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这把中古家具界的「顶流」座椅,现在也可以出现在你的车里
36氪· 2025-09-20 21:34
艺术与生活的完美邂逅 1956 年,查尔斯与蕾·伊姆斯夫妇以"如棒球手套般温暖"为灵感,设计出颠覆传统的伊姆斯躺椅, 其 15° 倾斜椅身与 103° 黄金支撑角度的精妙设计,将 艺术与人体工学完美融合。 它不仅成为现代设计史的里程碑,更被《纽约时报》誉为 " 20 世纪最伟大的家具发明"。 荣威M7移动空间的舒适革命 伊姆斯躺椅的诞生,源于设计师对 "人如何与物体共处"的深刻洞察,其三段式结构与 15 ° 后仰角度,精准贴合人体脊柱曲线,使重力均匀分散至椅背与 坐垫;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的 103 ° 的黄金支撑角度,既能减少腰椎压力,又避免了完全躺平导致的颈椎疲劳。 自问世以来,伊姆斯躺椅始终是品味与创造力的象征。它不仅出现在《广告狂人》中唐 ·德雷珀的办公室、《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实验室,甚至成为乔 布斯家中"思考的角落"。同时其高昂的售价与限量生产的模式,更将其推向设计奢侈品的神坛,堪称"座椅界的爱马仕"。 半个多世纪后,当中国职场人被 9.2 小时的日均久坐与"脑雾"症状所困扰时,一张承载艺术基因的座椅,正以另外一种形态闯入我们的生活——荣威 M7 DMH 全景沙发躺椅。它用科技重构移动空间的舒适逻辑 ...
商汤拆分芯片业务始末:百度创始成员加入,半年已融15亿
36氪· 2025-09-19 21:42
公司背景与团队构成 - 曦望由商汤科技拆分成立 专注于大模型推理芯片研发 采用"1+X"战略推动芯片业务独立发展[4][5] - 高管团队包括联席CEO王湛(前百度创始产品经理)和王勇(前AMD、昆仑芯老将) 王湛负责运营管理和商业化 王勇主导产品与技术[11][12] - 团队规模达200人 年增长50% 核心成员来自AMD、Intel、阿里等企业[12]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累计投入11亿元研发资金 已量产两款芯片:S1(云边视觉推理芯片 出货超万片)和S2(大模型推理GPGPU)[13][14] - 下一代S3芯片计划2026年推出 通过架构创新将推理成本降低10倍 采用低精度计算单元和大容量显存设计[15][16] - 实现100%自主知识产权 覆盖指令集定义、GPGPU IP架构及编译器工具链[17] - 研发周期仅14个月 较行业平均22个月缩短36% 团队规模为行业普遍水平的1/3[17] 融资与商业化进展 - 2025年完成多轮融资 累计超15亿元 其中70%资方为产业资本(三一集团、第四范式、游族网络等)[13][19] - 通过绑定产业资本实现研发与商业化协同 在芯片规划阶段即考虑实际应用场景[19] - 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和万卡智算中心形成技术协同 提供验证和商业化支撑[2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5年被视作中国GPU行业元年 推理市场爆发和外部环境变化为国产芯片创造机会窗口[22] - 国产芯片企业迎来商业化突破: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347% 沐曦出货超2.5万颗 海光芯片出货迈过10万大关[22] - 行业共识转向兼容CUDA架构和聚焦细分赛道 避免早期企业在技术路线上的试错成本[24] - 市场至少支撑3-5家头部企业 2025年成为入场资格线 未实现流片的企业将失去竞争机会[25] 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 坚持兼容CUDA生态 选择推理芯片细分赛道 利用后发优势规避行业早期试错风险[24] - 核心竞争要素包括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市场预判能力以及商业化落地速度[25] - 通过产业资本联动和商汤技术背书 实现从研发到商业化的闭环推进[19][22]
15万元,智驾和车都可以不将就
36氪· 2025-09-19 21:42
行业竞争格局转变 - 汽车市场竞争焦点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竞争 智能辅助驾驶成为大众购车重要考量 [3] - 特斯拉主导的智驾话语权被重塑 比亚迪/小鹏/华为/理想/长安等品牌推出自研系统并实现大规模量产 [3] - 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从30万元以上车型下探至10万元甚至7-8万元级别 [3] 智驾市场现状与挑战 - 智驾功能快速普及但实际体验参差不齐 部分厂商推出未成熟方案导致路测表现不佳 [3] - 缺乏系统验证的功能难经真实场景考验 用户口碑高开低走现象普遍 [3] 深蓝S07产品定位 - 将华为乾崑智驾ADS 4 SE版带至15万元级SUV市场 售价15.69万元 [3] - 五个版本全部标配同一套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无功能阉割和配置差异 [3] - 打破"预算有限体验必然妥协"的旧规则 实现智驾安全高效舒适体验的平权 [4][5] 华为乾崑智驾技术优势 - ADS 4升级为WEWA架构 采用世界模型技术栈 [8] - 端到端时延降低50% 通行效率提升20% 重刹率优化幅度从30%提升至70% [10] - 采用多传感器融合路线 激光雷达无需学习就能识别障碍物 [33] - 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协同设计和端云结合等系统级创新实现更高效率 [35] 技术普惠实现路径 - ADS 4 SE与ADS 4数据架构同源算力共享 共享核心算法和数据训练集 [12][13] - 将百万豪车验证过的算法模型和真实路测数据应用于大众市场 [13] - 未来算法升级和新场景学习成果能快速反哺到ADS 4 SE平台 [14] 产品功能性能表现 - 主动安全功能涵盖侧向防碰撞和UPA防误踩系统 从倒车到行车全程守护 [16][17] - 辅助行车支持NCA领航辅助和城区巡航辅助 实现自动汇入主路和红绿灯识别 [19] - 泊车功能支持无划线车位和自定义划线泊入 具备离车泊入和遥控泊车能力 [20] - 搭载高通8295P芯片和AR-HUD等越级配置 副驾配备12.3英寸单独屏幕 [28] - 全系标配FSD可变自适应悬架系统 提升驾控舒适性 [28] - 馈电油耗低至3.8L/100km 纯电续航达300km 支持3C超级快充 [29] 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 - 外观采用交互灯设计和双色涂装 轮圈提供19英寸和20英寸两种尺寸 [24] - 内饰采用100%软质包裹和绒感麂皮材料 提供三种配色方案 [25] - 前排配备双零重力座椅和64色氛围灯 结合冷暖箱和带指示灯无线充电 [27]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中国智能电动产业链在技术和规模上高度成熟 为技术普惠奠定基础 [23] - 华为乾崑通过体系化布局实现从高到广的技术普惠 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33][36] - 深蓝汽车作为长安旗下科技品牌 承担将前沿科技带入寻常百姓家的使命 [38] - 监管政策趋向以安全和高质量为核心 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40]
京东,站向美妆中央
36氪· 2025-09-19 21:42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行为变化 - 美妆行业面临流量分散、爆品生命周期短、价格战频繁的挑战,消费者转向关注成分、溯源和长期使用体验,营销故事效果减弱 [1] - 超50%消费者购买护肤品时注重补水保湿功能,近40%消费者有抗衰抗老和美白淡斑需求,护肤偏好更精准理性 [37] - 消费者对正品敏感度极高,千元以上护肤品购买时首要关注真伪而非性价比 [37] 京东美妆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双位数增长,且连续四个季度增长加速 [3] - 进口高端品牌销售占比升至主流电商平台头部梯队,SK-II、海蓝之谜等几十家高端品牌的线上销售渠道TOP均包含京东 [3] - 京东美妆"十倍增长计划"启动至今累计超230家品牌参与,其中146家品牌成交额增长超10倍,品牌平均增长幅度超过1400% [33] 平台差异化优势 - 京东美妆退货率显著低于行业水平,SK-II退货率常年稳定在9%左右,大促期间极值不超10%,而直播电商退货率动辄40%-50% [12][13] - 依托自营仓配体系实现高效履约,最快当天送达,2024年接入即时零售后最快9分钟送达 [10][38] - 采用"1+1模式"(自营官旗店+品牌第三方官旗店)构建正品护城河,消除消费者对真伪的疑虑 [37] 高端品牌合作案例 - SK-II于2016年入驻京东,2022年成为其中国区第一大线上渠道,持续保持该地位并贡献约60%销售额 [11] - 京东PLUS会员贡献显著,日常SK-II消费者中40%为PLUS会员,大促期间比例升至70% [16] - 七夕期间SK-II在京东全网首发"神仙水花束限定礼盒",超级品牌日成交额同比增长17倍 [18] 国货与新锐品牌赋能 - 京东美妆帮助敷尔佳打造冷门单品,沙漠植物修护贴月销突破15万盒达历史TOP1产品30倍,两款面膜一年带来超30万新用户 [28] - 与阿芙深度共建推广"以油养肤"赛道,近两年成交额同比增长50%,用户增长近60% [31] - 通过"百补加赠"创新玩法(满额赠礼)和线下"种草小盒"精准派样,实现品效合一 [26][28] 运营与营销创新 - 搜索排序完全基于销量、评价和复购率等自然指标,不依赖单次投放曝光 [18] - 创立"超级星粉日"明星共创模式,通过粉丝偏好调研定制赠品,实现平台、品牌、用户三方共赢 [40] - 推出"过敏无忧"等服务保障,重新定义购物终点为安全完成护肤流程 [38] 平台与品牌共生关系 - 平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覆盖库存安排、价格带排布和人群扩展,通过自营入仓分担品牌风险 [31] - "十倍增长计划"中品牌提供优惠价格和货盘,京东开放核心流量入口和定制化营销活动 [31] - 高端品牌获得确定性增长,国货品牌获得验证产品潜力与用户画像的实验场 [22][23]
「同样的飞机,多坐42人」,春秋航空是怎么赚钱的?
36氪· 2025-09-19 21:42
核心观点 - 春秋航空通过低成本运营模式实现持续盈利 在2025年上半年成为A股上市航司中盈利最多的企业 净利润达11.69亿元[5][9][11] - 公司采用"两单两高两低"策略严格控制成本 包括单一机型与舱位、高客座率与高飞机利用率、低销售与管理费用[16][18][19] - 通过高比例直销渠道和辅助业务收入提升盈利能力 电子商务直销占比达99.7% 2024年辅助业务收入达10.3亿元[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04亿元 净利润11.69亿元 位居A股航司首位[5] - 上市十余年仅两年亏损 2024年创净利润新高22.73亿元[9] - 单位成本0.303元 较2024年同期下降3.5% 低于中国国航的0.44元[14] 运营数据 - 2025年8月客座率93.87% 居各航司首位 上半年平均客座率90.52%[8][12] - 可用座公里数同比增9.95% 旅客周转量增9.06% 增幅均居首位[8] - 飞机日利用率9.74小时 高于行业平均的9小时 旺季达11小时[18] 成本控制策略 - 采用单一空客A320系列机型 统一发动机配置 降低维护培训成本[17] - 单一经济舱布局 A320机型设186座 比三大航同机型多10%-15%座位[17] - 高比例直销降低销售费用 单位销售费用仅0.0043元[19] 收入结构 - 通过分拆客舱餐饮、行李托运等辅助服务创收 2024年该项收入10.3亿元[19] - 国际航线55条 国际航班量居国内第四 聚焦东北亚和东南亚短途航线[20] - 低成本航空国内市场份额12.9% 市场前景广阔[21] 市场竞争优势 - 票价显著低于全服务航司 如上海-广州航线最低359元 vs 国航700元[11] - 通过促销活动吸引价格敏感客群 如曾推出9元国际机票(不含税)[12] - 机队规模134架 平均机龄7.76年 年运输旅客2900万人次[8]
英伟达356亿投资英特尔,一场各怀心思的「巨头联姻」
36氪· 2025-09-19 17:58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能涌现 ,作者邱晓芬 智能涌现 . 直击AI新时代下涌现的产业革命。36氪旗下账号。 英特尔拿到了AI时代的船票, 英伟达收获了长远的政治收益。 文 | 邱晓芬 编辑 | 苏建勋 来源| 智能涌现(id:AIEmergence) 封面来源 | IC Photo 9月18日,英伟达官网上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英伟达将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金(折合人民币356亿)。这一项投资将以收购英特尔股票的方式落地,以 一股23.28美元折算。 消息公布之后,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一点,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和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召开了一场线上发布会。 发布会上,黄仁勋罕见换掉了他的皮衣,穿上了笔挺的西装。陈立武也用带有中式口音的英语,表示了他对此次合作的感激——"和黄仁勋相识超过30 年…….向黄仁勋致敬,感谢英伟达的支持、信任、信心。" 因此,从商业的角度,这一合作显然有助于这两家芯片巨头互相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发布会截图 在先后经历了全球裁员、首席执行官更替、18A制程推迟量产、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巨额亏损等负面消息冲击后,英特尔走出了持续已久的阴霾。 消息一出,英特尔股价盘前交易一度大涨30%,股价止跌、 ...
苹果没做出来的AI眼镜,Meta发布了
36氪· 2025-09-19 17:58
爱范儿 .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以下文章来源于爱范儿 ,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 Meta首款AI眼镜亮相, 799美元革新视觉交互。 文 | 梦雅Myra 莫崇宇 马扶摇 来源| 爱范儿(id:ifanr) 封面来源 | IC Photo 2025年最新潮的科技产品,自然是各种能拍照、能录像还能AI的智能眼镜。 作为(重新带火)智能眼镜这一品类的先驱,Meta(前FaceBook)以两年百万副Meta Ray-Ban的销量向我们证明了一件事:把摄像头戴在脸上,还真就 在慢慢变成人们记录生活的刚需。 就在刚刚过去的Meta Connect2025发布会上,Meta一口气为我们带来了三款新品。其中不仅有Meta Ray-Ban智能眼镜的第三代改款,还有一个传闻已久的 新玩意—— 带有彩色光波导显示功能的Hyper Nova产品版:Meta Ray-Ban Display。 划重点: Meta首款带屏智能眼镜发布! 799美元体验「脸上AI」 毫无疑问,今年最受瞩目的新品将是Meta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 跟最早期的爆料一致,Meta推出了一款右眼带有小型HUD(抬头显示屏)的智能眼镜:Meta Ray-Ban ...
不再跟随,而是定义!中国先进医疗器械的「DeepSeek时刻」
36氪· 2025-09-19 17:58
从过去的跟随到现在的领跑, 中国原始医疗创新站在了全球聚光灯下。 长久以来,在全球先进医疗器械的创新版图中,中国企业的角色多以"跟随者"出现——引进消化、模仿迭代、成本优化。尤其是在心血管、神经介入、肿瘤 治疗等尖端领域,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大多被跨国巨头垄断。 然而,这一格局正在悄然生变。一方面,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资本市场对医疗硬科技的持续加注,中国的创新土壤愈发肥沃。另一方 面,临床医生与工程师协作体系的日渐成熟,一批具备全球视野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开始瞄准"无人区",在细分领域实现从零到一的原始创新。 肺高压(PH)治疗领域,正是这样一个曾被国际巨头牢牢把控、患者生存状况极不乐观的"硬骨头"。 而今,一家名为帕母医疗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凭借其原创的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技术,配套产品不仅在2025年3月成功获得欧盟CE-MDR认证并进 入欧洲市场后,近期更是再传捷报——两项FDA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同步获批,成为中国先进医疗器械出海的一个里程碑式注脚。 从过去的跟随到现在的领跑,中国原始医疗创新站在了全球聚光灯下。 FD A双ID E破冰:中国医疗器械 走向全球最高监管体系 肺动脉高压( ...
踩到就身亡,氢氟酸为什么那么可怕?
36氪· 2025-09-19 17:58
氢氟酸事故概述 - 杭州一名52岁女性在散步时误踩装有氢氟酸的容器导致中毒身亡 事件发生于9月9日 暴露后几小时内出现心脏衰竭和呼吸停止[5][6][8] - 事发地为公共空地 现场后续又发现两瓶氢氟酸 暴露当地危险化学品管理漏洞[9][28] 氢氟酸特性与用途 - 氢氟酸是氟化氢(HF)的水溶液 属于高毒性危险化学品 需严格管制[12] - 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包括除锈 玻璃蚀刻 半导体制造(去除硅晶圆氧化物)以及牙科陶瓷修复[12][13] - 浓度规格多样 浓度越高毒性越强[14] 氢氟酸毒性机制 - 被归类为弱酸但毒性远超强酸 任何暴露途径(皮肤接触 吸入 误食)均可导致严重健康危害或死亡[16] - 美国消防协会(NFPA)将其健康危害等级定为最高4级 代表短时暴露可能致死或造成重大伤害[18] - 氟化氢分子脂溶性强 易穿透皮肤和细胞膜 与体内钙 镁离子结合导致电解质紊乱 血钙浓度骤降引发心跳骤停[23][24][25] 急救与管理问题 - 皮肤接触后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并涂抹/注射葡萄糖酸钙制剂中和毒性[27] - 氢氟酸吸收迅速 若无专业知识和准备及时救治困难 本次事件暴露危险化学品监管缺失[27][28]
孢子粉、姜黄粉,资本下注新超级零食
36氪· 2025-09-19 08:56
以下文章来源于真故研究室 ,作者冰雪 真故研究室 . 真问题,更商业 目前超级粉粉市场规模总体并不大, 但一些爆款已经跑出过亿销售收入。 文 | 冰雪 编辑 | 龚正 来源| 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随手抓一把草料,切割成粉,就是牛马的专属饲料。而将巴西莓果、羽衣甘蓝、奇亚籽、生姜磨成粉,也可以用来投喂当代牛马。 时下,"嗦粉"成了年轻人的新流行。但这个粉不是湖南米粉、贵州米线,而是由各种植物磨成的粉末,冲泡一 杯,时髦、养生、美容养颜。有 这三个营 销说辞,"超级粉粉"的招牌就立住了,背后又是一波亿级养生零食财富机会。 这粉有啥好嗦的? "我每周吃两次巴西莓粉,单这一项,两个多月累计就花了200多元。" 作为一名养生博主,00后小李时刻关注着各类时髦的一线养生事物。继去年在各类中式养生水上做了深入研究之后,今年,她在"嗦粉"这件事上入了坑。 时至今日,她几乎嗦遍了12种市面上流行的各类"粉粉"。从入门级的 巴西莓粉,姜黄粉、甜菜根粉 ,到 生可可粉、肉桂粉、抹茶粉、亚麻籽粉、再到小 麦草粉、卡姆果粉、玛咖粉、螺旋藻粉、马基莓粉 ,全部亲尝了个遍。 她"以身试粉",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