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银能链

搜索文档
瞄准千公里航程,追梦空天联合氢航开发氢混eVTOL动力技术
势银能链· 2025-08-19 11:17
战略合作 - 追梦空天科技与氢航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联合开发适配吨级倾转旋翼eVTOL的下一代氢混动力技术 [3] - 合作目标为2025年末完成吨级氢混倾转eVTOL五百公里长航距飞行测试 并推进一千公里级低空飞机长航距研发测试 [3] - 合作基于追梦空天科技的吨级倾转旋翼eVTOL技术与氢航科技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 [3] 技术背景 - 纯电低空飞机受限于电池技术 存在滞空时间短 续航里程低等问题 难以满足低空高频起降与低运营周转时间要求 [6] - 追梦空天科技选择油电混合动力与倾转旋翼技术路线 力保垂起高速长航程等低空飞机核心能力 [6] - 氢航科技专注于轻量化 高效率氢燃料电池系统开发 在产氢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 能量密度高 耗氢率低等特点 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6] 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2021年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积极探索氢燃料电池在航空器等领域的应用 [5] - 此次合作是响应中央政府航空领域氢能探索的具体实践 并将实践延伸至新兴的低空经济领域 [6] 行业影响 - 合作将为大型倾转旋翼低空飞机采用氢混技术奠定发展基础 标志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在低空eVTOL领域应用进入验证阶段 [7] - 合作有望推动新能源低空飞机动力技术储备进步 促进绿色航空减排 [3]
国富氢能签下1.5亿元绿氢设备采购合同
势银能链· 2025-08-19 11:17
国富氢能与哈密通慧德合作项目 - 国富氢能全资子公司国富铭志与哈密通慧德签订采购合同,涉及22套1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电解槽及配套设备,采购金额超1.5亿元 [3][5] - 合作内容包括绿电制氢控制系统、安全检测系统及公用辅助设备,为绿氢制备初期产能建设提供支撑 [5] - 双方已通过合同外协议敲定长期深化路径,未来将依据产能规划持续扩大制氢装备采购规模 [5] 绿氢产业链布局 - 项目依托哈密丰富可再生能源资源,推进建设年产能20万吨的绿氢直接还原制备3N级以上高纯铁的一体化精铸生产线 [6] -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1.566亿标立方米绿氢供应,形成"绿电-绿氢-高附加值产品"产业链闭环 [6] - 该项目是国富氢能在绿色冶金行业的首个完整绿电制氢冶金解决方案,开创行业规模化应用先河 [6]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合作标志着国富氢能电解制氢技术在西北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3] - 项目将推动氢能技术与传统冶金等工业领域深度融合,为区域产业低碳转型提供绿氢支撑 [6] - 合作加速核心设备本地化落地,推动"氢能+工业"模式在新疆的规模化验证 [6] 未来发展规划 - 双方将以项目为支点深化协同,助力哈密打造绿氢应用示范高地 [6] - 未来将围绕绿电制氢智慧管理系统开发、工厂运维服务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5] - 项目将为西北零碳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动能,贡献"双碳"目标下的解决方案 [6]
2025 H1新建加氢站设备集成商TOP5都有哪些?
势银能链· 2025-08-19 11:17
中国加氢站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内累计建成加氢站560座2025年上半年新建29座新建数量与2024年上半年基本持平 [3] - 加氢站设备集成商市场集中度高海德利森、国富氢能、厚普股份合计占据52%市场份额部分传统企业因业务调整暂未大规模交付 [3] 头部加氢站设备集成商动态 海德利森 - 公司定位为高压流体装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制定10余项氢能国家标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 - 2025年上半年重要进展: - 完成佛山70MPa商业化加注首枪配备90MPa压缩机日加注能力500公斤可满足100辆乘用车需求 [6] - 为贵州六盘水氢能项目提供全产业链关键设备支撑 [6] - 液驱压缩机首次进入大洋洲市场并完成英国首台大型压缩机交付 [6][7] - 发布3公斤/分钟流量的多级氢气压缩机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8] 国富氢能 - 国内氢能装备全产业链龙头加氢站设备市占率超35%配套燃料电池汽车超7000辆 [7] - 2025年上半年国际化布局: - 向马来西亚供应50方水电解设备并启动新加坡200公斤/日绿氢加注站建设 [9] - 与澳洲企业合作推进矿业领域绿氢应用投资5亿元建设嘉兴液氢装备基地预计2027年投产 [9] - 向印度交付1MW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 [9] 厚普股份 - 国内加氢站EPC领军企业参与建设70余座加氢站包括北京冬奥会配套项目 [10] - 2025年技术创新: - 在成都投用220kW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 [12] - 与法国液空集团合作启用全球首座氢动力飞机超高压加氢站实现70MPa航空加注 [12] 新兴加氢设备企业进展 优捷特 - 中标中石化4139X储氢井工程模拟实验装置项目投标价308.5万元 [13] - 为云韬氢能加氢站提供液驱压缩机实现单站累计加注量超100吨 [13] 耐德能源装备 - 中标陕西氢能PEM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采用集装箱式集成设计 [16] - 为中石化多个加氢站项目提供装备包括半山环道站、长寿母站等 [16] 行业技术突破 - 海德利森青岛炼化加氢站通过"碳中和"认证采用光伏绿电与节能技术实现净零排放 [8] - 厚普股份联合研发的220kW固态储氢系统在微网优联产业园投入示范 [12] 注:以上内容均基于原文数据及事件描述未包含风险提示等非核心信息
绿氢五大奖项首批入围名单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GHIC 2025)
势银能链· 2025-08-18 12:03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新湖铂尔曼大酒店举办 大会内容包括H1绿氢市场总结及下半年展望 并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探讨绿氢规模化破局之道 [2] - 大会将颁发奖项表彰推动中国绿氢产业进步的企业 奖项涵盖市场领航、产业先锋、技术突破、应用示范及潜力新星五大类别 [3][4] 绿氢奖项入围名单 市场领航奖 - 入围企业包括湖北英特利电气、江苏氢导智能装备、氢能有限公司、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阳光氢能科技、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中集氢能科技 [5] 产业先锋奖 - 入围企业包括无锡天荣新能源、江苏双良氢能源、中材科技(苏州)、四川亚联氢能、深圳市禾望电气、上海翌晶能源技术、隆基氢能科技、科威尔技术、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惠州亿纬氢能、大连宇科创新科技、协氢(上海)新能源科技 [6] 技术突破奖 - 入围企业包括安徽枡水新能源、常州拜特测控技术、青岛质子动力科技、山东蓝昆氢能源、上海营纳新材料、深圳市福瑞电气、深圳稳石氢能、苏州擎动动力、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无锡威孚高科技、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 [7] 应用示范奖 - 入围企业包括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上海氢器时代科技、天津市大陆制氢设备、中材科技(苏州) [8][9] 潜力新星奖 - 入围企业包括无锡天荣新能源、深圳通微新能源、苏州市东拓新能源、苏州市志青博材科技、山海氢(上海)新能源科技 [9] 其他相关企业 - 图文版提及企业包括枡水科技、中汽创智、亿纬氢能、新氢动力、现代汽车、中联重科、骥之翼 [10]
安徽首张,明天氢能船用燃电系统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
势银能链· 2025-08-18 12:03
氢能船舶行业现状与政策支持 - 全球船舶年碳排放量达11.2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5% [3] - 中国内河约有11万艘客货运输船舶,99%以上采用柴油动力驱动 [3] - 氢能船舶具有零碳环保、能量转化效率高、模块化程度高等优势 [3] - 2022年《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探索燃料电池在船舶等领域的应用 [3] - 2023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开发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船型 [3] 明天氢能公司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的船舶专用燃料电池系统MTSYS-120及电堆MTMOD-150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 [3] - 系统采用耐震耐冲击结构设计,具备耐腐蚀、隔爆设计、冗余安全监控等特性 [4] - 通过双极板流场布细密化与变截面结构设计、钛基纳米复合涂层技术等技术创新 [4] - 电堆功率大于150kW,功率密度6.5kW/L,系统功率120kW,寿命22000小时以上 [6] - 系统可模块化组合,可拓展至兆瓦级以上 [6] 氢能船舶研发进展 - 已完成240kW氢能公务船舶及120kW氢能游船开发 [6] - 2000吨氢能货船已进入开发设计阶段 [6]
2025年这6家企业发布电堆新品
势银能链· 2025-08-18 12:03
行业现状 - 燃料电池行业面临高昂制造成本、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竞争激烈及政策补贴退坡压力 导致企业放缓步伐或退出赛道 [2] - 2024年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7131辆 同比减少6.8% 2025年H1销量1967辆 同比减少22.0% 环比减少57.3% [2] 企业技术突破 骥翀氢能 - MH290电堆峰值功率410.9kW(0.637V@2.9A/cm²)刷新行业纪录 额定功率391kW 设计寿命30,000小时 [2] - 目标2025年电堆价格≤800元/kW+氢价≤32元/kg时实现局部商业化 2027年电堆价格≤242元/kW+氢价≤18元/kg时完全商业化 [4] 协氢新能源 - 量产型20kW单堆风冷氢燃料电池 尺寸384x127x507mm 重量19kg 功率密度与能量转换效率行业领先 [5] 神力科技 - Gen4电堆SFC-P5X330KM功率覆盖180kW-400kW 解决大功率石墨板电堆产业化瓶颈 [6] 氢璞创能 - ST280VID电堆高效点功率密度提升45.5% 额定点提升29.4% 最大可扩展功率540kW [7] - ST1D4AII电堆面功率密度1W/cm² 设计寿命10,000小时 功率覆盖400W-2200W [7] 广汽集团 - 140kW电堆功率密度7kW/L 体积缩减30% 重量降低25% [9] 东风汽车 - 400kW电堆低温冷启动-40℃ 整车百公里氢耗降低24.5% 寿命达180万公里 [10] 应用场景 - 企业聚焦氢能高速、港口、矿山、钢铁等易形成产业链闭环的场景 [4]
7月氢车上牌数据:云韬氢能配套第一,TOP5集中度近九成
势银能链· 2025-08-15 11:03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1-7月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上牌2318辆,同比减少49 9% [3] - 2025年1-7月燃料电池累计装机量298 91MW,同比减少23 8% [3] - 2025年7月燃料电池装机量41 54MW,同比减少66 3%,环比减少41 7% [5] - 2025年7月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351辆,同比减少63 1%,环比减少41 4% [5] 企业配套情况 - 2025年7月燃料电池汽车配套企业包括云韬氢能、国氢科技、亿华通等10家企业 [7] - 云韬氢能配套数量104辆,占比近30%,位居第一 [7] - 国氢科技配套数量位列第二,亿华通位列第三 [7] - TOP5企业市场集中度高达88 3% [7] 行业活动与资源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1] - 提供《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订阅服务 [13] - 势银提供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和咨询顾问服务 [13]
北方稀土建成内蒙古首座低压固态储氢加氢示范站
势银能链· 2025-08-15 11:03
北方稀土贮氢公司低压固态储氢技术 - 内蒙古首座应用低压固态储氢技术的加氢示范站建成,由北方稀土贮氢公司自主设计开发,储氢能力达100公斤 [3] - 低压固态储氢技术具有高储氢密度、高安全性能、充放氢压力低的特性,被业界视为氢能未来的关键解决方案 [5] - 技术采用稀土系固态储氢材料,搭配自主设计的低压固态加氢系统,实现全环节自主可控 [5] 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 加氢示范站工艺设备简约、占地面积小,可集装箱一体化撬装集成,便于商业化推广 [3] - 示范站具备储氢、加氢、设备活化、充气测试及模块测试多功能,具有联动示范效应 [5] - 公司正在设计低压固态储氢加氢柜,目标为氢能电动两轮车密集区域提供氢源保障 [5] 产业链与商业化进展 - 北方稀土已形成从核心材料到运行系统再到应用场景的完整固态储氢产业链 [5] - 此次示范站建成标志着技术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为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样板 [5]
质子汽车无人驾驶重卡发布,搭载奥扬科技液氢瓶
势银能链· 2025-08-15 11:03
质子汽车曜灵Ⅱ概念重卡发布 - 质子汽车发布全新概念重卡"曜灵Ⅱ",基于无人驾驶货运模式深度思考设计,通过背车转运模式、中置轴设计、全天候运营等功能实现,旨在释放无人驾驶技术在效率、成本、空间方面的优势,打造极致运输效率且更具盈利能力的智能无人运输车 [3] - 曜灵Ⅱ致力于开创"无人货运"新模式与"绿色智运"新未来,标志着革命性产品的诞生和未来运输模式的启航 [6] 奥扬科技车载液氢气瓶技术 - 奥扬科技自主研发的车载液氢气瓶成为曜灵Ⅱ的核心动力载体,具有卓越的低温保温性能、行业领先的质量储氢密度和多重安全保障系统 [5] - 该液氢瓶完美解决了重卡运输对高密度、长续航、超高安全储氢的核心需求,为曜灵Ⅱ提供澎湃持久的零碳动力源泉 [5][6] - 此次合作是奥扬科技在氢能重卡领域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公司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液氢等前沿储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6] 氢能产业链发展 - 奥扬科技计划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构建更完善、更高效、更安全的氢能生态圈 [6]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行,显示行业对绿氢产业的关注度提升 [1]
3980元/㎡,志青博材AEM膜重磅上市
势银能链· 2025-08-14 11:03
AEM制氢技术发展现状 - AEM制氢技术凭借高电密、高效率、响应快、宽负载及规模化成本优势近年备受关注 [2] - 2025年以来AEM电解槽及材料企业加速崛起相关产品与技术密集亮相氢能展会 [2] - 行业仍处发展初期面临成熟度不足、供应链体系薄弱等挑战阴离子交换膜(AEM膜)是当前核心瓶颈 [2] 志青博材新品发布与性能突破 - 公司发布HePM均质膜、S-HeQM增强膜、D-HePM消氢膜及AEM离聚物溶液60µm均质膜定价3980元/平米80µm增强膜和消氢膜定价4980元/平米较国内同类产品8000-10000元/平米市场价大幅降低 [5] - 产品通过4000小时寿命测试电解槽1A/cm²电密条件下电压衰减仅约20μV/h抗拉强度达50MPa溶胀率控制在8%以内离子电导率超150mS/cm [7] - 2025年3月以来完成二十余笔销售订单交付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7] 公司技术背景与研发模式 - 技术发源于武汉大学庄林教授团队总经理彭汉青博士在国内率先开展芳基哌啶类AEM研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7] - 研发-生产-市场三位一体模式首席科学家孙文彬教授团队拥有20余年有机分子材料研发经验总经理彭汉青攻克树脂生产放大难题董事长薛志锐具备丰富市场化运作经验 [10] - 2025年2月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为技术转化与规模化生产注入动力 [8] 规模化生产与降本路径 - 通过原材料直采、成熟化产线合作及工艺创新实现成本突破性降低 [12] - 具备年产2.5万平方米AEM膜能力产品厚度覆盖20至100μm最大幅宽达80cm [12] - 通过提高分子量、精选高耐碱稳定性阳离子与高分子主链系统性提升产品寿命 [12] - AEM膜价格降至ALK隔膜的1.5-2倍时市场有望爆发式增长 [12]