红品牌试探市场、寻求扩张的阵地,许多品牌通过参与各地面包节刷存在感,将大城市消费场景带向小城市[25][26] - 不同城市面包节的商家名单高度重合,显示网红品牌正尝试在更广地域范围寻求走红机会[27] 网红烘焙产品特征与市场定位 - 网红面包产品已脱离基础果腹属性,更接近季度性潮流商品甚至城市特产,社交平台出现"值得坐高铁去吃"的打卡帖[31][32] - 网红烘焙品牌抛弃传统"大而全"产品目录,主打全店网红款,通过季度性上新紧跟社交平台潮流,部分品牌以仅售卖单一品类(如贝果、欧包)或定位高端选用进口材料为卖点[42][43][44] - 网红烘焙品牌B&C黄油与面包曾催生黄牛产业链,2022年初北京首店开业时,原价150元产品被黄牛以400元价格兜售[35] 烘焙行业格局与消费者行为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烘焙门店数达33.8万家,行业格局高度分散,门店数在5家以下的品牌占比19.5%,5-30家的品牌占比高达49.3%[52][53] - 网红烘焙店特点为门店规模小但声量大,现烤现卖的特点重现传统面包店氛围感,成为卖点之一[54][60] - 消费者人均50元内即可购买"幸福感碎片",网红烘焙店扩张与竞争使价格趋于合理,例如填满果酱的大蛋挞约15元,覆满巧克力的大欧包约25元[64] 小城市烘焙市场升级机遇 - 小城市中高端烘焙市场长期由私房烘焙店占据,但存在价格与品质不匹配的痛点[66][67] - 互联网拉平大小城市年轻人信息获取效率,小城市消费者希望同步享受潮流的需求带动生活升级热潮,下沉的网红面包店开始填补市场空缺[71][72][73]
大正微纳完成超亿元A3轮融资,加速柔性钙钛矿电池百兆瓦产线建设|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11-07 08:13
公司融资与产能建设 - 大正微纳完成超亿元A3轮融资,由日本SPARX Asset Management运营的未来创生三号基金领投,国兴投资旗下基金继续增持 [5] - 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建设厦门海沧的全球首条100MW柔性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加速推进量产进程 [5] - 公司计划通过100MW产线建设,推动柔性钙钛矿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规模化落地 [5] 公司技术与研发实力 - 大正微纳是全球最接近量产化的柔性钙钛矿电池企业,已建成全球首条柔性钙钛矿中试线并开始向国内外客户供货 [4][5] - 公司核心原料自主合成,获得国内首个柔性钙钛矿发明专利,已获20多个专利授权,并多次创造柔性钙钛矿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7] - 公司掌握SHJ+PSC叠层太阳能电池研发核心技术能力,通过加速老化试验理论上可稳定运行15年以上,有效提效降本 [7] - 公司具有柔性钙钛矿制备核心设备狭缝涂布、PVD的自主开发能力,核心设备自产能力是大规模量产的关键 [7] 公司市场应用与验证 - 柔性钙钛矿电池具有轻质、柔性、弱光响应强等特性,应用场景与传统晶硅电池和刚性钙钛矿电池有显著区别 [6] - 产品可作为建筑材料贴合在工业厂房立面、农业大棚曲面屋顶,为新能源汽车车顶、轨道交通车身提供辅助电力,并应用于消费电子与户外应急领域 [6] - 公司已于2023年搭建全球首个户外光储示范项目,迄今稳定运行且发电数据优异,并在湖南、日本等地进行户外验证,为产业化奠定基础 [7] 行业政策与战略地位 - 中国在《“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推动高效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化技术研发 [6] - 日本在2025年将柔性钙钛矿电池写入《第七次能源基本计划》,作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发展重点 [6] - 钙钛矿光伏技术被多个国家纳入能源战略,被视为先进的下一代太阳能光伏技术 [6] 行业挑战与发展前景 - 柔性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仍面临长期耐久性、大规模生产良率控制等产业化挑战 [8] - 与刚性电池相比,柔性产品对材料结合力和器件架构有更高要求,上下游核心材料商和设备商也较为匮乏 [7] - 大正微纳全球首条100MW产线的建设与运营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步骤,将实际验证该技术的产业化可行性 [8]
8点1氪:山姆客服回应APP支付跳转色情页面;俞敏洪确认孙东旭离职,称“没有任何龃龉和隔阂”;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
36氪· 2025-11-07 08:13
山姆会员商店APP支付异常事件 - 有网友反映在山姆会员商店APP使用民生山姆联名信用卡支付时页面跳转至色情网站[3][4] - 当事人表示已正常使用APP多年此次为支付时出现的异常客服回应称可能是用户下载渠道不正规并提出30元赔偿方案被拒绝[4] - 山姆客服建议用户重新在正规渠道下载APP如问题再现可前往线下门店由工作人员及银行方共同处理[4] 东方甄选高管变动 -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确认孙东旭因个人原因从东方甄选离职双方沟通良好没有任何龃龉和隔阂[4] - 孙东旭2007年加入新东方曾任东方甄选执行董事及CEO在2023年底因小作文风波被免去CEO职务后以顾问身份工作[6] - 根据2023财年财报孙东旭薪资绩效股权等合计1639.1万元上一年同期为1049万元[6] 泡泡玛特产品错印事件 - 泡泡玛特SKULLPANDA餐桌系列手办盲盒部分款式品牌名被错印为POP MAET而非POP MART涉事四款产品为蛋杯的迷藏等[6] - 公司已关注问题并内部核查处理涉事系列盲盒已被全面下架线上线下均无法购买[7] - 错印版在二手市场受追捧11月6日四款错印版价格均回升成交量持续上涨错版或成绝版被热炒[7] 小鹏汽车技术展示与回应 - 小鹏科技日展示新一代IRON机器人步态轻盈引发网友质疑机器人内藏真人[7] - 董事长何小鹏微博回应质疑并发布一镜到底视频在X9发布会上现场剪开机器人腿部覆盖件展示内部机械结构以证真实性[8] - 何小鹏在现场一度哽咽表示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证明机器人是它自己[8] 房地产企业债务重组进展 - 融创中国公告所有境外债务重组计划生效条件已达成95.5亿美元境外债全部清零成为首家境外债清零的大型房企[8] - 重组方案为强制全额债转股将约95.5亿美元债务转为公司股票境内债已于年初重组成功公司最艰难时刻已过去[8] - 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债权人会议上获通过预计降低债务规模约1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40亿元有息债务[11] - 重组完成后预计确认最高约700亿元人民币重组收益有助于增厚净资产夯实财务安全垫[11] 科技与AI行业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中国将赢得人工智能竞赛归因于更有利的监管环境和更低能源成本批评西方新规可能扼杀创新[19] - OpenAI首席财务官表示IPO不在近期计划中公司正推动稳步提升规模不愿被IPO议题牵制[20] - 月之暗面发布并开源Kimi k2 thinking模型具备通用Agentic和推理能力可自主实现300轮工具调用解决复杂难题[20] - 谷歌发布第七代TPU芯片Ironwood峰值性能较TPU v5p提升10倍计划未来几周上市Anthropic计划使用多达100万个新TPU运行Claude模型[21] - 微软Microsoft AI组建超级智能团队聚焦AI伴侣医疗超级智能诊断和清洁能源三大领域[21] -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称公司今年年化收入有望突破200亿美元计划2030年提升至数千亿美元规模[22] 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 - 小鹏X9超级增程正式开启预售价35万元起搭载鲲鹏超级增程技术CLTC纯电续航超450km综合续航超1600km[23] - 宇树科技发布全身遥操作平台其G1机器人在人类遥操作下可完成洗碗整理衣物等家务活动[22] - 科大讯飞推出多模态数字人导览小飞具备多人自由对话多语种交流和个性化记忆能力已实际上岗[22] 芯片与资本市场表现 - 11月6日A股芯片板块表现亮眼寒武纪股价上涨9.79%报1480元/股超过贵州茅台1435.13元/股的收盘价[14] - 寒武纪股价今年8月以来多次超越贵州茅台成为股王体现资本市场对芯片行业的青睐[14] 企业并购与高管变动 - 小红书通过全资控股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获得支付牌照该牌照于2024年8月续展获许开展互联网支付等业务[6] - 阿里原422号员工闲鱼总裁陈镭加入一亩田担任集团副总裁零售业务部总经理一亩田以现金加股票形式收购讯喜科技100%股权[16] - 上纬新材提名彭志辉稚晖君等为公司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彭志辉为前华为天才少年现为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总裁兼CTO[14][15] 消费与医药行业 - 贵州茅台在第三季度业绩会上未正面回应电商低价大促问题希望消费者在官方渠道购买并建立假冒侵权信息绿色处置通道[12] - 电商平台茅台补贴价一度跌破1600元/瓶11月6日回升至1640元/瓶仍低于市场批发价酒商接到通知要求不得低于1700元/瓶销售[12] - 全国首批进口卵巢癌治疗新药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已通关进京意味着进口流通环节全链条打通即将迈入全国性供应保障阶段[12] 跨国公司战略调整 - 美国百胜环球公司宣布启动对必胜客品牌的战略评估包括潜在出售百胜中国回应称其为独立运营公司不影响必胜客在中国的日常运营[13] - 必胜客在中国保持强劲增长连续6个季度餐厅利润同比提升门店总数突破4000家公司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充满信心[13] - 日产汽车计划以970亿日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出售其全球总部大楼出售后将继续使用但需缴纳租金以改善财务情况[17] - 日产2025财年上半年净亏损2219.21亿日元去年同期盈利192.23亿日元计划2027年前关闭7座工厂裁员约2万人[17]
因为来了个新高管,山姆被喷上热搜了?
36氪· 2025-11-07 08:13
山姆会员店APP改版引发用户不满 - APP产品图片从白底实物图改为"艺术照",生鲜肉类甚至展示为烹饪后的成品图,视觉更精致但用户操作变麻烦[6] - 改版后商品核心信息被隐藏,查看配料表需要多次点击,用户无法一眼判断商品份量和是否符合需求[8] - 用户舆论反弹导致公司连夜回档成老商品图,并公告表示改版从8月底开始测试而非近期更新[9][13] 高管变动引发的品牌形象讨论 - 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宣布阿里巴巴前高管刘鹏担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10] - 舆论出现"山姆阿里化"、"山姆变得像盒马"等话题,用户担忧出现凑满减、开通花呗等电商平台特征[11][13] - 用户抗拒的实质是山姆品牌特质的改变,而非特定高管或品牌入驻[14][15] 会员制核心价值受到挑战 - 用户支付260元年费购买的是"专业买手"契约,期待同等价格更好品质或同等品质更低价格[15][16] - 2024年7月出现高频回购商品下架,替换为便利店常见商品,商品轮换机制引发质疑[18][19] - 部分商品涨价后售价高于电商平台,例如屈臣氏柠檬茶从49.90元涨至59.90元,而天猫超市相似产品仅44.12元[21][26] 供应链能力与扩张速度的匹配问题 - 公司近5年开设近30家门店,截至上月底中国门店总数达59家,扩张速度显著加快[35][36] - 根据新浪财经报道,山姆对品牌商品毛利率要求20%以上,自有商品(MM)要求15%-20%,执行力度加强[31] - 供应链成本压力导致部分供应商可能"偷工减料",用户反馈纸巾质量下降、牛奶变质等问题[32][33] 市场扩张战略调整 - 早期高度聚焦一线城市,2020年后加速在一二线城市增加密度,并开始向县域下沉[39][40] - 县域市场出现山姆代购产业,代购者从邻市采购后加价销售,反映下沉市场对高品质进口商品的需求[41][42] - 公司面临维护老用户体验与追求新用户增长之间的平衡挑战,扩张策略使品牌从"小而美"转向规模化[47][49]
大增60.58%,前10月销量超去年全年,长安新能源做对了什么?
36氪· 2025-11-06 21:45
核心财务与销量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422.36亿元,同比增长23.36% [3] - 2025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36%,驱动公司整体销量达27.8万辆,同比增长11% [3] - 2025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60.58%,已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 [3]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14.99%,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增长20% [22] 三大数智新能源品牌战略 - 构建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差异化新能源品牌矩阵,覆盖不同价格区间和用户群体 [8] - 阿维塔定位“原创设计、智能新豪华”,价格覆盖20万-70万元,2025年10月销量13506辆,同比增长34%,连续8个月销量破万 [10][11] - 深蓝汽车定位“年轻科技运动品牌”,价格覆盖15万-30万元,2025年10月全球销量36792辆,同比增长32.1%;1-10月累计同比增长57.1%;深蓝S05单月全球销量突破20000辆 [13] - 长安启源面向全球大众主流家庭用户,价格覆盖8万-25万元,2025年10月销量3.7万辆,同比增长8.5%,连续3个月销量突破3万辆 [15] 全球化战略与布局 - 实施“海纳百川”全球化战略,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和“生态出海”升级 [17] - 2025年10月海外市场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25%;2025年1月出口量环比暴涨超8倍,首次进入中国汽车出口量品牌榜前三 [18] - 规划的20个海外工厂中已有9个投入运营,首个海外新能源基地泰国罗勇工厂于2025年5月投产 [20] - 业务拓展至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超过14000个渠道网点,覆盖欧洲、东南亚等五大核心区域 [20] 战略支持与智能化发展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成立,为“新央企”,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拥有143家控股子公司,长安汽车为其关键组成部分 [22] - 集团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为目标,为长安汽车提供资源整合与战略协同 [22][23] - 2025年9月发布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推动安全理念从“被动安全”向“主动智能安全”转变 [25] - 公司自2017年发布“香格里拉”计划转型新能源,2018年发布“北斗天枢”计划提升智能化战略高度 [6][8]
茅台跌破1600元,终于承认自己只是瓶酒?
36氪· 2025-11-06 21:45
茅台价格动态 - 53度飞天茅台批发价跌破1600元大关,创历史新低,较2021年底3000元高位价格几乎腰斩[5] - 2024年1月原箱批发价2900元,散瓶2600元,4月散瓶跌至2100元,7-8月稳在2400元,9月再度回落[9][11] - 2025年1月散瓶1980元,3月跌破1900元,6月跌至1770元,10月1760元,11月双十一补贴价跌破1600元至1575元[13] 行业消费趋势转变 - 年轻人饮酒偏好低度果味酒,注重氛围感而非排场,取代老一辈“喝茅台讲面子”的社交逻辑[4][16] - 高端餐饮开瓶率下降22%,茅台作为“社交货币”的功能被火锅、精酿等多元消费场景替代[13][16] - 政务消费受新条例限制(工作餐不上酒),企业开支缩减,商务宴请用酒需求萎缩[22] 茅台供需结构变化 - 产能扩张导致稀缺性崩塌:2023年基酒产量5.72万吨,2025年预计达6.72万吨,叠加库存可供应7-8亿瓶,人均供给充足[20] - 投机需求退潮:价格下跌使囤货黄牛和经销商抛售,形成“越跌越抛”恶性循环,金融属性消失[15][22] - 电商平台补贴加速价格回归,但本质是供需失衡的体现,而非价格波动主因[20][22] 白酒行业整体挑战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约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总额1706.9亿元,同比增11.3%,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25] - 年轻化策略成效有限:五粮液推“一见倾心”、古井贡酒推“轻度古20”等产品面临新老客群双重不认可[26] - 传统经销商体系与直营改革冲突:电商低价冲击渠道,经销商消极对抗,渠道整合压力增大[27] 企业应对措施 - 茅台推动“开瓶消费”,推出100ml小瓶装聚焦宴饮和家庭场景,尝试冰淇淋、咖啡联名等年轻化营销[25][26] - 行业渠道变革:i茅台开通配送控价,汾酒、洋河与美团合作保真体系,部分企业开展老酒回收消化库存[27]
京东集团11月6日全情报分析报告:「京东首辆『国民好车』下线」对股价有积极影响
36氪· 2025-11-06 21:45
股价表现 - 11月6日公司股价上涨2.85%,收盘价为126.30元,当日成交量为924.73万股,成交额为11.65亿元 [5] - 当日换手率为0.32%,呈现缩量上涨态势,缩量幅度为0.24% [6] - 公司总市值为4045.01亿元,股价较过去一年平均收盘价微跌0.08% [6] 核心舆情事件分析 - “京东首辆‘国民好车’下线”事件全网舆情信息总量为847条,其中正面信息593条,占比70.0%,舆论呈现较为正面倾向 [7] - 该事件主要传播渠道为今日头条平台,传播篇次98条,占比11.57% [9] - 事件显示公司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联合打造新能源汽车埃安UTsuper,具备99秒极速换电技术和500公里续航能力 [11][12] 事件影响评估 - 市场情绪方面,事件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与技术实力,可能提升投资者信心并增强市场积极预期 [11] - 产品创新方面,新车型满足了消费者对价格、空间、舒适性及续航的需求,可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对股价形成正面影响 [12][13] - 品牌与合作方面,事件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并为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持续合作奠定基础 [13] 其他重要舆情 - 近期舆情影响力排名前三的事件均与2025年双十一活动相关,包括活动开启、直播比价及国补收官战等 [18] - 金融周观察观点认为,双十一期间公司白条业务展现出强大消费促进能力,国家贴息助力零售商品交易转化率增幅超10% [20] - 时代财经指出,公司在即时零售领域态势良好,双十一首轮大促中超5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并优化了外卖骑手管理机制 [21]
大疆全景相机被指市占近半,两份报告陷数据疑云
36氪· 2025-11-06 21:45
全景相机市场数据争议 - 第三方机构久谦咨询报告显示大疆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上市不到三个月全球市场份额达43% [1] - 沙利文报告显示大疆全景相机份额为17.1%且报告经历两次下架 [1] - 大疆内部透露第三季度全景相机出货量超30万台并指出久谦报告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及社媒聆听 [1] - 影石创新招股书显示2024年下半年收入16.5亿元销量约62万台与久谦报告数据基本一致 [2] - 影石在财报说明会中提醒投资者注意第三方数据准确性风险 [3]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全景相机市场收入规模达20亿元销量达80万台 [3] - Insta360在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份额降至49%销量份额降至45% [3] - 大疆在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份额达43%销量份额达36% [3] - GoPro在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份额为3%销量份额为5% [3] 大疆运动相机发展历程 - 大疆历经六年技术迭代从运动相机市场挑战者转变为引领者 [5] - 2019年初代Osmo Action凭借前置彩屏与增稳算法解决用户核心痛点 [10] - 2021年Osmo Action 2采用磁吸卡扣架构实现模块化设计但存在4K120规格过热问题 [12] - 2023年Osmo Action 4使大疆市占与GoPro持平2025年Osmo Action 5 Pro实现逆袭 [12] - 大疆创新准则在于持续迭代形成的系统性能力而非单点技术炫技 [14] 大疆产品生态协同优势 - Osmo Nano继承Action 2磁吸架构理念通过轻量化设计成为无短板口袋专业机 [16] - Osmo 360可共享Osmo Action系列电池与配件Nano复用旗舰产品核心传感器 [16] - 设备间UI交互及剪辑软件操作逻辑高度统一构建从拍摄到出片全流程体验 [16] - 生态协同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研发与供应链成本形成品牌护城河 [17] - 成本优势转化为用户红利使更多人能以更低门槛接触创新科技 [17] 大疆技术创新与市场定义 - Osmo 360采用定制方形CMOS将传感器利用率提升25%支持原生8K全景视频 [19] - 引入10-bit D-LogM色彩模式迁移无人机图像拼接算法与智能跟踪技术 [19] - 产品以2999元定价降低专业级全景创作门槛 [19] - 大疆推动供应链定制核心元件解决传统全景相机体积功耗画质平衡难题 [19] - 首款全景无人机Avata 360谍照曝光融合无人机技术与全景相机设计 [21]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面临体验同质化与法规监管趋严挑战 [21] - 用户需求转向更便捷安全社交分享属性更强的创作工具 [21] - 大疆通过天空与地面技术融合精准捕捉并定义新市场需求 [21] - 行业游戏规则被技术生态型玩家重塑呈现系统化生态化特征 [23] - 大疆产品演进路径基于长期技术积淀场景洞察与供应链整合 [23]
苹果做了台新MacBook,比最便宜的iPhone还便宜,目标是卖爆
36氪· 2025-11-06 17:51
产品定位与规格 - 苹果内部正在测试代号为J700的MacBook,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发布 [8] - 产品定位为有史以来最便宜的MacBook,通过采用LCD屏幕、搭载iPhone同款A18 Pro芯片以及压缩其他组件成本,目标售价控制在600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不到5000元 [5][8] - 屏幕尺寸预计为12.9英寸,略小于当前MacBook Air的13.6英寸,将成为当下最小的苹果笔记本产品 [10] - 这是苹果首次将iPhone芯片(A18 Pro)带到Mac产品线中,内部测试表明其性能比搭载M1的旧机型还要强 [12][13] 市场策略与目标 - 该产品旨在接替目前在沃尔玛等渠道以599美元销售的M1 MacBook Air,成为新的入门级笔记本电脑 [16][18] - 凭借低价策略,叠加教育优惠和国补后,实际入手价格可能下探至3000元人民币档位,目标用户为预算不足的学生、初入职场的白领以及工作强度不高的职业人群 [9][21][22] - 苹果在教育市场的份额目前不足20%,受到占据一半市场份额的Chromebook冲击,此款低价MacBook被视为与Chromebook竞争、重新争夺教育市场的关键产品 [28][30][33] 竞争格局与行业影响 - 在4000元价位的笔记本市场中,A18 Pro MacBook在处理器性能、续航、设计和做工方面相比竞品具有优势 [21] - 个人电脑市场出现复苏迹象,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传统PC出货量同比增长9.4%,苹果该季度出货680万台,市场份额9.0%,同比增长13.7% [46][48] - 苹果Mac业务增长强劲,最新财报显示Mac收入达87亿美元,是公司增长最快的硬件类别 [48] - Windows 10停止更新可能促使部分PC用户转向macOS,低价MacBook成为一个吸引新用户的入口 [49] - 该产品的推出预示着ARM架构芯片在笔记本电脑领域的进一步渗透,苹果利用其海量手机芯片库存在此低利润市场进行竞争 [40][45][49]
AI创业,要开始「啃硬骨头」了
36氪· 2025-11-06 17:51
活动背景与生态构建 - 人工智能产业正从算法竞赛转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技术变革的核心效率引擎 [2] - 由京东方科技服务等机构主办的"AI慧聚·创领新局"2025人工智能创新力路演大会旨在打造高价值产业对接平台 [2] - 该平台以硬科技为基石,加速构建连接技术、资本与市场的创新生态 [3] 新材料领域的AI应用 - 镓创未来采用"异质外延"技术,用成熟的碳化硅衬底生长氧化镓薄膜,以解决氧化镓衬底成本高(是碳化硅的40余倍)及外延不足的行业难题 [5] - 新研智材利用材料研发智能体agent,使企业材料研发效率提高70%,打通从实验室研发到大规模量产的技术卡点 [5] - 投资方指出新材料周期长,建议先打通一个潜在量较大的赛道 [6] 工业与软件层的AI深度融合 - 海伯利安作为国内首家商业落地的工业具身智能系统,已实现批量出货,认为工业市场一直存在,技术突破将即刻释放市场 [8] - 彩智科技研发深知可信知识模型,获国家网信办双备案,旨在解决企业智能体不精准、有幻觉的问题 [8] - 悦点科技通过深度融合企业私有数据与AI技术,打造企业级Data+AI开发平台,实现业务流程重构与效率倍增 [8] 消费终端的软硬一体与投资视角 - 云锦微为夫妻老婆店设计软硬一体的"AI店小二",集成安防、经营分析、智能选品等功能于一个计算基站 [10] - 投资人认为企业提供的增量价值与用户付出的价格是关键,AI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颠覆所有硬件 [10] - 多模态大模型在感知、规划等方面带来供给侧变化,端侧算力发展加速模型应用,持续催生新硬件诞生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